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南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地理试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豫南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地理试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可能会产生两种相互对立的效应: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前者是指中心城市凭借优势资源吸纳周边区域城市的要素(人才、资本等)产生集聚的现象;后者是指中心城市将人才、技术、资金、产业等向周边区域城市扩散的现象。下图示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 )
A. 能改善区域中心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 B. 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成熟阶段最明显
C. 可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D. 可以加快区域中心城市的城镇化进程
2. 促进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有效途径是( )
A 强化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 B. 优化中心城市产业结构
C. 推动中心城市产业升级 D. 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秦岭和北山把陕西省分为三大自然地理区域:陕南、关中和陕北,关中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属于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地区,同时也是粮食主产区。2000~2020年陕西省耕地非粮化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陕西省及各分区耕地非粮化率年际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陕北、陕南耕地非粮化率高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政策
4. 关中地区耕地非粮化率的主要驱动力是( )
A. 经济收益 B. 灌溉水源 C. 科学技术 D. 市场需求
5. 能有效降低陕北耕地非粮化率的举措是( )
A. 改善种植结构 B. 提高灌溉效率 C. 引导人口回流 D. 适当平整土地
沙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是钱塘江河口最重要的地貌特征之一,沙坎演变是径流潮水动力和泥沙输移共同造成的结果。山潮水比值(河川径流流量与潮汐流量之间的比值)决定了沙坎顶点的位置。钱塘江河口闸口—澉浦经大规模整治后,河宽大幅度缩窄,下图示意治江缩窄前后沙坎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治江缩窄后,山潮水比值会( )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7. 图中a、b所代表的时期及理由正确的是( )
A. a为治江前 沙坎起伏较缓 B. b为治江后 沙坎起伏变陡
C. a为治江后 沙坎起伏变缓 D. b为治江前 沙坎起伏较缓
8. 治江缩窄后,沙坎顶点高程及其位置分布变化为( )
A. 高程增加,位置沿河下移 B. 高程降低,位置沿河下移
C. 高程增加,位置沿河东移 D. 高程降低,位置沿河东移
黑河下游称额济纳河,分为东河和西河两支,分别汇入东、西居延海,形成额济纳绿洲(如下图)。该绿洲为我国第二大天然胡杨林分布区,胡杨主要分布在额济纳东河、西河两岸及湖积平原地带。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的分解,而土壤无机碳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受土壤母质、气候条件等影响。研究发现,该绿洲0~20cm土壤层有机碳高于塔里木盆地南缘同土壤类型的荒地;该绿洲0~50cm土壤中无机碳含量高于全国均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额济纳河分为东、西两支的自然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 B. 地势变化 C. 水量增加 D. 人类活动
10. 影响该绿洲0~20cm土壤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塔里木南缘荒地的主导因素是( )
A. 植被覆盖度 B. 土壤类型 C. 冰川融水量 D. 人类活动
11. 该绿洲0~50cm土壤中无机碳含量高于全国均值的主要原因是( )
A. 作物种植密度大 B. 灌溉水含盐量多 C. 作物生长排盐多 D. 土壤盐渍化严重
科尔沁沙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省北部,均处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地带。沙地演化主要是指沙地的固定缩小与活化扩张的过程,沙地中风沙层和古土壤往往是沙地演化的重要标志。下图示意全新世中晚期(距今约6000~2000年前)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演化过程及科尔沁沙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全新世中晚期科尔沁沙地的演化过程依次为( )
A. 扩张—固定—扩张—固定 B. 固定—扩张—固定—扩张
C. 固定—扩张—固定 D. 扩张—固定—扩张
13. 与5500~5000年前相比,科尔沁沙地距今4500~4000年间( )
A. 夏季风势力减弱,气候冷干 B. 夏季风势力减弱,气候暖干
C. 夏季风势力增强,气候暖湿 D. 夏季风势力增强,气候冷湿
14. 影响两沙地演化过程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地势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延庆区地处北京西北部,山区面积大。下图分别示意不同季节该山地某山谷和山顶风向的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若a、b为相邻季节,则( )
A. a为春季,b为夏季 B. a为夏季,b为秋季
C. a为秋季,b为冬季 D. a为冬季,b为春季
16. 山谷的大致走向及风向观测地的位置可能为( )
A. 南北 山谷东侧 B. 南北 山谷西侧
C. 东西 山谷北侧 D. 东西 山谷南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龙头企业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的企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近几年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下图示意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样点及密度分布。
(1)描述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分布特点。
(2)分析浙江农业龙头企业高密度值区的形成条件。
(3)说明农业龙头企业对乡村振兴的主要意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国内畜禽养殖业空前发展,因其污染物排放量大、治污水平低,许多畜禽养殖场位于远离都市、村庄的偏远山区和农牧区,而这些地方电网往往无法全面覆盖。为推进偏远区畜禽养殖业向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及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相关机构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自动跟踪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光伏板倾斜角自动跟踪装置,自动改变太阳光伏板倾斜角,下图为该装置结构示意图。
(1)分析目前许多畜禽养殖业选址于偏远山区和农牧区的主要原因。
(2)说明该装置采用太阳光伏板倾斜角自动跟踪装置的理由。
(3)有人认为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于加快当地脱贫,请说明理由。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大西洋风暴是冬季影响欧洲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属于温带气旋,2022年2月中旬,北大西洋风暴“尤尼斯”生成于北大西洋西部,下图示意其在17日0时至19日0时的移动路径。研究表明,“尤尼斯”形成期间,50°N以北的北大西洋偏冷,50°N以南的北大西洋则偏暖。
(1)简述“尤尼斯”形成的主要条件。
(2)说明“尤尼斯”所经海区的洋流对其发展产生的影响。
(3)指出18日12时甲、乙两地受风暴潮影响程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D 2. A
【3~5题答案】
【答案】3. C 4. A 5. D
【6~8题答案】
【答案】6. A 7. C 8. B
【9~11题答案】
【答案】9. B 10. A 11. D
【12~14题答案】
【答案】12. B 13. A 14. C
【15~16题答案】
【答案】15. D 16.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农业龙头企业各市均有分布,但总体分布不均;整体上北多南少。
(2)农业龙头企业高密度值区位于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科研水平较高;交通发达,利于农产品的物流配送。
(3)农业龙头企业融合农业、工业、服务业,利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业龙头企业可增加就业,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农业龙头企业可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繁荣。
【18题答案】
【答案】(1)偏远地区土地资源充足,利于畜禽养殖场规模建设;偏远地区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偏远地区相对隔离,自然屏障多,能有效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偏远地区人口密度低,排放污染较少,环境自净能力强,污染物处理成本较低。
(2)太阳高度角随季节变化;保持光伏电池板和太阳光线垂直,可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增加发电量;改变太阳光伏板倾斜角可保证光伏电池板和太阳光线处于垂直状态。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畜禽养殖提供廉价稳定的能源,促进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畜禽养殖产业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畜禽养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当地脱贫进程。
【19题答案】
【答案】(1)“尤尼斯”形成的海区位于50°N以南的北大西洋,水温偏暖,提供能量和水汽;中纬度较强的地转偏向力,利于“尤尼斯”的形成;南北海区温差大,便于冷暖气团的形成与相遇。
(2)“尤尼斯”所经海区为(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暖洋面为气旋输送热量和水汽;暖洋面增加垂直温差,降低大气的稳定性,使“尤尼斯”更为强盛。
(3)甲地受风暴潮影响比乙地显著。原因:18日12时,温带气旋中心位于甲、乙所在岛屿的东部海域,甲位于其偏北,盛行东北风,乙地位于其偏南部,盛行西南风;甲地为向岸风,风暴潮强,乙地为离岸风,风暴潮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