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年级5月阶段性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B2.B3.A4.B5.D6.C7.D8.C9.C10.B11.A12.A13.B14.A15.D16.B17.(1)共通之处:均面临国家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都由土地制度或占有状况变化(兼并或瓦解)引发:均为解决社会经济矛盾、稳定统治秩序而进行调整:均处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的时期。(6分,答出三点即可)(2)变化的具体内容:一开始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赋税形式以实物为主,与均田制紧密结合;后转变为以资产和田亩为征税标准,货币税与实物税并行,取消杂税杂役,分夏、秋两季征收。(4分)影响:扩大了税源并增加了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税制从实物向货币转变;(2分,答出一点即可)但因吏治腐败出现税赋转嫁、农民负担加重等问题。(2分)18.(1)特点: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速度快于重工业;受国际市场和国际金融形势的影响较大:投资回报率总体不高。(6分,答出三点即可)(2)原因: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国内掀起提倡国货运动;实业家的“实业精神”;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战期间部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产品采购需求增长: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变革带动了中国工业产品出口。(6分,答出三点即可)19.(1)历史条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法国对外殖民扩张加速;法国工业革命的推进,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增强:近代公民教育的发展;近代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艺术品交易的金融化;世博会的展示平台效应。(每点2分,任答三点,共6分)(2)特点:国家主导的体系化建设:展示渗透历史唯物主义叙事(陈列体现阶级性、意识形态功能的强化);凸显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功能(服务对象指向人民大众):专业化建设的起步。(每点2分,任答两点,共4分)积极作用:有利于构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新生的人民政权的认同;促进政治动员;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进行国民教育;担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每点2分,任答两点,共4分)20.示例论题:近代英国城市化进程为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历史注脚。(2分)》闸述:西方学者提出的现代化理论,强调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决定性作用。近代英国城市化进程正印证了这一逻辑。18世纪中叶,蒸汽机等技术突破推动生产力飞跃,工业取代农业成为经济支柱。英国众多新兴工业城市崛起,吸引农村人口大规模迁移,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一方面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高二年级5月阶段性考试4.表1所示为宋代广州市舶司发展历程中的某些历史片段。由此可知,两宋时期表1历史时间历史片段广州恢复市舶司设置,广州市帕司成为经历唐末战乱之后,首个恢复运得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宋太祖开宝四年(9?1年)的市舶司注意事项:尚书省表示,《广州市船条法》已完成修订,应委官推行。广州市帕司通过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立法,率先免除地方长官的市轴兼职,引领中央垂直管理市舶司潮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广州市轴司通过出售海外物资变现的收入高达110万贯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A.广州是唯一的外贸口岸B.海上丝绸之路地位凸显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C.重农抑商政策日益放松D.财政收人依赖外贸活动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5.据《明史》及相关方志记载,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李言闻期望他通过科举入仕。然而,李时珍毅然决然放弃科举道路,专注于医学钻研。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期间,深入山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如田野,向药农、渔夫等请教,广泛收集药物标本和民间药方。他敢于质疑前人药书的错误,对符合题目要求的。药物的形态、功效等进行详细且严谨的考证。从李时珍的经历可以看出,明代1,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部族通过“家天下”的世袭制确立统治,设置官职,建立军队,制定A.传统观念束缚人才发展B.士人阶层择业观念转变刑法,还建立了贡赋制度。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基址、青铜礼器群以及C.民间知识体系趋于完善D.学术环境鼓励创新探索铸铜作坊遗迹。甲骨文中也有关于“夏”的零星记载。这些信息表明,夏部族的统治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在奏折中提道:“与洋人交涉数十年,彼以通晓汉文为能,而我官员A构建起成熟的官僚体系多不识洋文洋语,致交涉中屡被蒙蔽。”与此同时,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轴B.具备早期国家基本特征以诸国富强之术”。在此背景下,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1862年)及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C,推动了文字的统一进程等新式学堂,其首要目标最可能是D.形成了系统的法律制度A.推行政治改革探索君主立宪之路2.秦始皇封禅泰山时,直接采用齐国“八神”祭祀体系,琅琊刻石记载“祀四帝”包含楚地东皇太B.逐步推广西学替代儒家经典教育一信仰。岳麓秦简《祠律规定,秦故地雍城祭天沿用周礼,而江南地区保留“巫祠”传统。这C.培养翻译与外交人才,解决中西交涉的语言障碍说明秦朝D.培养军事工业领域的专才,“师夷之长技以制夷”A.对六国旧地的管理松散7.表2所示为五四运动后《泰东日报》刊登的部分文章。由此可见,这些文章B.国家治理较为灵活务实表2C,大力塑造华夏认同意识D,推动宗教文化的大一统时间利登文章部分内容“俄国过激一派,自暴发以来,一年有寄,承斯丧乱之后,不但不3.隋代《隋书·食货志》记载:“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考古发现含嘉仓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粮仓规模宏大,粮窖密集,部分粮1919年11月29日《过派日盛之所感》为四围之敌人所摧,并且能扶持其倒海飞山之势,左冲右突,安内攘外”窖还存有碳化的谷物。这两条史料可印证隋朝“俄国改革以来,旧党无日不思恢复势力,卒至东奔西窜,一无A.物资转运体系较为发达1921年9月13日《与民为敌者看看】所就,远之如特尼金,近之如谢米诺夫,足见一斑"B.民间商业贸易异常繁荣“两三年前,列强又千涉饿国之内政,四面进兵,黑潮万文,嗣以C.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1921年12月6日《千涉内政》俄罗斯人之奋斗抵御,列强卒不获逞,各低旗息鼓以归,珠为天D.南北经济实现完全平衡下后世笑”【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 历史.docx 历史 高二历史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