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人口的迁移因素及影响 例题1、?“十二五”期间,宁夏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西海固,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所谓生态移民,就是实施有土有水安置,移民还是以从事农耕业为主。下表为生态移民移出县——西吉县和移入县——红寺堡部分自然要素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西吉红寺堡海拔(m)1688~26331240~1450年降水量(mm)350~500251年平均蒸发量(mm)1370.82387年均温(℃)5.38.7积温(≥10℃)23003200水资源总量(m3)8.12万2.02亿人均水资源(m3)1601041年日照时数(小时)2254.9~2963.12900~3550(1)简述实施生态移民的自然原因。(2)简析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生态影响。【解析】 第(1)题,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应从地形、气候、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第(2)题,分析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生态影响应考虑移出区和移入区,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答案】 (1)山地、丘陵地形,干旱、缺水的环境不利于人类生存;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2)社会经济意义:促进移入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农牧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增加居民的就业,提高收入;加强移入区和移出区社会文化交流;调整人口分布等。生态影响:减轻移出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有利于生态的自然恢复和重建;增加移入区人工草场和植被的面积等;不合理的开发易导致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等问题。例题2、平度市是青岛市的一个县级卫星城市,由于开发区和工业新区的建设,许多当地农民及外地民工来到了这里,同时,近几年有很多教师、机关工作人员、科技人员等调到了青岛市区工作,你认为他们迁移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对平度市的社会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原因:经济因素是迁移的决定因素。一方面,平度市的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区从事第二、三产业以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表现。另一方面,平度市区的一部分教师、科技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了青岛市区工作,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大城市的工作环境和收入水平远高于中小城市。影响:(思路提示:关于迁移原因的分析,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经济这一主导因素。关于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的分析,要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去分析,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剖析)农民及外地民工的流入,为平度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城区带来了住房、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压力。由于迁移到青岛市区的人员大多是有一定技术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造成了平度市的“大脑外流”现象,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非常不利,也影响了平度市的人口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模板总结一 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影响 因素: 自然方面:气候、淡水(早期)、土地、矿产 社会方面:经济(最主要)、交通通信的发展、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影响:迁出地:缓解人口压力;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种族、民族融合;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文化联系;建立移民为主体国家;造成人才流失;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迁入地: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商品流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可能会危害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就业压力;治安、住房等城市问题二、城镇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例题1、(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 解析:读图可知,两地都位于河谷平原,地形、气候、水源、交通、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都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答案: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例题2、201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成为中国第13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 南京江北新区在江苏省的区位图。(图18)材料二 江北新区将形成“两带、三楔、多斑块”的生态空间结构。 ?“两带”即外围沿江生态带和山水生态带; ?“三楔”即三条城镇组团间的楔形廊道;“多斑块”即重点保护老山、金牛山等绿色斑块,以及金牛湖、滁河湿地等大型水库和湿地。如江北新区规划图所示(图19)。(2)?与主城区比,江北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是____▲____?(3分)答案: 临江水运便利;地价低,发展空间大;国家政策支持(3分)例题3、36.(22分)近年来我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土地面积近40万公顷,预测平均每年返销大豆总量将达两万吨,有超过九成种在俄罗斯的境外粮食返乡回国,这个现象被称为“俄粮返乡”。读下面区域略图,完成(1)~(4)题。(1)说出影响海参崴城市发展区位因素。(4分)港口,铁路终点,滨海边疆区最大城市(或行政中心),边境贸易频繁(经贸中心)。例题4、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下表为M城市各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M城323129[来源:学|科|网Z|X|X|K]385563525140335240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没有形成重要港口城市的原因。入海口泥沙沉积严重,筑港条件差;(2分)湿地广布,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分)多瑙河-黑海运河的修建,改变了多瑙河入海口航线。(2分)例题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6年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2016年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下左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和下右图近十年间江西省耕地减少比例统计图。???材料二:城市群的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先天竞争力主要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发展空间、劳动力数量和移民规模等。(3)指出长江三大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解析】试题分析:(3)根据材料提示,先天竞争力主要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发展空间、劳动力数量和移民规模等方面,从这个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可知,长三角城市群优势明显。【答案】(3)长三角城市群?(1分)????(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发展空间)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劳动力数量)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移民规模)城市群对外开放度大,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5分)模板总结二 城镇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位置好(位于。。沟通。。连接了。。)??????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水源、灾害少社会:工农业基础好、交通、资源、商贸、历史、政治、军事三、 城市化的表现、影响,或某事物对城市化影响例题1、(22分)(2015·高考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12分)解析: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加强区域内外联系,从而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从城市数量、规模、等级等方面描述)。答案: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例题2、2013 年 1 月 17 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 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图 1 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图。图 2 为舟山市 2007 年和 2010 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3)说出 2007-2010 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8分)?【解析】(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城市化的概念。根据图示:2007年-2010年舟山市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人口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都属于城市化的过程,由此可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答案】(3)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例题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9分)【答案】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例题4、读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4)近几年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列举城市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3分)农业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导致劳动力不足;城市建设占用耕地;耕地污染加重,(任答其中两点得2分)促进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模板总结三 城市化的表现、影响,或某事物对城市化影响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地域城市化: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占用原农村土地耕地产业城市化: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减少四、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做法、意义25.(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年4月30日,中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挥咱规划纲要》,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根据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环保、交通和产业升级转移是三个重点领域。截至2015年10?月底,北京市共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15家。????按照纲要,京津翼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城、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下图为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 (2)说出建设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应采取的有力措施。(5分)?答案: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通讯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与文化交流。例题2、201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成为中国第13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 南京江北新区在江苏省的区位图。(图18)材料二 江北新区将形成“两带、三楔、多斑块”的生态空间结构。 ?“两带”即外围沿江生态带和山水生态带; ?“三楔”即三条城镇组团间的楔形廊道;“多斑块”即重点保护老山、金牛山等绿色斑块,以及金牛湖、滁河湿地等大型水库和湿地。如江北新区规划图所示(图19)。(3)?江北新区是我国石化工业的摇篮,这里有著名的扬子石化等大型传统企业。为促进江北新区的持续发展,该地石化工业今后应如何发展?____▲____?(4分)(4)?简析江北新区规划的“两带、三楔、多斑块”生态空间结构将给当地带来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4分)答案:(3) 加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业向高端、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促进石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4分)? (4) 生态效益: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蓄洪防洪,降解污染;(2分)经济效益: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1分)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等。(1分)例题3、河北省是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第二产业比重大,以钢铁、建材、机械、化工、纺织等行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读京津冀地区海拔高度及河北省钢铁、水泥企业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3)北京市的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为强化北京市核心功能,请列举减轻城市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6分)(3)工业企业外迁(2分);扩建卫星城缓解人口压力(2分);治理环境污染等。(2分)例题4、从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西咸五大新区的规划发展对西安主城区的有利影响。答案:防止西安主城区面积的无序扩大,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减少主城区的城市环境问题;与主城区现有产业错位发展,组团之间实现互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壮大新兴产业,发展低碳节能环保产业、高端制造业、高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主城区的产业层次。模板总结四 城市新区(群)发展措施加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污染企业外迁)促进产业向高端、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优化) 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与文化交流(发展方向)完善与加强交通及通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环保)与周边核心城市的交流(靠近区域中心城市)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城市群的区域分工)减少行政壁垒,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城市群特有)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城市群特有)模板拓展 城市或城市群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收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化,辐射地区发展农业人口用地向非农业人口用地转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