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环节一:
情感共鸣,我国的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产生的?
合作探究,分析”十四五”规划的制定?
议题二:
总议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探究路径参考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环节一:
情感共鸣,我国的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产生的?
总议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探究路径参考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探究与分享
我国的国家领导人的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法定程序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依法履行职权。我国宪法对国家领导人的产生方式作了规定。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选出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
议题活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诞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我国的国家领导人是如何产生的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本节课的第一个探究议题。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投票选举
讨论确定正式候选人
推荐候选人
我国宪法对国家领导人的产生方式作了规定。我国领导人的产生要经过三个流程:第一个环节,推荐候选人;第二环节,讨论确定正式候选人;最后一个环节,投票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这三个环节是如何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大家阅读以下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
探究路径参考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提名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人选。
1.由大会主席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提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人选,国家主席、副主席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人选,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选。
2.由国家主席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人选。
阅读思考:
(1)大会主席团为什么要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2)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哪些职权?(3)全国人大行使职权和坚持党的领导有什么关系?(4)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和党的领导有什么关系?
(一)推荐候选人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中央在人大选举前提出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建议名单,主要体现了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最高国家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查到的资料如下:
我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八)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九)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大会主席团为什么要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
(2)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哪些职权?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全国人大行使职权和坚持党的领导有什么关系?
无论是全国人大还是其他中央国家机关行使职权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都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领导,支持人大,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
(4)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和党的领导有什么关系?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讨论确定正式候选人
由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会最终成为正式的候选人吗?阅读以下资料,思考问题,分享交流。
由主席团提名的候选人,还不是最终的正式候选人。主席团要把名单提交各代表团讨论、酝酿协商后,再由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这个环节为什么要经过人大代表讨论,充分协商后确定正式候选人?
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也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职权,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这个环节充分体现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这个过程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我国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上现实问题:“讨论确定正式候选人”的过程又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的呢?
党中央的建议名单通过法定程序,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向全国人大会议提出推荐候选人,经过人大代表讨论,充分协商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再由人大代表投票选举产生国家机构领导人,整个过程都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投票选举
全国人大代表在全体会议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可以赞成、反对或者弃权。如果对国家主席、副主席等选举票上的候选人表示反对,还可以另选他人。候选人必须获得全体代表半数以上的赞成票,才能当选。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全国人大代表在全体会议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可以赞成、反对或者弃权?“投票选举”环节又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讨论确定候选人、投票选举国家机构领导人都有人大代表的参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在这个过程中,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权,代表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国家领导人产生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党中央在人大选举前提出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建议名单。依法治国,体现在党中央的建议名单不是直接交全国人大代表选举,而是通过法定程序,由人大主席团向全国人大会议提出推荐候选人,经过人大代表讨论,充分协商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再经过人大代表投票选举产生国家机构领导人。整个过程都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在无论是讨论确定候选人,还是投票选举国家机构领导人,都是经过人大代表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探究路径参考
从国家领导人的产生看:
①中共中央在全国人大召开前提出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建议名单,体现党的领导。
②全国人大无论讨论酝酿候选人,还是投票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都是经过全国人大代表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权,积极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中共中央提出的国家机构领导人选建议名单通过法定程序交由全国人大主席团酝酿协商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再经过全国人大代表投票选举产生国家机构领导人,整个过程都按严格的法定程序进行,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④国家领导人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合作探究,分析”十四五”规划的制定?
议题二:
总议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探究路径参考
体会“有机统一”——“十四五”规划的制定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材料二 :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探究路径参考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材料:关注“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制定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制定过程中,有哪些机构或部门参与?人民群众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完成下列内容。
思考:
国务院
全国人大代表
人民群众
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
依法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并在规划纲要草案稿形成后讨论,提出意见, 体现了党的领导。党居于领导核心地位,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府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研究规划编制工作,并就规划纲要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公开透明,依法行使权力。
依照法定程序,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力,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表达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过程,说明党是如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权的程序和内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请对此作进一步说明。
探究路径参考
从国家领导人的产生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看: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探究路径参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看:
①中共中央在全国人大召开会议之前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体现了党的领导。
②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的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批准,整个程序都是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体现了依法治国。
③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权,审议、表决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建议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过,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过程,说明党是如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
2. 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建议,井在规划纲要草案稿形成后讨论,提出意见。党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支持人大、 政府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了依法执政
思考:
1.从草案的提出到“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具体制定过程,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了民主执政。
3.在整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调查研究,增强执政本领,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按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实现了科学执政。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
广泛征求各阶层、各党派的意见
全国政协提出意见、建议
国务院拟定编制纲要草案
全国人大审议、批准
全国政协列席讨论、提意见
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
点拔:我国决定、贯彻大政方针的一般程序:
颁布实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02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03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结语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期,当代青年的人生历程与其完全吻合。同学们,我们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发展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各位同学们,愿大家,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练一练,提升题:
典例1: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我们必须不折不扣贯彻以我国宪法为核心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这是因为( )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③依宪执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④坚持良法之治是法治的首要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①②:我们必须不折不扣贯彻以我国宪法为核心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这是因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故①②正确。③: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故③不选。④: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故④不选。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练一练,提升题:
典例2:下图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过程。对上图认识正确的是( )
①提出“十四五”建议,体现了党对经济社会的全面管理
②国务院开展规划编制,行使了对国家社会重大事务的决定权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④编制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①:党对经济社会的政治领导不是对经济社会的全面管理,故①说法错误。②:全国人大对国家社会重大事务拥有决定权,故②说法错误。③④:提出“十四五”规划,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也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故③④符合题意。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练一练,提升题:
典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3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运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和谋划,坚持项展设计和同计于民相结合,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主持召开7场专超座谈会,并推动首次以互联网方式征求意见建议。广大人民群众、人大代表踊跃参与。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口三五年运景目标纲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十四五”规划编制程序体现了我国哪些政治制度优势。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练一练,提升题: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发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优势,“十四五”规划编制首先要由党中央讨论并出台规划建议。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纲要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十四五”规划的编制问计于民,体现了中国民主制度的真实性。
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党全面领导、人大依法决定、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