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2018年我国某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关系。目前,肇庆、江门、惠州等市人口持续减少,被誉为“人口收缩型城市”。针对这些收缩型城市,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它们“瘦身强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在成为该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集聚 B.辐射 C.转移 D.流动
2.影响图示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空间距离 B.产业布局 C.服务范围 D.行政等级
3.面对城市收缩,这些城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化产业结构②加快工业化进程③建设新城区④优化城市功能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区域发展受区域环境特征影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梯田文化,图示意我国四处有名的梯田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梯田的建设与快速发展最主要目的是缓解( )
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水土流失问题 D.人多地少矛盾
5.与哈尼梯田和龙脊梯田相比,土坡梯田的水土特点表现为( )
A.土多水少 B.土多水多 C.土少水多 D.土少水少
6.近年来,石堰梯田面积持续减小,消失的梯田主要转换为( )
A.草地 B.林地 C.荒地 D.建筑用地
我国某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是行业领域内知名企业,30年来一直是行业出口冠军。近年来,该集团围绕产业升级,除依托集团内部研究院外,发生如图所示系列事件,走出了一条从低端仿造到高端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之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面最适合借鉴该企业经验的行业是( )
A.水泥生产 B.工程施工 C.机械制造 D.芯片软件
8.据图分析,该企业产业升级的主要策略属于( )
A.并购关联技术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B.并购国际知名品牌,进军产业链高端
C.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质量升级 D.并购知名供应商,带动生产与出口
某地理研学小组对家乡一小水库进行考察。该水库三面环山,高差不超过186米,流域内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覆盖率近80%。该水库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汇水流域的土壤侵蚀。沉积物中的炭屑为山火产物,总炭屑浓度与总花粉孢子浓度的比值(A值)可客观反映汇水流域山火情况。图为研学小组绘制的该水库1960~2009年沉积物平均粒径、A值和汇水流域降水统计数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修建水库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促进航运 B.减少洪水 C.提供灌溉用水 D.发电缓解燃料不足
10.根据图所示1978年观测数据可推测当年该水库汇水流域最可能( )
A.破坏山体开采石料 B.地表水下渗量增加
C.破坏植被种植果树 D.放火烧荒开垦耕地
11.据图判断该水库汇水流域砍伐乔木最严重的时段是( )
A.2000~2005年 B.1985~2000年 C.1977~1985年 D.1972~1977年
台田是华北平原东部地区一种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的耕作方式。修筑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暗管通向沟渠)然后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放养水生生物。图1为台田示意图,图2为图1虚线部分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面关于华北平原盐碱化地区土壤表层返盐的季节及主导因素正确的是( )
A.夏季蒸发旺盛 B.春季干旱缺水 C.夏季降水丰富 D.春季大水漫灌
13.下面关于该工作方式抑制盐碱化工作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阻挡膜下水盐上升,汇集膜上地下水,通过暗管排到沟渠,降低地下水位。
B.暗管通过引沟渠水进行淋盐,塑膜可以提高地下水水位,保障作物根吸水。
C.暗管利于通气透水,防止滞涝,塑膜可以保障作物根吸水,防止干旱。
D.暗管利于精准灌溉,节省水资源,塑膜可以保肥,减少水土污染,降低种植成本。
14.该地区台田模式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
①减轻土壤盐碱化,提高土壤肥力
②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③沟渠养殖和台田种植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④减少旱涝灾害,增加经济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促进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国家战略。下表为我国四大地区2011年、2021年部分要素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要素 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年份 2011 2021 2011 2021 2011 2021 2011 2021 2011 2021
甲 271355 592202 6.2 4.5 48.9 39.1 44.9 56.4 53350 104620
乙 104474 250132 12.3 8.6 53.5 41.3 34.2 50.1 29229 68633
丙 100235 239710 12.7 11.4 50.9 38.6 36.4 50.0 27731 62619
丁 45378 55699 10.8 13.4 53.1 35.2 36.1 51.4 41400 57250
15.2011要2021年,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变化显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最快 B.乙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最快
C.丙地区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丁地区第一产业产值增长最多
16.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对四大地区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区构筑创新高地,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②乙地区培育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内外通道
③丙地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功能
④丁地区推动国企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大力繁荣民营经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咸海是位于中亚地区的咸水湖,湖水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补充。1987年咸海分裂为南咸海和北咸海。图为1990~2015年南咸海水量平衡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咸海分裂为两个湖泊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水量亏损 B.湖泊水量盈余 C.湖区降水量减少 D.湖盆沉积物增多
18.推测1990年以来,南咸海蒸散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入湖径流量减少 B.湖泊水域面积减小
C.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D.流域内降雨量增加
“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个以服务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起于青海省共和县,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工程投入运营后,每年可向河南省输送清洁电能,超过该省用电量的八分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9.“青豫直流”工程的实施得益于( )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能丰富②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地质条件复杂,天然气资源丰富④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为保障该工程外送电能的稳定,需要发展( )
A.集热导热技术 B.节能降耗技术
C.电能储存技术 D.特高压输电技术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耕地非粮化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经营者将耕地用于非粮食作物种植的农业生产行为。某村地处低山丘陵,2023年户籍人口1570人,农业用地2486亩(按质量分为五等),其中优质的低洼地800亩左右,其余为丘陵坡地,各等级土地按人口均分。近年来,该村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突出,L市类似现象普遍。为保障粮食安全,当地政府拟定了“一户一块田”(通过土地整合,将分散多块承包地合并为一块集中连片农田)的政策,以期守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下表为2000年和2023年该村农业用地类型和面积统计。
年份 农业用地类型及面积(单位:亩)
粮食 菜地 鱼塘 果园 姜地 艾蒿地 河边沙地和林地 其他
2000 1955 26 15 0 0 0 180 310
2023 1835 35 16 39 74 62 210 215
(1)据表简述该村2000-2023年农业用地类型的变化特点。
(2)从耕地资源角度,分析该村耕地非粮化现象突出的原因。
(3)说明“一户一块田”政策对保障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地处内蒙古西部,曾发育有面积巨大的古湖。伴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古湖水位下降,面积缩小,湖泊解体,形成了沙漠与盐湖共存的独特景观。巨菌草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柔韧性强,其叶、茎、根均可以固氮。巨菌草用途广泛,是优质的饲料,也可用作食用菌的培养料、造纸、生物质发电等。为了改善生态、精准扶贫,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开展菌草治沙试验与示范。利用巨菌草作为先锋植物,次年便可在收割菌草的沙地上种植马铃薯、花生、西瓜等作物,效果显著。试验的成功对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地治理和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乌兰布和沙漠地区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与传统的草方格治沙相比,说明巨菌草治沙技术的突出优势。
(2)分析选择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开展巨菌草治沙试验的优势条件。
(3)简析巨菌草种植的推广对我国干旱、半干旱沙地精准扶贫的意义。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和资源型城市未枯先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1)据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图说明与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相比,氢能的优点。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A B C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C B C A B A C
21.(1)粮食用地面积大幅度减少(非粮食用地面积增大);新增果园、姜地、艾蒿地等用地类型非粮食用地类型增多。
(2)人均耕地面积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机械化);优质耕地面积小(质量一般的耕地面积较大),粮食单产低,效益低;地块分散,经营管理不便,粮食生产效益又比经济作物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3)通过合理的规划和整合土地,便于经营管理,减少非粮化和撂荒地,利于守护耕地红线;“一户一块田”政策,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利于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种粮积极性。
22.(1)生长快,治沙效率高;根系密集发达,固土能力更强;多年生禾本,可持续性强;菌草用途广,经济效益好。
(2)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大于200mm(更多),利于成活;靠近黄河、湖泊,地下水丰富;公路、铁路等交通便利,离县城近,基础设施条件好。
(3)保障牧草供给,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在菌草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3.(1)以煤和化工尾气为原料制氢,比风能和太阳能原料稳定,氢能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储氢,使氢能源供能稳定;氢能还可以燃烧和供热,利用方式灵活多样。
(2)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3)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新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大同位于京津冀冬季风上风向,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的环境质量,为京津冀的大气质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