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一滴水经过丽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不负等待,不负相遇作者介绍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从1994年《尘埃落定》写出至1998年出版期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转辗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编辑到总编辑社长,《科幻世界》在阿来手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目录01一滴水的“独特”04一滴水的“温情”02一滴水的“心愿”03一滴水的“思考”一滴水的“独特”壹1.这篇游记相对于其他三篇游记,有没有独特之处?《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明确:新颖独特的视角。让我们也跟随着这滴水的踪迹,看看在一滴水的视角下,这座古城有何不同。→人→水一滴水的“心愿”贰1.阅读全文,思考:这滴水,有一个心愿,找一找是什么?①第四段:我也要去四方街。②第八段: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流过四方街。2.在许下心愿之前,它经过了哪些地方?(2)第三段:“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做杜鹃,叫做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3)第四段:“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树林玉龙雪山村庄(1)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草甸驿道3.这滴水,经过一路的奔波,遥望着远处的四方街,许下了这个心愿。它的心愿花了多久的时间才实现?第六段: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好几百年。4.这究竟是怎样的四方街,能让一滴小小的水珠执着地等待了几百年?试着结合文章内容思考。(1)第三段:“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历史悠久,名扬世界。4.这究竟是怎样的四方街,能让一滴小小的水珠执着地等待了几百年?试着结合文章内容思考。(2)第十段:“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美丽、与自然和谐共生。4.这究竟是怎样的四方街,能让一滴小小的水珠执着地等待了几百年?试着结合文章内容思考。(3)第十二段:“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桥梁众多(4)第十三段:“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店铺林立,民俗文化底蕴深厚4.这究竟是怎样的四方街,能让一滴小小的水珠执着地等待了几百年?试着结合文章内容思考。(5)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主客交谈尽显百姓生活安适恬淡4.这究竟是怎样的四方街,能让一滴小小的水珠执着地等待了几百年?试着结合文章内容思考。(6)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夜晚斑斓热闹,人与人交往很纯朴4.这究竟是怎样的四方街,能让一滴小小的水珠执着地等待了几百年?试着结合文章内容思考。(7)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旷野宁谧澄澈4.这究竟是怎样的四方街,能让一滴小小的水珠执着地等待了几百年?试着结合文章内容思考。插入资料:四方街,位于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小结:在这座古城,有自然风景的点染,也有厚重历史底蕴的支撑,更有人文的烘托。小城美好的方方面面,都在一滴水的视角中完美呈现。一滴水的“思考”叁1这滴水苏醒以后,花了多久的时间经过丽江古城?找出代表时间节点的句子读一读。第七段:“我是被亮光惊醒的。”第十三段:“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第十四段:“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第十五段:“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第十六段:(1)“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2)“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一天2.这滴水走完了它的旅途,真正游览的时间不过短短一天。这是一次漫长又短暂的旅程——漫长的等待,短暂的经过。花了几百年的时间在黑暗中等待,只为了这短暂的一天,是否值得?明确:旅途的意义不在于时间停留的长短,而在于是否在生命里留下圆满,这滴水实现了期盼已久的心愿,不留遗憾,自然能适意而去,奔赴下一段旅程。不负等待,不负相遇。这便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3.阿来为什么要选择以一滴水的视角写这篇游记?①更好地展现丽江全貌:水相较于人,视角更自由。它能够自由穿梭于丽江的各个角落,从雪山到古城,从历史到现代,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使读者对丽江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3.阿来为什么要选择以一滴水的视角写这篇游记?②插入资料:创作背景与动机2012年8月,阿来第三次来到丽江。当地知道阿来的到来,便邀请他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于是阿来便写了这篇游记,初衷是“介绍丽江之美”——新颖的叙述手法,将水拟人化,赋予其人的行动和思维,这种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视角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文章更具吸引力。3.阿来为什么要选择以一滴水的视角写这篇游记?④象征丽江的生命力:水的流动不息象征着丽江的生命力和活力。通过水的视角来展现丽江的历史变迁和现代发展,体现了丽江古城在岁月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③水是丽江的灵魂:丽江古城依水而建,水是其灵魂和生命线。以一滴水的视角来描写丽江,能够更好地体现水与丽江古城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现丽江独特的风貌。一滴水的“温情”肆这篇游记,作者虽然没有直接点出自己的感触,但我们却能通过字里行间品悟出来,你能感知到他对丽江抱有怎样的情感吗?第七段:“我看见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①对自然的敬畏。——作者反复提及玉龙雪山,它早已从自然景观变成丽江的文化图腾。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丽江的地理独特性,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这篇游记,作者虽然没有直接点出自己的感触,但我们却能通过字里行间品悟出来,你能感知到他对丽江抱有怎样的情感吗?第十三段:“想被掺入砚池,被写成东巴文的‘水’。”②对民族文化的珍视——丽江的东巴文化、纳西族传统建筑(如三坊一照壁)和市井生活场景(如银器店、茶馆)在文中被细致刻画,尤其特意提到自己想被写成东巴文的水,表达了阿来对民族文化的亲近与珍惜。这篇游记,作者虽然没有直接点出自己的感触,但我们却能通过字里行间品悟出来,你能感知到他对丽江抱有怎样的情感吗?资料链接:阿来曾公开反驳“丽江是艳遇之都”的标签,强调其作为“文化之都”的价值。③对“文化之都”的捍卫。第十四段:“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他在文中通过水的视角,将古城的喧嚣与宁静并置,暗示丽江虽被现代文明影响,但核心的文化内核依然纯净。总结:《一滴水经过丽江》是藏族作家阿来创作的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这篇游记以“一滴水”为全文的叙述者,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这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丽江坝,看过初建的丽江城,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最终在昏睡数百年后再次醒来,来到现代的四方街。他登上水车,远眺古城全貌;流经小店,领略民俗文化的魅力;投身民居,体验百姓生活的恬淡;之后穿城而出,欣赏古城五彩斑斓的夜和旷野宁谧澄澈的美;在得偿夙愿后,跃入金沙江,完成了圆满的丽江之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