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10.2保护人身权课件(共3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10.2保护人身权课件(共3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10.2保护人身权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统编版)七年级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感受我国法律对人权的全面保护,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保障人权方面的制度优势。
2.法治观念:理解人身权的基本内容及其法律保护措施,增强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责任意识:树立隐私保护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积极履行维护自身和他人人身权的责任。
4.道德修养:理解尊重他人隐私和人格尊严的道德意义,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重点: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具体内容。
难点: 隐私权范围的界定与实践应用。
总议题:"法律如何为我们的‘身体与尊严’保驾护航?"
子议题一:人身权为何是"做人的底线"?
子议题三: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我的脸"和"我的秘密"?
子议题二:当生命健康权遭遇威胁,法律如何出手?
自学导航(P86-88)
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和要求
2.人身权的内容
3.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原因、要求
4.法律保护肖像权
5.法律保护隐私权
子议题一:人身权为何是"做人的底线"?
案例1:《假如失去人身权的一天》
小林去超市购物,出来的时候被保安拦住,怀疑他偷东西,要求强制搜身,小林严厉拒绝,保安用暴力殴打小林强制搜身并翻看他随身的背包。但并没有发现偷东西的痕迹。很快小林被搜身的照片就传遍了网络,大家纷纷议论小林是“小偷”。
小林遭遇了哪些问题?这些行为可能侵犯了小林哪些权利?
如果你是小林,你会有什么感受?
子议题一:人身权为何是"做人的底线"?
名誉权、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
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法律为什么要保护人身权?
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1、法律保护人身权的原因、要求?
⑴原因:
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
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②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
生活。
⑵要求:
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
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子议题一:人身权为何是"做人的底线"?
子议题一:人身权为何是"做人的底线"?
人身权又称“人身非财产权”。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什么是人身权?
子议题一:人身权为何是"做人的底线"?
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2.人身权的内容?
子议题二:当生命健康权遭遇威胁,法律如何出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条
自然人享有健康权。自然人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条
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
子议题二:当生命健康权遭遇威胁,法律如何出手?
案例2:校园冲突致伤调解案
某中学学生小邓与小涂因“起外号”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小邓左手无名指骨折。双方均为14周岁,无恶意伤害意图。
法院通过调解,由小涂监护人赔偿小邓7000元,并承诺不再实施伤害行为。学校因未及时发现并制止冲突,被要求加强安全管理。
子议题二:当生命健康权遭遇威胁,法律如何出手?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案例3:13岁学生小蒋遭15名同学围殴,持刀反击致2人重伤、1人轻伤。法院认定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无罪释放。
子议题二:当生命健康权遭遇威胁,法律如何出手?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3、法律保护生命权健康权的原因、要求?
⑴原因:
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⑵要求:
①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对自己】
②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对他人】
子议题二:当生命健康权遭遇威胁,法律如何出手?
子议题三: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我的脸"和"我的秘密"?
3
侵犯肖像权,是指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或以其他方式侵害其肖像权合法权益的行为

子议题三: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我的脸"和"我的秘密"?
注意: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营利为目的
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 :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将其肖像用于商业广告、产品包装、商标、橱窗展示、网络营销等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活动,即构成侵权。
2.恶意丑化、污损他人肖像 :
通过涂抹、修改、恶搞等方式破坏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和形象,损害其名誉和尊严,也构成侵权。例如,个人因矛盾而恶意PS他人照片并网络传播,即属于此类侵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他人肖像 :
随着技术发展,利用深度伪造等技术伪造他人肖像,用于虚假内容或非法活动,同样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例如,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将知名女演员肖像换到色情视频中传播,即属此类侵权。
4.未经同意公开他人肖像 :
即使不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公开其肖像,也可能对肖像权人的生活、名誉等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构成侵权。例如,摄影师无意中拍摄到路人清晰肖像,并未经同意在网络论坛发布,即可能构成此类侵权。
子议题三: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我的脸"和"我的秘密"?
如:教材或老师的ppt上使用已公开的历史名人肖像图片。
如:某新闻媒体报道城市马拉松赛事,记者在拍摄运动员冲刺、赛道全景等画面时,不可避免地摄入了参赛运动员的肖像。
如:公安机关在侦破一起刑事案件时,为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依法制作并发布通缉令,通缉令中使用了犯罪嫌疑人已留存的照片(肖像)
如:某城市为宣传城市生态建设成果,拍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素材。拍摄过程中,画面不可避免地记录了正在公园内游玩、锻炼的市民肖像。
如:某小区物业为防范盗窃等治安问题,在公共区域安装监控设备,监控录像中不可避免地记录了进出居民的肖像。
子议题三: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我的脸"和"我的秘密"?
注意:某些情况下,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构成侵权。
定义:
内容:
侵权行为:
3.法律保护肖像权。
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
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①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子议题三: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我的脸"和"我的秘密"?
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子议题三: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我的脸"和"我的秘密"?
什么是隐私?
李先生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有什么问题?
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法律保障隐私权有什么意义?
①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对个人】
②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对社会】
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现象
非法出售个人信息
网络开盒挂人
宾馆偷装摄像头
父母偷看孩子日记
随意传播他人身份证号
未经同意公开他人病历
朋友擅自公开他人恋情
翻看孩子的聊天记录
启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同时,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定义:
意义:
4.法律保护隐私权。
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①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对个人】
②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对社会】
子议题三: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我的脸"和"我的秘密"?
小试牛刀:观情景辨一辨侵犯哪一人身权
网红推荐三无减肥药致消费者心脏骤停。
宠物主人纵容烈性犬撕咬路人。
自媒体博主用明星AI换脸制作虚假代言视频。
粉丝通过航班信息跟踪偶像行程并曝光。
美容院未经同意展现小吴整形前后宣传照。
肖像权
隐私权
生命健康权
公司强制员工安装定位APP监控下班行踪。
课堂小结
4
法律如何保护人身权
如何认识人身权
保护人身权
意义
要求
种类
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法律保护肖像权
法律保护隐私权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5
A (    )
1.将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除维护公共安全必要外,严禁在公共场所随意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尤其禁止在易侵犯隐私的区域安装,下列做法符合条例要求的是( )
A.不少商场在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
B.在自家门口朝着对门安装摄像头
C.某学校在学生宿舍内安装摄像头
D.某健身房在更衣室内安装摄像头
2.人身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在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下列各项中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的有(  )
①小张擅自用小林的头像制作表情包
②某企业没有为员工小赵缴纳养老金
③钱某匿名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小陈完成学业
④小刘假冒小齐的姓名到某大学上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