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A.劝课农桑发展农业生产
B.赈灾数荒造福境内百姓
C.教化民众促进社会进步
D,依法执政维护地方治安
大联考
4,宋朝政府规定:凡行商客旅住店,客店必须“仔细说谕,只可令系籍有牌子牙人交易。若或
2024一2025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四)
不曾说谕客旅,只令不系有牌子牙人交易,以致脱漏钱物及拖延稽滞,其店户当行严断”。
历史
这一规定
A.旨在规范交易秩序
B.加强了基层治理
C.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D.维护了官商利益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5.顾炎武(1613一1682年)指出:“是故天下之尤急者,守令亲民之官,而今日之尤无权者,莫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过于守令。守令无权,而民之疾苦不闻于上,安望其致太平而延国命乎!”据此可知,顾炎武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A.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
B.意在调整君民间关系
改动,用樟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C.强调官僚制度的稳定
D.主张适度分权于地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晚清时期,黄遵宪说:“今乃举十数国之法律,并行于开港市场一隅之地。明明为我管辖之
土,有化外之民干犯禁令,掉臂游行。”这一现象反映出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A.丧失司法主权的危害性
B.统一国内市场的合理性
符合题目要求的。
C.学习西方法律的必要性
D.维护领土主权的迫切性
1.考古发掘显示,在长江下游地区距今7000一5000年的龙虬庄遗址中,共有32座墓葬,其中
7.图1为创作于1910年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揭示出
2座无随葬品,15座有1~4件,11座有5~9件,4座随葬10件以上。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画中最左边穿着马褂背心的中国
A.社会分化出现
B.生产力水平较低下
商人,似乎想要告状,却哭诉无门。
C.早期国家诞生
D.氏族成员共享成果
他右手指着旁边洋洋得意地两个
2.秦汉时期,社会流行“五月不应盖屋”的风俗。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写道:“五月盖屋,
外国人,一位拿着债权,一位拿着
令人头秃。谨案:《易》《月令》,五月纯阳…夫政趣民收获,如寇盗之至,与时竞也。又
商权
云,除黍稷三豆,当下农功最务,间不容息,何得晏然除覆盖室寓乎?”社会流行该风俗主要
是为了
图1
A延续传统习俗
B.宣扬儒家思想
A.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性
B.清末新政的弊端
C.维护社会稳定
D.保障农业生产
C.帝国主义加强资本输出
D.民族危机的加深
3.表1为史书中南朝两位地方官的记载。据此可知,二者都
8.毛泽东在某一时期的调查报告中写道:“上才溪全部青年壮年男子(十六岁至五十五岁)五
表1
百五十四人,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四百八十五人,占百分之八十八。下才溪全部青年壮年
史书
地方官
记载
男子七百六十五人,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五百三十三人,也占了百分之七十。”该时期
昌国初为蛮地,俗不知学。弥之教之稼穑,兴学校。家有诗书,
A.国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八阙通志》
哥国郡太守院弥之
市无斗嚣
B.土地革命推动根据地武装建设
旧楚萧条,仍岁多故,荒民散亡,实领蜂理…南蛮园东南开馆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南齐书》
荆、湘二州刺史萧
立学
D.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历史(B卷)试题第1页(共8页)
历史(B卷)试题第2页(共8页)2024一2025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四)》
历史(B卷)答案
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A
2.D
3.C
4.C
5.D
6.A
7.D
8.B
9.A
10.C
11.B
12.A13.C
14.B
15.D
16.B
17.(1)趋势:选官标准从血缘世袭转向德才(察举制)再到偏重门第(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逐渐系统化、制度化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取代世官制);中央对选官控制渐趋加强。(4分,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宗法制崩遗,贵族衰落,士阶层兴起;诸侯争霸和中央集权需要人才,推动选官制度改革;制度本身的弊
端;战乱影响,汉末战乱破坏地方组织,使察举制难以实行,推动新制度出现。(4分,言之成理即可)
(2)看法:明代科举以八股文为固定文体,严格限定破题、承题等结构,要求考生格守朱熹《四书集注》等官方
解释,实质是强化儒家正统思想的垄断地位,服务于专制皇权的思想统一;考试范围局限于《四书》《五经》,脱
离实际政务,导致士人埋头于陈腐经义和辞藻堆砌,抑制了学术创新与实践能力:程式化使评卷标准趋于统
一;减少了主观因素干扰,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考试的客观性:僵化的内容与形式加剧了教育的功利化,最终成
为束缚社会进步的物锁。(6分,言之成理即可)
18.(1)(6分,言之成理即可)
历史时期
主要责任
材科一
国民革命时期
反帝反封建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
建设和保卫根据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材料三
抗日战争时期
团站全民族抗战,挽救民族危机
(2)贡献:传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参与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
主要实践者;连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8分,言之成理即可)
19.(1)背景:罗马帝国政治动荡、经济衰退和军事腐败,中央集权削弱:匈奴人向西扩张,压迫日耳曼诸部落南
迁;日耳曼民族在北欧地区逐渐蝎起。(6分,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瓦解;改变了西欧的政治格局;促进了日耳曼文化与罗马文化的融合;为欧洲
中世纪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言之成理即可)
20.示例1:
观点:20世纪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曲折发展的时代。
理由: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一战打断了这一进
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1929年资本主义
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和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二战,严重摧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遭遇经济“滞胀”的困境。
总之,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历了多次重大危机与调整,在曲折中发展。(12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观,点:20世纪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自由的时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