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考生物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生态系统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4秋 武侯区期末)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含能量的关系如图,若这四种生物能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B.这四种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图中四种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短时间内乙和丙的数量增加2.(2024秋 无锡期末)近日,无锡再次迎来成群结队的红嘴鸥,每年冬季它们就是鼋头渚最靓丽的一道风景。下列对于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是( )A.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B.冬候鸟红嘴鸥属于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与周边的城市生态系统没有联系D.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3.(2024秋 无锡期末)某同学为制作生态瓶准备了玻璃瓶、池塘水、螺蛳、金鱼、河虾,他还必须补充的材料是( )A.金鱼藻 B.河水 C.洗净的沙 D.斑马鱼4.(2024秋 无锡期末)“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锡有多处美丽的景点让人流连忘返。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是( )A.江阴黄山森林公园B.鼋头渚风景区的红嘴鸥C.管社山庄的荷花D.宜兴黄龙山原矿紫砂泥5.(2024秋 无锡期末)长广溪湿地公园是我市有名的湿地公园,有喜鹊、麻雀、白鹭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还生活着藻类、睡莲、鲢鱼等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天上飞的喜鹊和水中游的鲢鱼都是消费者B.“藻类→鲢鱼→白鹭→微生物”构成该湿地中的一条食物链C.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共同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弱6.(2024秋 无锡期末)九月中旬,休渔期结束后,南通市民的餐桌上有了新鲜的带鱼、黄鱼、银鲳、鱿鱼等美味海产品。某同学查阅资料后,根据它们的捕食关系画出的简图如图(箭头指向捕食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图中消费者是带鱼、黄鱼和银鲳C.鱿鱼和带鱼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排海的核污水是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7.(2024秋 瑶海区期末)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的猛禽,雷鸟的数量会( )A.缓慢增加 B.先迅速增加,后减少C.持续增加 D.仍保持相对稳定8.(2024秋 瑶海区期末)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 )A.内蒙古大草原 B.生物圈C.合肥市 D.大蜀山9.(2024秋 常州期末)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太湖里的各种植物 B.太湖里的所有鱼C.太湖 D.太湖里所有的生物10.(2024秋 常州期末)化学药剂DDT难以分解,在“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鹰”这一食物链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 )A.浮游生物 B.小鱼 C.大鱼 D.鹰11.(2024秋 盐田区校级期末)某兴趣小组在校外实践课中观察池塘中的微生物,发现有一种生物对光照的需求比较严格,能朝着光照充足的方向移动,图中最有可能是这种生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2024秋 常州期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对如图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鹰处于第一营养级B.浮游生物的能量最少C.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D.大鱼的能量全部流入鹰13.(2024秋 如皋市期末)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B.若草受到重金属污染,则鹰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C.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麻雀→鹰D.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会对该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14.(2024秋 如皋市期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能量循环、自给自足B.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太阳C.食物链中,每一个环节仅有少部分能量传递给下一环节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流向了分解者15.(2024秋 西安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选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B.雨水的腐蚀作用C.动物的取食作用D.植物的吸收作用16.(2024秋 禅城区期末)如图是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可以看出图中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17.(2024秋 南宁期末)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牧民为了防止狼群袭击牛羊,组织大规模的捕狼活动,但随后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和牛羊争夺牧草,加速草场退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上的动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写成:阳光→草→兔→狼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狼被大量猎杀可能导致草场退化,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二.解答题(共3小题)18.(2024秋 武侯区期末)“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投放人工鱼礁,将人工放养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藻等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海上放养。图甲是青岛某海洋牧场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乙是该牧场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序号代表生物的生理作用过程),图丙是人工鱼礁的模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中带鱼和鱿鱼等是人们喜食的海鲜,其中带鱼和鱿鱼的种间关系是 ,这些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该食物网中的 。该食物网共有 条食物链,使带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2)图乙中的几种成分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A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 。图乙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填序号)。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海洋牧场”进行着能量流动和 ,这是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3)如图丙所示,在人工鱼礁前方,上升的水流将海洋底质中的无机盐带到中层,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在人工鱼礁后方,形成流速较低的涡流区,大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潜留。鱼类在涡流区大量聚集的原因是: 。(4)青岛胶州湾容纳了十余条河流,若大量排放污水必将会破坏海洋牧场的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19.(2024秋 无锡期末)尚贤河湿地公园是无锡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近日,某中学生物学科项目式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尚贤河湿地公园进行了考察。图1是同学们在考察湿地生态系统时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扇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 。尚贤河湿地公园中的水生植物是图2中的 (填字母),其中②表示 作用。该生态系统中影响鲫鱼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最终来源于 。图1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任意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若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在图1所示成分的基础上补充非生物成分和 。(3)图2中C体内储存的能量 (选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水生植物。(4)如果图2中的甲是所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乙代表图1中的鲇鱼,那么甲代表的图1中生物是 。20.(2024秋 常州期末)位于海南省东方市的大田坡鹿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蟒蛇和老鹰是该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 ,它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2)请写出图中包含四种生物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其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 ,在该食物链中它获得的能量最 。(3)若该生态系统中兔子的数量减少,蟒蛇并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原因是 ,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 有关。中考生物考前冲刺押题预测 生态系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24秋 武侯区期末)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含能量的关系如图,若这四种生物能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B.这四种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C.图中四种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短时间内乙和丙的数量增加【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专题】结构模式图;生态学思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答案】C【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解答】解:A、生物位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所含的能量也越少。故图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A正确。B、能量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食物链的,故这四种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正确。C、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图中四种生物(缺少分解者)及它们的生活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短时间内乙由于食物的增加而数量增加,丁由于甲的捕食而数量减少,丙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024秋 无锡期末)近日,无锡再次迎来成群结队的红嘴鸥,每年冬季它们就是鼋头渚最靓丽的一道风景。下列对于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是( )A.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B.冬候鸟红嘴鸥属于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与周边的城市生态系统没有联系D.鼋头渚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生物圈专题.【答案】D【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解答】解: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 等,A错误。B.消费者是指生态系统中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所制造的现成有机物得到能量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类动物;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红嘴鸥等鸟类是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B错误。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错误。D.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解题的关键。3.(2024秋 无锡期末)某同学为制作生态瓶准备了玻璃瓶、池塘水、螺蛳、金鱼、河虾,他还必须补充的材料是( )A.金鱼藻 B.河水 C.洗净的沙 D.斑马鱼【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生态瓶是模拟的生态系统,所以生态瓶中应该有生态系统的全部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该生态瓶中已经有池塘水(非生物部分、水中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螺蛳(消费者)、小鱼(消费者)、小虾(消费者),还应该补充生产者。【解答】解:生态瓶相当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生态瓶中有池塘水、螺蛳、金鱼、河虾,他还必须补充的材料是生产者,即金鱼藻。故选:A。【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4.(2024秋 无锡期末)“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锡有多处美丽的景点让人流连忘返。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是( )A.江阴黄山森林公园B.鼋头渚风景区的红嘴鸥C.管社山庄的荷花D.宜兴黄龙山原矿紫砂泥【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组成。【解答】解:A.江阴黄山森林公园既包括了森林公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B.鼋头渚风景区的红嘴鸥只包括了部分生物,没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C.管社山庄的荷花,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D.宜兴黄龙山原矿紫砂泥只包括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的一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解题关键。5.(2024秋 无锡期末)长广溪湿地公园是我市有名的湿地公园,有喜鹊、麻雀、白鹭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还生活着藻类、睡莲、鲢鱼等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天上飞的喜鹊和水中游的鲢鱼都是消费者B.“藻类→鲢鱼→白鹭→微生物”构成该湿地中的一条食物链C.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共同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弱【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解答】解:A.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喜鹊和鲢鱼都是消费者,A正确。B.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点通常是植物,箭头指向捕食者,“藻类→鲢鱼→微生物”不能成构成一条食物链,B错误。C.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不能构成湿地生态系统,C错误。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网的书写原则是解题关键。6.(2024秋 无锡期末)九月中旬,休渔期结束后,南通市民的餐桌上有了新鲜的带鱼、黄鱼、银鲳、鱿鱼等美味海产品。某同学查阅资料后,根据它们的捕食关系画出的简图如图(箭头指向捕食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图中消费者是带鱼、黄鱼和银鲳C.鱿鱼和带鱼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排海的核污水是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生态系统专题.【答案】D【分析】题图中的食物链有:硅藻→水母→银鲳、硅藻→中华哲水蚤→磷虾→水母→银鲳、硅藻→中华哲水蚤→磷虾→黄鱼、硅藻→中华哲水蚤→磷虾→鱿鱼→带鱼、硅藻→中华哲水蚤→磷虾→带鱼。【解答】解: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省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主要细菌、真菌),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图中所有的动物是消费者,有水母、银鲳、磷虾、黄鱼、带鱼等,B错误。C、鱿鱼和带鱼有共同的食物磷虾,构成竞争关系。鱿鱼是带鱼的食物,构成捕食关系,C错误。D、非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的非生命因素,故排海的核污水是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24秋 瑶海区期末)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的猛禽,雷鸟的数量会( )A.缓慢增加 B.先迅速增加,后减少C.持续增加 D.仍保持相对稳定【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B【分析】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某一种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将影响其它生物的数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若消灭全部猛禽鹰后,雷鸟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会大量繁殖数量上升;后来雷鸟增多会使植物减少,植物减少导致雷鸟由于数量太多,食物不足而大量饿死。雷鸟因死亡而数量减下降。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8.(2024秋 瑶海区期末)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 )A.内蒙古大草原 B.生物圈C.合肥市 D.大蜀山【考点】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专题】类比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B【分析】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其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解答】解: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包含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CD不正确,B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9.(2024秋 常州期末)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太湖里的各种植物 B.太湖里的所有鱼C.太湖 D.太湖里所有的生物【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组成。【解答】解:A、太湖里的各种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B、太湖里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少数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C、太湖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D、太湖里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解题关键。10.(2024秋 常州期末)化学药剂DDT难以分解,在“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鹰”这一食物链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 )A.浮游生物 B.小鱼 C.大鱼 D.鹰【考点】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D【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食物链“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鹰”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所以该食物链中DDT含量最多的是“鹰”,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生物富集现象是解题关键。11.(2024秋 盐田区校级期末)某兴趣小组在校外实践课中观察池塘中的微生物,发现有一种生物对光照的需求比较严格,能朝着光照充足的方向移动,图中最有可能是这种生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答案】D【分析】图中①细菌、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衣藻。【解答】解:①细菌、②酵母菌、③变形虫体内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④衣藻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它需要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是解题的关键。12.(2024秋 常州期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对如图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鹰处于第一营养级B.浮游生物的能量最少C.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D.大鱼的能量全部流入鹰【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解答】解:A.鹰是最高等级的捕食者,处于食物链的最高级别,不是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通常是生产者,图中食物链的是第一营养级浮游生物,A错误。B.浮游生物处于食物链的起始端,作为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它们的能量是最多的,B错误。C.能量在食物链中只能由太阳能输入,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不能逆向流动,而且能量在流动中会逐级递减,C正确。D.大鱼被鹰捕食后,其能量只有一部分会流入鹰体内,另一部分会在大鱼被捕食的过程中以热能形式散失,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食物链的特征。13.(2024秋 如皋市期末)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B.若草受到重金属污染,则鹰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C.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麻雀→鹰D.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会对该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2.食物链箭头指向捕食者。3.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答】解:A、图中的食物网中的三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麻雀→鹰;草→蝗虫→麻雀→鹰,A正确;B、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鹰是此食物网中最高级的消费者,若草受到重金属污染,则鹰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正确;C、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麻雀→鹰,最多的是草→鼠→鹰或草→麻雀→鹰,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最终导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数量、生物富集的现象、食物网中的能量流动、生物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14.(2024秋 如皋市期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能量循环、自给自足B.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太阳C.食物链中,每一个环节仅有少部分能量传递给下一环节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流向了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1.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之间传递,而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A错误。B.食物链的起始环节应该是生产者,而不是太阳。太阳是能量的源头,但不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B错误。C.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通常只有10%﹣20%,意味着每一个环节只有少部分能量能够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这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个重要特征,C正确。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主要转化为热能散失到环境中,而不仅仅是流向分解者。分解者确实会利用一部分能量,但不是能量的最终归宿,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15.(2024秋 西安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选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抒发了诗人的报国之志。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B.雨水的腐蚀作用C.动物的取食作用D.植物的吸收作用【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A【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2)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它们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从而完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掌握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6.(2024秋 禅城区期末)如图是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可以看出图中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C【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解答】解: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选:C。【点评】掌握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扮演的角色是解题的关键。17.(2024秋 南宁期末)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牧民为了防止狼群袭击牛羊,组织大规模的捕狼活动,但随后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和牛羊争夺牧草,加速草场退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上的动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写成:阳光→草→兔→狼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狼被大量猎杀可能导致草场退化,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考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D【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狼活动,野兔因天敌减少,食物充足,大量繁殖,数量增加。并与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那么这个系统将被破坏,失去自我调节能力。【解答】解: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包括动植物,还包括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以及分解者(如腐生细菌和真菌)。因此,仅由动植物构成的并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食物链是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起始点应该是生产者(如草),而不应该包括非生物部分(如阳光)。所以,正确的食物链应该是:草→兔→狼,B错误。C.生态系统确实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难以恢复,C错误。D.狼被大量猎杀导致野兔数量激增,野兔与牛羊争夺牧草,进而加速了草场的退化。这充分说明了动物(特别是狼这样的顶级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二.解答题(共3小题)18.(2024秋 武侯区期末)“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投放人工鱼礁,将人工放养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藻等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海上放养。图甲是青岛某海洋牧场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乙是该牧场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序号代表生物的生理作用过程),图丙是人工鱼礁的模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中带鱼和鱿鱼等是人们喜食的海鲜,其中带鱼和鱿鱼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这些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该食物网中的 浮游植物 。该食物网共有 5 条食物链,使带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带鱼 。(2)图乙中的几种成分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A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 浮游植物 。图乙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 ②③④⑤⑥ (填序号)。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海洋牧场”进行着能量流动和 物质循环 ,这是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3)如图丙所示,在人工鱼礁前方,上升的水流将海洋底质中的无机盐带到中层,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在人工鱼礁后方,形成流速较低的涡流区,大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潜留。鱼类在涡流区大量聚集的原因是: 涡流区有丰富的食物和氧气 。(4)青岛胶州湾容纳了十余条河流,若大量排放污水必将会破坏海洋牧场的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有限度的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专题】过程示意图;生态学思想;生态系统专题.【答案】(1)捕食和竞争;浮游植物;5;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带鱼;(2)浮游植物;②③④⑤⑥;物质循环;(3)涡流区有丰富的食物和氧气(合理即可);(4)有限度的。【分析】1、图甲中的食物链有:浮游植物→水母→银鲳、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水母→银鲳、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黄鱼、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鱿鱼→带鱼、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带鱼。2、图乙中:A生产者,B分解者,CDE消费者,①光合作用、②④⑤⑥呼吸作用、③分解作用。【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鱿鱼是带鱼的食物,鱿鱼和带鱼有共同的食物磷虾,故带鱼和鱿鱼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食物网中,只有浮游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这些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该食物网中的浮游植物。该食物网共有浮游植物→水母→银鲳、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水母→银鲳、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黄鱼、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鱿鱼→带鱼、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带鱼,5条食物链,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因此,带鱼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故使带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带鱼。(2)由图乙可知,A能通过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A对应图甲中的生物是浮游植物。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能释放二氧化碳,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能释放二氧化碳,故图乙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②③④⑤⑥。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海洋牧场”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这是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3)由图可知,涡流区有大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潜留,因此,鱼类在涡流区大量聚集的原因是:涡流区有丰富的食物和氧气。(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青岛胶州湾容纳了十余条河流,若大量排放污水必将会破坏海洋牧场的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故答案为:(1)捕食和竞争;浮游植物;5;浮游植物→中华哲水蚤→磷虾→带鱼;(2)浮游植物;②③④⑤⑥;物质循环;(3)涡流区有丰富的食物和氧气(合理即可);(4)有限度的。【点评】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2024秋 无锡期末)尚贤河湿地公园是无锡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近日,某中学生物学科项目式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尚贤河湿地公园进行了考察。图1是同学们在考察湿地生态系统时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扇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 肾 。尚贤河湿地公园中的水生植物是图2中的 A (填字母),其中②表示 光合 作用。该生态系统中影响鲫鱼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生态因素 。(2)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图1中共有 7 条食物链,请任意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水生植物→草鱼→野鸭(水生植物→草鱼→鹭、水生植物→鲫鱼→鹭、水生植物→鲫鱼→野鸭、水生植物→鲫鱼→鲇鱼→野鸭、水生植物→鲇鱼→野鸭、水生植物→螺→鲇鱼→野鸭) ,若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在图1所示成分的基础上补充非生物成分和 分解者 。(3)图2中C体内储存的能量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水生植物。(4)如果图2中的甲是所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乙代表图1中的鲇鱼,那么甲代表的图1中生物是 野鸭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1)肾;A;光合;生态因素。(2)太阳能;7;水生植物→草鱼→野鸭(水生植物→草鱼→鹭、水生植物→鲫鱼→鹭、水生植物→鲫鱼→野鸭、水生植物→鲫鱼→鲇鱼→野鸭、水生植物→鲇鱼→野鸭、水生植物→螺→鲇鱼→野鸭);分解者。(3)不能。(4)野鸭。【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动物)、分解者(主要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2)捕食食物链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通常以植物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捕食者。(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解答】解:(1)湿地生态系统称为“地球之肾”,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由图2可以看出,A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双向箭头,通过①能够释放二氧化碳,通过②能够吸收二氧化碳,①代表呼吸作用,②代表光合作用。因此,尚贤河湿地公园中的水生植物是图2中的A,其中②表示光合作用。该生态系统中影响鲫鱼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图1中共有7条食物链,形成的食物链分别是:水生植物→草鱼→野鸭,水生植物→草鱼→鹭,水生植物→鲫鱼→鹭,水生植物→鲫鱼→野鸭,水生植物→鲫鱼→鲇鱼→野鸭,水生植物→鲇鱼→野鸭,水生植物→螺→鲇鱼→野鸭。图1中水生植物是生产者,草鱼等动物是消费者,若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在图1所示成分的基础上补充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3)图2中C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属于分解者,其体内储存的能量不能传递给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4)图2中A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是消费者,其中甲有毒物质最多,营养级最高,这样形成的食物链是A→乙→甲,因为乙代表图1中的鲇鱼,通过(2)分析可知,对应图1中的食物链是水生植物→鲇鱼→野鸭,可知甲代表图1中生物是野鸭。故答案为:(1)肾;A;光合;生态因素。(2)太阳能;7;水生植物→草鱼→野鸭(水生植物→草鱼→鹭、水生植物→鲫鱼→鹭、水生植物→鲫鱼→野鸭、水生植物→鲫鱼→鲇鱼→野鸭、水生植物→鲇鱼→野鸭、水生植物→螺→鲇鱼→野鸭);分解者。(3)不能。(4)野鸭。【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流动、生物富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2024秋 常州期末)位于海南省东方市的大田坡鹿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蟒蛇和老鹰是该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 消费者 ,它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能量是沿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2)请写出图中包含四种生物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草→兔→蝴蛇→老鹰(草→坡鹿→蟒蛇→老鹰、草→昆虫→食虫鸟→老鹰) ,其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 老鹰 ,在该食物链中它获得的能量最 少 。(3)若该生态系统中兔子的数量减少,蟒蛇并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原因是 蟒蛇可以捕食坡鹿 ,所以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 种类 有关。【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答案】(1)消费者;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2)草→兔→蝴蛇→老鹰(草→坡鹿→蟒蛇→老鹰、草→昆虫→食虫鸟→老鹰);老鹰;少。(3)蟒蛇可以捕食坡鹿;种类。【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解答】解:(1)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蟒蛇和老鹰等动物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2)图中包含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有:草→兔→蝴蛇→老鹰、草→坡鹿→蟒蛇→老鹰、草→昆虫→食虫鸟→老鹰。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老鹰是食物网中最高级的消费者,因此,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动物是老鹰。在该食物链中它获得的能量最少。(3)该生态系统中兔子数量减少,蟒蛇可以捕食坡鹿,蟒蛇数量不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的种类有一定关系。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有关,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故答案为:(1)消费者;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2)草→兔→蝴蛇→老鹰(草→坡鹿→蟒蛇→老鹰、草→昆虫→食虫鸟→老鹰);老鹰;少。(3)蟒蛇可以捕食坡鹿;种类。【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书写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解题关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