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泌尿系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讲义-泌尿系统

资源简介

学员编号:

级:
九年级


数:3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C
(专题名称)
泌尿复习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课前检测
1、如图为人体局部血流示意图,a、b表示动脉,c表示毛细血管,a、b、c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则c处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气体交换
B.物质交换
C.过滤作用
D.重吸收作用【答案】C【解析】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出球小动脉流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红细胞运输的氧并没有减少,血液仍然是动脉血.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故a、b表示动脉,c表示毛细血管,a、b、c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则c处进行的生理活动是滤过作用形成原尿.2、人体内,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结构是(
)A.肾小管  B.输尿管  C.尿道  D.出球小动脉【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泌尿系统结构的识记。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四部分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位于肾脏与膀胱之间,其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尿道是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出体内的通道。答案:B
3、下图表示的是血液流经某器官X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
A.肺
B.肾脏
C.肝脏
D.心脏【答案】B4、某病人每天的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可能是哪种结构发生病变所致(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动脉
D.肾小囊【答案】A5、原尿与尿液在成分上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肾小管有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新吸收作用C.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尿的作用【答案】B6、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腔中的原尿和肾盂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回答问题:液体主要成份血浆(g/L)原尿(g/L)尿液(g/L)水930970950蛋白质80微量0葡萄糖1.01.00无机盐9.09.011.0尿
素0.30.31.8(1)从表格数据可以得知,尿液中的主要成分是
。(2)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以看出肾小球有
作用。(3)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尿液中却没有,是因为肾小管的
作用。【答案】(1)水
(2)过滤(或滤过)
(3)重吸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及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1)通过观察比较图表中的数据可知,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为950g/L,远远多于其他成分。(2)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知,两者的尿素、无机盐、葡萄糖含量相同,水分含量相差不大,蛋白质含量血浆明显高于原尿,说明大分子的蛋白质无法透过肾小球进入肾小囊,其余成分可以透过,故肾小球有过滤作用。(3)原尿中的葡萄糖为1.0g/L,而尿液中为0,说明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回血液。知识梳理1、人体内排泄的途径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排泄。人体有三条排泄途径:一是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并排出汗液;二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三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液。通过排泄,维持了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2、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膀胱、尿道是排尿的通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人体的腹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侧各一个。人体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又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组成。每个肾脏大约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肾单位的构成:3、尿液的形成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和氨等,尿液的形成主要由三个生理过程组成。血液通过肾动脉流经肾脏时,经过了以下三个过程:一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二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三是肾小管收集管的分泌作用。其中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尿液形成的两个主要过程。(1)原尿的形成: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作用。肾小球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是毛细血管球,相当于一个具有许多小孔的“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中大量的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透过毛细血管和肾小囊的内壁,进入肾小囊腔内,这就是原尿。正常成人每天大约可以形成原尿150升~200升。(2)尿液的形成: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许多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某些无机盐、大部分水等,又会重新被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吸收,回到循环系统,其余的一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由肾小管送入肾孟。(3)肾小管的分泌功能:在肾小管进行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还会将肾小管细胞产生的少量含氮代谢终产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分泌到尿液中,随尿液一起排出体外。(4)血浆、原尿和尿液在成分上的比较液体成分血浆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原尿含有血液中的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外的几乎所有物质尿液原尿中的除了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少量的无机盐外剩下的物质4、尿的排出肾脏形成的尿,经过肾孟流入输尿管,再由输尿管流入膀胱。膀胱在盆腔内,是一个主要由平滑肌构成的囊,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它有一个出口,与尿道相通。出口处周围有环行的平滑肌——尿道括约肌。5、排尿的意义  ①排出人体产生的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三、题型突破题型一
、排泄和泌尿系统的组成1、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排泄产物的是(  )
①呼出的二氧化碳 ②汗液 ③尿液 ④粪便 ⑤唾液 ⑥胃液 ⑦胆汁 ⑧胰液.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⑥D.⑥⑦⑧【答案】B【解析】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尿素等,这些物质在人体中多了会对人体有害,所以必须排出体外,而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可见B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排泄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A.通过呼吸系统呼出二氧化碳属于排泄
B.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素属于排泄
C.通过皮肤流汗排出多余的水属于排泄
D.通过消化系统排出粪便属于排泄【答案】D【解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可见D符合题意.3、将下图人体泌尿系统的各器官与其对应的名称连线。【答案】A――a
B――c
C――b
D――d【解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组成.图中,A为肾脏,B为输尿管,C为膀胱,D为尿道.题型二
、尿液的形成和排除1、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肾单位内各部分结构的特点。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肾小囊内流原尿,肾小管经过重吸收后由原尿变成尿液。2、下图是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物质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答案】C3、右图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的变化,AB段表示(
)A.肾单位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球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分、部分无机盐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重新吸收,而尿素没有被重吸收,其浓度会升高。4、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对肾脏功能特点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⑴基本知识点分析:血液流入肾脏后,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大部分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从而使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了,在肾脏,血管和肾脏细胞之间也进行气体交换,肾脏细胞获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经肾静脉运走。⑵选项分析: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氧气减少,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多⑶易错点:只考虑到尿素的变化而分析不出氧气的变化。5、健康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有关原尿和终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尿含大分子蛋白质,终尿内不含
B.
终尿中尿素的浓度比原尿高C.原尿和终尿都含有葡萄糖
D.等量的原尿和终尿含有等量的无机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尿和终尿的成分。原尿是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除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成分主要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由于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肾小管外面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终尿。因此,原尿和终尿中都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与终尿相比,终尿中不含葡萄糖,且终尿中尿素和无机盐的浓度都比原尿中高。6、小李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你推断小李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体
B.肾小囊
C.肾小球
D.肾小管【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肾小球有过滤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物质都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在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若肾小球出现病变,则其通透性增加,使血细胞(红细胞)也能透过,从而使尿液中出现血细胞。7、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每天应该喝足量的水,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请根据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和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表:血浆、原尿和尿液部分成分比较(单位:g/L)成分样本一
样本二样本三蛋白质80.00.00.3葡萄糖1.00.01.0尿素
0.318.00.3(1)图中,①所示结构的功能是
。(2)图6中,②所示结构的名称是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样本
为尿液,它可以暂时贮存在膀胱中。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出。(4)当人体内
分泌不足时,血糖浓度会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答案】(1)形成尿液
(2)输尿管
(3)样本二
(4)胰岛素【解析】图中①为肾脏,其功能是形成尿液;②为输尿管,
③为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④是尿道。①、②、③、④组成了泌尿系统。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因此样本二为尿液;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得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来治疗。8、“肾功能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下图是肾透析仪示意图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一一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阅读上述资料,比较肾透析仪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l)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
相似。(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A

,B

,C

。A
、B
、C
共同组成的结构是
,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3)血液在流经A
时,通过
作用,除

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B
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
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
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叫做
作用。(4)肾诱析仪中与图示A
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它的具体作用是
【答案】(
1)血浆(或原尿)(
2)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单位(3)滤过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重吸收(4)半透膜
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半透膜渗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还向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题型三、人体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1、如图X表示人体某内脏器官,a代表流入该器官的血液,b代表流出该器官的血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b中氧气含量增加,则X为肺
B.若b中尿素含量减少,则X为肾脏
C.若b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X可能为小肠
D.若b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则X可能为肝脏
【答案】D【解析】A、血液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若b中氧气含量增加,则X为肺,故不符合题意.B、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随尿液一起排出,因此若b中尿素含量减少,则X为肾脏.故不符合意;
C、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因此若b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X可能为小肠.故不符合题意;
D、肝脏属于组织细胞,因此血液流经肝脏时,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而血液经过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若b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则X可能为肺.故符合题意.2、图为血液流经某器官时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b表示肺,则a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B.若b代表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C.若b代表小肠,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D.若b代表肾脏,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答案】C【解析】A、若b表示肺,则a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在b处发生的是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即a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流经器官b后变成了动脉血.故不符合题意.B、若b代表心脏,则a血管可能是上、下腔静脉或肺静脉,c血管可能是肺动脉或主动脉;而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主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故不符合题意.
C、若b代表小肠,则从a血管流入小肠的动脉血与小肠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变成了从c血管流出的静脉血.故符合题意.
D、若b代表肾脏,则血液在b进行了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了,但同时血液中的氧气也被组成肾脏的组织细胞利用了,因此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是静脉血.故不符合题意.3、了解自身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毒胶囊”是指黑心商人用有毒的工业明胶做成药物胶囊坑害百姓.为了防止药物成分和胃酸接触失去药性,正宗的药物胶囊材料用
淀粉淀粉做最好,它在小肠才被消化成图中的a物质葡萄糖.
(2)小张偶感头晕,静脉抽血检查发现有轻微贫血,他应该注意多吃含蛋白质和
铁铁质的食物.
(3)图中所示与通向外界的4条途径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44(填数字)
(4)小毛患肠胃炎到医院打点滴,药物到达病灶前最先进入心脏四腔中的哪个腔?
右心房右心房.
(5)在一次心脏跳动的过程中,B和D是
同时同时(同时/交替)收缩的;B和D内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B内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D内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B内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D内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6)血管②与血管①相比,②中的血液内含量明显降低的物质有
氧气、无机盐、尿素等氧气、无机盐、尿素等,原因是经过了
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
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答案】(1)淀粉; (2)铁(写Fe可给分); (3)【4】; (4)右心房; (5)同时;B内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D内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6)氧气、无机盐、尿素等;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重吸收;【解析】(1)胃中含有的胃液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因此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根据胃的这个特点,医学上常把对该器官刺激较大的药物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以使服药时保护其不受伤害.(2)由于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小张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较为丰富的食物.(3)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4条途径中,1表示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排出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2表示的是尿的排出;3.表示细胞内代谢物质的排出;4表示排出的是消化后的物质---粪便,属于排遗物.因此不属于排泄的是4.(4)如果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疗,药物经过的途径为:静脉血管→上(或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胃部动脉→胃部毛细血管→病灶.因此药物到达病灶前最先进入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或A.(5)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到一次心跳.B右心室和D左心室是同时舒张的,B内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D内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6)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少,尿素等废物少,养料少,二氧化碳多.四、专题过关专题一:排泄和泌尿系统的组成1、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
)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
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
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排泄与排遗的区别。排泄是指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包括排出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水分;粪便是由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的,其排出的过程成为排遗。2、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分析可知f1是营养物质,进入静脉血
B.图中f8进入B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C.图中D为皮肤组织,则2可能为汗液
D.图中表示排泄途径的是1,2,3【答案】A【解析】A、f1是食物经消化系统消化后被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营养物质,血液流经消化道壁内的毛细血管时: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组成消化道的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消化道后,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从消化道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故符合题意.B、人体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假若图中f8进入B,则表示外界气体进入肺,是吸气过程,吸气时呼吸肌(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故不符合题意.C、皮肤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物质2虽然是汗腺分泌的汗液,具有排泄作用,但表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1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不是排泄;排泄是指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故不符合题意.3、以下有关泌尿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B.正常情况下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出肾小球
C.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该有葡萄糖
D.排出大便不属于泌尿系统的功能【答案】C【解析】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故A正确;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出肾小球,故B正确;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中有葡萄糖,故C错误;D、排出大便不属于泌尿系统的功能,应该属于消化系统的功能,故D正确.
4、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是图中的哪个部位功能发生障碍?(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5、下图分别是人体血液流经X、Y器官后部分成分的变化情况.请推测X、Y是什么(  )A.肺、小肠
B.肾、肝
C.肾、小肠
D.肝、肾【答案】C【解析】血液流经X器官后,尿素含量明显降低,说明该器官是肾脏,因为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含量会降低,同时血液携带的氧气被组成肾脏的组织细胞利用了,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血液流经Y器官后,养料含量明显增高,说明该器官是小肠,因为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其中的营养物质会增多,同时,血液中的氧气被组成小肠的细胞利用了,因此氧气含量降低.
6、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
)A.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B.胸腔,左右各一个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
D.腹腔的上方偏右【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肾脏位置的识记。人体的内脏器官中,心脏和肺位于胸腔中,其余的肝、脾、胃、肠、肾等内脏器官都位于腹腔中,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肺位于胸腔中左右各一个,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两肺之间,肝脏位于腹腔偏右上方。专题二:尿液的形成和排除1、从人体中得到三种液体,其分析结果见下表,判断它们依次来自(  )成分/样品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尿酸(%)钠(%)钾(%)10.0010.10.030.0030.0010.342002.00.050.10.40380.10.030.0030.0010.34A.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
B.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C.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
D.肾小球,收集管,肾小囊【答案】C【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根据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可以知道血浆中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原尿中没有蛋白质,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蛋白质、没有葡萄糖.样本3液体含有蛋白质8、葡萄糖0.1,因此是血浆;样本1中蛋白质微量0.03、有葡萄糖0.1,因此是原尿;样本2中没有蛋白质、没有葡萄糖,因此是尿液.因此,尿液来自肾盂、血浆来自血管、原尿来自肾小囊.2、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Ⅲ为肺动脉
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答案】A【解析】A、脂肪的消化是在小肠里进行的,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脂肪在小肠里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导致小肠内脂肪含量下降.因此,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故符合题意.
B、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Ⅰ为肺动脉,Ⅱ为肺泡外毛细血管,Ⅲ为肺静脉.故不符合题意;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故不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但是含量不仅减少而且减少为0.故不符合题意.3、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答案】D专题三:人体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1、根据图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可能是肾脏
B.根据尿素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定不是肝脏
C.根据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推出血液经过的器官可能是肺
D.满足图示所有条件的器官不可能是肺、小肠和肾脏
【答案】C【解析】A、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形成尿的场所.肾脏就像精密的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时,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同时产生尿液.血液经过肾脏后,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经过肾脏后,葡萄糖的含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据图可知尿素的含量不变,所以有可能经过肝脏.不符合题意;C、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颜色暗红、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就变成了颜色鲜红、含氧较多的动脉血.符合题意;
D、由于小肠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经小肠的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但小肠又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而由小肠流出的血液是含养料丰富的静脉血.血液经过肾脏后,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据图可知有可能是肺.不符合题意.2、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等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消化道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物质a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①]
,[⑤]是
.(2)物质b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透过
层细胞.(3)在组织细胞与血液发生物质交换后,血液就变成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血.(4)血液流经肾脏时,表示肾小管重吸收过程的是
(选填“e”或“f”).【答案】(1)小肠;右心房;动脉;(2)2(或两);(3)静脉;(4)e.【解析】:(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物质a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①→②→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③→④→⑤主动脉,即物质a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①右心房,⑤是主动脉,是动脉血管.(2)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物质b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透过两层细胞.(3)血液经过了组织处毛细血管,在这里,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即血液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4)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图中血液流经肾脏时,表示肾小管重吸收过程的是e.五、课后作业1、下列过程属于排泄的是(  )A.汗液由汗腺排出
B.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C.鼻腔流出鼻涕
D.气管排出痰【答案】A【解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鼻腔流鼻涕、气管排出的痰都不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都属于排泄.2、具有两条以上排泄途径的代谢终产物有(
)A.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B.尿素、葡萄糖、无机盐C.尿素、无机盐、二氧化碳
D.水、尿素、无机盐【答案】D【解析】B项中的葡萄糖不属于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只有通过呼吸排出,水、尿素、无机盐等则既可以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还可以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3、图表为甲、乙、丙、丁四人尿检的部分指标结果(-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据表1可以推断出尿检结果正常的是(  ) 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血细胞甲+-+-乙+-+++丙--+-丁-+++-A.甲B.乙C.丙D.丁【答案】C4、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尿道【答案】D5、如图为肾小球的结构模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L、K为血管)(  )A.L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K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
B.L内流动的液体是静脉血,K内流动的液体是静脉血
C.L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K内流动的液体是静脉血
D.L内流动的液体是静脉血,K内流动的液体是动脉血【答案】A【解析】图为一肾小球结构模式图,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粗,能够增加肾小球的渗透压.图中的L比K较粗,故L是入球小动脉,K是出球小动脉.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的动力来自于渗透压,没有能量的消耗,也就不消耗氧气,故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面流的都是动脉血.6、
剧烈运动时,运动员表现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是(
)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答案】B7、农民将人尿收集起来,加水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请问:正常尿液的成分中不含下列何种物质(
)A.
尿素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答案】D8、图中B为人体某部位毛细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A和C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则B所代表的结构是
肾小球,它和肾小囊壁发挥
过滤作用.
(2)如果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那么B最可能的是
肺泡处的毛细血管.
(3)如果B为缠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
静脉血.【答案】(1)肾小球
过滤
(2)肺泡
(3)静脉【解析】:(1)肾小球两端连的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面流的都是动脉血.如果A和C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则A是入球小动脉,C是出球小动脉,B所代表的结构是肾小球,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具有滤过作用.(2)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两端分别连着肺动脉和肺静脉,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如果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是流动的是动脉血,那么A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B是肺泡处的毛细血管.(3)肾小管两端分别连出球小动脉和静脉,如果B为缠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则C为肾小管静脉内流静脉血六、专题总结题i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