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县域联盟测评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物理量中,可以准确描述物体在某个位置的运动状态的是( )A.平均速度 B.平均速率 C.瞬时速度 D.平均加速度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需要合外力来维持B.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C.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越大,该物体的加速度越小D.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0,该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3.在冬季,狐狸为了捕食藏在雪下的老鼠等猎物,会高高跃起,一头扎进雪地。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狐狸离开地面后只受重力的作用B.狐狸在空中速度的大小是恒定的C.狐狸起跳过程中所受支持力小于其重力D.狐狸钻进雪地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增加4.某同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跑步,速度大小为5m/s,受到阻力的大小约为20N。该同学所受阻力功率的大小约( )A.20W B.50W C.80W D.100W5.排球被击出后,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排球所受合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嬉水娱乐公园有一水平放置的细喷泉出水口,管口离水面的高度为,水流喷出后的水平距离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流的下落时间不可求B.水流的水平初速度不可求C.水流在空中的体积可求D.若不变,水流的初速度越大,越大7.关于开普勒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太阳系中,有些行星的轨道是圆形的B.在同一椭圆轨道上,行星的速度与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定值C.在椭圆轨道的近日点处,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大于行星所需的向心力D.在椭圆轨道的远日点处,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等于行星所需的向心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所示,地球绕地轴匀速转动,球面上两点在各自纬度所在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运动的半径相等B.两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C.两点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两点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9.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为,考虑到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若地球转速加快,可保持不变10.木卫一质量约是地球的倍,木卫一平均半径约是地球的倍;木卫二质量约是地球的倍,木卫二平均半径约是地球的倍。木卫一与木卫二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木卫一与木卫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分别为( )A.B.C.D.三、实验题∶本题包含2小题,共1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答。11.(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击打弹片时,球被水平击出,同时球由静止下落。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多次实验,在距离地面不同高度条件下,发现两个小球总是能同时落地,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小球运动的时间与其下落的高度成正比(2)某小组成员利用频闪照相机拍照记录A、B运动情况,并在坐标纸中描出A从抛出点O开始的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置P、Q,已知频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间隔为T=0.2s,则小球A被水平击出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3)利用O、P、Q三点位置坐标可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当小球A处于Q点位置,小球B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物由静止开始下落,打出多条清晰的纸带。请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A.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B.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2)取一条打出的纸带,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从B点到F点这段时间内,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重物的动能增加量为__________(用题中和图中所给字母表示);(3)考虑到实际中阻力的存在,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重物的动能增加量(填“大于”或“小于”)。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二者近似相等,则可认为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且质量为的物块,二者用水平轻杆连接。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两物块一起由静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两个物块整体加速度的大小;(2)两个物块之间轻杆弹力的大小。14.(12分)如图所示为滑雪U型场地比赛用的一段四分之一圆形滑道。从顶端点由静止释放一物块,物块到达圆形滑道最低点点时,速度水平向右且大小为。已知物块质量为,滑道高度,重力加速度取。圆弧圆心与点等高,物块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求:(1)物块经过点时,对滑道压力的大小;(2)物块由到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15.(16分)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细线一端固定于屋顶,另一端跨过两个轻质滑轮后连接物块。动滑轮下方悬挂物块,定滑轮右侧下方悬挂物块,悬挂滑轮的轻质细线均竖直。初始时,、静止,现同时由静止释放、。已知的质量为,的质量为,一切阻力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细线足够长,、始终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求:(1)当的位移为时,速度的大小;(2)当的位移为时,细线突然断开,从开始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升的最大高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县域联盟测评高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答案∶C解析∶瞬时速度可以准确描述物体在某个位置的运动状态,因为它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而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描述的是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平均加速度描述的是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2.答案∶B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做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合外力来维持。3.答案∶A解析∶狐狸离开地面后,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做斜抛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断改变;狐狸起跳过程中,所受支持力大于其重力;钻进雪地时,受到雪地的阻力,机械能减少。4.答案∶D解析∶阻力功率大小。5.答案∶A解析∶根据曲线运动的合力方向指向轨迹凹侧,正确选项为A。6.答案∶D解析∶水流下落时间由高度决定,所以水流的下落时间可求;水流的初速度由水平距离和下落时间可以求出;水平初速度越大,水平距离越大;若求水流在空中的体积需要知道管口横截面积大小。7.答案∶B解析∶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轨道是椭圆;开普勒第二定律指出同一椭圆轨道上,行星的速度与行星和太阳距离成反比,乘积是一个定值;近日点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小于其所需向心力,行星做离心运动;远日点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行星做向心运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答案∶BD解析∶地球自转时,两点的角速度相同,运动半径不相等,因此线速度大小不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同()。9.答案∶BD解析∶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小于两极处的。地球两极处万有引力提供重力,地球赤道处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重力,一部分提供向心力。若地球转速加快,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10.答案∶BC解析∶根据第一宇宙速度公式和重力加速度公式,可求出木卫一与木卫二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三、实验题∶本题包含2小题,共1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答。11.(8分)(1)B(2分)说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2)1.0m/s(3分)点坐标为(,),代入公式可得,由公式可得。(3)3.9m/s或4.0m/s(3分)球点竖直的分速度即为此时球的速度,根据可得。12.(8分)(1)A(1分)实验操作顺序是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2)(3分)(3分)重物下落高度为,故重力势能减少量为,重物在B点的速度为,在F点的速度为,故动能增加量为。(3)大于(1分)实际中存在阻力,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增加量。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解析∶(1)两物块整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3分)代入数据解得(2分)(2)以左边物块为研究对象,它与整体的加速度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有(3分)代入数据解得(2分)14.(12分)解析∶(1)物块在滑道上做圆周运动,在Q点,受到轨道的支持力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可得(3分)代入数据解得(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1分)(2)物块由P到Q,根据动能定理有(3分)代入数据解得(3分)15.(16分)解析∶(1)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由图可知A下降h,B上升2h,且B的速度是A的2倍,以初始时释放A、B所在平面为零势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解得(2)细线断开后,B做竖直上抛运动,设上升高度为,由运动学知识可得∶解得B从开始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升的最大高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