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学(B)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生物学(B)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40
大联考
2024一2025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四)
10
10
1020304
060708090
100
0
0.10.20.30.40.50.60.70.8

浓度%
生物学
图1
图2
A.在25℃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PP0催化效率仍可能维持较高水平
考生注意:
B.在40℃条件下PP0活性达到峰值,此时酶分子提供的活化能最多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C.一定范围内,随L-抗坏血酸浓度增加,PP0活性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D.图1出现双峰曲线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PPO结构不同,最适温度不同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4.某二倍体动物(2N=8)的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相关数值如下:染色体数为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8,核DNA数为16,染色单体数为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A.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B.若该时期为减数分裂I前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互换片段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D.该时期的染色体可能散乱分布于细胞中,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符合题目要求的。
5,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下
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1.云南大理的“漾濞核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种仁富含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无机盐
A.两个实验对象都是原核生物,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常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艾弗里的实验利用了酶的专一性,证明DNA可引起细菌发生转化
A.核桃种仁和人体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搅拌离心后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物质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核桃种仁匀浆,需加热后才能呈现紫色反应
D.艾弗里实验中,不同处理组自变量的控制采用“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C.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后的产物可以主动运输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6.已知某家系涉及甲、乙两种遗传病,甲、乙病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图1为该家系
遗传病的系谱图,图2为部分个体甲、乙病相关基因电泳结果,条带1、2与甲病相关,条带
D.核桃种子萌发时,脂肪可转化为葡萄糖,说明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3、4与乙病相关,已知Ⅱ,不携带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说法错误
2.已知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分解自身受损结构以维持稳态的重要过程。研究发现,引哚萜
的是
天然产物hapalindole Q可通过降解YAPI蛋白抑制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下列相关叙
编号I,
I2
条带
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中水解酶活性丧失会影响自噬体内容物的分解
口○正常男女
B.若自噬体无法与溶酶体融合,细胞中自噬体会大量积累
■●忠病男女
C.hapalindole Q是通过影响高尔基体膜蛋白运输来干扰自噬的
4
e
图1
图2
D.hapalindole Q作用后细胞将无法正常回收物质,可能启动凋亡程序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板栗仁中存在多种多酚氧化酶(PPO),不同温度对板栗PPO活性的影响如图1所示;L-抗
B.图2中的条带1、2、3、4对应的基因顺序为A、a、B、b
坏血酸是PPO的一种抑制剂,不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对板栗PPO活性的抑制效果如图2
C.若Ⅲ,患的是乙病,则他遗传了母亲的两种致病基因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女孩,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生物学(B卷)试题第1页(共8页)
生物学(B卷)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