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项城三高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中越东兴-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力支撑,也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和中国-越南经贸投资合作的重要的样板间。早在2013年10月,中国和越南两国就达成一致要在北仑河的两岸各自划出10平方公里的特殊监管区域,用于建设中越东兴-南芒街的跨境经济合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中越经济合作区建成后( )A. 中越间区域联系更便捷 B. 中越双方自然要素差异逐渐扩大C. 南芒街的行政范围扩大 D. 经济合作区边界过渡性更加明显2. 中越经济合作区适合发展的产业主要有( )①现代服务业②国际物流业③进出口加工业④高新技术产业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近几年来,广东省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 )A. 大量海船在该海域捕鱼B. 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C. 防止捕鱼船拉拖网作业D. 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4. 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④中亚 ⑤俄罗斯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当前国家提出确保粮食安全,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下图为我国2019年耕地等级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A. 扩大耕地面积 B. 提高耕地质量 C. 提高机械化水平 D. 增加作物熟制6. 针对各区域实际问题,实现“藏粮于地”做法合理的是( )A. 东北平原——黑土退化——建设防护林 B. 长江三角洲——土壤污染——轮作休耕C. 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引淡淋盐 D. 江南丘陵——土质粘重——增施生石灰我国在南海某区域吹沙填海,建成了一座面积2.8平方千米的人工岛,岛上建有机场、医院等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地质勘探队在该人工岛多处发现水质较好的地下淡水资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我国南海某区域吹沙填海建设人工岛可以更好地( )A. 监测海面升降 B. 维护海洋权益 C. 保护海洋生态 D. 创新海洋科技8. 该人工岛上机场、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开发利用了( )A. 海洋矿产资源 B. 海洋生物资源 C. 海洋能源资源 D. 海洋空间资源9. 从水循环角度考虑,提升该人工岛地下淡水储量的主要措施是( )A. 硬化地面 B. 海水回灌 C. 绿化岛屿 D. 疏通河道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最高。近年来,新能源比重不断上升。下图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B. 使用历史较悠久C. 煤炭开采成本极低 D. 能源需求量较大1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不利影响是( )A. 煤炭利用过程中安全隐患严重 B. 煤炭在利用过程中严重污染大气C. 对煤炭运输技术要求高 D.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易诱发地震12.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变化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A. 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B.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C. 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 改善了环境质量锂电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上游主要是锂盐及锂材料生产,中游主要是锂电池生产,下游主要是系列终端产品生产,如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等。成渝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基地。遂宁市位于成都和重庆的中间位置,经多年发展,逐渐占据国内锂盐和锂材料的优势地位,有“锂业之都”称号。下图示意遂宁市锂电产业发展时间轨迹。13. 遂宁市锂电产业链中,大型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A. 原料成本上升,供应波动 B. 规模化生产,技术引领升级C. 抑制技术创新,延缓升级 D. 品牌效应削弱,竞争力下降14. 遂宁市在成渝锂电产业中的合理分工是( )A. 主导研发环节,取代成渝职能 B. 承接制造环节,产业链延伸升级C. 完全依附市场,放弃技术突破 D. 独立封闭发展,脱离区域协作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CO2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是生态系统呼吸(Reco)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指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碳量)之差,负值表示碳汇(碳吸收),正值表示碳源(碳排放)。下图表示祁连山北坡亚高山草甸2021年生态系统呼吸和总初级生产力的月变化(单位:gC·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关于该地区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各月均表现为碳汇 B. 全年总体表现为碳汇C. 冬季呼吸作用最强 D. 冬季主要表现为碳源16. 影响该地区碳收支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压 B. 降水 C. 气温 D. 海拔第II卷(非选择题)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占河南省的1/6。近年来,周口市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为主的产业集群。周口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在2015—2023年间,产值从800亿元增长至1800亿元,就业人数从50万增长至120万)2023年,周口市被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其“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发展模式成为河南省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材料二:下图为周口市市县邻居地图。(1)分析周口市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2)简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对周口市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3)从“粮食安全”角度,为周口市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合理建议。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河南省平顶山市曾因煤炭产业兴盛,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近年来,平顶山市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在部分沉陷区推行“农光互补”模式,即在土地上方架设光伏板用于发电,下方土地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下图为平顶山市“农光互补”模式景观图。(1)简述平顶山市发展“农光互补”模式的优势条件。(2)分析“农光互补”模式对当地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3)说明“农光互补”模式在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4)从保障能源安全角度,阐述我国推广“农光互补”模式的战略意义。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刚果(金)蕴藏多种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且品位较高。在“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指引下,2018年某地质矿业集团对刚果(金)东南角的卢本巴希市(下图)进行投资,通过“一扩一增”改扩建项目,实现铜、钴产能跃升。在用工方面,该集团坚持“用工本地化”策略,成功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熟练的建筑、冶炼、设备操作、维修工人及产业中高端管理者。受当地资源禀赋和水电站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项目运营初期电力供应经常无法得到保障。在此情况下,该集团联合我国相关企业共同开发智能光伏项目,每年发电量可达1090万千瓦(1)分别说明“用工本地化”策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国家的有利影响。(2)分析项目运营初期电力供应经常无法得到保障的原因。(3)指出该集团通过开发智能光储项目解决供电问题的合理性。项城三高2024-2025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2题答案】【答案】1 A 2. A【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D【5~6题答案】【答案】5. B 6. C【7~9题答案】【答案】7. B 8. D 9. C【10~11题答案】【答案】10. A 11. B【12题答案】【答案】B【13~14题答案】【答案】13. B 14. B【15~16题答案】【答案】15 B 16. C第II卷(非选择题)【17题答案】【答案】(1)农产品资源丰富,原料充足;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地形平坦,利于生产和布局;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运输和原料输入;政策支持,被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障粮食生产;保护耕地资源,确保耕地面积稳定;发展生态农业,保障粮食质量安全。【18题答案】【答案】(1)优势条件:有大面积采煤沉陷区,土地资源充足且地价低;光照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潜力大;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农业基础较好,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种植。(2)积极影响:光伏板遮挡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墒情;提供清洁能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增加农产品种类和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3)作用:推动能源产业发展,增加清洁能源比重;促进农业与能源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光伏设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4)战略意义: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19题答案】【答案】(1)对企业:当地工资水平低,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本地化运营(本地人管理本地人),增强互信,缓和劳资矛盾,利于企业在当地长期稳定运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对国家:帮助培养人才,促进就业,增强民众对中国(或中资企业)好感,提升中国国家形象。(2)地处河流上游,流域面积较小,水量较小,水能资源较小;设备老旧,发电效率低、故障多;电力供应途径单一;电力供应能力弱且不稳定;有色金属冶炼电力需求大。(3)当地纬度低,且地处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中国光伏产业技术先进、成熟,为项目提供技术保障;智能光储项目,兼具发电与储能,可灵活调整电力供应,稳产保产增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