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照的影响因素1、文综模拟训练(一)材料一 西南地区等日照时数线图(右图)。(1)比较昆明和成都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6分)昆明日照时数比成都长(2分)。昆明地处云贵高原,成都位于成都平原,昆明比成都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太阳辐射强(2分);昆明多晴天,成都多阴雨天气,昆明比成都日照时间长2、文综(六)材料一 A市(36°25′N,94°53′E)位于世界最高的高原腹地,平均海拔2780米,属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 MJ/m2,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水总量43mm,年平均降水天数27天。材料二 A市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根据材料说明A市年太阳总辐射量大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吸收和反射)少;降水少,晴天多;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强)影响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能)1、日照时数:(1)纬度:纬度越高,夏(冬)季昼长越长(短) (2)天气;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辐射强度:(1)纬度:低纬>高纬(太阳高度角) (2)海拔:海拔高 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 (3)天气:云量少,削弱作用弱,辐射强二、风的成因1、文综(六)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湖区风大,湖陆风冬季明显弱于夏季。读纳木错湖区图和A地各月降水的日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纳木错冬季湖陆风弱的原因。冬季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湖面封冻;(2分)湖泊周围被冰雪覆盖;(2分)湖泊与陆地之间温差小, 湖陆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2分)2、山西四校联考材料二 洱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大理市下关镇(大理市政府所在地)平均海拔1976米,位于山谷,以风期长,风力强闻名于世。试分析4、5月份下关镇风力较大的原因(4分)受西南风或偏西风影响。(2分)位于山谷地区,加剧风势(形成狭管效应)。(2分)3、2015湖南联考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气象条件相当恶劣: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形成中山站烈风的原因①.光滑的下垫面减小了风的摩擦阻力 ②.中间高四周低的冰盖地形形成了强大的下降风③.极寒的天气形成了强大的下沉气流 ④.南极大陆与周边海洋温差较大,增强了水平气压梯度影响风的因素1、气压差:温度:冷高压、热低压海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流运动:下沉气流形成高压天气系统(冷暖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2、下垫面:摩擦小,风力大3、地形:狭管效应 地形阻挡三、风力发电的区位条件1、文综(十四)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大风通过密度较大的风力发电装置做功后可使风速明显减缓。河西走廊(图8)号称“风电走廊”,全年有效风速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甘肃省风电设备的研发制造在我国起步较早,吸引大量投资,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2008年8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使甘肃省成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大省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由于现有电网输配能力不足等原因,部分风电场的风机无奈暂停,“弃风”现象严重,制约了风电产业的发展。但甘肃省克服不利条件,继续坚定不移的推动风电产业向前发展。 (1)分析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3)指出甘肃省发展风电产业的限制性条件。(6分) (1)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低,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受地形影响形成狭管效应,加大地面风速;仝年大风时问较长。(任答3点可得6分)(3)电网网架薄弱,电网输配能力不足;夏季风力相对较小,发电量不稳定;易受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影响;远离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较远。(任答3点可得6分)2、内蒙古风能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自然:风沙大荒漠化严重 气候干旱,夏季地表温度高,昼夜温差大 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多暴雪 冻土广布,不利于施工社会:人口城市少稀疏,经济落后,市场需求少 技术条件难度大 线路长,建设成本高 风能价格高,煤炭价格低,煤炭等传统能源利用范围更广风力发电的区位条件1、风能;风源地(接近高压中心,大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多大风天气)地形(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无山地阻挡、位于风口、有狭管效应、山谷方向与风向一致)摩擦力(植被少,摩擦力小)2、基础设施:发电设备 运输设备 技术水平3、市场条件:当地用电量 距离市场远近4、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脆弱? 多自然灾害?5、其他能源:传统能源是否丰富 价格高低四、风沙的形成与防治1、14年文综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2、13年课标2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涯丰畜、多风、植被稀筑。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派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36、(22分)(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 (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 风沙在此沉积。(1分)(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3)观点A: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 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 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 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 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产生风沙的原因(1)沙源:冬季枯水期,河岸湖滩裸露,多风沙: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2)干湿条件:天气干旱,降水少空气湿度小:温度高,蒸发强(3)风力:参考影响风的因素(4)阻挡物:考虑地形、植被条件风沙的危害:影响交通:掩埋线路 影响视线 破坏车体破坏设施:侵蚀建筑、道路 破坏通讯设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出行不便影响生态环境治理风沙的措施(1)治沙:植树种草:草方格、石方格(2)防风:提高植被覆盖率;建设屏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