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二战后以美国产首的资本(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进一步调节。1、战后西方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保障,阶级矛盾缓和。2、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第三产业兴起和“新经济”出现。3、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放弃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这些调整顺应了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的需要,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二战后以美国产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产业兴起和“新经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对“福利国家”的学习,培养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利用图片形成的鲜明对比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调( http: / / www.21cnjy.com )整所带来的进步和变化。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和典型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西方国家的调节的学习( http: / / www.21cnjy.com ),培养敢于创新的精神。利用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通过学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模式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难点: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正确评价。四、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上课《罗斯福新政》后,对资本(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是一定程度上对上一课的继续和深化。本课结构相对简单学生容易接受。但学生很容易将“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视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五、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式教学法和情境创设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源。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情景导入:(以沉重的声调讲述)经( http: / / www.21cnjy.com )历过二战的冲击,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以二战中被毁的英国考文垂大教堂废墟等图片呈现战后的垃圾,瓦砾和废墟)面对如此景况,应当怎么办才能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的繁荣呢?(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新课)(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自主探究1:面对二战后的经济现状,用原有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能实现战后的重建与经济复兴吗?讲述:原有的经济理论已然不足以解决战后重建,一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西方国家所青睐,那么什么是凯恩斯主义?我们先看录像。(凯恩斯写信给美国总统的阐述自己的经济观点)1、凯恩斯主义(1) 产生的背景(2)主张(3)特点讲述: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那么西方国家是不是有此理论就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帆风顺了呢?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找出“黄金时期”和“滞胀”现象的表现及原因。2、黄金时期 表现:战后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出现战后20年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1)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2)利用科技革命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3、70年代初的“滞胀”现象表现:生产相对过剩且停滞;失业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特点: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原因:(1)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生产下降,出现经济危机。(根本原因) (2)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直接原因)过渡: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70年代初又出现了“滞胀”现象,那么应当如何解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滞胀”现象呢?4、混合经济:表现: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学习延伸1 分组讨论:伟人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联系我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干预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干预的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了更好的缓和社会矛盾,西方国家着手建立福利国家来缓和矛盾。二、 建立“福利国家”自主探究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和概况?目的: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劫”富济贫概况:(1)过程: 成功实践:20世纪30年代 发展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代(2)建立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提高)(3)社会福利资金(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4)福利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合作探究2:(显示福利国家的一些图片、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对福利国家的评价)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学思之窗]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张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想一想: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点拨学生领悟“梯子”和“安全网”的含义)学习延伸3 在当今西方国家构建福利国家时,十七大胡主席进一步明确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宏亮声音响彻神州大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宏亮的声音:(播放十七大胡主席讲话)听了胡主席振奋人心的讲话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和谐!我国的小康社会和西方国家的福利国家究竟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引起学生思考)请同学们思考“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与“福利国家”的联系与区别?过渡:不论是福利国家还是小康社会都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自主探究3:什么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2)兴起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连接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航天飞机发射,神6等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3)作用: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2、美国新经济的含义?表现?含义: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表现:(1)10年的高速增长 (2)良性运行:化解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消失 失业率降到最低 市场繁荣3、美国“新经济”的特点及本质:特点:(1)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2)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3)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在当今社会发展(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常快,表现也最为突出,同学们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日益发展的IT行业,网络及游戏等。(显示):一些图片,如上帝在上网,耐克的集约经济,网络游戏宣传画等材料。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面对高科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怎么做?你们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么,前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是如何调整的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下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前苏联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变化。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采用“回顾昨天(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世界的新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导学案】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学习要求】1、掌握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深刻认识国家垄断资主本义的实质。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难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二、预习内容知识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级)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开端——罗斯福新政(1)新政的特点:(2)新政的影响:( http: / / www.21cnjy.com )(B级)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①经济理论:②经济政策:国家经济,即实行国家对经济的。③作用:经济发展进入“”。(2)20世纪70年代以后①经济状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②经济政策: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b、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与私有制并存的“”。(B级)[思考探究]如何理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积极作用、局限性三个方面分析思考)知识点二:建立“福利国家”(A级)1、“福利国家”制度含义:在“( http: / / www.21cnjy.com )混合经济”下,实行、、、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A级)2、“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1)二战结束后,发展起来。(2)20世纪六七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3)七十年代以后,随着“滞胀危机”也引发了“”。(4)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美、英、法(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缩小。(B级)3、对“福利国家”的认识(1)目的:①主要目的:为了缩小,减少因贫困引发的。②根本目的:为了维护。(2)实质: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运用政策和,来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3)作用:①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②弊:a、政府财政支出过大导致。b、社会保障措施使劳动者滋长了依赖情绪,大大降低了人们的。(C级)[思考探究]阅读课本P89学思之窗,思考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知识点三:第三产业的兴起(A级)1、第三产业兴起的社会条件:(1)的进步(2)的发展(3)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B级)2、第三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1)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第一、第二产业提高的结果。(2)第三产业又以其新技术改造第一、第二产业,促进了的提高。(B级)3、第三产业繁荣的影响(1)拓展了领域,增加了,扩大了,行业更为多样化,从而减少了集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B级)[思考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英国法国日本第一产业2%2%3%第二产业38%38%40%第三产业60%60%57%材料(二)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 http: / / www.21cnjy.com )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事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知识点四:“新经济”的出现(A级)1、出现的时间:2、含义: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为基础,以为主导的新的。(B级)3、特点:(1)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2)低和低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B级)[思考探究]美国出现“新经济”的原因有哪些?(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采取的措施两个角度思考)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深刻认识国家垄断资主本义的实质。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二、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2、合作探究【探究学习】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二 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 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了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2)与材料一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_(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改变”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引人注目的改变”的主要含义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既然里根政府实行“少开支”政策,为何美国还会出现财政赤字急剧上升的现象?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1.二战后至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经过了恢复、发展和繁荣的发展历程。其中,经济发展尤其迅速的是:A.联邦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2.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C.破坏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D.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己的政策进行调整3.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的是:A.联邦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4.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的是: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40-50年代 D.50-60年代5.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是:①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②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③克林顿上台以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④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过后,资本主义世界没有出现繁荣,反而形成了“滞胀”局面,具本表现为:①生产停滞 ②通货膨胀 ③失业严重 ④物价上涨 ⑤外贸增长加快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7.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是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加大改革力度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90年代,里根上台以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B.美国充分吸纳世界尖端人才,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成果C.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D.里根的复兴经济计划的作用8.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西欧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是: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②西欧各国进行社会改革和政策调整③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④充分吸纳世界尖端人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下列不属于联邦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是:A.战后德国政局比较稳定。 B.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C.政府扶持工业的政策。 D.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10.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福利国家的发展③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的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问答题:11.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以继续发展,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繁荣景象?【课后练习与提高】选择题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①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 ②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④资本主义的一种倒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第三产业的讯速发展的原因是:①科学技术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第三产业不包括:A.商业 B.金融业 C.电信业 D.手工业4.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B.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C.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D.这些变化解决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5.克林顿政府的改革措施,对美国经济所起的作用是:①有效地使通货膨胀率上升,就业率下降 ②财政赤字递减,出现盈余③高科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④实现了美国经济有史以来持续增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二:第三产业不仅仅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2)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第三产业有什么重要性?(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问答题:7.从战争结束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对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长足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意义深元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是否能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制度固有的矛盾?为什么?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课内探究学案】探究一(1)答案:国家不干预经济或自由放任(2)答案: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3)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 http: / / www.21cnjy.com )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或“膨胀”。含义: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成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和持续增长;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原因:政府减税;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当堂检测】1-10: ACBDB BAABD11.参考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课后练习与提高】1-5: ADDDC6.参考答案:(1)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在生产领( http: / / www.21cnjy.com )域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成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源泉。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将大幅度上升。同时,第三产业自身也在发生变化,其范围在不断扩大,增加了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 http: / / www.21cnjy.com )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