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押题预测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4春 奉节县期末)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2.(2024 崂山区一模)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可见,这两大事件推动(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认可B.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崛起C.亚洲成为新的世界政治中心D.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3.(2024 凤凰县模拟)196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而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4.(2024春 福清市期末)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公开亮相;2017年,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这反映了我国( )A.重视和平利用核能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C.积极推进科技强军 D.大力发展航天技术5.(2024春 海门区期末)“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6.(2024 临清市二模)如表信息反映了( )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7年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136 162 175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D.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7.(2024 化州市一模)近年来中国发起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8.(2024 宽城区一模)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A.海军 B.空军C.陆军 D.第二炮兵部队9.(2024春 射洪市期末)俄乌冲突伊始,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A.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B.对国际规则的决定权力C.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0.(2024 张店区二模)2020年6月15日晚,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中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自卫措施,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印度军队的行为违反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C.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D.全方位外交11.(2024 银川二模)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12.(2024春 阳泉期末)“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C.构建和谐繁荣社会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13.(2024 惠阳区一模)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有利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14.(2024 德宏州模拟)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15.(2024 青秀区校级开学)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 )A.重返联合国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6.(2024 德惠市校级二模)“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和平共处C.求同存异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期末押题预测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4春 奉节县期末)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分析】本题考查了求同存异方针与万隆会议。【解答】题干材料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及“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的解释,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这次国际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是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与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2.(2024 崂山区一模)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可见,这两大事件推动(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认可B.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崛起C.亚洲成为新的世界政治中心D.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据“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和万隆会议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关,排除A项;抗美援朝不能反映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崛起,排除B项;亚洲成为新的世界政治中心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战争、万隆会议的影响的相关史实。3.(2024 凤凰县模拟)196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而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尼克松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可知,这体现了美国对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态度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D项正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排除A项;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是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排除B项;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尼克松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4.(2024春 福清市期末)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公开亮相;2017年,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这反映了我国( )A.重视和平利用核能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C.积极推进科技强军 D.大力发展航天技术【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军队建设的现代化,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解答】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公开亮相;2017年,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设备调试和舾装施工。这反映了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强军。材料中没有涉及核能,排除A;材料与外交无关,排除B;航天技术只是材料内容之一,太片面,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我国军队建设的现代化有关史实。5.(2024春 海门区期末)“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据“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及所学知识可知,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史实。6.(2024 临清市二模)如表信息反映了( )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年份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7年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136 162 175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D.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由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据“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及所学知识可知,表中的信息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史实。7.(2024 化州市一模)近年来中国发起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依据所学可知,进入21世纪,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材料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属于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表现,B项符合题意;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等并不是单纯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排除A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不符合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的信息,排除C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并不是单纯的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相关史实。8.(2024 宽城区一模)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A.海军 B.空军C.陆军 D.第二炮兵部队【分析】本题考查战略导弹部队的成立。【解答】20世纪60年代,我国成立战略导弹部队,被命名为第二炮兵,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故选:D。【点评】掌握战略导弹部队的成立。9.(2024春 射洪市期末)俄乌冲突伊始,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A.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B.对国际规则的决定权力C.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新中国的外交的相关史实。【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不对立。据“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史实。10.(2024 张店区二模)2020年6月15日晚,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中国边防部队果断采取自卫措施,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印度军队的行为违反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C.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D.全方位外交【分析】本题考查和平五项原则。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解答】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因此2020年6月15日晚,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过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原则。故选:A。【点评】本题以和平五项原则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1.(2024 银川二模)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影响的理解。【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材料的意思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铺平道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2.(2024春 阳泉期末)“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C.构建和谐繁荣社会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区域经济合作,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一带一路”。【解答】依据所学可知,“一带一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ACD不属于“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区域经济合作,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024 惠阳区一模)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有利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相关知识内容。【解答】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突破性大发展,主要原因有: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局势的变动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的重大调整,促进了这一外交局面的出现。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70年代外交成就的准确分析理解能力。14.(2024 德宏州模拟)1949年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政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知识的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解答】据题干“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表明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15.(2024 青秀区校级开学)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 )A.重返联合国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答】“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故选:A。【点评】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16.(2024 德惠市校级二模)“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和平共处C.求同存异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分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解答】材料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局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好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