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科竞赛语文学科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 8 页,有三个主题学习活动,20 个题目,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长为 120 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
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 4 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
七年级开展了以“追光”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主题一】追君子之光(40 分)
学校计划设计一面“追光墙”,以下是主题墙的介绍词,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探源 介绍词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追光”主题墙!我们将从“光”的字形入手,开
启一场追光之旅。
“光”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人举着火把(见左图),可见光的本义
是 。晨曦之光可以在飘渺迷雾中驱散阴霾,灯塔之光可以在
茫茫大海中指引方向。
追光之旅从无坦途,需踏碎荆棘,留下脚印。当深 xiāo( )的疲惫
试图侵蚀意志,当孤寂的暗夜传来命运的呜咽( ),我们要以锲( )而不
舍的毅力和磐石难撼的坚韧,保存永不熄灭的热情,坚守逐光不息的初心。
1.请你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1 分)
①深 xiāo( ) A.宵 B.霄
2.请你给加点字注音。(2 分)
②呜咽( ) ③锲( )而不舍
3.根据“光”的甲骨文字形,可以推断光的本义是 。(1 分)
4.介绍词的画线句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1 分)
5.小文在古诗文中找到了君子之风,请你帮助小文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10 分)
文耀华夏千秋在,君子之风万古长。在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彰显君子之风的名句。君子之风是
第 1 页,共 2 页
《木兰诗》中花木兰“万里赴戎机,① ”的飒爽英姿;是刘禹锡《陋室铭》
中“② ,无案牍之劳形”超尘绝俗的胸襟;是杜甫《望岳》中“③
,④ ”俯视一切的豪情壮志;是龚自珍《己亥杂
诗(其五)》中“⑤ ,⑥ ”不甘自弃、不忘报国的
献身精神;是王安石《登飞来峰》中“⑦ ,⑧ ”面对纷扰的政
坛无所畏惧的态度;是杜牧《泊秦淮》里“⑨ ,⑩
”沉重的兴亡之忧。
6.小语试图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这两部作品中寻找君子之光,请你帮助她一起完
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梳理(3 分)
片段 人物 体现的精神
他像一个刚刚入门的学生,如饥似渴地阅读。甚至一天一
夜读十八个钟头。假如不是达雅仿佛无意似的说了这样几句话, (1) 勤奋学习、追求进步
他的健康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是很难说的。
他忘了一切困苦,一切危险,一切疼痛;不管身上是怎样
褴褛污浊,太阳的光明与热力并没将他除外,他是生活在一个 祥子 (2)
有光有热力的宇宙里……
任务二:探究(4 分)
小语发现君子之光体现在人物的内在品质和精神上。那么精神品质的养成,是取决于个人意志,还
是受到社会环境的促进或制约?请结合这两个人物的经历阐述你的观点。
小甬在学习《陋室铭》时,被刘禹锡身上的君子之光所感染,想深入走近他的内心。为此,他找到
了以下几篇材料,请你帮助小甬进一步了解刘禹锡。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唐代刘禹锡《陋室铭》)
【乙】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①。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
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叔文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
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②。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
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
注释:①博学宏辞科: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②郎署:古代郎官办公的衙门。
【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请解释加点词。(4 分)
(1)有仙则名 (2)可以调素琴
(3)善五言诗 (4)未至
8.请用“/”为划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3 分)
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9.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 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10.对丙诗颈联进行解读时,小余和小姚发生了分歧,请你补全对话。(3 分)
小余:刘禹锡写作此诗时已年过五旬,我从“ ”“病树”中读出了一代诗豪晚年时满心的凄凉
与绝望。
小姚:我的理解与你不同,我从中读到了无限的希望, 。
11.你认为下列哪个形象更符合刘禹锡,请结合以上材料说明理由。(4 分)
A.翰林王孙 B.逆旅斗士 C.宦海孤松
【主题二】追文化之光(26 分)
第 1 页,共 2 页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始终以鲜活的姿态,照亮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成为跨越时空、连接你我
的精神纽带。班级开展“追文化之光”主题学习活动,小宁为这一主题找到了一篇文章,请你帮她
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像花生一样活着
耿艳菊
①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
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②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
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③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
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
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
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
们结实着呢!”
④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
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小花,一朵花就是一颗白白胖胖的花生。他又给我们讲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
特性。我们听得有趣,情不自禁地数起了那些小小的花,一朵,两朵,三朵……心里溢满了欢喜。
⑤花生的生命力之强简直让你不敢相信。有一年,麦收过后,邻家图省事,就把田里的麦茬点
燃了。谁知火势借着风力殃及到我家的地,一地青青,几个小时后,变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天地。对
花生一向自信的父亲脸色煞白,猛地坐在地头,喃喃地说:“完了!这下花生肯定活不了了……”第二
天,父亲就去街上重新买了花生种子。没想到,夜里一场雨后,黑乎乎的田里又冒出了绿绿的嫩芽。
⑥长长的夏天,容易干旱,花生可不怕。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
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秋天收获的时候,又会碰上连绵的风雨天,那又有什么关系
呢,果实长在下,雨水反而滋润了它。
⑦犹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没有经验,只在一个小公司里做着一份打杂的工作,时常心灰意懒。
秋忙时节,正赶上放假,我便回去帮父亲收花生。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道出了
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了,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小时候学过的课文——许地山的《落
花生》。他借用许父的话,说:“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
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发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下,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
花生就是这样低调,把自己置于泥土中,一点一点壮大自己,结出珍贵的果实。”
⑧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拔出一株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太阳下,晃人的眼,那一刻,
我心里豁然开朗。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⑨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呢?像贫苦人家的孩子,容易养,给口吃的,便虎蹿着往上长。它不
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本本分分,安安然然。不管生活赐予的是
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顽强地活出自己的样子。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
己藏在朴实的泥土下,悄悄地成长。
12.花生有顽强的生命力。请你提炼相关内容,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4 分)
段落 主要事件
③④ A
⑤ B
⑥ 干旱的夏季和风雨连绵的秋季,花生依然能茁壮的生长。
13.请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3 分)
当玉米、棉花耷拉着焦渴的叶片时,花生依然擎着黄色的花蕊,绽成属于自己的一道风景。
14.结合自己的见闻或经历,谈谈你对“风光是你们的,热闹是你们的,它只把自己藏在朴实的泥
土下,悄悄地成长”这句话的理解。(3 分)
15.选文与《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 分)
小余在课外搜集了许多有关文化的材料,现邀请你一起分析。
【材料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国动画以科技为笔,
饱蘸五千年文明的浓墨,书写出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故事。在技术与艺术的珠联璧合中,在文化
自信与科技进步的相互激荡中,世界看到了一幅既原汁原味、又好玩好看的中国文化新图景。
【材料二】
哪吒,从“闹海”到“出海”
①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进入全球票房榜前 10 名,创造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记
录……自 1 月 29 日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 2》)在国内市场一路高歌猛进,随后
也踏上了从“闹海”到“出海”的新征程。
②海外市场对“哪吒”有多期待?一组数据可见一斑——
③在北美地区,影片首周排片突破 700 家影院,开画数量创下近 20 年华语片纪录;美国洛杉
矶、旧金山等地 IMAX 场次开票即“秒空”,在堪称世界喜剧影视地标的纽约百老老汇,工作日的点
第 1 页,共 2 页
映场次也基本满座;在澳洲地区,点映期间,澳大利亚影院平均上座率达 82.5%,新西兰更是高达
88.6%;国际评分网站 IMDb 数据显示,《哪吒 2》开分 8.1 分,截至北京时间 2 月 18 日,评分达到
8.4 分。
④众多海外观众被电影情节深深打动,观影时“笑中带泪”,不少国外社交媒体博主直呼“太棒
了”“视觉盛宴”“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在一些现场采访中,海外观众、影视工作者不吝表达对中国文
化的兴趣和喜爱。有美国观众说“看完《哪吒 2》,我对中国神话非常感兴趣”,好莱坞中国剧院工作
人员表示“很多影迷都在期待看这部电影,很高兴看到中国文化以及神话故事通过动画电影如此完美
地呈现”。
⑤《哪吒》系列影片将中国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理念、叙事手法相结合,形成了共通的情感共
鸣。“哪吒闹海”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也是《三教搜神全传》《封神演义》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
情节。影片以“魔童”哪吒的成长为主线,将道教典籍《西升记》中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内化为“若
天地不仁,我就扭转这乾坤”的呐喊。而片中的“神仙妖魔”的塑造也突破善恶二元对立——哪吒虽为
“魔丸”,却心怀苍生;申公豹虽为“妖”,却能迷途知返。众人被困天元鼎,哪吒却在“三眛真火”的烈
焰中得以重塑肉身,生动诠释了何为“凤凰涅槃”。
⑥《哪吒 2》的元素设计体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各种“文物彩蛋”也让观众领略到中国古
代文明的绚烂多彩。两只活泼可爱的“结界兽”形象来源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青铜人像,昆仑山
玉虚宫场景致敬《瑞鹤图》。天元鼎的造型有商代龙纹扁足鼎、战国镶嵌几几何纹敦的影子,哪吒、
敖丙重塑肉身所用七色宝莲的原型是西汉错金青铜博山炉,殷夫人、敖光的武器则分别参考了越王
勾践剑、大洋洲商代墓铜刀……可以说,影片的每一帧画面都讲述着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灵动。
⑦近年来,中国文化出海精彩纷呈、亮点频出。从早年间以咏春、舞龙舞狮为代表的中国功夫,
到中国节日、传统艺术、民族音乐、新媒体短视频,再到影视剧、游戏,中国文化出海已从“单点突
破”迈入“多维矩阵”时代。当轻量化传播与工业化制作协同发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出海的航船
必将行稳致远。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材料三】
这一年,中国文化在全球“出海”又“出彩”
①近年来,随着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
其相关习俗等相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非遗文化正以鲜明
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极具艺术价值和独特
文化内涵的中国非遗,已经成为诸多外国人感受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中国非遗
正以传统民俗、文创产品等不同形态成功“出海”,向全世界讲述着中国非遗的故事。
②身穿汉服头戴朱钗,抬手拨弦乐声轻舞。最近,一位古装红衣扮相,在法国埃菲尔铁塔、卢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浮宫等地标建筑前弹奏古筝的中国女孩在网上火了。旅法留学生彭静旋演奏古筝的视频在社交媒体
上受到世界各地网友的喜爱,多次被国外媒体报道,收获了诸多观众的暖心留言。
③一招一式似柔而刚,与周围山清水秀的环境相互交融,仿佛武侠小说中的论剑场景,又犹如
一幅传统中国水墨画……近日,峨眉派女子功夫团的武术表演视频在海内外网络平台上爆火。在“外
国人看峨眉凌云的反应”这条抖音话题下,国外网友们踊跃留言,称赞她“真人版的花木兰”“仿佛在
空中起舞”“太美了”。
④“非遗强调的是人而非物,凡是能够高度呈现人的原创性的非遗都是容易获得人类普遍的尊
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非遗研究中心主任耿涵说,“非遗”“出海”可以帮助中国向外界
传达全人类的文化价值共识。这种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华文明中“真、善、美”表达,有利于促进国
际社会对中国文化、风俗习惯的理解,增进不同国家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尊重,拓宽国际交流合作
空间。
⑤当东方美学邂逅现代科技,当传统文化融入新兴产业,我们看到中国“现象级 IP 剧目”在泰
国、日本、美国等地热播,让海外观众频频“催更”;中国网文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
书目,让各国读者直呼过瘾;中国游戏“刷屏”全网,为大家打开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唤起全
球玩家的情感共鸣,激发不同文明间的双向奔赴。相信未来,文化“出海”可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继续一路高歌一路繁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以上材料的分析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 分)
A.《哪吒 2》创造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深受众多海外观众的好评,让世界看到了
一幅既原汁原味、又好玩好看的中国文化新图景。
B.青铜人像、《瑞鹤图》、越王勾践剑等蕴含着中国古代文明的文物在《哪吒 2》中一一呈现,
为我们讲述了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灵动。
C.中国珠算、藏医药浴法、送王船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了算盘、药材、航船等物在中
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诸多外国人感受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
D.峨眉派女子功夫团的武术表演视频在海内外网络平台上爆火,体现了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熠熠生彩。
17.《哪吒 2》为何在海外深受欢迎?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4 分)
18.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应当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4 分)
【主题三】追成长之光(50 分)
19.班级进行“孝亲敬老,传承传统美德”成长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第 1 页,共 2 页
(1)班级宣传部为下面这张公益海报征集宣传语,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2 分)
A.传播每一份善意,分享每一种精彩。
B.孝亲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
C.关爱弱势群体,让社会充满温暖。
(2)根据你对“孝亲敬老”的理解,请把下面倡议书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 分)
倡议书全体同学:
为弘扬“孝”文化,校学生会决定在全校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
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主动分担家务,减轻父母的辛劳;
二、 ;
三、 。
孝顺父母,敬爱老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校学生会
2025 年 5 月 27 日
(3)小林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
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会怎样劝说他?请写出来。80 字左右。(6 分)
20.写作(40 分)
“她想着,再瞒一瞒你,可瞒不过年纪。她蹒跚地,还想牵你手,往岁月里多走走。”春晚时
梁静茹演唱的歌曲《住在心里的人》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牵挂与温暖,深厚细腻、无私温暖的情感
在娓娓道来的旋律中流转,直抵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在成长的路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住在你的心
里。
请你以“住在我心里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写人叙事文章。
要求:①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 500 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2024 学年第二学期学科竞赛答案
七年级语文
书面分 4 分
1.(1 分)A 2.(2 分) yè qiè 3.(1 分)明亮、照亮 4.(1 分)将“保
存”改为“保持”
5.(10 分)关山度若飞 无丝竹之乱耳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
作春泥更护花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6. (3 分)保尔 乐观坚强、热爱生活
(4 分)示例一:精神品质的养成取决于个人意志。个人意志是精神品质养成的内在动力,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展现了坚定的个人意志。他出身贫寒,早年丧父,
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持。在革命斗争中,他多次受伤,甚至
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坚持写作,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这部小说。保尔的经历表明,个人意志是精神品质养成的关键因素。一个人只有拥有坚定的
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在逆境中不断前行,实现自我超越。
示例二:精神品质的养成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原本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青年,他怀揣着买车的梦
想来到城市。然而,在旧社会的压迫和剥削下,祥子的梦想一次次破灭,他逐渐变得堕落、
自私、麻木。祥子的经历揭示了社会环境对精神品质的制约作用。在一个不公平、不公正的
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努力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可能遭受挫折和打击。(答案不唯
一,言之有理即可)
7. (4 分)出名,有名 调弄,弹奏 擅长 到,达
8. (3 分)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9. (4 分)(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当权者(掌权的人)很不高兴,又被调任为播州刺史。
10. (3 分)沉舟 “沉舟”侧畔有“千帆”进发,“病树”前头“万木”生春,两两相对,表现
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是诗人用乐观的精神看待社会人生的写照。
11. (4 分)示例 1:我选择“逆旅斗士”(写 B 亦 可)。“逆旅斗士”指的是在逆境中依然顽强
抗争、不屈不挠的人。甲文他虽被贬却依旧坚守陋室,乙文中他虽多次被贬,仍坚持抗争,
丙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显示了逆境中依然积极乐观的心态,符合“逆
旅斗士”的形象。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示例 2:我选择“宦海孤松”(写 C 亦可)。“宦海孤松”指在官场上孤高傲岸、坚韧不拔的官员。
乙中刘禹锡在官场中多次被排挤,但保持独立,如即使被召回后仍作诗讥讽权贵,导致再次
被贬。甲文也体现了不随波逐流,坚守德行的品格,像孤松一样挺立,符合这一形象。
12. (4 分)花生苗惨遭碾压,一段时间后又缀满了小黄花。 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
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13. (3 分)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耷拉”和“擎着”本来是写人的,这里写玉米、棉
花的无精打采和花生的精神抖擞,赋于玉米、棉花和花生以人的情态特征,生动形象,富有
情趣,突出了花生生命力的顽强。
示例二:运用对比的手法。句子用“耷拉”和“擎着”这两个词语,将玉米、棉花叶片的无精打
采和花生的精神抖擞进行对比,写出了在干旱的夏天,他们的不同表现,突出了花生旺盛的
生命力。
示例三:用词准确。“耷拉”和“擎着”这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耷拉”写出了玉米、棉花叶片枯
蔫的样子,“擎着”写出花生的花茎挺立的情态,生动形象,突出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14. (3 分)示例:生活中有风光、热闹,花生从不关心,只管扎根泥土,汲取养分,悄悄
成长。我们应该像花生一样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不被外界所干扰,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默默努力,顽强的活出自己的样子。
15.(5 分)两篇文章都是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表达思想,寄托
感悟。《紫藤萝瀑布》通过写紫藤萝花盛与衰的变化,启示人们面对生活的不幸,要以饱满
的生命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生命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本文通过描绘花生顽强的
生命力,启示人们要像花生一样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断成长,顽强地活出
自己的样子。
16. (3 分)C
17.(4 分)①众多海外观众被电影情节深深打动;②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喜爱中国文化;③
中国文化以及神话故事通过动画电影如此完美地呈现;④《哪吒》系列影片将中国传统神话
与现代价值理念、叙事手法相结合,形成了共通的情感共鸣;⑤《哪吒 2》的元素设计体现
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各种“文物彩蛋”也让观众领略到中国古代文明的绚烂多彩;⑥影片
的每一帧画面都讲述着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灵动。(写出四点即可)
18.(4 分)结合材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让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让世界看到一幅既原汁原味、又好玩好
看的中国文化新图景。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将五千年文明与当代艺术完美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民族性又具备世界性的故事。
②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观众领略到中国古代文明的绚烂多彩,激发了对中
国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从《哪吒 2》中的元素设计,如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青铜人像、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等。
③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共通的情感共鸣。非遗“出海”可以帮助中国向外界传达
全人类的文化价值共识,感受和了解中国文化。如举办国际文化节庆活动、开展文化交流项
目、推动非遗文化走进国际课堂等。
④推动中国文化出海从“单点突破”迈入“多维矩阵”时代,实现轻量化传播与工业化制作协同
发力。如通过影视剧、游戏、新媒体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让中国文化以不同形态走向世界。
⑤借助非遗“出海”传达全人类的文化价值共识,展现中华文明中“真、善、美”,促进国际社
会对中国文化、风俗习惯的理解,增进不同国家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尊重,拓宽国际交流合
作空间。(写出四点即可)
19. (1)(2 分)B
(2)(2 分)与家人聊天,增进长幼间的情感; 给长辈送祝福,表达美好的心意。
(3)(6 分)示例:小林,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要与她好好沟通交流,负气出走既会让
妈妈担心,也有可能让自己身处危险。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找到适合和父母相处
的方式来孝顺父母。你说对不对?
20.(40 分)依据中考评卷标准给分。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