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押题预测 公民权利综合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 合肥期末)善用法律是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体现。漫画(如图)对青少年的启示是( )A.敢于斗争,严惩违法行为B.善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C.讲究策略,曝光商家隐私D.依法求助,向公安局起诉2.(2024秋 无锡期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日,某中学正在开展“依法维权”法治讲座。下列能作为正面案例出现在讲座中的是( )A.李某的健身年卡用了几天,老板卷钱走人,李某拨打119报警B.小明工作期间受了工伤,单位拒绝赔偿,便求助法律援助中心C.丽丽商场被保安怀疑偷东西要求搜身,为了自证清白便同意了D.王芳发现自己发表的诗作被人非法转载,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3.(2024秋 连江县期末)某校正在开展“依法维权”专题讲座,以下行为符合依法维权要求的有( )A.小王在健身房办了卡,健身房突然倒闭,小王组织其他会员一起去堵健身房老板的家门,要求退钱B.小张网购的衣服与商家描述不符,他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发布商家的个人信息进行报复C.小赵在餐厅吃饭时发现菜品中有异物,他冷静地与餐厅经理协商,要求合理赔偿,若协商不成则准备通过合法途径解决D.小李乘坐网约车,司机绕路导致费用增加,小李一怒之下在车上与司机发生肢体冲突4.(2024秋 番禺区期末)2024年9月起,相关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商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重点针对电商平台上存在的假冒名牌商品、未经授权使用专利技术生产商品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有力地遏制了电商领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蔓延,促使电商平台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A.搭建融资平台,提升监管力度B.加强对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C.保护知识产权,优化电商环境D.惩罚违法行为,建设法治社会5.(2024秋 乌当区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国家之所以要重视身体健康,是因为( )A.身体健康只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展B.吃得饱、吃得好,人民就一定健康C.身体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和保障D.只要身体健康,国家就会走向富强6.(2024秋 常州期末)2025年1月1日起《网络数据安全条例》开始实施,其内容包含数据资源的合理开发、个人信息细化保护、加强相关责任主体的指导与监督等。该条例实施有利于( )①杜绝相关责任主体的违法行为②增强公民的风险防范意识③提醒大家保护隐私,远离网络④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秋 揭阳期末)2024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产权日”,广东知识产权局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全省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公民( )A.打击侵权行为 B.处理侵权纠纷C.增强维权意识 D.完善立法体系8.(2024秋 普宁市期末)退出共享单车会员,押金难以要回;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外出跟团旅游,被要求强制消费……面对上述侵权现象,公氏应该( )A.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B.学会宽容理解,下次记住教训C.寻求法律帮助,提起刑事诉讼D.善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9.(2024秋 沈丘县期末)同学们组成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提高居民防诈骗能力,以政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 )①能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②有利于推动建设文明有礼的社会③可以杜绝社区居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④有助于主动了解社会并锻炼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4秋 诸城市期末)快递员小王每天工作超14个小时,身体严重透支。后因工作途中雨天路滑不幸摔伤,花费数万元医疗费。快递公司以合同约定为由,未认定小王工伤,并拒绝赔偿。小王可以( )①接受自媒体采访,夸大事态,为维权争取有利地位②依法求助,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援助③与律师签订代理合同,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④直接到法院递交起诉状,进行行政诉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秋 康县期末)关于如图漫画,说法正确的有( )①创新的时代,我们要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③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推动创新发展④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随意使用他人创新成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2024秋 吴江区期末)“禁止游泳”、“禁止高空抛物”、“禁止抽烟”……我们要认真对待、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这些“禁令”,因为这些“禁令”( )①是对我们人身自由的一种限制②有利于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③可以让我们纠正一切不当行为④既是对公民也是对社会负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秋 南京期末)李某等人组成的商业拍摄团队在某景区拍摄时,不仅长时间霸占拍摄点,还任意践踏花草植被、穿越禁入区域、对国家保护文物随意使用闪光灯,景区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①我们应自觉履行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的法定义务②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③自由就是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④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享受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4秋 晋江市期末)现如今买了电器,有故障需要维修时,常会遇到保修附加条件多、小病大修等花式套路,让消费者感到买得起修不起,既“头疼”又“心疼”。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①政府加强监管,提高商家服务意识②消费者学习法律,依法维权③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民主管理④商家提升道德素质、诚信经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15.(2024秋 秦淮区期末)网络直播成为很多商家的营销手段。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信息显示: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直播侵权,成为2024年投诉热点。下列针对这一热点的看法中,你选择支持( )A.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是这一热点形成的主要原因B.从总体来看,“被直播”利大于弊,不宜全盘否定C.难以判断“被直播”是否侵权,说明亟待加强立法D.政府严格执法,规范商家经营,才能治理上述乱象16.(2024秋 西安期末)居民老李搬家后,将露台进行了一番修整,作为生活区域的一部分。没想到楼上经常有脏水、书本、玻璃碎片、烟头甚至还有婴儿车等各类废弃物品从天而降。老李在业主群维权无果,便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下列对这一案例看法正确的是( )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②老李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只有我们的权益被侵犯时,法律才和我们有关④我们应善用法律,遇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2024秋 永春县期末)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获奖,但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经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该案中,( )A.小峰的民事权利受到了侵害B.小峰通过刑事诉讼维护合法权益C.李某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D.诉讼是小峰应对侵害的唯一方式18.(2024秋 巢湖市期末)2024年6月,陈先生在超市购买了某品牌的火腿肠,食用时发现变质,他要求超市十倍赔偿,多次协商未果后,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最终在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下获得了赔偿。这告诉我们( )A.可到公安机关、检察院寻求法律救济B.要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C.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D.诉讼是处理纠纷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19.(2024秋 南通期末)自媒体博主谢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其2岁女儿生活照片和视频后,李某心生嫉妒,利用PS等技术将谢某女儿照片与动物图像进行恶意拼接,并通过多个网络平台散布传播侮辱性图片和言论,引发网民围观攻击,损害受害人名誉。谢某气愤至极急欲维权,以下维权途径你认为可取的是( )①保存相关证据,及时联系网络平台删除言论②依法维护权利,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③提供相关证据,勇敢地向检察机关提起诉讼④秉持以暴制暴,四处散布李某的侮辱性图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2024秋 巴南区期末)2024年11月,重庆九龙坡、巫溪相继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组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的形式,随机抽取辖区消防产品销售点进行检查,同时检查人员对销售点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要求负责人严把消防产品质量关,加强内部管理,坚决杜绝掺假掺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确保消防产品质量。以下推导关系正确的是( )A.开展消防产品检查→提高消防产品质量→假冒伪劣产品不再出现B.开展消防产品检查→促进销售点依法经营→维护广大消费者生命安全C.对销售点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增强负责人法治意识→清除销售点违法经营行为D.对销售点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增强负责人敬畏生命的意识→提高消费者防护能力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21.(2024秋 洛江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治意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增强法治意识,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案例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相关问题。案例一:魏某某通过厦门某速运公司寄一件普洱茶到客户处,支付运费396元、保价费1100元,保价金额为22万元。因快件的外包装破损,客户拒收。该快件被退回由厦门某速运公司存放保管。魏某某多次向厦门某速运公司索赔未果后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处厦门某速运公司赔偿魏某某损失22万元,并承担案件诉讼费。(1)魏某某的做法给我们什么维权启示?案例二:2024年8月15日,公安部公布4起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杨某某在网络社交平台公开辱骂体操运动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河南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2)严厉打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给了我们哪些警示?案例三:男子神神秘秘地向学生小李兜售手机,小李怀疑手机来路不明便假装购买。检查手机后,他发现手机有多个未接来电,便记下号码后以价格不合适为由离开。随后,小李联系机主,告知其小偷特征和位置,并报警。警方迅速行动,成功抓获嫌疑人。(3)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李的行为进行解读。(要求:不得抄袭材料;600字左右)22.(2024秋 李沧区期末)遵德守法共建和谐社会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应在生活中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严重影响周边正常生活,对此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王的言行。(2)为有效解决此种困境,请为小王的邻居提出两条正确维权建议。23.(2024秋 太原期末)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颁布后,国家卫健委在2024年6月开展了首个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活动,并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一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简称“健康素养66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科普和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让人民群众有能力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1)国家为什么要采取上述举措?(2)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写出你目前最需要改进的地方。24.(2024秋 黔江区期末)某校开展法治教育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质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搜身,但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后经检查,是报警器故障发出报警器鸣叫,才让小华回家。对此,小华感到非常气愤。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建议小华怎样讨回公道?期末押题预测 公民权利综合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 合肥期末)善用法律是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体现。漫画(如图)对青少年的启示是( )A.敢于斗争,严惩违法行为B.善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C.讲究策略,曝光商家隐私D.依法求助,向公安局起诉【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解答】漫画体现了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我们要善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B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不是青少年角度的内容;C错误,会侵犯商家的隐私权;D错误,依法求助,向人民法院起诉。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2024秋 无锡期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日,某中学正在开展“依法维权”法治讲座。下列能作为正面案例出现在讲座中的是( )A.李某的健身年卡用了几天,老板卷钱走人,李某拨打119报警B.小明工作期间受了工伤,单位拒绝赔偿,便求助法律援助中心C.丽丽商场被保安怀疑偷东西要求搜身,为了自证清白便同意了D.王芳发现自己发表的诗作被人非法转载,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升法律意识,据此进行回答即可。【解答】题干中指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日,某中学正在开展“依法维权”法治讲座。“小明工作期间受了工伤,单位拒绝赔偿,便求助法律援助中心”这是依法维权的行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3.(2024秋 连江县期末)某校正在开展“依法维权”专题讲座,以下行为符合依法维权要求的有( )A.小王在健身房办了卡,健身房突然倒闭,小王组织其他会员一起去堵健身房老板的家门,要求退钱B.小张网购的衣服与商家描述不符,他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发布商家的个人信息进行报复C.小赵在餐厅吃饭时发现菜品中有异物,他冷静地与餐厅经理协商,要求合理赔偿,若协商不成则准备通过合法途径解决D.小李乘坐网约车,司机绕路导致费用增加,小李一怒之下在车上与司机发生肢体冲突【分析】本题考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解答】小王组织其他会员一起去堵健身房老板的家门,维权方式不合法,A错误;小张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发布商家的个人信息进行报复,维权方式不合法,B错误;小赵在餐厅吃饭时发现菜品中有异物,他冷静地与餐厅经理协商,要求合理赔偿,若协商不成则准备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是在依法维权,C说法正确;小李一怒之下在车上与司机发生肢体冲突,维权方式不合法,D错误。故选:C。【点评】把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4.(2024秋 番禺区期末)2024年9月起,相关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商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重点针对电商平台上存在的假冒名牌商品、未经授权使用专利技术生产商品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有力地遏制了电商领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蔓延,促使电商平台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A.搭建融资平台,提升监管力度B.加强对外合作,引进先进技术C.保护知识产权,优化电商环境D.惩罚违法行为,建设法治社会【分析】本题考查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解答】题干中,相关部门开展大规模的电商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优化电商环境,C正确;题干未涉及搭建融资平台、加强对外合作、惩罚违法行为,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审清题意,把握智力成果权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5.(2024秋 乌当区期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国家之所以要重视身体健康,是因为( )A.身体健康只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展B.吃得饱、吃得好,人民就一定健康C.身体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和保障D.只要身体健康,国家就会走向富强【分析】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对自己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解答】国家之所以要重视身体健康,是因为身体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和保障,C正确;A错误,“只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说法太绝对;B错误,“一定健康”说法太绝对;D错误,“只要,就会”说法太绝对。故选:C。【点评】仔细审题,联系生命健康权的相关内容作答。6.(2024秋 常州期末)2025年1月1日起《网络数据安全条例》开始实施,其内容包含数据资源的合理开发、个人信息细化保护、加强相关责任主体的指导与监督等。该条例实施有利于( )①杜绝相关责任主体的违法行为②增强公民的风险防范意识③提醒大家保护隐私,远离网络④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解答】《网络数据安全条例》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公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作用,故②④说法正确;“杜绝”说法太绝对,有利于减少相关责任主体的违法行为,故①说法错误;提醒大家保护隐私,合理利用网络,故③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仔细审题,结合隐私权的有关内容作答。7.(2024秋 揭阳期末)2024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产权日”,广东知识产权局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全省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公民( )A.打击侵权行为 B.处理侵权纠纷C.增强维权意识 D.完善立法体系【分析】本题考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解答】广东知识产权局围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全省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公民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增强维权意识,故C说法正确;公民没有打击侵权行为的权力,故A说法错误;公民没有权力处理侵权纠纷,故B说法错误;这不属于公民的权力范畴,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仔细审题,联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关内容作答。8.(2024秋 普宁市期末)退出共享单车会员,押金难以要回;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外出跟团旅游,被要求强制消费……面对上述侵权现象,公氏应该( )A.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B.学会宽容理解,下次记住教训C.寻求法律帮助,提起刑事诉讼D.善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解答】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权。题干中,面对种种侵权现象,我们应该学会依法维权,求助法律机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正确;围堵涉事商家属于违法行为,A错误;B错误,宽容理解是维权意识淡薄的表现,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诉讼应到人民法院,C错误。故选:D。【点评】认真审题,把握维权途径,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9.(2024秋 沈丘县期末)同学们组成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提高居民防诈骗能力,以政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 )①能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个人信息②有利于推动建设文明有礼的社会③可以杜绝社区居民遭遇电信网络诈骗④有助于主动了解社会并锻炼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我们要树立隐私保护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要尊重他人隐私,强化责任信誉意识,不泄露他人隐私。【解答】材料中,中学生参与社区反诈骗宣传活动,这有利于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有助于主动了解社会并锻炼能力,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故①④说法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文明有礼的内容,②说法与题意不符;③说法错误,“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知识,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0.(2024秋 诸城市期末)快递员小王每天工作超14个小时,身体严重透支。后因工作途中雨天路滑不幸摔伤,花费数万元医疗费。快递公司以合同约定为由,未认定小王工伤,并拒绝赔偿。小王可以( )①接受自媒体采访,夸大事态,为维权争取有利地位②依法求助,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援助③与律师签订代理合同,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④直接到法院递交起诉状,进行行政诉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解答】小王可以依法维护自己对待合法权益,依法求助,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援助,与律师签订代理合同,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①不恰当,不利于问题的解决;④错误,直接到法院递交起诉状,进行民事诉讼。故选:C。【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结合材料,仔细分析,依据题意,得出正确的答案。11.(2024秋 康县期末)关于如图漫画,说法正确的有( )①创新的时代,我们要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③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推动创新发展④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随意使用他人创新成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解答】漫画中是保护知识产权,创新的时代,我们要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推动创新发展,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我们要尊重他人创新成果,但是不可以随意使用他人创新成果,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仔细审题,把握智力成果权,结合选项排查即可。12.(2024秋 吴江区期末)“禁止游泳”、“禁止高空抛物”、“禁止抽烟”……我们要认真对待、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这些“禁令”,因为这些“禁令”( )①是对我们人身自由的一种限制②有利于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③可以让我们纠正一切不当行为④既是对公民也是对社会负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为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体的自由权利。人身自由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前提条件。【解答】题干中公共场所的这些“禁令”有利于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是对公民、社会负责的表现,故②④符合题意;“禁令”是对我们人身自由的一种保护,故①说法错误;③夸大了“禁令”的作用,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人身自由权,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13.(2024秋 南京期末)李某等人组成的商业拍摄团队在某景区拍摄时,不仅长时间霸占拍摄点,还任意践踏花草植被、穿越禁入区域、对国家保护文物随意使用闪光灯,景区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①我们应自觉履行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的法定义务②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③自由就是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④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享受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解答】李某等人的违法行为受到制裁,启示我们应自觉履行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的法定义务,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①②说法正确;③错误,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是相对的;④错误,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故选:A。【点评】把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4.(2024秋 晋江市期末)现如今买了电器,有故障需要维修时,常会遇到保修附加条件多、小病大修等花式套路,让消费者感到买得起修不起,既“头疼”又“心疼”。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①政府加强监管,提高商家服务意识②消费者学习法律,依法维权③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民主管理④商家提升道德素质、诚信经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用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答】题干中维护消费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需要国家科学立法,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政府加强监管,提高商家服务意识;商家提升道德素质、诚信经营;消费者学习法律,依法维权;社会大力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①②④正确;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用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5.(2024秋 秦淮区期末)网络直播成为很多商家的营销手段。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信息显示: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商家直播侵权,成为2024年投诉热点。下列针对这一热点的看法中,你选择支持( )A.消费者缺乏维权意识,是这一热点形成的主要原因B.从总体来看,“被直播”利大于弊,不宜全盘否定C.难以判断“被直播”是否侵权,说明亟待加强立法D.政府严格执法,规范商家经营,才能治理上述乱象【分析】本题考查用法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诉讼途径就是指受害人或案件的其他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上诉或申诉,由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保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内容,针对这一现象,政府严格执法,规范商家经营,才能治理上述乱象,D正确;A错误,“主要原因”应该是直播者法律意识淡薄等;B错误,“被直播”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C错误,“被直播”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该严格执法,打击侵权行为。故选:D。【点评】仔细审题,联系用法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关内容作答。16.(2024秋 西安期末)居民老李搬家后,将露台进行了一番修整,作为生活区域的一部分。没想到楼上经常有脏水、书本、玻璃碎片、烟头甚至还有婴儿车等各类废弃物品从天而降。老李在业主群维权无果,便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下列对这一案例看法正确的是( )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②老李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只有我们的权益被侵犯时,法律才和我们有关④我们应善用法律,遇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解答】老李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该事件启示我们应善用法律,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遇到侵害要依法求助,①②④符合题意;③错误,理解绝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解材料主旨,选择正确答案。17.(2024秋 永春县期末)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获奖,但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经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该案中,( )A.小峰的民事权利受到了侵害B.小峰通过刑事诉讼维护合法权益C.李某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D.诉讼是小峰应对侵害的唯一方式【分析】本题考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执行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解答】结合题干材料分析,该案中,小峰的民事权利受到了侵害,A符合题意;B错误,小峰通过民事诉讼维护合法权益;C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合同等信息;D错误,“唯一方式”说法太绝对。故选:A。【点评】仔细审题,联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关内容作答。18.(2024秋 巢湖市期末)2024年6月,陈先生在超市购买了某品牌的火腿肠,食用时发现变质,他要求超市十倍赔偿,多次协商未果后,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最终在消费者协会的调解下获得了赔偿。这告诉我们( )A.可到公安机关、检察院寻求法律救济B.要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C.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D.诉讼是处理纠纷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陈先生在食品变质事件中,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在调解下获得赔偿,这告诉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故C符合题意;题干中体现的是通过和解的方式,没有到公安机关、检察院寻求法律救济,故A排除;这体现的是依法维权,没有体现有勇有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故B排除;题干中体现的是通过调解的方式,没有体现诉讼手段,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结合材料,仔细分析,依据题意,得出正确的答案。19.(2024秋 南通期末)自媒体博主谢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其2岁女儿生活照片和视频后,李某心生嫉妒,利用PS等技术将谢某女儿照片与动物图像进行恶意拼接,并通过多个网络平台散布传播侮辱性图片和言论,引发网民围观攻击,损害受害人名誉。谢某气愤至极急欲维权,以下维权途径你认为可取的是( )①保存相关证据,及时联系网络平台删除言论②依法维护权利,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③提供相关证据,勇敢地向检察机关提起诉讼④秉持以暴制暴,四处散布李某的侮辱性图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答】谢某气愤至极急欲维权,他可以保存相关证据,及时联系网络平台删除言论,依法维护权利,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①②正确;提供相关证据,勇敢地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错误;“秉持以暴制暴,四处散布李某的侮辱性图片”这属于违法行为,④错误。故选:A。【点评】把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解材料主旨,选择正确答案。20.(2024秋 巴南区期末)2024年11月,重庆九龙坡、巫溪相继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组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的形式,随机抽取辖区消防产品销售点进行检查,同时检查人员对销售点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要求负责人严把消防产品质量关,加强内部管理,坚决杜绝掺假掺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确保消防产品质量。以下推导关系正确的是( )A.开展消防产品检查→提高消防产品质量→假冒伪劣产品不再出现B.开展消防产品检查→促进销售点依法经营→维护广大消费者生命安全C.对销售点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增强负责人法治意识→清除销售点违法经营行为D.对销售点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增强负责人敬畏生命的意识→提高消费者防护能力【分析】本题考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们作为消费者要学会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解答】“假冒伪劣产品不再出现”的观点太绝对,A错误;开展消防产品检查有利于促进销售点依法经营,有利于维护广大消费者生命安全,B正确;“清除销售点违法经营行为”的观点太绝对,C错误;对销售点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有利于增强依法维护消防安全的意识,而不是增强负责人敬畏生命的意识,D错误。故选:B。【点评】把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理解材料主旨,选择正确答案。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21.(2024秋 洛江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治意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增强法治意识,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案例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相关问题。案例一:魏某某通过厦门某速运公司寄一件普洱茶到客户处,支付运费396元、保价费1100元,保价金额为22万元。因快件的外包装破损,客户拒收。该快件被退回由厦门某速运公司存放保管。魏某某多次向厦门某速运公司索赔未果后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处厦门某速运公司赔偿魏某某损失22万元,并承担案件诉讼费。(1)魏某某的做法给我们什么维权启示?案例二:2024年8月15日,公安部公布4起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杨某某在网络社交平台公开辱骂体操运动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河南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2)严厉打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给了我们哪些警示?案例三:男子神神秘秘地向学生小李兜售手机,小李怀疑手机来路不明便假装购买。检查手机后,他发现手机有多个未接来电,便记下号码后以价格不合适为由离开。随后,小李联系机主,告知其小偷特征和位置,并报警。警方迅速行动,成功抓获嫌疑人。(3)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李的行为进行解读。(要求:不得抄袭材料;600字左右)【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违法行为及种类、树立法治观念等。【解答】(1)本题考查魏某某的做法给我们什么维权启示。可从勇于维权、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方案等角度分析作答。(2)本题考查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给了我们的警示。解答时,可从法不可违、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要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等方面作答。(3)本题考查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从善于斗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式等角度进行作答。故答案为:(1)在遭遇权益侵害时,要勇于维权,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方案,以维护自身利益。(2)①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明辨是非,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3)①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斗争。②如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时,需认真阅读材料及设问,把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违法行为及种类、树立法治观念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22.(2024秋 李沧区期末)遵德守法共建和谐社会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应在生活中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严重影响周边正常生活,对此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王的言行。(2)为有效解决此种困境,请为小王的邻居提出两条正确维权建议。【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评析小王的言行。首先判断出小王的言行是错误的。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理由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懂得遵守社会规则,缺乏法治意识等方面来回答。(2)本题考查为小王的邻居提出两条正确维权建议。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从再次与小王协商,向小区物业反映情况,向公安机关报警等方面来回答。故答案为:(1)小王的言行是错误的。①他有养狗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他的宠物狗夜里狂吠影响邻居正常生活,没有履行尊重他人休息权的义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②他不懂得遵守社会规则,没有认识到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是违法行为,缺乏法治意识。(2)①可以再次与小王协商,在友好的氛围中沟通,让小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妥善解决问题。②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小区物业反映情况,请求物业帮忙调解。③还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让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23.(2024秋 太原期末)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颁布后,国家卫健委在2024年6月开展了首个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活动,并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一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简称“健康素养66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科普和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让人民群众有能力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1)国家为什么要采取上述举措?(2)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写出你目前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分析】本题考查了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对自己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生命健康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解答】(1)本题考查了国家为什么要采取上述举措。从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等方面作答。(2)本题考查了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写出自己目前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故答案为:(1)①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②生命至上,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③党和政府尊重生命,善待生命。④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2)在爱护身体方面多参加体育活动,在养护精神方面多阅读书籍等。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压缩一部分运动时间,保证不耽误学习,阅读的书籍大多数是现代作品对传统书籍的阅读,以后应加强对传统书籍的阅读。运动要长久坚持才会有效,不应三分钟热度,运动量要适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计划,过度运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养护精神要涉猎广泛,如参加音乐会,参加话剧等,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关爱身边的人。【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生命健康权,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24.(2024秋 黔江区期末)某校开展法治教育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质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搜身,但没有发现任何物品。后经检查,是报警器故障发出报警器鸣叫,才让小华回家。对此,小华感到非常气愤。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建议小华怎样讨回公道?【分析】本题以典型材料为背景,涉及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依据所学和题意解答。【解答】本题考查如何依法维权。解答时,可从拿起法律武器勇敢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可以告知父母、可以拨打110报警、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讨回公道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①应拿起法律武器勇敢维护自己合法权益;②我们应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③可以告知父母,由父母向有关部门投诉;④可以拨打110报警;⑤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讨回公道。【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要结合材料及问题,根据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