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考道德与法治押题预测 交往的品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 金华期末)生活中,总有这样不同的情境(见下),却有着共同的美丽。这份“美丽”在于( )A.尊重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B.为得到他人肯定而努力C.主动尊重、关怀、善待他人D.主动守护他人人身安全2.(2024秋 泗水县期末)下列选项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有( )①孝亲敬长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敬父母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③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形式不尽相同④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增强责任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2024秋 武安市期末)企业要坚持诚信经营理念,遵纪守法,信守合同;不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游客;规范明码标价行为,做到明码实价……企业诚信经营能够( )①增进社会互信,消除社会矛盾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③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④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秋 绵阳期末)关爱传递着美好的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下面的做法能体现关爱这一美好情感的有( )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②为照顾生病的同桌,把自己的作业给他抄③向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④周末参加志愿者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2024秋 盐城期末)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支援灾区,年级某班发起捐款,规定班干部捐款最低数额,并设立捐款榜单,对捐得多的同学进行表扬。此举( )①可以调动捐款积极性,应当鼓励②容易造成攀比,增加家庭负担③没有认识到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④是尽己所能、关爱他人的表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024秋 靖江市期末)为了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生命,董先生用他的爱心与勇气,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该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董先生的行为( )A.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B.只为获得他人的认可C.付出代价,得不偿失 D.必获得丰厚物质回报7.(2024秋 招远市期末)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街头流浪乞讨者送去面包,为山区的孩子捐献书籍,在丢失了井盖的路边立起警示标识……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暖心的举动。对此,下列评价合理的有( )①友善待人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②人人各司其职,社会才能温暖和谐③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④社会问题的解决完全依靠群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4秋 浦江县期末)如表中“微点评”与“微行为”相匹配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A 多地设立“骑手小哥友好社区”,为骑手小哥设立温馨港湾 关爱他人、尊重他人B 高铁上,小兰耐心劝说并制止爸爸将声音外放 及时提醒、严于律己C 小文与同桌发生争执,动手打了对方致其重伤 未成年人、无需担责D 初中生小溪在某APP出售商品时遭遇诈骗 行政制裁、辨析信息A.A B.B C.C D.D9.(2024秋 常州期末)生活中有些言行往往让人感觉不舒服。如:好朋友之间提出过分的要求;同学不经许可拿走对方的文具;未经允许翻看自己的日记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学会宽容和善待他人,促进与他人的交往互动B.学会拒绝与远离他人,避免他人对自己的侵犯C.人际交往有边界,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D.人际交往需坦诚,与好朋友交往需要毫无保留10.(2024秋 大兴区期末)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且十分重视承诺。他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个故事启发我们(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③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④要善于运用诚信智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秋 邛崃市期末)中国短道速滑队在2024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参赛队员团结一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战术指导,最终以2分37秒697的成绩获得冠军。这启示我们想要获得团体的胜利,需要( )A.强制成员全部认同集体的共同愿景B.善于合作,杜绝集体内部发生竞争C.树立团队意识,坚持集体利益至上D.调整个人最佳状态,无需队员配合12.(2024秋 密云区期末)在2024年“3.15”晚会上,一个个真实的调查案例令人咋舌:利用旧主板生产的“主板机”可以瞬间“虚假刷单”,还能通过伪造IP躲避平台监管;将残留着淋巴、腺体的槽头肉违规加工成“梅莱扣肉”预制菜……被曝光的企业应该懂得(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不讲诚信是违法行为,是犯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4秋 邛崃市期末)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的航天事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每一步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巨大付出。下列最能概括中国航天人品质的词组是( )A.诚实守信,热心助人 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C.艰苦奋斗,责任担当 D.关爱他人,服务社会14.(2024秋 邛崃市期末)某学校每月都会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志愿者,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读报。敬老院想给学校写封感谢信,下列名句最适合用在这封感谢信中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5.(2024秋 邛崃市期末)班级黑板报以“诚信从我践行,做文明中学生”为主题进行宣传,以下备选内容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真诚待人信守承诺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④珍惜个人诚信记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2024秋 邛崃市期末)2024年5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明确严禁校园内发生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学生欺凌行为。作为学生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以下做法可取的是(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②忍气吞声,息事宁人③向父母、老师求助④保持冷静,大声表明态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4秋 海安市期末)《朱子家训》中提到“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下列内容与此寓意一致的是( )①百善孝为先,无孝不成德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③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④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4秋 杭州期末)金华“卖鱼哥”童林松把自己车上养鱼虾的水泼向着火的汽车,成功救火,这一暖心举动受到众多网友点赞。“卖鱼哥”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是( )A.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个名人B.倾力奉献社会,热心帮助他人C.面对他人的困境,优先考虑他人利益D.主动关心社会,遵守社会规则19.(2024秋 怀柔区期末)近年来,“情绪价值”一词爆火。这个源于经济学和营销学的词语被心理学家引入研究,用于描述人际关系,衡量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它主要是指给人带来美好感受、引起正面情绪的能力。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我们可以选择( )①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②积极沟通,无原则去讨好③真诚关心,回应所有需求④尊重他人,理性表达不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024秋 无锡期末)一位盲人夜晚拿着一盏灯走在马路上。有个行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道:“您既然什么都看不见,费那么大劲拿着灯干什么?”盲人回答道:“正是因为我看不见,才拿着灯呀,免得别人撞到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B.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C.关爱他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D.关爱他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好处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21.(2024秋 新邵县期末)【校园欺凌自我保护】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必须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当遇到校园欺凌和暴力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22.(2024秋 曲阜市期末)【探寻榜样人物】一言为重百金轻,英雄只因好家风。新泰市龙廷镇将军堂村村民李学武,是烈士李林雨的父亲。李林雨生前是武警湖北省总队随州支队的一名战士,在一次巡逻时听到有人落水呼救,跳入水中将落水群众推向岸边,自己却因体力透支沉入了水中,牺牲时年仅22岁。李学武夫妇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但他们没有忘记在困难中帮助孩子完成学业的助学贷款,他们决定替儿子偿还贷款。李学武坚定地说:“不能亏了国家,不能拖欠国家的钱,这是儿子最后的心愿。”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核实这笔助学贷款后,立即研究相关政策发现他们符合还款救助政策,随后主动到家中为其办理了贷款减免手续。办完贷款免除业务后,李学武夫妇老泪纵横。这对朴实的夫妻只是一遍遍说着感谢话,朝着烈士牺牲的方向哽咽着说:“林雨,你的心愿实现了,咱说到做到了。”(1)李学武主动替烈士儿子还款,当地的工作人员主动研究政策、上门办理手续,这种双向主动带给你什么感受?(2)李学武一家人的事迹带给你哪些启迪。23.(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某校八年级开展“关爱他人故事汇”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以下是小雅分享的故事片段。火车上,两位大学生主动给持有无座票的一位带着两个小男孩的母亲让座。被婉拒后,他们想到一个好主意:两个人可以在座位上一人抱着一个小男孩,这样就可以让这位母亲休息片刻。受到大家称赞的大学生说:“年轻人有力气就要花在有用的地方。”小雅说:“生活中,这样的暖心时刻还有很多……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让关爱的春风吹拂每个人的心田。”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共同拟定关爱宣言,请你参与其中。要求:不得复制示例内容。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爱他人,善待自己。在社会生活中: 当学习小组中有同学因为出错而感到自责时,我们要体会他的感受,学会包容理解他人,帮助他一起分析并解决问题。 当 ,我们要 。 当 ,我们要 。24.(2024秋 海安市期末)让家更美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百善孝为先】同学们展开讨论,有人认为:“孝亲敬长是成年人的义务,与青少年无关。”法律在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1)请结合材料,评价这位同学的观点。【家和万事兴】面对网络上的“八个瑞士卷”事件,某家庭出现了以下对话:妻:“家里买了8个瑞士卷,你打算怎么分?”夫:“瑞士卷是孩子吃的,你别吃了!”(2)如果你是该事件中的妻子,你会如何抉择,请说明理由。A.吵架、离婚B.沟通、商量C.忍耐、沉默【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老年人出门在外有诸多不变,很多人在帮助老人时心存顾虑,小江是其中一员,他担忧:“帮助老人要小心,以前就曾发生过帮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而且,帮得了一个老人,我们也帮不了千千万万个老人。”(3)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江解答疑惑。中考道德与法治押题预测 交往的品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 金华期末)生活中,总有这样不同的情境(见下),却有着共同的美丽。这份“美丽”在于( )A.尊重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B.为得到他人肯定而努力C.主动尊重、关怀、善待他人D.主动守护他人人身安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解答】漫画中的“让座”“拐杖”“陪伴和分享”体现了敬畏生命,就是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休戚与共,所以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C正确;AD说法正确,但在题干中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是敬畏生命的表现,不是为得到他人肯定,故B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仔细审题,联系题干材料,结合关爱他人等知识作答。2.(2024秋 泗水县期末)下列选项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有( )①孝亲敬长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敬父母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③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形式不尽相同④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增强责任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要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解答】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是说法太绝对,①说法错误;观察图片内容可以看出,孝敬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落实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增强家庭责任意识,②④说法正确;题干没涉及亲情表现形式,③说法与题意不符。故选:D。【点评】仔细审题,联系题干材料,结合孝敬父母等知识作答。3.(2024秋 武安市期末)企业要坚持诚信经营理念,遵纪守法,信守合同;不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游客;规范明码标价行为,做到明码实价……企业诚信经营能够( )①增进社会互信,消除社会矛盾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③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④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诚信重要性。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解答】企业诚信经营能够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②④说法正确;企业诚信经营能够缓解社会矛盾,①错误;题干未涉及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把握诚信重要性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4.(2024秋 绵阳期末)关爱传递着美好的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下面的做法能体现关爱这一美好情感的有( )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②为照顾生病的同桌,把自己的作业给他抄③向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④周末参加志愿者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爱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传递美好情感,据此进行回答即可。【解答】结合教材可知,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据此,向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周末参加志愿者活动,这都能获得美好的情感,故③④正确;①与传递美好情感无关,故不符合题意;②是对同学的不负责任,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关爱他人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5.(2024秋 盐城期末)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支援灾区,年级某班发起捐款,规定班干部捐款最低数额,并设立捐款榜单,对捐得多的同学进行表扬。此举( )①可以调动捐款积极性,应当鼓励②容易造成攀比,增加家庭负担③没有认识到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④是尽己所能、关爱他人的表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解答】甘肃积山石县发生地震灾害时,班级发起捐款,体现了班级同学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但是规定捐款最低数额,并且对捐款多的同学进行表扬,没有考虑到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容易造成同学们之间相互攀比,增加家庭的负担;设置最低数额是没有认识到关爱是不分大小的,贵在有爱心,只要尽己所能,就是值得表扬的,故②③符合题意;设置最低数额是没有理解关爱他人的要求,不值得点赞,①说法错误;这种做法没有正确理解关爱他人,④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把握关爱他人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6.(2024秋 靖江市期末)为了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生命,董先生用他的爱心与勇气,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该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董先生的行为( )A.关爱他人,传递温暖 B.只为获得他人的认可C.付出代价,得不偿失 D.必获得丰厚物质回报【分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解答】董先生为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关爱他人生命健康的表现,能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传递了温暖,故A符合题意;董先生的行为是无私奉献的行为,并非只为获得他人认可,故B错误;董先生通过自己的行为挽救了他人生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生命的价值无法用物质衡量,故C错误;董先生的行为是出于爱心,并非为了获得丰厚物质回报,而且这种奉献行为也不一定就会获得丰厚物质回报,故D错误。故选:A。【点评】把握关爱他人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7.(2024秋 招远市期末)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街头流浪乞讨者送去面包,为山区的孩子捐献书籍,在丢失了井盖的路边立起警示标识……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暖心的举动。对此,下列评价合理的有( )①友善待人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②人人各司其职,社会才能温暖和谐③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④社会问题的解决完全依靠群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解答】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暖心举动,表明友善待人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合,不符合题意;“完全依靠群众”说法太绝对,故④错误。故选:A。【点评】把握关爱他人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8.(2024秋 浦江县期末)如表中“微点评”与“微行为”相匹配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A 多地设立“骑手小哥友好社区”,为骑手小哥设立温馨港湾 关爱他人、尊重他人B 高铁上,小兰耐心劝说并制止爸爸将声音外放 及时提醒、严于律己C 小文与同桌发生争执,动手打了对方致其重伤 未成年人、无需担责D 初中生小溪在某APP出售商品时遭遇诈骗 行政制裁、辨析信息A.A B.B C.C D.D【分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解答】多地设立“骑手小哥友好社区”,为骑手小哥设立温馨港湾,体现出关爱他人、尊重他人,A说法正确;高铁上,小兰耐心劝说并制止爸爸将声音外放,体现提醒他人遵守规则,属于维护规则,B错误;未成年人违法也要承担法责任,C错误;初中生小溪在某APP出售商品时遭遇诈骗,应依法维权,D错误。故选:A。【点评】把握关爱他人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9.(2024秋 常州期末)生活中有些言行往往让人感觉不舒服。如:好朋友之间提出过分的要求;同学不经许可拿走对方的文具;未经允许翻看自己的日记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学会宽容和善待他人,促进与他人的交往互动B.学会拒绝与远离他人,避免他人对自己的侵犯C.人际交往有边界,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D.人际交往需坦诚,与好朋友交往需要毫无保留【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宽容待人。学会宽容待人,据此进行回答即可。【解答】题干中指出生活中有些言行往往让人感觉不舒服,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启示我们人际交往有边界,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故C正确;题干未涉及宽容和善待他人,故A不符合题意;远离他人,说法绝对。忽略了与人交往的意义,故B错误;人际交往需坦诚,与好朋友交往是可以有所保留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宽容待人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10.(2024秋 大兴区期末)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且十分重视承诺。他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个故事启发我们(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③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④要善于运用诚信智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得黄金百金不如的季布一诺,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启示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故②③说法正确;诚信对企业的作用、诚信智慧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结合材料,仔细分析,依据题意,得出正确的答案。11.(2024秋 邛崃市期末)中国短道速滑队在2024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参赛队员团结一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战术指导,最终以2分37秒697的成绩获得冠军。这启示我们想要获得团体的胜利,需要( )A.强制成员全部认同集体的共同愿景B.善于合作,杜绝集体内部发生竞争C.树立团队意识,坚持集体利益至上D.调整个人最佳状态,无需队员配合【分析】本题考查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指通过团队完成某项制定的事件时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解答】“团结一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战术指导,最终获得冠军”启示我们想要获得团体的胜利,需要树立团队意识,坚持集体利益至上,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共同努力,C说法正确;“强制成员全部认同”说法过于绝对,A错误;“杜绝”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团体的胜利,离不开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D错误。故选:C。【点评】把握团队合作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2.(2024秋 密云区期末)在2024年“3.15”晚会上,一个个真实的调查案例令人咋舌:利用旧主板生产的“主板机”可以瞬间“虚假刷单”,还能通过伪造IP躲避平台监管;将残留着淋巴、腺体的槽头肉违规加工成“梅莱扣肉”预制菜……被曝光的企业应该懂得(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④不讲诚信是违法行为,是犯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诚信的重要性。践行诚信,坚持诚信做人,据此进行回答即可。【解答】题干中指出2024年3 15晚会曝光的许多市场乱象,是不诚信的行为,这些企业没有做到诚信经营,体现了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②③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故①不符合题意;不讲诚信触犯法律是违法行为,触犯刑法是犯罪,故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诚信的重要性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13.(2024秋 邛崃市期末)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的航天事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每一步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巨大付出。下列最能概括中国航天人品质的词组是( )A.诚实守信,热心助人 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C.艰苦奋斗,责任担当 D.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分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解答】中国的航天事业,每一步都凝聚着“航天人”的巨大付出,这体现了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将责任扛在肩上,为国付出,分析选项,可以概括中国航天人品质的是艰苦奋斗,责任担当,故C符合题意;题干与传承美德,助人为乐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与自律,性情豁达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与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把握关爱他人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4.(2024秋 邛崃市期末)某学校每月都会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志愿者,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读报。敬老院想给学校写封感谢信,下列名句最适合用在这封感谢信中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分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解答】学生每月都去敬老院做志愿者,是关爱他人的表现,这种爱人、敬人的行为,符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表达的关爱他人和尊重他人的含义,故D说法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是换位思考,A与题意不符;“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意思是大海辽阔,听凭鱼儿欢跃;天空高远,任凭鸟儿飞翔,原比喻人生的道路无限宽阔,到处可以通达、存身,现比喻有志气有抱负的人有广阔活动、发展的天地,B与题意不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体现了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C与题意不符。故选:D。【点评】把握关爱他人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5.(2024秋 邛崃市期末)班级黑板报以“诚信从我践行,做文明中学生”为主题进行宣传,以下备选内容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②真诚待人信守承诺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④珍惜个人诚信记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解答】践行诚实守信,需要我们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选项的说法是诚信对于企业和社会的意义,不是中学生践行诚信的做法,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把握诚信的重要性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6.(2024秋 邛崃市期末)2024年5月9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明确严禁校园内发生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学生欺凌行为。作为学生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以下做法可取的是(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②忍气吞声,息事宁人③向父母、老师求助④保持冷静,大声表明态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防范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信奉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暴力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解答】依据教材知识,结合实际,作为学生当遭遇校园欺凌时,我们可以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向父母、老师求助;保持冷静,大声表明态度,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这会纵容违法行为的发生。故选:C。【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防范校园暴力,才能做出正确选择。17.(2024秋 海安市期末)《朱子家训》中提到“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下列内容与此寓意一致的是( )①百善孝为先,无孝不成德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③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④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解答】“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体现出要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无孝不成德”“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体现出要孝敬父母,①③说法正确;②强调要节约粮食,与题意不符;④强调要掌握技能,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把握孝敬父母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8.(2024秋 杭州期末)金华“卖鱼哥”童林松把自己车上养鱼虾的水泼向着火的汽车,成功救火,这一暖心举动受到众多网友点赞。“卖鱼哥”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是( )A.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个名人B.倾力奉献社会,热心帮助他人C.面对他人的困境,优先考虑他人利益D.主动关心社会,遵守社会规则【分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解答】“卖鱼哥”的做法启示我们要倾力奉献社会,热心帮助他人,B说法正确;A错误,要无私奉献;C错误,也要考虑个人的安危;D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B。【点评】把握关爱他人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9.(2024秋 怀柔区期末)近年来,“情绪价值”一词爆火。这个源于经济学和营销学的词语被心理学家引入研究,用于描述人际关系,衡量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它主要是指给人带来美好感受、引起正面情绪的能力。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我们可以选择( )①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②积极沟通,无原则去讨好③真诚关心,回应所有需求④尊重他人,理性表达不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解答】依据教材知识,要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需要我们懂得换位思考,增进相互了解,真诚关心对方,回应情感需求,①④说法正确;②错误,要有原则;③错误,“所有”说法太绝对。故选:B。【点评】把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20.(2024秋 无锡期末)一位盲人夜晚拿着一盏灯走在马路上。有个行人感到非常奇怪,便问道:“您既然什么都看不见,费那么大劲拿着灯干什么?”盲人回答道:“正是因为我看不见,才拿着灯呀,免得别人撞到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B.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C.关爱他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D.关爱他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好处【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爱他人。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解答】题干中盲人的事例说明了与人为善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们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也会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说明了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都与题意不相符。D说法错误,关爱他人是无私奉献,并不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好处。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题目考查的意图,准确把握题干与题支的联系,作出正确选择。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21.(2024秋 新邵县期末)【校园欺凌自我保护】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必须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当遇到校园欺凌和暴力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分析】本题考查防范校园暴力、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查遇到校园欺凌和暴力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法律救助,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方面来回答。故答案为:①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必要时寻求法律救助。③要敢于并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防范校园暴力、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22.(2024秋 曲阜市期末)【探寻榜样人物】一言为重百金轻,英雄只因好家风。新泰市龙廷镇将军堂村村民李学武,是烈士李林雨的父亲。李林雨生前是武警湖北省总队随州支队的一名战士,在一次巡逻时听到有人落水呼救,跳入水中将落水群众推向岸边,自己却因体力透支沉入了水中,牺牲时年仅22岁。李学武夫妇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但他们没有忘记在困难中帮助孩子完成学业的助学贷款,他们决定替儿子偿还贷款。李学武坚定地说:“不能亏了国家,不能拖欠国家的钱,这是儿子最后的心愿。”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核实这笔助学贷款后,立即研究相关政策发现他们符合还款救助政策,随后主动到家中为其办理了贷款减免手续。办完贷款免除业务后,李学武夫妇老泪纵横。这对朴实的夫妻只是一遍遍说着感谢话,朝着烈士牺牲的方向哽咽着说:“林雨,你的心愿实现了,咱说到做到了。”(1)李学武主动替烈士儿子还款,当地的工作人员主动研究政策、上门办理手续,这种双向主动带给你什么感受?(2)李学武一家人的事迹带给你哪些启迪。【分析】本题考查了关爱他人、诚信的重要性、诚信做人。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李学武主动替烈士儿子还款,当地的工作人员主动研究政策、上门办理手续,这种双向主动带给你什么感受。依据教材知识,从诚信的重要性、关爱他人的重要性等方面作答。(2)本题考查李学武一家人的事迹带给你哪些启迪。结合题干材料内容,从李学武一家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要真诚待人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2)李学武一家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学会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点评】答题时要注意认真读题,体会材料反映的问题或考查的目标是诚信的重要性、关爱他人、诚信做人,从而准确的联系课本所学的内容,规范地去组织答案。23.(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某校八年级开展“关爱他人故事汇”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以下是小雅分享的故事片段。火车上,两位大学生主动给持有无座票的一位带着两个小男孩的母亲让座。被婉拒后,他们想到一个好主意:两个人可以在座位上一人抱着一个小男孩,这样就可以让这位母亲休息片刻。受到大家称赞的大学生说:“年轻人有力气就要花在有用的地方。”小雅说:“生活中,这样的暖心时刻还有很多……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让关爱的春风吹拂每个人的心田。”活动的最后,同学们共同拟定关爱宣言,请你参与其中。要求:不得复制示例内容。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爱他人,善待自己。在社会生活中: 当学习小组中有同学因为出错而感到自责时,我们要体会他的感受,学会包容理解他人,帮助他一起分析并解决问题。 当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准备过马路时 ,我们要 主动上前询问并在必要时帮助他安全通过马路,积极传递美好情感 。 当 学校开展“捐冬衣”公益活动时 ,我们要 积极参与,整理出符合条件的冬衣,以帮助那些需要的人,传递美好情感,给他人带去温暖和希望 。【分析】本题考查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解答】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要求,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准备过马路时;主动上前询问并在必要时帮助他安全通过马路,积极传递美好情感。学校开展“捐冬衣”公益活动时;积极参与,整理出符合条件的冬衣,以帮助那些需要的人,传递美好情感,给他人带去温暖和希望。【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关爱他人,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24.(2024秋 海安市期末)让家更美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百善孝为先】同学们展开讨论,有人认为:“孝亲敬长是成年人的义务,与青少年无关。”法律在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1)请结合材料,评价这位同学的观点。【家和万事兴】面对网络上的“八个瑞士卷”事件,某家庭出现了以下对话:妻:“家里买了8个瑞士卷,你打算怎么分?”夫:“瑞士卷是孩子吃的,你别吃了!”(2)如果你是该事件中的妻子,你会如何抉择,请说明理由。A.吵架、离婚B.沟通、商量C.忍耐、沉默【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老年人出门在外有诸多不变,很多人在帮助老人时心存顾虑,小江是其中一员,他担忧:“帮助老人要小心,以前就曾发生过帮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而且,帮得了一个老人,我们也帮不了千千万万个老人。”(3)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江解答疑惑。【分析】本题考查孝敬父母、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解答】(1)本题考查评价这位同学的观点。首先判断出观点错误。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理由从“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尽孝在当下等方面来回答。(2)本题考查如果你是该事件中的妻子,你会如何抉择,请说明理由。首先判断出选择B选项。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理由从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等方面来回答。(3)本题考查帮助小江解答疑惑。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从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等方面来回答。故答案为:(1)观点错误。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如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等。青少年也是家庭的一员,应承担起孝亲敬长的责任。(2)B。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3)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老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孝敬父母、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