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江豚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人们称为“微笑天使”。组成江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2.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是椰毒假单胞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引起的。米酵菌酸的化学式 为 C28H38O7,其耐热性极强,一旦使人中毒就会抑制患者线粒体的功能,使 ATP 的生成减少或消失,导致细胞或机体的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细胞或机体死亡与细胞供能不足有关
B.椰毒假单胞杆菌合成米酵菌酸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 ATP
C.椰毒假单胞杆菌与人体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存在差异
D.米酵菌酸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
3.控制果蝇(2n=8)红眼(R)和白眼(r)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果蝇翅膀的长翅(A)和残翅(a)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残翅白眼雌蝇与长翅红眼雄蝇杂交,F1雌蝇是长翅红眼,雄蝇是长翅白眼,但是上述实验获得的F1中,会出现少数含有缺少Y染色体的长翅红眼雄蝇(AaXRO)。若该例外雄蝇进行细胞分裂,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只有1条性染色体
B.减数分裂Ⅰ产生的子细胞中可含有2个A基因和1条性染色体
C.减数分裂Ⅱ后期只有含a基因和R基因的次级精母细胞
D.对该例外雄蝇进行基因组测序只需测定5条染色体
4.下面是关于Ca2+的实验:
实验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实验I 用含少量Ca2+任氏液灌注离体蛙心 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实验Ⅱ 用不含Ca2+的任氏液灌注离体蛙心 蛙心会很快停止跳动
下列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最合理的是( )
A.无机盐对维持细胞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无机盐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形态有重要作用
D.无机盐生物体的生命直接提供能量
5.某植物花色由基因D(褐色)、d(白色)控制,萼片形状由基因E(卷)、e(直)控制,叶形由基因F(缺刻叶)、f(全缘叶)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属于完全显性遗传。基因型为ddEeFF与DdEeFf的个体杂交,其子代表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
A.3/4 B.1/4 C.3/8 D.5/8
6.蓝球藻是蓝细菌的一种,是导致水体出现水华的主要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球藻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B.蓝球藻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蓝球藻分裂前利用核糖体合成DNA聚合酶
D.蓝细菌利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能
7.下列细胞器中,没有膜结构的是( )
A.线粒体 B.中心体 C.叶绿体 D.溶酶体
8.转分化是指一种已分化的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将发育中的蝾螈晶状体摘除,虹膜上一部分含黑色素的平滑肌细胞会失去黑色素和肌纤维蛋白,然后转变为能产生晶状体蛋白的晶状体细胞,最终再生晶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的再生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B.晶状体的再生说明虹膜上的平滑肌细胞具有全能性
C.与转分化之前相比,转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一些哺乳动物在体内缺乏 Cu2+的条件下,胰岛外分泌细胞会转化为肝细胞,这个过程是一种转分化现象
9.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分布于结肠癌细胞和正常胚胎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血清中也可以被检测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胚胎中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B.血清中的CEA含量可作为癌症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C.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D.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会分散和转移
10.下图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与胞吐
11.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形成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
B.在肝细胞中不含有肌动蛋白基因,无法合成肌动蛋白
C.激活的卫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代谢活跃
D.胚胎干细胞和成肌干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完全不同
12.同学甲发现某个雄果蝇(突变体Ⅰ)为触角足基因(A)突变体,研究其家系发现Ⅰ的双亲各有一个A基因发生单基因突变,且突变位于不同的位点,调查结果见表,则表中①是( )
个体 父本 母本 F1某正常个体 突变体Ⅰ
表型 正常 正常 正常 触角足
A基因编码链测序结果 [136C/A] [302T/G] [136C/C];[302T/T] ①
注:[136C/A]表示两条同源染色体上A基因编码链的第136位碱基分别是C和A,其他类似。
A.[136T/C];[302C/A] B.[136T/G];[302C/A]
C.[136C/A];[302T/G] D.[136T/A];[302G/C]
二、多选题
13.R基因是水稻的一种“自私基因”,它编码的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从而改变后代分离比,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有基因型为Rr的水稻自交,F1中rr占1/8,随机授粉获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的雌配子的比例为R:r=5:3 B.R基因会使同株水稻1/3的含r基因的花粉死亡
C.F2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 D.F2中R 配子的比例比亲本中R 配子的比例高
14.花斑位置效应是遗传学家Muller在果蝇诱变实验中发现的现象,控制果蝇红眼形成的基因A原本位于常染色质区域(浓缩程度低,基因表达活跃),用X射线照射发育早期的果蝇,部分细胞的基因A变换到同一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高度浓缩,基因表达受抑制,记为基因A'),使得果蝇呈现出红白嵌合的花斑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花斑位置效应的形成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基因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B.基因位置改变可能会导致遗传信息的表达受到影响,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
C.由于RNA聚合酶无法结合到异染色质区域,故基因的转录会受到影响
D.花斑眼果蝇的出现是不同细胞中基因A表达的情况不同导致的结果
15.某研究人员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3H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第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用32P标记大肠杆菌。第二组:未标记噬菌体、用3H标记大肠杆菌。第三组:用14C标记噬菌体、未标记大肠杆菌。实验过程中大肠杆菌均未发生裂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第一组中,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有35S,但均含有32P
B.第二组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氢元素有3H和1H
C.一般来说,第三组中,有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会含有14C
D.第二、三组经一段时间保温后离心,两组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16.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聚合酶作用于③处促进氢键形成
B.该DNA分子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900个
C.图中DNA分子片段热稳定性较高
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
三、解答题
17.下图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某生理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主要是吸收 光。
(2)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是指图中的 (选填“I”或“Ⅱ”),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 。
(3)光合作用中Ⅱ阶段为I阶段提供Pi、 等物质。
(4)选择疏松的土壤种植农作物有利于其根系生长,主要原因是疏松的土壤通气状况良好,一方面根细胞能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较多能量,为 (选填“水”或“矿质元素”)的吸收提供能量,同时也可以避免植物根系进行无氧呼吸而烂根。
18.安农S—1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籼稻温敏不育系突变体,其在温度高于25℃时表现为花粉败育。水稻可进行自花受粉,其雄性可育与TMS5基因和Ub基因有关。TMS5基因编码核酸酶(RNaseZS1)用于切割Ub基因转录出的mRNA,避免产生过多的Ub蛋白。野生型的TMS5基因在第70、71位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形成雄性不育突变体的tms5基因。
图1仅显示基因中非模板链部分碱基序列。高温诱导Ub基因过量表达,若Ub蛋白含量过多将导致花粉败育,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雄性不育突变体进行杂交水稻育种,该过程中不需要 。
(2)将野生型与雄性不育突变体杂交,F 均为野生型,F 自交后代中野生型与雄性不育的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雄性不育性状由 性基因控制。
(3)结合图1推断RNaseZS1失活的原因:TMS5基因突变为tms5基因,第70、71位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mRNA提前出现① ,进而使RNaseZS1② 发生改变,功能丧失。结合图1、图2,从分子水平说明安农S-1在高温下花粉败育的原因:在温度高于25°C时,Ub基因过量表达,而突变体中无正常的RNaseZS1,不能水解Ub③ ,Ub蛋白在细胞内含量过多导致花粉败育。在④ 籼稻中同时含有正常RNaseZS1和失活的RNaseZS1,高于25°C时,表现为花粉可育。
19.香水玫瑰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下表为香水玫瑰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及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表型 F1表型和植株数目
红花 白花
一 白花×白花 0 804
二 红花×红花 809 270
三 红花×白花 295 293
(1)根据组合 ,可判断红花为 性性状。
(2)组合二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组合三在遗传学上叫 实验。
(3)组合二F1的红花植株与组合三F1中的红花植株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
四、实验题
20.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同株异花传粉(自交),也可以在植株间相互传粉。图1为A、B两棵玉米植株进行了Ⅰ、Ⅱ、Ⅲ三种传粉实验,实验所获得玉米粒颜色如图2所示。
(1)上述Ⅰ、Ⅱ、Ⅲ三组实验中能够判断玉米粒的颜色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其中显性性状是 。
(2)实验 为测交实验,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后代紫红色玉米粒:黄色玉米粒=1:1的主要原因是 。
(3)现有紫红色玉米粒种子,其中杂合子占1/2,随机播种,长成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F1中的杂合子占 。
(4)玉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细胞核中基因Y和y的控制,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为YY、Yy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浅绿色,基因型为YY的植株在光照较弱时表现为浅绿色,基因型为yy的植株叶片为黄色,但三种基因型的植株在遮光条件下均为黄色。
现有一浅绿色植株,为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遗传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 。
结果及结论:①若后代 ,说明该植株的基因组成为YY;
②若后代 ,说明该植株的基因组成为Yy。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A C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ACD BCD BD AD
17.(1)红光和蓝紫光
(2) II 基质
(3)NADP+、ADP
(4)矿质元素
18.(1)去雄
(2)隐
(3) 终止密码子UAG,使翻译提前终止 空间结构 mRNA 杂合子
19.(1) 二 显
(2) RR、Rr 测交
(3)1/6
20.(1) Ⅰ 紫红色玉米粒
(2) Ⅲ 植株A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比例为1∶1的两种配子
(3)3/8
(4) 让该植株自交,将获得的后代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全部为深绿色植株 深绿色∶浅绿色∶黄色植株=1∶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