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分布次之存在形态气态液态固态水圈存在空间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温故知新思考: 1. 地球水圈各种水体中,哪种水体类型占主体?2. 淡水中,哪种水体类型占主体?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哪些?冰川(占淡水的2/3)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说一说看下图,描述水圈的构成海洋水水圈的主体是海洋2. 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地势低平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沼泽气候寒冷的高海拔和高纬地区冰川发育(1)自然环境 --影响--> 陆地水的类型、水量、分布等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2. 陆地水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2)陆地水体--影响-->自然环境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涵养水源、调节流量、蓄洪防旱、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美化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提供淡水资源,具有航运、发电、灌溉、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3.陆地水体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贝加尔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1. 分析贝加尔湖的成因。2. 分析贝加尔湖成为世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的原因。断陷湖,深度大,蓄水空间大;多条河流汇入,水源补给充足;纬度高,蒸发量小,冰冻期长;冻土存在,下渗量小;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洞里萨湖湄公河洞里萨河雨季旱季湖泊水河流水枯水期丰水期河流水位低河流水位高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 河流与湖泊(补枯)(削减、延缓洪峰)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湖泊作用:调节径流,蓄洪防旱(削丰补枯)案例分析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的互补关系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具有调节湄公河水量的功能。每年5月到10月,是东南亚雨季,湄公河涨水,河水进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增加到1.6万平方千米,水量达到80立方千米,从而大大减轻了湄公河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11月到翌年3月,是东南亚旱季湄公河水位降低,湖水进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水量骤减;因此湄公河水位在旱季不会降得太低,有利于维持航行并保证下游地区的灌溉。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对种植业和渔业的有利影响。(6分)①旱季从事种植业,雨季从事渔业(2分);②丰水期淹没的农田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2分);③丰水期河流带来的泥沙和有机质,以及淹没的土地上的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2分)。④淡水湖枯水季节出露的湖滩,提供肥沃的土壤发展种植业,并且是冬季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河流与湖泊长白山天池和松花江之间的补给关系松花江天池补给松花江与长白山天池的关系是?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湖泊→河流流河湖泊流河湖泊丰水期:河流→湖泊枯水期:湖泊→河流(削峰)(补枯)长江与鄱阳湖的关系是?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阿姆河、锡尔河与咸海的关系是?咸海(湖泊)阿姆河、锡尔河单向补给在内流区,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一旦入湖河流改道或断流,湖泊就会干涸内流区河流注入的湖泊河流→湖泊&分析咸海面积急剧萎缩的原因亚洲气候类型图咸海位置图自然: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全年降水少;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人为: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加上不合理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 扩大耕地面积,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据此回答1~2题。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人工提水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月—次年4月BD练一练读某内流河与湖泊关系图,完成3~5题。3.据图判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自南向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向西 D.自东南向西北4.图中湖泊与河流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是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5.与1号水文站相比,2号水文站河段A.年径流量大 B.结冰期长 C.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D.流速快BBC练一练知识拓展:地下水类型 位置 流向 补给 深度和水质潜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 从高处流向低处 雨水和地表水 埋藏浅,受气候影响大(有季节变化)、流量不稳定;易开采,易污染(水质差),含沙量大承压水 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有承压水面 从压力大处流向压力小处 潜水 埋藏深,受气候影响小(无季节变化),水质好,流量稳定,水温恒定,易形成喷泉、自流井地下水位河流河水→地下水河流地下水位地下水→河水丰水期枯水期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2. 河流与地下水在湄公河流域,随着当地气候的变化,河流与地下水的流向也随之变化,请结合教材66页第二自然段,绘图说明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黄河下游的“地上河”示意图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2. 河流与地下水思考:黄河下游河南、山东河段,流域狭长,面积较小的原因?关键看水位高低地下水黄河单向补给2.在河南、山东河段,黄河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1)补给季节:(2)主要影响因素:(3)我国主要分布地区:(4)示例图: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最典型答案方法技巧河流水与地下水是相互补给的关系2、河流与地下水①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水补给地下水;②枯水期,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3. 河流与冰川、积雪——永久冰川说出阿克苏河流量较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夏季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温度高,冰川融化,补给河流(1)补给季节:(2)主要影响因素:(3)我国主要分布地区:(4)示例图: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夏汛冬季断流春季 春季气温大于0℃时,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2. 结合佳木斯水文站资料,指出积雪融水对河流补给的季节,说明理由。1. 结合佳木斯水文站资料,推测7、8月的汛期的成因。雨水补给下图为佳木斯的气温-降水量图和松花江年内径流量比率3. 河流与冰川、积雪——季节性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1)补给季节:(2)主要影响因素:(3)我国主要分布地区:(4)示例图: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春汛夏汛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知识梳理1. 绘图说明河流与冰川、积雪之间的关系。2.你能比较出河流冰川融水补给和积雪融水补给的不同点吗?河流冰川、积雪单向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冰川融水补给形成夏汛湖泊水雨水冰川融水河流水地下水(1)补给季节:(2)主要影响因素:(3)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夏汛(4)示例图:雨季、以夏秋两季为主降水量的多少、季节 变化和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4、降水(雨水)补给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冰川、积雪大气水融化降雨蒸发蒸发降雨降水下渗丰水期枯水期丰水期枯水期降雪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活动探究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国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图4.7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斯面流量的年际变化。1. 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了解影响科罗拉多河径流的因素上游:冰雪融水、山地降水;下游:地下水2. 推测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源头海拔高,冬春季节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上游及源头地区冰雪量大,夏季,气温显著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径流量大。活动探究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平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占全国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图4.7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斯面流量的年际变化。3. 比较胡佛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年际变化特征。了解影响科罗拉多河径流的因素建成前建成后建成前,大坝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际变化大; 建成后年际变化减小。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降水(最主要类型)雨季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青藏高原地区湖泊全年水位高低关系(高→低)普遍地下水全年普遍三、河流的补给类型四、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水多水少)地理问题(1)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2)东北平原沼泽地的形成知识拓展(3)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