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同步练习(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同步练习(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课时 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刷教材·刷基础
1[2024湖南衡阳期中]《中国诗词大会》已成功举办多季,它以广泛的参与性、浓郁的文化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成功将前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下的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映照,展现出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掀起我国“全家老小齐上阵,天南地北共此情”的现象级诗词热潮。这体现了 ( )
①中华文化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新考向回归教材[2024 山东潍坊模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传承2 000余载的二十四节气,融合着世代中国人民朴素的时间观、深厚的自然观、豁达的人生观。下面为二十四节气图,判断下列语句与二十四节气无关的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淀浆初灌麦粒满,熟稔静候尽归仓
C.苏醒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D.送春归去意徘徊,伫立小庭空自哀
3[2024安徽亳州期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
A.革故鼎新 B.惠民利民
C.脚踏实地 D.实事求是
4[2024河南洛阳调研]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从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到北京冬奥精神……这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 )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天人合一 D.安民富民
5[2024山东淄博模拟]下列最能体现两则新闻素材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
素材一 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
素材二 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2023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他亲切地对乡亲们说,看到大家生产生活已经基本恢复,温暖过冬有保障,感到很高兴。
A.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平稳发展
C.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刷中考·刷模拟
1[2024河南周口模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下列古语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天人合一
②人强胜天
③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④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024原创]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新征程上,要继续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大兴调查研究体现了 ( )
①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现实
②不断创造与创新,与时俱进
③从群众所处的环境出发,为民解困
④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实事求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江苏镇江中考改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工程。2023年我国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37万个,惠及居民897万户;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637万平方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 ( )
A.注重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
B.我国各方面的制度十分完善
C.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D.注重创造与创新
②刷素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何在”为议题
(2022年版课标议题)
4 新考向开放性、探究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2024 陕
西渭南期末](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赏析】
(1)三幅图片给了你哪些启示 (4分)
(2)三幅图片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请简要分析。(4分)
课时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刷教材·刷基础
1新考向跨学科[2024广西百色质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的质朴理想;“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崇法思想;从“亲亲”、“仁民”到“爱物”的仁爱思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赓续文化血脉,坚守中华文化基因
B.“仁民”是指爱自己的亲人
C.“亲亲”是指爱全社会的人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凝结诸多核心思想理念
2新考法[2024 山东威海模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学生小丽近期关注到以下两件事:
2024年春运期间,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我国多地列车停运、多个路段封闭,人们通行受阻。寒冷的天气,却被人们的热情升温,湖北等地立即动员各方力量,全力以赴除冰扫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回家路更加温暖! ▲学校里有位同学身患重病,家庭困难,全校师生踊跃捐款,奉献爱心。
小丽准备写一份宣传稿,请你帮她选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 )
A.攻坚克难攀高峰 B.做诚实守信的人
C.坚持多样性统一 D.崇尚道义展情怀
3|[2024陕西西安质检]我国宪法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新修改的立法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及其要求,确保立法工作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这 ( )
①说明我们需要站稳人民立场,倾听民意
②体现了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
③说明国家应满足人民群众的所有需求
④有利于赢得人民支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江西新余模拟]某茶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承“采之唯恐不尽,制之唯恐不精”的古训,始终坚守诚信经营的理念,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
①秉持诚实、惩戒失信
②一诺千金、维护声誉
③对事负责、重信守诺
④讲究信用、诚实不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4安徽合肥模拟]下面漫画讽刺了下列哪些行为 ( )
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②摒弃道义,忽视社会正义
③将个人利益置于优先位置
④见利思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刷易错
易错点 误认为中学生还不能为社会作贡献
6[2024山东东营质检](5分)我们中学生年龄小,还不能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
判断: 。
理由:
刷中考·刷模拟
1新考向跨学科[2024 河南中考]中学生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下列名句最适合用在这封感谢信中的是 (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2024 原创]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通过长期的科研努力,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在中国广泛推广,还传到了世界各地,提高了全球的水稻产量。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为全球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推动了全球农业科技的进步。这启示我们 ( )
①要胸怀天下,为解决现实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将天下视为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③求大同要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
④要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新考法[2024新疆乌鲁木齐模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收集的时政资料,此次讨论的话题最有可能的是( )
小疆:2024 年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 年)》。
小新:2024年1月1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C.倡导树立诚信意识
D.要热爱祖国和人民
②刷素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何在”为议题
(2022年版课标议题)
4 [2024 湖北武汉期末](8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活动一 道义优先
同学们就“利益选择”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小治展示了一幅图片(图1),班主任说:“要想融入集体,健康成长,应该把 M 翻过来,把 ME 调整为 WE(图2)。 一个个 ME 构成了若干个 WE,大家应时时记住,我们每个人心中除了有 ME,还应该有 WE,无论何时,WE都是最重要的。”
ME WE
图1 图2
(1)结合班主任的话语,简要阐述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该怎么做。(4分)
活动二 追求和谐
从乱采乱建恢复到林草繁茂、河清水畅,生态治理让大地重披绿装;从“靠山吃山”到如今“养山富山”,生态经济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从杂草丛生、垃圾堆放到推窗见绿、抬脚进园,生态修复让口袋公园点缀大街小巷……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结合活动二,谈谈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必要性。(4分)
第六课综合训练
刷能力[2024 河北石家庄期末]漫画《伸脚打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A.我们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语言文明是我们与人交往必备的素质
C.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得不到他人的信任
D.尊重他人就是对他人的请求给予帮助
2[2024山东济宁模拟]“总有人要戍边。”这是云南文山边境管理支队民警余永顺一句朴实的话语。他六次婉拒三等功,也放弃回乡自主择业的机会,坚定地守在戍边一线,虽然和家人聚少离多,但他仍然无怨无悔。余永顺的人生追求告诉我们 ( )
A.要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B.只有坚持戍边工作才能为国家作贡献
C.言行合乎道义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D.应当将道义放在优先位置
3[2024福建福州期末]下列行为与故事主题相符的是 ( )
汉朝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
定做到。因此,他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
欢迎。 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A.小东参加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
B.小方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
C.小晨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
D.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并准时赴约
4新考向开放性[2024江苏南京模拟](6分)
2023年,泰安市获批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岱岳区、东平县和4个园区、15 家企业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宁阳采煤沉陷区列入国家支持范围。34个项目入选省推进黄河战略重点项目。100个市级黄河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6.9亿元。 东平湖防洪综合治理、大汶河砖舍拦河闸、“引黄入泰”等工程有序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形势安全稳定。东平湖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获批筹建首个国家水资源计量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扎实推进。 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泰山锂谷”“光伏+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建设,新能源装机容量占电力装机比重达到57.5%。
2023年5月,泰安市被确定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9个市之一,为山东省唯一。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青少年应积极行动起来,让绿色成为生活的常态。请你以“道法自然 和谐共生”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联系实际,条理清晰;200 字左右。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课时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刷教材·刷基础
1.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题文体现了中华文化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①②④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D。
2. A
3.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地积累,C正确;题文没有体现革故鼎新、惠民利民、实事求是,A、B、D不符合题意。
4.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从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到北京冬奥精神……这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与时俱进,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5.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分析可知,最能体现两则新闻素材共同反映的主题是“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刷中考·刷模拟
1. A 【解析】本题考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生共存,①符合题意。“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意思是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箭射飞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告诉人们要对动物心存仁爱,不可滥捕滥杀,③符合题意。“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意思是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不要刻意去追求人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符合题意。“人强胜天”的意思是人的力量强盛,可以战胜自然,这个观点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②排除。故选 A。
2. C 【解析】本题考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大兴调查研究体现了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现实,从群众所处的环境出发,为民解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实事求是,①③④正确;题文与“不断创造与创新,与时俱进”无关,②排除。故选 C。
3. A 【解析】本题考查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注重满足人民实际利益需求,A正确;C、D不符合题意,排除;B说法错误。
刷素养·
4.(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4分)
(2)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4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1)本问考查三幅图片给了你哪些启示。依据教材知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作答即可。
(2)本问考查三幅图片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第一步:明确题意 本问需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作答
第二步:分析材料 关键点:由二十四孝故事发展到新二十四孝——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第三步:组织答案 得分点: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课时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刷教材·刷基础
1. D 【解析】本题考查核心思想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的质朴理想,“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崇法思想,从“亲亲”、“仁民”到“爱物”的仁爱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凝结诸多核心思想理念,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排除;“仁民”是指爱全社会的人,B错误;“亲亲”是指爱自己的亲人,C错误。
2. D 【解析】本题考查崇正义。分析题干中的两则事件,适合这份宣传稿的标题是“崇尚道义展情怀”,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3. B 【解析】本题考查重民本。题文充分说明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①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所有需求”说法太绝对,③错误。故选 B。
4. D 【解析】本题考查守诚信。某茶叶公司始终坚守诚信经营的理念,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一诺千金、维护声誉,对事负责、重信守诺,讲究信用、诚实不欺,②③④符合题意;“惩戒失信”不是青少年角度的做法,①排除。故选D。
5. C 【解析】本题考查崇正义。漫画中的主人公只看到个人利益而忽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讽刺了“摒弃道义,忽视社会正义”“将个人利益置于优先位置”的行为,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刷易错·
6.该观点错误。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5分)
【解析】本题考查求大同。中学生也可以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先判断观点错误,理由可从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等角度作答。
刷中考·刷模拟
1. C 【解析】本题考查核心思想理念。分析题文,中学生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此,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这符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表达的含义,C符合题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爱国主义,B不符合题意;“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体现的是重民本,D不符合题意。
2. A 【解析】本题考查求大同。题干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为全球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推动了全球农业科技的进步,这体现了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启示我们要胸怀天下,为解决现实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天下视为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①②正确;尚和合要求我们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③错误;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④排除。故选 A。
3. A 【解析】本题考查尚和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的发布,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刷素养
4.(1)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实现社会的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正气,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4分)
(2)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达到平衡,即“和”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4分)
【解析】本题考查核心思想理念。(1)本问考查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依据教材知识,可从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等方面作答。(2)本问考查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必要性。依据教材知识,可从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等方面作答。
第六课综合训练
刷能力
1. A 【解析】本题考查讲仁爱。分析漫画可知,“伸脚打车”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这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A正确;B、C不符合题意,排除;尊重他人不仅仅是对他人的请求给予帮助,D错误。
2. D 【解析】本题考查崇正义。题文中云南文山边境管理支队民警余永顺的一句朴实话语及行动,说明应当将道义放在优先位置,D正确,A错误;“只有……才能……”“就必须”说法过于绝对,B、C错误。
3. D 【解析】本题考查守诚信。材料中的故事体现了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念,启示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并准时赴约,体现了守诚信,D正确;A表明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符合题意;B体现了勤俭节约,不符合题意;C体现了关爱他人,不符合题意。
4. 《道法自然 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我们应树立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如节约用水用电等。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知识,带动身边人共同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我们还要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共筑美好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世界。(6分)【解析】本题考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小论文内容可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共筑美好家园等方面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