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天津市北辰区高三三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天津市北辰区高三三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辰区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地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共45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选项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创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清区和天津港保税区首批4家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图为各先导区的分布及其重点领域方向。天津市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的意义是( )
A 实现各区均衡发展 B. 促进产业协同创新
C. 提升城市行政等级 D. 缓解就业紧张状况
下图为天津市2025年3月2日13时至3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图示时段内天津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推测影响此次天津气温及降水变化的天气系统及到达时间( )
A. 气旋2日13-15时 B. 反气旋3日3-5时
C. 暖锋3日13-15时 D. 冷锋3日3-5时
3.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对天津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使渤海沿岸出现风暴潮 B. 有利于春小麦的播种
C. 导致海河产生凌汛现象 D. 出现道路湿滑的现象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出露岩层经历了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地质时期的变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粉砂岩形成时期( )
A. 爬行动物盛行 B. 蕨类植物兴盛
C. 被子植物繁盛 D. 三叶虫开始出现
5. 图中未知岩层可能是( )
A. 泥盆纪砂砾岩 B. 石炭纪粉砂岩
C. 三叠纪花岗岩 D. 奥陶纪砂页岩
“冰盖下输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以北河段在冬季冰期时的一种有效调度运行方式,它通过科学预测水的结冰期,精准调控水位与流速,促使水面迅速形成冰盖,继而在冰盖下进行输水。下图为“冰盖下输水”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实施“冰盖下输水”的步骤和方法是( )
A. 降低水位→降低流速→形成冰盖→提高水位输水
B. 降低水位→提高流速→形成冰盖→降低水位输水
C. 提高水位→提高流速→形成冰盖→提高水位输水
D. 提高水位→降低流速→形成冰盖→降低水位输水
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冬季采用“冰盖下输水”是为了( )
A. 减少水分蒸发,提高输水效率 B. 避免冰凌阻塞,保障输水安全
C. 简化运行流程,降低输水成本 D. 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沿线水质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人口流动的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下表展示了中国部分省市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的人口迁移特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市 2010—2015年迁移流量 2015—2020年迁移流量 变化
北京 高 中 下降
上海 高 中 下降
甲 高 高 略有变化
浙江 中 中 略有下降
乙 低 中 上升
甘肃 低 中 上升
注:迁移流量指净迁入量,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8. 表格中的甲、乙区域最有可能是( )
A. 四川、广东 B. 广东、新疆
C. 黑龙江、新疆 D. 广东、江苏
9. 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是( )
A.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迁移流量持续增大
B. 我国各区域人口迁移流量差异逐渐扩大
C.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省市人口迁入
D. 西部地区的人口迁移流量占比呈下降趋势
2024年12月26日,西安首条地铁环线——地铁8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该条线路(如图)全长约50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站37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西安地铁8号线环形设计的最大作用是( )
A. 优化交通布局 B.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 缩短出行距离 D. 扩大城市辐射范围
11. 为更好地服务于西安都市圈发展,未来西安地铁8号线应( )
A. 延长运营时间 B. 增加更多换乘站点
C. 提高运行速度 D. 连接更多城际铁路
杭州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着重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形成了涵盖算法研发、数据服务、智能硬件制造的全产业链。完成下面小题。
12. 杭州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主要优势有( )
A. 传统工业强,产业协作佳 B. 政策力度大,人才储备足
C. 能源供应多,用电成本低 D. 产业起步早,市场需求大
13. 服务业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①提供算法优化技术咨询②生产高性能云计算芯片
③提供更多智能家居服务④保障前期发展资金需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地理爱好者小明在某市(29°N,105°E)研学时,北京时间7:40在湖畔拍摄到日出景观(如图1),12:00小明发现室内光照区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小明拍摄该日湖边日落景观的地方时和方位是( )
A. 16:20朝西南 B. 16:20朝西北
C. 17:20朝西南 D. 17:20朝西北
15. 该房屋阳台朝向( )
A. 正西 B. 东南 C. 正南 D. 西北
第Ⅱ卷(共55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自20世纪初起,运河断流现象严重。近年来水利部会同天津市对京杭大运河进行生态补水。
(1)简述京杭大运河补水工程实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材料二:小辛码头村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紧邻潮白新河,历史文化悠久。2005-2019年,该村引入插秧体验、螃蟹垂钓等农旅项目,发展特色旅游,打造“鱼米水乡”,实现了普通乡村向休闲农旅乡村的转变。图1为小辛码头村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2)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指出小辛码头村发展特色旅游的优势条件。
材料三:图2为小辛码头村2005年和2019年的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3)说出小辛码头村2005年和201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推测该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为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某校学生到黄河流域开展研学活动。
材料一:河套平原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当地人们将黄河水引入区内灌溉万亩农田,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右上图为左上图中沿PQ一线的剖面图。
(1)结合图文材料,从地质作用角度,简述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天然植被多为盐地碱蓬、柽柳等盐生植物(如图10),可吸收土壤中的盐分。
(2)分析种植盐生植被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发育的有利影响。
材料三:黄河流域实行农业“品牌+渠道”共建: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一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如宁夏枸杞、陕西苹果、山东龙口粉丝等;西安、郑州和济南共建冷链物流枢纽,实现宁夏滩羊肉24小时直达上海。
(3)说明“品牌+渠道”模式对提高当地农产品竞争力的作用。
材料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区域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
(4)请针对黄河流域不同河段所在地形区的生态问题提出治理措施。
河段所在地形区 生态问题 措施
青藏高原 草地退化 ______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______
华北平原 水资源短缺 ______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亚五国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
材料一:2024年天津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图11为中亚五国示意图以及塔什干和乌兹别克斯坦另一城市安集延的位置示意图,图2-3为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1)比较塔什干和安集延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材料二 西安某粮油公司选择在哈萨克斯坦租用土地,建设优质绿色小麦、油菜籽种植基地,聘请国内农业专家指导农业生产,打造中亚海外粮仓。
(2)说明在海外投资建设种植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
材料三 中国—中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是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的合作共识之一。
(3)列举两种中国在中亚地区可合作开发的新能源,并说明该合作项目对双方的意义。
北辰区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地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共45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选项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2. D 3. D
【4~5题答案】
【答案】4. B 5. C
【6~7题答案】
【答案】6. D 7. B
【8~9题答案】
【答案】8. B 9. C
【10~11题答案】
【答案】10. A 11. D
【12~13题答案】
【答案】12. B 13. B
【14~15题答案】
【答案】14. C 15. B
第Ⅱ卷(共55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河道下渗量增大,回补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缓解地面沉降;改善运河沿岸河湖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推进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
(2)距离北京、天津城区近,客源市场广;靠近潮白新河,水源丰富,利于开展插秧、垂钓等农旅体验。
(3)耕地面积减少,村庄公共服务用地/现代化农业设施用地/旅游配套用地面积增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17题答案】
【答案】(1)断裂下陷,地势低洼;黄河携带泥沙,至地势低洼处,流速减缓,泥沙淤积;众多河流从阴山携带泥沙,出山口处沉积形成多个冲积扇。
(2)盐生植物吸收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盐度;植被能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湿度;植被生长,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植被能阻滞径流,减少流水侵蚀,保持水土。
(3)打造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提高知名度,降低营销成本;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保证农产品品质;形成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冷链物流枢纽的建设,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 ①. 设立自然保护区;恢复植被 ②. 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建立鱼鳞坑等; ③. 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
【18题答案】
【答案】(1)塔什干降水量多于安集延。塔什干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安集延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或地形平坦,气流上升不明显,降水较少)。
(2)有利:利于保障国内粮食稳定供应,稳定进口粮食价格;增加高品质农产品的供应。
不利:进口粮食比重上升,对外依赖程度增加;影响国内农户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安全。
(3)风能、太阳能
中国:缓解国内能源紧张状况;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
中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