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泊秦淮杜牧新 课 导 入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这个朝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后人合称他们为什么?除了“李杜”还有“小李杜”,“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唐朝李白和杜甫,后人把他们合称为“李杜”。“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新 课 导 入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是在哪个省?在古代它是个怎样的地方?江苏省。秦淮河穿南京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杜牧】(公元803—约公元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 者 简 介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背 景 链 接任务一 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歌女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大意: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靠近岸上的秦淮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任务二 赏读诗歌1.赏秦淮河的景同学们找到的秦淮河的景是哪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1.赏秦淮河的景营造了一个怎么样的环境?①笼,笼罩。②运用互文的手法,两个“笼”字连用,将“烟”、“水”、“月”、“沙”等景物融为一体。③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清冷的河水和白沙。④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秦淮河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⑤渲染了一种冷寂凄清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2.知秦淮河的人想象一下,当时秦淮河边两岸除了诗人,还有哪些人也在场。酒家、商女、听曲的达官贵人。2.知秦淮河的人齐读最后两句,思考:杜牧认为商女不懂亡国恨,理由是什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玉树后庭花陈叔宝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2.知秦淮河的人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久复。”时人以歌谶,此其不久兆也。 ——《隋书五行志》谶:(迷信的人指事前的预言,事后应验的话。) 后世多称《后庭花》为亡国之音。2.知秦淮河的人歌女唱亡国的曲,诗人杜牧说这些歌女不懂亡国恨,他真的是在批评这些歌女吗?曲笔,辛辣讽刺。这里用的是曲笔(历史编纂术语。为当权者隐瞒、曲折历史的真相。故为曲笔,与“直笔”意思相反),表面上看似批评“商女”,实则讽刺沉溺于声色歌舞中的达官贵人,于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2.知秦淮河的人歌女唱亡国的曲,诗人杜牧说这些歌女不懂亡国恨,他真的是在批评这些歌女吗?用典,借古讽今。借用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典故,讽刺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任务三 体会情感1.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对其进行及其辛辣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如何朗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愤慨、忧虑、批评、不满、无奈.....朗读诗歌。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的忧虑。课 堂 小 结读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诗句,加深体会。“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南唐·李煜《浪淘沙》“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元·傅若金《金陵晚眺》“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课 后 延 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泊秦淮》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学习任务】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细读课文,理清结构3.细节探究,品析活板4.品析精神,体悟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抢答游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可以举手抢答。(1)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2)这个朝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后人合称他们为什么?(3)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4)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是在哪个省?在古代它是个怎样的地方?预设:(1)唐朝。(2)李白和杜甫,后人把他们合称为“大李杜”。(3)“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4)江苏省。秦淮河穿南京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师: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认识作者:【杜牧】(公元803—约公元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背景链接: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二、任务开展任务一: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明确: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听示范朗读。3.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①理解词语商女:歌女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②诗歌大意: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靠近岸上的秦淮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任务二:赏读诗歌1.赏秦淮河的景——朦胧凄清(1)同学们找到的秦淮河的景是哪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2)营造了一个怎么样的环境?①笼,笼罩。②运用互文的手法,两个“笼”字连用,将“烟”、“水”、“月”、“沙”等景物融为一体。③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清冷的河水和白沙。④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秦淮河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⑤渲染了一种冷寂凄清的氛围,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2.知秦淮河的人——诗人、商女、听曲的达官贵人(1)想象一下,当时秦淮河边两岸除了诗人,还有哪些人也在场。预设:酒家、商女、听曲的达官贵人。(2)齐读最后两句,思考:杜牧认为商女不懂亡国恨,理由是什么?预设:隔江犹唱后庭花。补充:玉树后庭花陈叔宝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久复。”时人以歌谶,此其不久兆也。 ——《隋书五行志》谶:(迷信的人指事前的预言,事后应验的话。) 小结:后世多称《后庭花》为亡国之音。(3)歌女唱亡国的曲,诗人杜牧说这些歌女不懂亡国恨,他真的是在批评这些歌女吗?预设:手法1:曲笔,辛辣讽刺。这里用的是曲笔(历史编纂术语。为当权者隐瞒、曲折历史的真相。故为曲笔,与“直笔”意思相反),表面上看似批评“商女”,实则讽刺沉溺于声色歌舞中的达官贵人,于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手法2:用典,借古讽今。借用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典故,讽刺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任务三:体会情感1.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对其进行及其辛辣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2.你会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朗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预设:愤慨、忧虑、批评、不满、无奈.....3.朗读诗歌。课堂小结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的忧虑。四、课后延学读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诗句,加深体会。“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南唐·李煜《浪淘沙》“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元·傅若金《金陵晚眺》“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泊秦淮》教学设计-(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pptx.doc 《泊秦淮》教学课件-(同步教学)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备课系列.pptx.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