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5年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5年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
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
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请将T涂黑,错误的F涂黑)
1.中国南极科考队员需要配备防晒护肤品以减少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2.“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岭地区生产景观的写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4.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建立,践行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希腊建筑艺术吸收了罗马的特点,并有所创新,以石拱门、穹顶为特点。
6.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7.某市教育局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育活动,体现对学生的学校保护。
8.2025年科技创新被置于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体现创新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
运的关键一招。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下
图是对我国某区域地理特征的归纳,完成9-10题。
光热资源丰富
自东向西大致由草原向
河流稀少
气温变化刷烈
荒漠草原、荒漠变化
多内流河
地处内陆
甲区域
风沙治理
山脉阻隔
生态保护
农田、村庄城镇
全国重要的
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绿洲农业
畜牧业基地
9.甲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0.从思维导图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②地理位置影响了区域的自然景观
③自然环境影响了城镇的空间分布
④人类很难改造自然环境适应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1页共9页
比较法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读甲、乙两区域地图,完成11-12题。




20
▲山峰
、河流
山脉
交通线
级沙漠
8黯
18
109
110°
1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区域河流流向均由四周流向中部
B.两区域河流水能资源都丰富
C.甲区域河流水源来自冰雪融水为主
D.乙区域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12.甲、乙两区域的交通线都呈环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候、水源
B.聚落、地形
C.地形、矿产
D.矿产、聚落
13.《如果国宝会说话》一一以文字镌刻历史记忆,让我们感受跨越千年的温暖
和力量。以下国宝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越王勾践剑一②贾湖骨笛-
③击鼓说唱陶俑
④殷墟嵌绿松石甲骨
一天下第一剑:
穿行在骨笛孔洞
一汉高祖的剑,
我们写出的横竖
以小搏大,不欺
之间的是史前先
飞将军的弓,都活
撇捺,刻在骨头上,
老幼,善于忍耐.
民的呼吸
在我们的段子里
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14.战国楚帛书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四时运转、
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1946年被外国人骗取,流落海外近80载,于2025年
5月归还中国。楚帛书主要可用于研究
①古代的天文历法
②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③先秦的思想文化
④近代仁人志士的探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认识,正确的是
A.翻车自动灌溉无需人力或畜力
B.曲辕犁节省人力提高耕作效率
C.秧马便于水田骑行和运输粮食
D.筒车依靠人力或畜力提筒灌溉
16.书籍(文章)是思想的容器,但思想本身才是灵魂。以下“容器”和“灵魂”
对应正确的是
A.《资政新篇》一一三民主义
B.《文学革命论》一一自强求富
C.《革命军》一一君主立宪制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一工农武装割据
第2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