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初三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徐德忠授课类型T(同步知识主题)C(杠杆平衡原理及其应用)T(学法与能力主题)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一、同步知识梳理知识点1: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F1L1+F11L11=F21L21+F2L2二、同步题型分析题型1:杠杆平衡原理公式的应用例1:如图所示,OA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杆长2m,当作用于A点一个30N的竖直向上的力F时,为使杠杆水平不动,应将重力G=150N的重物悬吊于距A端多少m处。?0.4m题型2:杠杆平衡原理概念的理解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动力臂B.动力臂和阻力臂不一定都在杠杆上C.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和一定等于杠杆的长度D.支点总是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答案:B题型3:杠杆平衡原理的实验探究例1:通过图甲乙丙实验可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练一练(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所用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所示。①根据图的实验,可以判断 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②根据图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b.用图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答案:三、课堂达标检测检测题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所需的实验器材除了两端带有平衡螺母的杠杆、支架、细线、钩码外,还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__。(2)张华同学发现杠杆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3)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张华同学同样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是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请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实验次数动力(N)动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346218129(5)某同学按照右图进行实验,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2)右水平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3)水平便于测量力臂(4)26(5)OA不是F1的力臂检测题2:如图,用测力计将长杆一端A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1;同理,用测力计将长杆的另一端B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2。则长杆的重力是(测力计保持竖直向上)()A.(F1+F2)/2B.F1+F2C.F1/F2D.F1×F2答案:B专题检测(说明:课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复习的重点,可以是提问的形式,也可以是测试的形式。)例1:如图(a)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在此杠杆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和钩码质量一样物体,如图(b)所示,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仍然平衡B.杠杆可能平衡C.杠杆一定不能平衡,杠杆的B端下沉D.杠杆是否平衡与加挂物体的质量多少无关二、知识梳理(说明:依据考纲,梳理相关连的知识点,做成专题模块。)1.杠杆一条件改变后杠杆将如何转动两边各加一个相等的力2.两边各减一个相等的力3.两边各加一个相等的力臂3.两边各减一个相等的力臂【思考1】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物体G1、G2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个物体G1、G2同时减小相同的力,则()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B.杠杆不能平衡,A端下沉C.杠杆不能平衡,B端下沉D.无法确定杠杆的状态【答案】C【教学建议】推到这一类题型的结论【思考2】龟兔赛跑结束后,返回途中捡到半个大西瓜(如图),都想独吃,互不相让。争论的结果是:谁的体重大谁吃。可没有弹簧测力计怎么办?这时来了一只老山羊,知道情况后便说“这好办,你们两个各蹲在西瓜的一边,就可以看出哪个重些”。于是兔龟分别蹲到西瓜的一边,结果西瓜还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老山羊又说:“你们各自向中间移动相等的距离看看”,结果乌龟那边上翘了,兔子很高兴,说:“怎么样,还是我重吧!西瓜归我。”老山羊说:“不对,应该给乌龟。”请你用所学的杠杆知识分析,老山羊的话有道理吗?这个西瓜到底归谁?请用公式推导说出你的理由(西瓜的质量不计)。【答案】证明:设兔子的力臂为L1,重为G1,乌龟的力臂为L2,重为G2第一次平衡,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得G1L1=G2L2(2分)当向内移动L后,得G1(L1-L)>G2(L2-L)(2分)即G1L1-G1L>G2L2-G2LG1L<G2L(1分)得G1<G2(1分)所以老山羊的话有道理(G直接用m表示扣1分)杠杆中力的方向或杠杆移动后力的大小将如何改变【思考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操作,他在杠杆的左端悬挂着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今用手拉着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沿图中虚线自位置l移动至位置2,并保持杠杆始终在水平方向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思考2】如图5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两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C.仍保持平衡D.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答案】C3.转动时需要的力最小的类型【思考1】如图所示杠杆中,O是支点,在B端挂一个重物,为使杠杆平衡,要在A端加一个力。四个力中数值最小的力是()A.F1B.F2C.F3D.F4【答案】B【思考2】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A.F1B.F2C.F3D.F4【答案】C4.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密度【思考2】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ρ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ρ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o;(2)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3);(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ρ油的表达式为:。【答案】(1)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1;(2)ρ油=(L0-L1)ρ/L0专题突破例1.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图甲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如图乙),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如图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图中右水桶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右移动一点距离B.乙图中右水桶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右水桶往左移动一点距离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答案】A例2:杆秤也是一种常见的称量工具。该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杆秤的刻度是否均匀,取一把刻度尺和一些已知质量的钩码来研究。在刻度尺最左端加上配重,刻度尺和配重的总重力为G0,它们的重心C位于提钮O左边L0处,如图6-27所示,用质量为m1的钩码做秤陀,用质量不计的细绳和小铁钩在提钮O左边L1处做一秤钩。现逐次增加秤钩处的钩码,调节秤陀的位置,使刻度尺保持平衡,记录下每次平衡时秤钩处的钩码质量mx与秤砣离提钮O的距离x,以x为横坐标,以mx为纵坐标,作出了如图6-28所示的图线,其中x0是直线与x轴的交点。(l)图线x0=。(用字母G0、L0、L1、m1、g表示)(2)图线显示的是一条直线说明了。图6-27图6-28【答案】(1)G0L0/m1g(2)杆秤的刻度是均匀的例3.如图3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1)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2)在杠杆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钩码;(3)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4)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A(1)(3) B(2)(4) C(2)(3)D(1)(4)【答案】A【变式训练】如图5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则()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答案】A43.(2012哈尔滨)如图,工人用撬棍撬起石块,O为支点.(1)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2)画出工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答案】例4.如图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1000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m,F的大小至少是N.【答案】省力1.6250例5.在电视剧《三国》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士兵用力拉动一个杠杆,会将石块抛向敌方阵营。它是一个杠杆。要把石块抛出去,图中作用在A点的力沿方向最小(填a、b或c)。【答案】费力C例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质量为56kg。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10N/kg)(1)该同学所受重力是多少?(2)在图中画出该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的力臂L1(3)若0B=1.0m,BC=0.4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答案】(1)G=mg=56㎏×10N/kg=560N(2)按要求作图完整(3)0C=0B+BC=1.0m+0.4m=1.4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OB=F●OCF=G●OB/OC=560N×1.0m/1.4m=400N例7.小明要测量一根1m左右、粗细和质地都均匀的细木棒的质量,通过估测发现木棒的质量会超出现有天平的量程.于是,他想用其他方法进行测量.现有器材:天平、一块质量适当的金属块、一把量程为20cm的刻度尺和几根足量长的细绳.只利用现有器材请你帮他设计测量这根细木棒质量的方案,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木棒质量的数学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答案】(1)主要实验步骤:①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②用细绳和刻度尺测出木棒的长度L;③将用细绳系好的金属块系在木棒的一端,然后再将另一细绳一端做成绳环套在木棒上,用手提起该绳的另一端,并移动绳环的位置,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④用细绳和刻度尺测量出绳环到系金属块那端的木棒长度L′.(2)如图,以O为支点,∵杠杆平衡,∴G铁×L′=G×(L﹣L′)即:mg×L′=Mg×(L﹣L′)解得:木棒的质量:M=m四、专题过关(课堂练习题选择:注重训练、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题型最好涵盖与知识点相关的不同类型,提倡习题合理变式,难度顺序递增,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此模块由教研培训员完成,区域教研需研讨,有必要时进修改和补充,老师辅导学生完成。)1.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胡萝卜重为 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GA G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2.4;大于2.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的长度是OB的三倍,A端细线下所挂28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B点用600N的动力竖直向下拉动,木杆静止不动,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此木杆为(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答案:80;费力3.如图所示,—根铁棒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转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F与动力臂L的大小变化是A.F增大,L增大B.F减小,L减小C.F增大,L减小D.F减小,L增大答案:C4.(2011年中考·浙江义乌卷)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答案:D5.如图所示,长度为2L的轻质细杆可在竖直面内绕竖直墙壁上的固定转轴O无摩擦地转动.AB为一段长度为1.5L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绳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现将绳的两端AB分别与墙壁及杆相连,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则杆的末端C处可悬挂重物的最大重力为.答案:3F/8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30N;不变7.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答案:(1)左;水平;力臂(2)F1l1=F2l2;不合理;结论具有偶然性(结论没有普遍性)(3)杠杆自重的影响。五、课后作业(主要由教研培训员完成,课后作业建议题目难度设置上有梯度,体现重点知识和能力考核,难度高于课堂练习,区域教研需研讨,有必要时进修改和补充,学生独立完成。)1.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B.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C.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D.探究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压、电阻的关系答案:A2.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3.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按图8所示,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F2,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用刻度尺在杠杆上测出对应的L1和L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F1/NL1/cmF2/NL2/cm11824228116321238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8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____,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___,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2)某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9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____(选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右倾斜”).答案:(1)方向大小(2)错误向左倾斜4.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O转动,B处挂一重物G,A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A.F大小不变,但F<GB.F大小不变,但F>GC.F逐渐减小,但F>GD.F逐渐增大,但F<G答案:过A、B分别作墙的垂线交墙于F、E∴AF∥BE∴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始终一样)∴AF/BE=AO/BO∵AO/BO是不变的∴AF/BE也不变又∵G不变,∴F也不变∵AF始终大于BE,∴F<G5.如上图所示,李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答案:6.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为G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A和GB的大小关系是( )A.GA>GB B.GA=GBC.GAD.无法比较答案:A六、专题总结(重点总结本专题知识涵盖的基本知识点回顾,常用教学方法,教学建议,,主要由区域教研组长带领同学科老师完成,同时,将内容整理到区域教研成果记录中)【教学建议】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几个大知识点中的要点,可以画出本节的知识树。同时将课堂练习中做错的题的错因进行回顾,让学生复述注意事项和解题思路。F甲F乙乙O·甲O·BA··图8图9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