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高考地理综合模板(学生)水文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高考地理综合模板(学生)水文2

资源简介

七、沼泽广布的成因
案例一:文综14 37.(1)
巴拉圭河干支流两岸覆盖着厚厚的粘土,在流域内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湿地吸附和淀积大量营养物质,水生生物繁多,鸟类资源丰富。流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带。图9示意巴拉圭河、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流域分布,图10示意甲地的气候资料。

(1)分析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8分)
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大;多条河流交汇,地表水丰富;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流域内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8分)
案例二:2014年II卷36.(1)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量小; 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案例三:东北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
气候寒冷、蒸发微弱;
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河网密布,水系发达;
有凌汛现象,河水泛滥;
模板: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河流交汇,地表水丰富;
降水多且集中;
气温低、蒸发微弱;
冻土发育、(土质黏重)不易下渗;
河网密布,水系发达;
有凌汛现象,河水泛滥;
八、湿地的开发及影响
案例一:文综14. 37.(3)
巴拉圭河干支流两岸覆盖着厚厚的粘土,在流域内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沼泽湿地。湿地吸附和淀积大量营养物质,水生生物繁多,鸟类资源丰富。流域上游地区经济较落后,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带。图9示意巴拉圭河、巴拉那河、乌拉圭河流域分布,图10示意甲地的气候资料。
(3)从产业综合发展的角度,列举适合该沼泽湿地发展的三个具体产业部门。(6分)
淡水养殖业 水产品加工业 生态旅游业 科学研究等.

案例二:周中测(三) 13.(3)
材料三 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
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
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
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
时出现。
(3)有人建议乍得湖居民扩大螺旋藻生产,请分析该建议是否合理。(4分)
案例三:2013年I卷37.(3)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
尼罗河鲈鱼体形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形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
模板:湿地的作用:调蓄洪水,调节径流;
调节气候(气温、降水、湿度、变化);
提供水源;
为生物提供栖息地;
维持生物多样性;
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开发产业:淡水养殖业 水产品加工业 生态旅游业 科学研究;
种植业、造纸业等(具体分析)

九、河流特征
案例一:文综二 36.(2)
伏尔加河(图7)是欧洲最长河流,发源于东欧平原上的瓦尔代丘陵,注入里海,全
长3688千米,落差256米,河水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是
俄罗斯工业、农业和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俄罗斯在伏尔
加河上修建了众多的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395亿千瓦小时(度)。同时,还修建了佚
尔加一顿河、伏尔加一波罗的海等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黑海和白海(北冰洋)
航运联为一体。
表2和图8分别为图7中①、②两地气候资料和建电站前相对流量季节变化图。
(2)说出与①地比较,②地主汛期在时间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12分)
差异:②地(主)汛期开始早结束晚,汛期长(4分)。原因:该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
为主(2分),②地纬度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早),汛期开始早(2分);②地位于河流下游,汛期除积雪融水补给外,还接纳了中、上游河段的来水,所以汛期结束晚,汛期长。(4分)
案例二:文综11 36.(1)
材料一 哥伦比亚河发源于加拿大南部落基山脉西坡,向西南流经美国,注入太平洋。河流春夏季水量较大,秋冬季较小。(见下左图)
材料二 哥伦比亚河口近海地区盛产鲑鱼。鲑鱼每年9月至次年2月在河流上游砂砾底 质的浅水区产卵,孵化于淡水中的幼鱼在次年春季游入海洋。哥伦比亚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库以及帮助鲑鱼洄游的鱼梯(见下右图)。
(1)简要说出鲑鱼产卵地的河流环境特征。(12分)
水温较低;水量较小;水位浅;含沙量小;砂砾质河床;水质较好。(任答4点,每点3分,共12分。)
案例三:2014年II卷36.(2)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案例四:周中测(一) 27.(1)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3为图1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乙地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在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12分)
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m以上);(2分)高水位在冬季(6月至7月),低水位在夏季(12月至次年1月);(2分)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2分)降水量丰富;(2分)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2分)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较和缓。(2分)
案例五:周中测(四) 13.(2)
材料一: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世界最大的盐沼是乌尤尼盐沼,海拔3656米,因海水干涸而成。雨季形成浅湖,湖面似镜子一样反射天空景色,蓝天白云在湖面倒影,形成天地相连,故有“天空之镜”之称。盐沼中锂盐丰富,占世界锂矿总储量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已有企业开始考察该地的锂产业发展。
材料二:乌尤尼盐沼位置及盐沼平面遥感示意图。
(2)分析乌尤尼盐沼能形成“天空之镜”的原因。(8分)
湖水水质洁净、水位浅;湖面光滑平整,且面积空旷,地表反射率极高;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洁净度高;晴天多,云量少;位置偏僻,经济开发程度低,盐沼区破坏少,大气污染少。(8分)
案例六:周中测(五) 36.(1)
(1)比较a、b两水文站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a处的流速较b处快;a处的径流量较b处小;a处的汛期较b处短;a处的水能资源较b处丰富。(任答三点,6分
案例七:周中测(六) 36.(1)
材料一
澳大利亚利东北部水系图和大自流盆地示意图。(图6)
(1)根据材料一,说出卡奔塔利亚湾沿岸的河流特征。(4分)
向心状水系;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较小;流量小;多季节性河流;无结冰期;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水系特征答对2点得2分,水文特征答对2点得2分)
案例八:2011年 36.(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3) 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
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模板:水文:水位、径流量及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及凌汛、汛期、水能
水系: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向心状、放射状、平行状、网状、扇状水系)河网密布、落差或峡谷分布

十、水资源的多(少)成因
案例一:文综12 36.(1)
???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图7)被称为“西非水塔”。 ?

分析几内亚成为“西非水塔”的原因。(6分)

案例二:周中测(四) 12.(2)
材料:下图阴影部分是渭河以北、黄土高原边缘的“旱腰带”地区。

(2)早年“旱腰带”地区小麦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干旱,说明其干旱的自然原因。(8分)
降水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蒸发强烈;地形破碎,位于地形过渡区,地势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水容易下渗。(答对4点即可得8分)
案例三:周中测(七) 13.(1)
马略卡岛(图9)是隶属于西班牙的一个岛屿,年降水量约400mm,大部分降水集中在9—10月,冬季海拔最高处常有霜冻。马略卡岛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灿烂的阳光、砂质的海滩、优美的田园和悠久的历史使马略卡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120万.旅游旺季帕尔马机场平均每1.5分钟起降1个架次。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短
缺的威胁。
(1)推测马略卡岛上城市用水的最主要来源,并阐述理由。(8分)
地下水。(2分)马略卡岛地下岩层孔隙储水量大,地下水丰富;(2分)当地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河流枯水期长,径流量小;(2分)夏季炎热,蒸发旺盛,水库储水量有限。(2分)
模板:水资源少(缺水)的原因
降水量多少及时空分布;
地表径流;植被覆盖率高低,蓄水能力强弱;
地形崎岖,地表水滞留时间短;
喀斯特地貌,下渗多;
水位低,海水上溯,污染水质。
人口和城市密度大,生活用水量多;
经济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多;
水利工程设施差,距水库远;
污染浪费严重。
十一、湖泊决堤及洪涝灾害成因及危害
案例一:文综13 36.(1)
卓乃湖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腹地,南岸是藏羚羊的重要产羔地。在第四纪时期,湖水经东端库赛河注入库赛湖,后因气候变干,湖泊退缩,湖水不能外流;近3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湖泊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8~9月间。由于持续较强的降雨天气,卓乃湖东岸发生渍决,十几亿立方米的湖水溢出,在高原面上冲出一道深宽的洪沟,流进了库赛湖。卓乃湖的面积因此由280平方千米缩减到168平方千米。随后库赛湖湖水外溢,与其东边的海丁诺尔湖及盐湖相连并迅速扩大,湖水最终有可能通过清水河汇入长江北源楚玛尔河而成为长江最北源。
(1)分析卓乃湖溃决外溢的主要原因。(8分)
由于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和冻土中的水分释放增多(2分),持续较强的降雨天气(2分),导致湖泊面积扩大、水位上升;湖岸冻土融化,地表塌陷(2分);卓乃湖湖面较高且东岸与库赛河之间有(比降较大的)古河床(或古河床岩土疏松,易被侵蚀崩塌)(2分)。
(2)推测卓乃湖水外泄、面积骤减对藏羚羊迁徙及生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卓乃湖外泄可能淹没或冲毁藏羚羊的迁徙通道(2分);卓乃湖面积骤减可能导致湖床裸露,湖岸草地退化(沙化),食物短缺(2分);藏羚羊饮水变得困难(2分)。
(4)有观点认为“库赛湖、海丁诺尔、盐湖扩大并相连成为一个大湖会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气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表明态度并阐述理由。(6分)
赞同(2分):理由:湖泊湿地面积扩大,蒸发量增大(2分),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可能增加(2分),有利于植被生长(或生物多样性增加)(2分) (或有利于缓解当地气候变暖、冰川退缩的趋势)。
反对(2分):理由:湖泊面积扩大,淹没沿岸草地(2分);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加剧(2分);可能导致湖水外溢,通过清水河汇入长江并使清水河加宽加深,使当地地表水分急剧流失(,导致气候变干,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碱化加剧)(2分)。
模板:湖泊决堤的原因
水量增大: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
持续降水强度大;
冻土融化,地下水补给;
地形:冻土融化,地表塌陷;
古河床岩土疏松,易被侵蚀崩塌
温馨提示:可相应与洪涝灾害的成因联系,迁移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