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 )的9倍是117;12的15倍是( )。
2.43的12倍是( )。51×38的积大约是( )。60×7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育才小学成立“自由阅读区”,一共将图书馆分成16个区域,平均每个区域有83本书,图书馆中一共有( )本书。
4.每做对一道题得15分,做错或者不做一道题不仅不得分,还要倒扣2分,竞赛一共15道题,明明做对了11道题,他最后得( )分。
5.一个数乘10得到的数比原来这个数大108,原来这个数是( )。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9<508 8×( )<360
7.用3、1、4、6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要使得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小,这两个两位数应该是( )和( )。
8.328÷4商的最高位在( )位,商是( )位数;934÷8商的最高位在( )位,商是( )位数。
9.小亮面向西北方向,当老师发出口令向右转时,他按口令转身后,这时他面向( )方向。
10.为助力“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志愿者团队5天植树1200棵,平均每天植树( )棵,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 )。
11.☆÷54=15……□,□最大是( ),此时☆是( )。
12.小优一家去坐缆车,在入口处集体排队等候。每辆缆车可坐6人,小优排在第110个,她应该上第( )辆缆车。
二、选择题
13.要使23×□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 )。
A.5 B.4 C.3
14.小丽家在学校的东北面,小丽从学校放学回家要向( )面走。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15.玲玲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4页,看了12天,她一共看了多少页?下图乘法竖式方框中的一步表示的是( )。
A.10天看了140页 B.10天看了14页 C.1天可以看14页
16.从145里面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 )次。
A.17 B.18 C.19
17.下面描述的数学问题不能用算式'120÷3×2”解决的是( )。
A.王老师花120元买了3个篮球,2个同样的篮球需要多少钱?
B.一辆客车3小时行了120千米,以同样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共用了2小时,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C.林师傅3小时制作了120个标本,每个标本售价2元,一共可以卖多少钱?
三、判断题
18.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 )
19.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也一定有0。( )
20.乐乐买2包一次性医用口罩用了26元,平均每包一次性医用口罩16元。( )
21.李叔叔开车向南行驶,导航提示前方向右转弯,转弯后车向西行驶。( )
22.306÷3的商是两位数。( )
四、计算题
23.直接写出得数。
2000÷4= 60×80= 125×8= 0÷9= 5×402≈
39÷3= 100×0= 60÷6= 480÷4÷2= 299÷6≈
24.用竖式计算。
203÷7= 29×35= 45×52= 785÷4=
25.计算下面各题。
147÷7×28 32+15×16 18×(86-57)
五、解答题
26.某城市准备投放450辆共享电动车,在甲街道投放了268辆,剩下的投放到乙街道,乙街道有7个存放点,平均每个存放点投放多少辆共享电动车?
27.劳动课上,同学们去种植园采摘西红柿,张老师将所有学生分成3组,每组有12人,平均每人摘了18个西红柿,这些学生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红柿?
28.春光正好,老师组织三(1)班同学外出踏青。班长拍了很多照片,回家后给电脑上传照片,3分钟上传了186张,照这样计算,5分钟可以上传多少张照片?
29.4个小朋友去采集鲜花标本,7天共采集140种,平均每人每天采集了多少种鲜花标本?
30.实验小学“多彩体育节”活动中,参加跳绳比赛的所有队员分成6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
(1)参加跳绳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2)这些参赛队员来自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
31.下面是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某个星期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情况统计表。
使用时长 30分钟以下 30分钟-1小时 1小时以上-2小时 2小时以上
三(1)班人数 18 11 10 3
三(2)班人数 16 12 10 4
(1)三(1)班同学周日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在( )的人数最多,在( )的人数最少。
(2)三(2)班同学周日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在30分钟-1小时的人数比三(1)班的多( )人。
(3)这两个班周日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共有( )人。
(4)国家卫健委指出: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看了这个统计结果,你想说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
《2024-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1. 13 180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由此即可解决。
【详解】117÷9=13
12×15=180
因此13的9倍是117;12的15倍是180。
2. 516 2000 2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即43×12;求51×38的积大约是多少,用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将两个两位数都看作与之相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计算出60×75的结果,再观察积的末尾有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43×12=516
51×38≈50×40=2000
60×75=4500
43的12倍是516。51×38的积大约是2000。60×7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3.1328
【分析】16个区域×平均每个区域有83本=图书馆中一共有多少本书。
【详解】16×83=1328(本)
即育才小学成立“自由阅读区”,一共将图书馆分成16个区域,平均每个区域有83本书,图书馆中一共有1328本。
4.157
【分析】每做对一题得15分,明明做对了11题,得分为11×15=165分。总题数15题,做错或没做的题数为15-11=4题。每做错一题扣2分,扣分总数为4×2=8分。将做对的得分减去扣分,165-8=157分即可。
【详解】11×15=165(分)
15-11=4(题)
4×2=8(分)
165-8=157(分)
每做对一道题得15分,做错或者不做一道题不仅不得分,还要倒扣2分,竞赛一共15道题,明明做对了11道题,他最后得157分。
5.12
【分析】一个数乘10,即把这个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可以把原来的数看作1份,则现在的数就是10份,增加的份数为:10-1=9(份)。已知增加了108,因此可以用108除以9,求出1份代表的是多少。由此即可解决。
【详解】108÷(10-1)
=108÷9
=12
因此原来这个数是12。
6. 56 44
【分析】根据题意,用小于号右边的数除以左边已知的因数,如果正好能整数,则商减1是括号里最大能填的数,如果有余数,则商是最大能填的数,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508÷9=56……4,56×9<508;
360÷8=45,45-1=44,8×44<360。
56×9<508;8×44<360。
7. 14 36
【分析】要使得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小,则这个两位数的组合要尽可能小。也就是说这个数的十位上数字越小,其值就越小,在满足十位小的时候,个位尽可能也小,据此先确定这两个数的十位,再确定个位。
【详解】用3、1、4、6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要使得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小,先确定这两个两位数的十位,可以发现这里最小的数是1和3,则这两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是1和3,剩下的4和6就分别与之进行搭配,可以得出14×36或16×34,分别计算其数值,可以得出:

504<544,则这两个两位数应该是14和36。
8. 十 两 百 三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的首位比除数大或者等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商的最高位在百位。当被除数的首位比除数小,商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十位。据此解答。
【详解】328÷4,因为被除数百位的3小于4,所以商的最高位在十位,商是两位数;934÷8因为被除数的百位的9大于8,所以商的最高位在百位,商是三位数。
9.东北
【分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顺序,面向西北方向,则此时右边是东北方向,左边是西南方向,后面是东南方向,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
如图:
小亮面向西北方向,当老师发出口令向右转时,他按口令转身后,这时他面向东北方向。
10. 240 植树总棵数÷天数=每天的植树棵数
【分析】由题意得,志愿者团队5天植树1200棵,求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直接用1200除以5即可解答。用到的数量关系式为:植树总棵数÷天数=每天的植树棵数。
【详解】1200÷5=240(棵)
为助力“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志愿者团队5天植树1200棵,平均每天植树240棵,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植树总棵数÷天数=每天的植树棵数。
11. 53 863
【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里面的数要小于54,最大是54-1=53;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54-1=53
54×15+53
=810+53
=863
☆÷54=15……□,□最大是53,此时☆是863。
12.19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每辆缆车可坐6人,小优排在第110个,用110除以6,求出商,如果有余数,就是用商加上1,就是她应该上第几辆缆车;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10÷6=18(辆)2(人)
18+1=19(辆)
小优一家去坐缆车,在入口处集体排队等候。每辆缆车可坐6人,小优排在第110个,她应该上第19辆缆车。
13.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可以用各个选项的数据,进行计算,再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A.当□=5时,23×52=1196,积是四位数,错误。
B.当□=5时,23×42=966,积是三位数。
C.当□=3时,23×32=736,积是三位数。
966>736
要使23×□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4。
故答案为:B
14.A
【分析】小丽家在学校的东北面,是以学校为观测点,那么小丽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小丽从学校回家就向什么方向走。
【详解】小丽家在学校的东北面,小丽从学校放学回家要向东北面走。
故答案为:A
15.A
【分析】乘法竖式方框中的“14”,是由12十位上的1与14相乘得到的,表示14个十,即10×14=140,表示10天看了140页,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玲玲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4页,看了12天,她一共看了168页。乘法竖式方框中的一步表示的是10天看了140页。
故答案为:A
16.B
【分析】根据题意,从145里面连续减去8,用145÷8求出的商即为最多能减的次数,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145÷8=18(次)……1
最多能减18次。
故答案为:B
17.C
【分析】分别分析每个选项所表达的数学问题,看其计算过程是否能用“120÷3×2”来解决。对于选项A,先求单个篮球价格,再求2个篮球价格;选项B,先求客车速度,再求2小时行驶的路程;选项C,先求标本个数,再求总价,分析其运算逻辑与所给算式是否一致。
【详解】A.王老师花120元买了3个篮球,那么一个篮球的价格为120÷3元。所以2个同样篮球的价格就是120÷3×2元,该选项能用“120÷3×2”解决。
B.一辆客车3小时行了12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客车速度为120÷3千米/小时。以同样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共用2小时,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甲、乙两城相距120÷3×2千米,该选项能用“120÷3×2”解决。
C.林师傅3小时制作了120个标本,每个标本售价2元,求一共卖的钱数,应该用标本个数乘每个标本的售价,即120×2元,而不是120÷3×2,该选项不能用“120÷3×2”解决。
故答案为:C
18.×
【分析】先计算25×8=200的乘积,因数末尾有1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得到2000,所以25×80=2000,积末尾有3个0。
【详解】通过计算可知,25×80=2000,积的末尾有3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由题意得,可以举被除数中间有0的例子说明原题说法的正确性。据此解答。
【详解】在算式204÷4中,被除数的中间有0。204÷4=51,即商的中间没有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口罩用了26元÷买2包=平均每包多少钱,用26÷2计算判断。
【详解】26÷2=13(元),平均每包一次性医用口罩13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李叔叔开车向南行驶,他的前方是南,根据方向相对性,后方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向右转弯后是车向西行驶。
【详解】由分析可知:李叔叔开车向南行驶,前方是南,后方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导航提示前方向右转弯,转弯后车向西行驶。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比较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除数的大小,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如果小于除数商是两位数;
【详解】303÷3的被除数最高位是3=3,商是三位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500;4800;1000;0;2000
13;0;10;60;50
【详解】略
24.29;1015;2340;196……1
【分析】(1)(4)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203÷7=29 29×35=1015 45×52=2340 785÷4=196……1

25.588;272;522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
(1)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先算括号内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47÷7×28
=21×28
=588
32+15×16
=32+240
=272
18×(86-57)
=18×29
=522
26.26辆
【分析】根据题意,用共享电动车准备投放的总辆数减去在甲街道投放了的辆数,求出剩下没有投放的辆数,再用剩下没有投放的辆数除以7,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存放点投放多少辆共享电动车。
【详解】(450-268)÷7
=182÷7
=26(辆)
答:平均每个存放点投放26辆共享电动车。
27.648个
【分析】由题意得,张老师将所有学生分成3组,每组有12人,平均每人摘了18个西红柿,可以先用12乘3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然后再乘上18即可算出这些学生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红柿。
【详解】12×3×18
=36×18
=648(个)
答:这些学生一共摘了648个西红柿。
28.310张
【分析】已知3分钟上传了186张,根据除法的意义,用186除以3,即可求出每分钟上传了多少张照片;用每分钟上传照片的张数乘5,即可求出5分钟可以上传多少张照片,即可解答。
【详解】186÷3×5
=62×5
=310(张)
答:5分钟可以上传310张照片。
29.5种
【分析】用采集的种树除以天数,求出每天采集多少种,再除以人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人每天采集了多少种鲜花标本。
【详解】140÷7÷4
=20÷4
=5(种)
答:平均每人每天采集了5种鲜花标本。
30.(1)216人
(2)12人
【分析】(1)用大组数乘每个大组的小组数算出一共多少小组,再用一共的小组数乘每个小组的人数,就是参加跳绳比赛的总人数。
(2)用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除以年级数,就是每个年级多少人;再除以每个年级的班级数,就是平均每班参赛的有多少人。
【详解】(1)
(人)
答:参加跳绳比赛的一共有216人。
(2)
(人)
答:平均每班参赛的有12人。
31.(1)30分钟以下;2小时以上
(2)1
(3)7
(4)见详解
【分析】(1)观察三(1)班各时间段人数:30分钟以下18人(最多),30分钟-1小时11人,1小时以上-2小时10人,2小时以上3人(最少)。
(2)三(2)班在30分钟-1小时的人数为12人,三(1)班为11人,差值为12-11=1(人)。
(3)两班在2小时以上的人数分别为三(1)班3人,三(2)班4人,计算求出总和即可。
(4)统计显示,三(1)班13人, 三(2)班14人,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根据国家建议,应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影响健康。合理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3<10<11<18
三(1)班同学周日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人数最多,在2小时以上的人数最少。
(2)12-11=1(人)
三(2)班同学周日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在30分钟-1小时的人数比三(1)班的多1人。
(3)3+4=7(人)
这两个班周日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共有7人。
(4)13+14=27(人)
国家卫健委指出: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看了这个统计结果,建议合理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护视力。(答案不唯一)
答案第2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