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井头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模拟卷1.(2024九下·衡阳期中)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B.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C.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D.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答案】B【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B、钛和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和机械性能好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选项说法符合题意;C、大多数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合金与金属单质都属于金属材料,合金的熔点低、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强,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2.(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答案】C【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正确;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用于金属除锈,正确;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错误;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分析解答.掌握酸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3.(2024九下·衡阳期中)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答案】D【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铁锈的主要成分【解析】【解答】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将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不符合题意;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能将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不符合题意;C.将使用过的菜刀用布擦干,保持干燥,不符合题意;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会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接触,加快生锈,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铁生锈实质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分析,则防锈方法是隔离氧气和水。4.(2024九下·衡阳期中)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两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甲>乙【答案】C【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乙排在氢前面,甲和丙排在氢后面,乙比甲和丙活泼;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丙比甲活泼。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乙>丙>甲。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5.(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B.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D.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答案】C【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故A错误;B、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故B错误;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C正确;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对于氢氧化钠也是杂质,故D错误.故选:C.【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C、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D、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方案评价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对相关的化学反应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6.(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纯碱 、 Na2CO3 、 碱 、 制烧碱B.生石灰 、 CaO 、 氧化物 、补钙剂C.食盐 、 NaCl 、 盐 、 除铁锈D.火碱 、 NaOH 、 碱 、 生产橡胶【答案】D【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解析】【解答】A、碳酸钠的化学式为,属于盐,俗称纯碱、苏打,A错误;B、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俗称是生石灰,属于氧化物,不能用作补钙剂(碳酸钙一般用为补钙剂),B错误;C、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属于盐,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但食盐不能用于除铁锈(盐酸一般用做除铁锈),C错误;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可用于生产橡胶等,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掌握常见物质的名称、分类及用途是解答该题的关键。7.(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答案】B【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和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错误的是(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回收用作制沼气等C.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合理施用D.熟石灰和碳铵( NH4HCO3)混合施用,既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提高土壤肥力【答案】D【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铵态氮肥的检验【解析】【解答】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可使二者的优点互补,能提高生产效益,A正确;B.焚烧秸秆会造成大量烟雾,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应该禁止焚烧,可 用作制沼气 ,B正确;C.农药本身有毒,适量使用可提高粮食产量,但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C正确;D.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时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氨气而降低肥效,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掌握常见物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9.(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硝酸铵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C.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相同的D.生活中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 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B. 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故不符合题意;C. 汽油除油污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故不符合题意;D. 白醋中的醋酸会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反应促使水垢溶解,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C、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D、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10.(2024九下·衡阳期中)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健康人体血浆的pH范围在0.9-1.5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C.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答案】A【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解答】A、健康人体血浆的pH范围在7.35-7.45,A符合题意,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B不符合题意,C、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C不符合题意,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在人体的作用,需要掌握常见元素在人体的作用及可能导致的疾病。11.(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B.物质的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C.把20%的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答案】C【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解答】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A正确;B、物质的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B正确;C、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0%,C错误;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如改变温度、添加或减少溶剂、添加或减少溶质均可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2.(2024九下·衡阳期中)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 g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答案】D【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由图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错误;B、由图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B的溶解度增大,所以 降低温度不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B错误;C、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无法确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C错误;D、由图知,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D正确。故选D。【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或者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2)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13.(2024九下·衡阳期中)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5g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D.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A、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5%=15g,A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原则为“左物右码”,即左盘放置需要称量的物质,右盘放置砝码,所以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B正确;C、配置一定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溶质所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C正确;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配置一定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溶质所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应与刻度线保持水平;俯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小;仰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大。14.(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粗盐时,应加入适量的水,以提高实验效率B.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C.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D.蒸发结束后,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粗盐提纯【解析】【解答】A、溶解粗盐的时候,可以先加入适量的水,加速粗盐的溶解,提高实验效率,A正确;B、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这样会损伤滤纸,造成过滤效果不好。B错误;C、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要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溶液蒸发干,C正确;D、因为在蒸发结束后,蒸发皿温度较高,且为了防止污染试剂,需要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故答案为:B。【分析】掌握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正确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5.(2024九下·衡阳期中)“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蛋 B.苹果 C.青菜 D.小米粥【答案】A【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解析】【解答】A、鸡蛋蛋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B、苹果富含维生素,B错误;C、青菜中富含维生素,C错误;D、小米粥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属于糖类,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人体六大营养物质包括:1.脂肪2.蛋白质3.碳水化合物4.无机盐5.水6.维生素。16.(2024九下·衡阳期中)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做饭①“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组成,使用方如图所示。向发热包中加水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发热的原理之一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制成。聚丙烯塑料属于 (填字母)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③下表为某自热米饭的营养成分表。营养物质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钠 钙每份含量 29.6g 23.5g 104.7g 814mg 130mg该自热米饭的营养物质中,为人体提供最主要能量来源的是 ;从均衡膳食的角度考虑,该自热米饭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2)酿酒①《蓬拢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于石洼中,酝酿成汤,闻数百步”。“汤”即酒,酒精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从微观角度解释“闻数百步”的原因是 。②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 CO2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 (填字母)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D.随压强减小而增大【答案】(1);B;糖类;维生素(2)C2H5OH;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解析】【解答】(1)①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B;③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自热米饭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其中糖类为人体提供最主要能量来源;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2)①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酒的香味在数百步都能闻到,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②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故选:C。【分析】材料可以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人体六大营养物质包括:1.脂肪2.蛋白质3.碳水化合物4.无机盐5.水6.维生素。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17.(2024九下·衡阳期中)小红同学用A—E五种常见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它们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游戏规则要求下图中实线相连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虚线相连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A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的溶液为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2)B与E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CO2;Ca(OH)2(2)复分解(3)Fe + CuSO4=Cu+FeSO4(合理即可)【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1)A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B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2)B与E的反应是氢氧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C与D的反应是金属单质与铜盐反应,可以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Cu+FeSO4。【分析】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颜色及酸、碱的通性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氢氧化钙通常用来改善酸性土壤,含有Cu2+的溶液通常为蓝色。2.酸的通性为(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能与部分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能与部分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5)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3.碱的通性为(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能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4.常见物质的颜色为:高锰酸钾为暗紫色,氧化铁是红棕色,四氧化三铁为黑色,氧化铜为黑色;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5.常见物质的俗称:氧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钙:熟石灰、碱石灰,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钠:苏打、纯碱,碳酸氢钠:小苏打。18.(2024九下·衡阳期中)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1)味精中至少含有 (填数字)种元素。(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A.5mL B.10 mL C.50 mL D.100 mL(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 (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 、洗涤、干燥,精确测定(假定实验过程中沉淀无损耗)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六(2)C(3)B(4)AgNO3;偏小;无影响;过滤;解:设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xx=23.4%答: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3.4%【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1)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还含有氯化钠,由谷氨酸钠、氯化钠的化学式可知,味精中至少含有C、H、N、O、Na、Cl六种元素;(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50g-5.0g=45g,即45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故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50mL。故选C;(3)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B;(4)①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无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则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此操作不影响样品中谷氨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所以对所测定的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无影响。③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测定沉淀质量;【分析】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应与刻度线保持水平;俯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小,则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仰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大,则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9.(2024九下·衡阳期中)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并测得溶液的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①b点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写化学式)②写出c→d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为了除去食盐水中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①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 。②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③写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NaCl、HCl、CuCl2;(2)引流(或引流,防止液体洒出等);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1)①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b点时,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CuCl2;②c→d段反应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①操作Ⅰ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食盐水中含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钠杂质,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可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可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③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实验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1.酸与盐同时存在时,碱先与酸反应,酸消耗完后才能与盐反应。2.粗盐中常还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通常使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去除氯化镁,使用过量的碳酸钠去除氯化钙,使用过量的氯化钡去除硫酸钠。使用顺序上必须使碳酸钠在氯化钡之后加入以除去氯化钡。20.(2024九下·衡阳期中)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取碳酸钠溶液样品100g,按下图所示进行编号①~④的4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10 20 30 40m/g 42 44 45 45请计算:(1)100g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g。(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5(2)解:设100g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3%。【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1)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据图表可知,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到30g和40g时的沉淀质量一样多,说明加到30g 时已完全反应,故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45g-40g=5g;(2)见答案。【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即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其次,要弄清楚化学反应的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明确题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第三,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定量关系,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第四,将上述关系列成比例式求解;最后,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 。无误后,简明地写出答案。1 / 1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井头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模拟卷1.(2024九下·衡阳期中)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B.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C.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D.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2.(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3.(2024九下·衡阳期中)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C.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4.(2024九下·衡阳期中)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两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甲>乙5.(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B.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D.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6.(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纯碱 、 Na2CO3 、 碱 、 制烧碱B.生石灰 、 CaO 、 氧化物 、补钙剂C.食盐 、 NaCl 、 盐 、 除铁锈D.火碱 、 NaOH 、 碱 、 生产橡胶7.(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8.(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错误的是(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回收用作制沼气等C.农药能保护农作物但本身有毒,应按规定合理施用D.熟石灰和碳铵( NH4HCO3)混合施用,既能改良酸性土壤又能提高土壤肥力9.(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硝酸铵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C.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相同的D.生活中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10.(2024九下·衡阳期中)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健康人体血浆的pH范围在0.9-1.5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C.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11.(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B.物质的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C.把20%的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12.(2024九下·衡阳期中)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 g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13.(2024九下·衡阳期中)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5g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D.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14.(2024九下·衡阳期中)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粗盐时,应加入适量的水,以提高实验效率B.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C.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D.蒸发结束后,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15.(2024九下·衡阳期中)“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蛋 B.苹果 C.青菜 D.小米粥16.(2024九下·衡阳期中)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做饭①“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组成,使用方如图所示。向发热包中加水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发热的原理之一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制成。聚丙烯塑料属于 (填字母)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③下表为某自热米饭的营养成分表。营养物质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钠 钙每份含量 29.6g 23.5g 104.7g 814mg 130mg该自热米饭的营养物质中,为人体提供最主要能量来源的是 ;从均衡膳食的角度考虑,该自热米饭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2)酿酒①《蓬拢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于石洼中,酝酿成汤,闻数百步”。“汤”即酒,酒精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从微观角度解释“闻数百步”的原因是 。②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 CO2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 (填字母)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D.随压强减小而增大17.(2024九下·衡阳期中)小红同学用A—E五种常见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它们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游戏规则要求下图中实线相连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虚线相连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A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的溶液为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2)B与E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2024九下·衡阳期中)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1)味精中至少含有 (填数字)种元素。(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A.5mL B.10 mL C.50 mL D.100 mL(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 (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 、洗涤、干燥,精确测定(假定实验过程中沉淀无损耗)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2024九下·衡阳期中)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并测得溶液的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①b点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写化学式)②写出c→d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为了除去食盐水中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①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 。②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③写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2024九下·衡阳期中)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取碳酸钠溶液样品100g,按下图所示进行编号①~④的4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10 20 30 40m/g 42 44 45 45请计算:(1)100gNa2CO3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g。(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B、钛和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和机械性能好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选项说法符合题意;C、大多数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合金与金属单质都属于金属材料,合金的熔点低、硬度大、抗腐蚀性能强,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2.【答案】C【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正确;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用于金属除锈,正确;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错误;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分析解答.掌握酸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3.【答案】D【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铁锈的主要成分【解析】【解答】A.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能将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不符合题意;B.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能将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不符合题意;C.将使用过的菜刀用布擦干,保持干燥,不符合题意;D.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会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接触,加快生锈,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铁生锈实质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分析,则防锈方法是隔离氧气和水。4.【答案】C【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乙排在氢前面,甲和丙排在氢后面,乙比甲和丙活泼;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丙比甲活泼。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乙>丙>甲。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5.【答案】C【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故A错误;B、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故B错误;C、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C正确;D、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对于氢氧化钠也是杂质,故D错误.故选:C.【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C、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D、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方案评价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对相关的化学反应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6.【答案】D【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解析】【解答】A、碳酸钠的化学式为,属于盐,俗称纯碱、苏打,A错误;B、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俗称是生石灰,属于氧化物,不能用作补钙剂(碳酸钙一般用为补钙剂),B错误;C、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属于盐,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但食盐不能用于除铁锈(盐酸一般用做除铁锈),C错误;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可用于生产橡胶等,D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掌握常见物质的名称、分类及用途是解答该题的关键。7.【答案】B【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和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D【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铵态氮肥的检验【解析】【解答】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可使二者的优点互补,能提高生产效益,A正确;B.焚烧秸秆会造成大量烟雾,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应该禁止焚烧,可 用作制沼气 ,B正确;C.农药本身有毒,适量使用可提高粮食产量,但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C正确;D.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时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氨气而降低肥效,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掌握常见物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9.【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 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B. 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故不符合题意;C. 汽油除油污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故不符合题意;D. 白醋中的醋酸会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反应促使水垢溶解,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C、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D、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10.【答案】A【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解答】A、健康人体血浆的pH范围在7.35-7.45,A符合题意,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B不符合题意,C、含氟牙膏可防治龋齿,C不符合题意,D、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在人体的作用,需要掌握常见元素在人体的作用及可能导致的疾病。11.【答案】C【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解析】【解答】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A正确;B、物质的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B正确;C、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0%,C错误;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如改变温度、添加或减少溶剂、添加或减少溶质均可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2.【答案】D【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由图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错误;B、由图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B的溶解度增大,所以 降低温度不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B错误;C、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无法确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C错误;D、由图知,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D正确。故选D。【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或者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2)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13.【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A、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5%=15g,A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原则为“左物右码”,即左盘放置需要称量的物质,右盘放置砝码,所以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B正确;C、配置一定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溶质所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C正确;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配置一定浓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溶质所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应与刻度线保持水平;俯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小;仰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大。14.【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粗盐提纯【解析】【解答】A、溶解粗盐的时候,可以先加入适量的水,加速粗盐的溶解,提高实验效率,A正确;B、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这样会损伤滤纸,造成过滤效果不好。B错误;C、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要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溶液蒸发干,C正确;D、因为在蒸发结束后,蒸发皿温度较高,且为了防止污染试剂,需要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故答案为:B。【分析】掌握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正确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5.【答案】A【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解析】【解答】A、鸡蛋蛋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B、苹果富含维生素,B错误;C、青菜中富含维生素,C错误;D、小米粥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属于糖类,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人体六大营养物质包括:1.脂肪2.蛋白质3.碳水化合物4.无机盐5.水6.维生素。16.【答案】(1);B;糖类;维生素(2)C2H5OH;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解析】【解答】(1)①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B;③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自热米饭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其中糖类为人体提供最主要能量来源;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维生素;(2)①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酒的香味在数百步都能闻到,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②打开啤酒瓶时,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产生泡沫,此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故选:C。【分析】材料可以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人体六大营养物质包括:1.脂肪2.蛋白质3.碳水化合物4.无机盐5.水6.维生素。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17.【答案】(1)CO2;Ca(OH)2(2)复分解(3)Fe + CuSO4=Cu+FeSO4(合理即可)【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1)A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B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2)B与E的反应是氢氧钙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C与D的反应是金属单质与铜盐反应,可以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4=Cu+FeSO4。【分析】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颜色及酸、碱的通性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氢氧化钙通常用来改善酸性土壤,含有Cu2+的溶液通常为蓝色。2.酸的通性为(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能与部分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能与部分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5)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3.碱的通性为(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能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4.常见物质的颜色为:高锰酸钾为暗紫色,氧化铁是红棕色,四氧化三铁为黑色,氧化铜为黑色;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5.常见物质的俗称:氧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钙:熟石灰、碱石灰,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钠:苏打、纯碱,碳酸氢钠:小苏打。18.【答案】(1)六(2)C(3)B(4)AgNO3;偏小;无影响;过滤;解:设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xx=23.4%答:该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3.4%【知识点】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1)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还含有氯化钠,由谷氨酸钠、氯化钠的化学式可知,味精中至少含有C、H、N、O、Na、Cl六种元素;(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50g-5.0g=45g,即45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故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50mL。故选C;(3)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B;(4)①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无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则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此操作不影响样品中谷氨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所以对所测定的味精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无影响。③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测定沉淀质量;【分析】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应与刻度线保持水平;俯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小,则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仰视液面,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相较正常量偏大,则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9.【答案】(1)NaCl、HCl、CuCl2;(2)引流(或引流,防止液体洒出等);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1)①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b点时,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CuCl2;②c→d段反应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①操作Ⅰ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食盐水中含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钠杂质,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可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可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③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实验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1.酸与盐同时存在时,碱先与酸反应,酸消耗完后才能与盐反应。2.粗盐中常还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可溶性杂质,通常使用过量的氢氧化钠去除氯化镁,使用过量的碳酸钠去除氯化钙,使用过量的氯化钡去除硫酸钠。使用顺序上必须使碳酸钠在氯化钡之后加入以除去氯化钡。20.【答案】(1)5(2)解:设100g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3%。【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1)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据图表可知,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到30g和40g时的沉淀质量一样多,说明加到30g 时已完全反应,故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45g-40g=5g;(2)见答案。【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即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是什么;其次,要弄清楚化学反应的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明确题目中哪些已知量是有用的;第三,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定量关系,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第四,将上述关系列成比例式求解;最后,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 。无误后,简明地写出答案。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井头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模拟卷(学生版).docx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井头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模拟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