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七年级地理(ZT)(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题 号 一 二 总 分得 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024年9月26日,平顶山市人大常委组织开展了“1236”重大交通项目专项调研,了解项目投资进度、建设时序和预期效果等内容。“1236”重大交通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图1为平顶山市部分交通配套图。读图,完成1~3题。1.图1展示的项目分别属于哪种运输方式A.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B.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2.上面图片中,哪幅图片所属运输方式的发展,最能衡量一个国家运输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 )A.平顶山码头 B.平顶山高铁站C.鲁山机场(拟建) D.高速收费站3.放眼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服务在不断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已全面建成B.中国公路运输线密度存在差异,总体呈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的趋势C.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已覆盖33个省级行政区D.近年来,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冰雹、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每年都有发生。图2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4.我国自然灾害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灾害种类少 B.分布范围小C.发生频率低 D.造成损失大5.根据图2,在西藏自治区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冰雹 B.滑坡 火灾C.雪灾 地震 D.旱灾 虫害6.洪涝灾害即洪灾和涝灾,由图可知,我国洪涝灾害多发、频发,下列关于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延迟洪水形成②河道整治———稳定河岸、提升行洪能力③监测预警———预测预报、争取宝贵时间④城市硬化————硬化地面、增强排水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据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报告,2024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全国9413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56人,紧急转移安置364.5万人次。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具有一定的防护技能。图3为滑坡区域和洪涝景象图。读图,完成7~8题。7.滑坡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征兆是 ( )①斜坡上裂缝近期加长、加宽 ②坡顶无树木生长,遍布杂草③坡体上房屋出现开裂、倾斜 ④坡脚有泥土挤出、坍塌频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洪涝灾害发生时,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是 ( )①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保护好头部②顺山谷方向逃离,同时用手捂住口鼻③抓住身边漂浮物,同时应注意防触电④向山坡、屋顶等高处转移,等待救援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北京从蓟城算起到现在三千多年,城市的产生、发展、变迁都和水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多次重大的变化,都伴随着水源的开发和河道的整治。图4为北京市主要河流分布图。读图,完成9~11题。9.北京境内的第一大河是 ( )A.大石河 B.永定河C.北运河 D.潮白河10.北京根据全市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提出了“以水定人”的原则,控制常住人口数量,反映出北京“水”的现状是( )A.水资源短缺 B.空间分布不均C.水库数量少 D.季节分布不均11.北京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因素是 ( )A.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B.生产、生活用水增加C.工农业用水多、地下水超采 D.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川西,是指四川省的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落差大,自然风景优美迷人,是户外游的理想去处。都江堰、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墨石公园等风景名胜都位于川西地区。图5为川西旅游的其中一条小环线。读图,完成12~14题。12.七月份到川西旅游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 ,A.水灾、台风 B.滑坡、泥石流C.旱灾、地震 D.雪灾、沙尘暴13.在旅游途中,可以品尝代表当地文化的美食 ( )A.螺蛳粉 B.羊肉泡馍 C.热干面 D.麻婆豆腐14.在雅安,你听到了当地老乡说的“雅安天漏”的俗语,“天漏”指( )A.旅游景点名字 B.天空碧空如洗C.年降水量较多 D.阳光直射地面作为黄河粗泥沙来源地之一的“黄土高原韭园沟地区”,经过长期治理,已构建起一个综合治理体系。而类似韭园沟这样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已推广至黄土高原的广大区域。图6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15.适合修建淤地坝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6.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河下游”地区 ( )①河床泥沙淤积量减少 ②河流含沙量增加③土地荒漠化进程减缓 ④水利工程的效益降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 )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在中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②黄土高原土层深厚,直立性好,因此当地可建窑洞③黄土高原的传统美食有黄馍馍、莜面鱼鱼④黄土高原的传统服饰有羊皮袄、白羊肚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5年3月21 日,2025 长江三角洲新经济年会在复旦大学举办。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发达的水系,便利的交通,丰饶的土地,悠久的历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图7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8~20题。18.图中,湖泊A是 ( )A.鄱阳湖 B.太湖 C.洞庭湖 D.巢湖19.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发挥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的城市是 ( )A.南京市 B.杭州市 C.上海市 D.苏州市20.下列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在上海注入黄海B.浦东因位于长江的东侧而得名C.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棉花、油菜、蚕丝D.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指上海、南京和杭州三市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21.(8分)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坐落于华北平原的北部,与天津毗邻,同时被河北省所环绕,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古人曾赞其“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千年未改的地理格局仍在演绎着山野与都市的永恒对话。图8为北京市所在地区图和北京中轴线示意图,图9为北京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北面A是 山,西面B是 山,东面和南面是华北平原。(2分)(2)北京是典型的 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分)(3)2024年7 月27 日,“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北起钟鼓楼,南到永定门。中轴线附近有世界文化遗产、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这些建筑群,与北京首都职能中城市战略定位的 中心相契合。(2分)(4)北京古城的平面布局正方对称,主要得益于 。(1分)A.平原广阔 B.雨热同期 C.河流众多 D.植被茂密(5)北京是著名的古都,荟萃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京味儿”文化,请你选择一种作以介绍。(2分)22.(7分)四川是一个风景秀美、人才辈出的好地方,其地形独具特色。四川省的东西部高差大,地形差异显著,复杂而难以捉摸。特别是外地人到了四川之后会感觉不适应。图10为四川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图11为四川省城镇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图10中A、B分别表示的方向是 。(1分)A. A——东;B——西 B. A—西;B—东C. A——南;B——北 D. A——北;B——南(2)四川省地形总体上分为位于第一阶梯的 (填地形名称),和位于第 阶梯的四川盆地。(2分)(3)四川省城乡分布受 因素影响明显。四川盆地作为城市集中分布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 ”的美誉。(2分)(4)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川省“县级以上城市”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分)23.(8分)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纵横我国七省(区),养育着约1亿人口。然而,到上世纪末,这片曾经肥沃富饶的土地被认为是地球上受侵蚀最严重的地方。根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3 月14 日刊发的专题报道,面临环境危机,中国积极采取行动,扭转了数十年来放牧和农业活动给黄土高原造成的破坏,图12为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东起 ,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 ,地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和河南7个省级行政区。(2分)(2)20世纪50年代,黄土高原地区流传的“信天游”中唱到:“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框架图。框架图中①处应填写 ,②处应填写 。(2分)(3)“塬”是指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也称为黄土台地,周围分布着深切沟谷。 是指条带状的黄土丘陵,是黄土覆盖在带状古地貌上,经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 是指圆丘状的黄土丘陵,是黄土高原上常见的地貌类型。(2分)(4)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含沙量大,请从黄土特性、植被两方面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2分)24.(7分)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区域,其地理环境独特,资源丰富。该区域年均温度适中,年降水量充沛,被誉为“水乡泽国”的土地,不仅因其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成为中国的粮仓,还因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图13长江中下游平原所在地区图和武汉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 (山脉)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和长江三角洲。(2分)(2)以武汉为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 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历来被称为“ ”。(2分)(3)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构成了 ( )(1分)A. “S”字型框架 B. “L”字型框架C. “T”字型框架 D. “Z”字型框架(4)长江中下游平原,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 ”。(1分)(5)请简述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1分)七年级地理(ZT)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 BCADC 6—10 ADDBA11—15 DBDCA 16—20 BBBCC二、综合题21.(1)燕 西(2)温带季风(3)北京故宫 文化(4)A(5)示例: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享誉中外的一种特色美食,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琉璃厂。琉璃厂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以出售古籍、字画、笔墨纸砚等物品闻名;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言之有理即可)22.(1)B(2)川西高原山地 二(3)地形 天府之国(4)东多西少23.(1)太行山脉 秦岭(2)①水土流失 ②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3)樑 峁(4)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24.(1)巫山 苏皖沿江平原(2)亚热带季风 九省通衢(3)C(4)鱼米之乡(5)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