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模拟试题(二)历、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聚涂在答题卡上):1.“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由此可以推断夏朝装A.开始实行分封制B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有文字记载历史D.出现了铁制农具表格中历史人物的论述反映了商鞅变法人物论述韩非“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李斯“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王允“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A.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C.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D.增强了秦国的国力3.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呈现的一个探究成果,可以推断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中国古代订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汉代的耧车唐朝的曲辕犁宋朝的秧马A.农业用具的创新B.交通工具的演变C.社会习俗的变化D.纺织技术的进步4.“1561年4月的一天,倭寇将袭击台州。突然,一杆‘戚’字旗树起。随即,一声号令:‘布好鸳鸯阵!’直打得倭寇四处逃窜。”《中华军事五千年》中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岳飞抗金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5.这场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领土开始被割裂,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开始改变。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手6.启超在《变法通义》中指斥洋务派满足于练兵、制器、开工厂、修铁路等,“变法不小知本原”。据此,梁启超主张A.全盘否定祥务B.推行政治变革C.推翻封建帝制D.进行文学革命下图是江西民歌《请茶歌》的部分内容。歌词反映了哪一段时期的历史线毛美串鹤井风山的茶叶,甜又香啊,甜又香啊!专吴国当年领袖毛委员啊,带红军上井冈啊!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1940年9月,延安《新中华报》在贺电中写道:此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敌寇在华北之不断2025年中考模拟试题(二)历史第1版共4版2/4“扫荡”和封锁,同时将提高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次战役是A.淞泸会战B.平型关大捷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65.3%;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辛亥革命实行奖励实业的政策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南京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10.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类别粮食棉花油料1951年比1950年增长(%)8.748.822.41952年比1951年增长(%14.126.512.5A.一五计划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11.1971年10月,有新闻媒介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该评论意在赞扬中国A.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形成全方位外交布局D.加人世界贸易组织2.“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一誓词指向中世纪西欧的A.庄园经济制度B.封君封臣制度C.城市自治制度D.宗教文化制度13.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官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和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大和政权的建立B.大化改新的影响C.幕府统治的强化D.明治维新的推动l4.英文单词Renaissance Man通常指全才人。达·芬奇是Renaissance Man的典型代表,他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发明家于一身,他身上所展现的人的力量、潜能、创造能力,体现了A.人文主义B.三权分立C.理性主义D.君权神授15.有人评述华盛顿会议(1921一1922年):“英美日都在分赃的一方,中国却在被分的一方。”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凡尔赛条约》的签订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九国公约》的签订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16.新化县某历史社团围绕“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开展探究学习,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他们探究的是领城相关资料政策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科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生活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电子商务、智慧城市A.从国际组织看世界多极化B.从跨国公司看经济全球化C.从创新驱动看社会信息化D.从区域特色看文化多样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很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汉越在矛盾与冲突中交流和融合,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动力,并注入了新鲜血液。一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用相关史实说明秦汉时期“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4分)2025年中考模拟试题(二)历史第2版共4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