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③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境。(任答两点得4分)(3)差异①中国:改革以农业税为核心:②西方(英):改革以工商业税为重点,英国议会主导。(4分)成因①中国:小农经济主导,专制体制强化:②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英国议会政治成熟。(4分)》20.(12分)示例一:论题:近代西方商业贸易促使世界经济中心从东方转移至西方,(2分)阐述:新航路开辟前,东方凭借丝绸、香料等商品在世界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掠夺资源,把印度的棉织品、香料等大量输往欧洲,又将欧洲工业品倾销到印度,通过不平等贸易,西方积累大量财富,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开展,工业生产能力远超东方。同时,欧洲人开辟多条贸易航线,构建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网络。综上所述,西方商业贸易以东印度公司等海外贸易公司为依托,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实现了世界经济中心的西移,改写了世界历史进程,(10分)示例二:论题:近代西方商业贸易是世界市场从分散走向整合的关键纽带。(2分)阐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商业贸易活动愈发频繁。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众多商馆将印度的棉花、靛蓝植物等原材料运往欧洲,又把欧洲的机械制品带回印度销售,极大促进了两地的经济交流,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群岛建立据点,垄断香料贸易,把东南亚的香料远销至欧洲、美洲等地。这些贸易活动使得世界各地的商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人员、技术交流日盗密切,原本分散孤立的区域市场逐步被串联起来。综上所述,近代西方商业贸易整合世界市场,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10分)其他论题可从“世界霸权”等方面展开论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相应得分,评分标准:12一10分:见解表述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9一7分:见解表述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严密,论证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6一4分:见解表述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逻辑基本严密,论证基本充分,表述基本清楚。3一0分:能够写出某一见解或未能表明见解,也未能运用史实予以论证,或论证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联考“九品中正制”到隋唐以后的“科举制”的演变,这些选官制度的共同之处在于高二历史试题A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B.注重专业人才的选拔与任用C,主要从贵族子弟中选拔才俊D.促使社会阶层逐渐趋于固化(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5.《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统计了战国至清朝的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图2):命题人:武平一中、连城一中、龙岩二中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22.00%20.80%要求。15.90%17.50%1.考古人员在河南舞阳北舞渡镇贾湖村发现了距今约8500年前的贾湖遗址,遗址中出土了一6.9%些经鉴定为栽培稻的炭化稻粒和家猪的骨酪(图1)。材料反映了当时贾湖战国丙汉唐朝南宋清(1820)2图2。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标本其中,导致南宋时期城市化率高的因素是种图1A.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B.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繁荣A.居民完全摆脱了采集生活B.出现了原始的农耕和备牧C,军事扩张推动了榷场贸易D.政府大规模投资城市建设C.社会生产季节性特点明品D.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体系6.明嘲统治者十分关注地方官员在应对灾荒时的作为,将“妥善安置流民,恢复地方生产”列为2.表1是某学者整理的西汉时期部分边疆地区那县长官来源地统计表,其意在强测西汉官员政绩考核的关键指标。《大明律》规定:“凡地方有灾,宫员隐匿不报或虚报灾情者,杖八表1十,若因此导致严重后果,加重惩处。”这表明明朝A.官员选拔机制别具一格B.加强法律执行力度地区部名官吏来源地C,社会救济体系全面构建D,重视稳定社会秩序河西走廊地区武威、张城关中地区西南地区键为,益州巴渝地区7,图3是民国二年出版的%新闻报》上的一辐漫画,漫画中正在亭子里饮酒的是宋教仁。漫画的西线地区部分西域都护府辖区中原地区寓意是东北地风辽东部分都县燕赵地以的是虎之而平入.官修政治尚未成熟B边疆治理因地制宜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D.国家统一疆域辽阁3.《水轮赋描写古代一生产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创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材料表明该工具A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B利用水力鼓风技术进行治铁A,袁世凯权力受到各方势力限制C,改变了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B护国运动阻止袁世凯称帝计划D,属于农业家庭式的劳作工具C,国民党通过选举谋求民主政治4.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经历了从战国时代的“客卿制”、两汉的“察举制”与“征降”、魏晋南北朝的D护法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成果【(一级校)联考半期考高二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一级校)联考半期考高二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