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1张PPT)地核地幔1000km上地幔下地幔35km莫霍面古登堡界面温度压力都很大,外地核是熔融状态所以横波进不来,内地核是铁镍原子挤在一起的固态金属球。外地核内地核地球的内部圈层层岩石圈回顾: 地球的内部圈层峡谷高山2.3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 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学会判读褶皱构造与断层构造及在生产中的应用。3)学会在图上判读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4)记住岩石的分类及其相互转化,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案例1: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案例2:我国科学家在进行地壳物质组成的科学考察时,在5700M的地层中发现了栎树的化石,这证明了什么?沧海桑田地质作用: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B、大寨梯田C、岩层的断裂、错位D、荷兰的围海造田E、长江中下游平原F、月球上的环形山由于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当堂训练1分类 能量来源 主要的表现形式 内、外力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内力使地表高低不平,外力使地表趋于平坦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元素衰变释放的热能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能地质作用的分类: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一、内力作用 (P53—56)一)、地壳运动二)、岩浆活动三)、变质作用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第一课时1.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学说(张裂)(板块挤压)一).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安弟斯山生长边界——板块张裂消亡边界—板块挤压东非大裂谷板块构造基本理论:1.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大板块包含小板块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常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消亡边界常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岛弧、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1.看图说出下列地区位于板块之间消亡边界的是:①红海 ②地中海 ③雅鲁藏布江④东非大裂谷 ⑤日本列岛 ⑥美洲西海岸⑦马里亚纳海沟 ⑧大西洋中央海岭A.②⑦ B.⑤⑧ C.①③ D.④⑧当堂训练2A2、综合题、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A__,B__,C__。图中1 和 2 或 3 和 4 中距离在缩短的是___,原因是___。(2)红海仍在不断扩展的原因是?3、4位于消亡边界附近位于生长边界3. (1)图中两板块名称是:A___,B____。从地质构造上看喜马拉雅山属于 ___ 山,两板块的交界类型是____,其位置大致在 。(2)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发展趋势是___从地壳厚度看青藏高原要比喜马拉雅山还要厚,原因是 ____________(4)我国拉萨地区富有的两种能源是: 、 。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青藏高原为两板块相叠加。褶皱消亡边界雅鲁藏布江谷地继续增高地热能太阳能SN褶皱地貌2.褶皱小结: 褶皱构造概念: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褶曲;如果一系列的褶曲——褶皱。①成因:地壳(板块)运动产生的挤压力②地质构造形态: 背斜构造 和 向斜构造③构造地貌:一般背斜形成高山,向斜成谷地等地貌形态, 但也可能向斜形成山地,背斜成谷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老新新新老老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成山, 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成谷新----老----新老----新----老能力训练1:如何判断背斜、向斜?方法:1、岩层的弯曲方向:(把缺失的部分岩层补充完整)背斜向上凸、向斜向下凹2、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①②③④▲褶皱小结(1)背斜形态-----岩层向上拱一般成山,有时成谷矿藏----良好的储油构造工程----地下隧道\采石场问题探究学会应用在背斜找石油能力训练2:背斜、向斜与生产建设(2)向斜形态-----岩层向下弯曲一般成谷,有时成山矿藏----良好的储水构造工程----水库大坝▲褶皱在向斜找水学会应用自流井当堂训练3:背斜、向斜与生产建设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1)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地比较好,如果修建一地面大型建筑应选择______地较好。(2)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地。甲乙乙甲甲乙④工程建设:3.断层成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而形成的;组合形式:地垒:块状山地(华山、庐山、泰山等)地堑:凹陷地带(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贝加尔湖等)地堑断层地貌华山--地垒渭河谷地——地堑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 水平、垂直运动)地质构造(褶皱构造、断层构造) 构造地貌(山地、谷地等)注意区别: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包括背斜\向斜构造包括地垒\地堑构造1、两个断层中间的岩层上升,两边的岩层相对下降,这种构造是A、地垒 B、地堑C、背斜 D、向斜2、从地质构造看,东非大裂谷带是A、地垒 B、地堑C、流水侵蚀地区 D、岩浆活跃地区AB当堂训练43.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从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看:A、B、C、D分别属于哪类构造?地垒地堑向斜背斜4、东非大裂谷属于下列那种地质构造( )5.选择坝址是建筑水库的关键之一,除地形等其他因素外,下图四种地质构造中最适宜建坝的是( )6.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多项选择)A.渭河谷地 B.长江三蛱 C.汾河谷地 D.珠江三角洲3.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4. 地震类型 运动方向 对地表的影响 举例水平运动 水平挤压 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水平张裂 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垂直运动 地壳抬升 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台湾海峡地壳下沉水平运动:主导形式 垂直运动:次要形式小结: 地壳运动伴随二): 岩浆活动概念:地幔顶部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向上运动。分类:喷出活动侵入活动喷出岩侵入岩形成火山锥地貌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时发散的炽热气流。火山喷发之景象从帕里库廷火山喷发的熔岩掩埋了这个村庄,只留下教堂的塔楼未被覆盖。熔岩流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富士山白头山——天池 关于岩浆和岩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在地核深处,因此岩浆活动伴随着很高的温度和巨大的压力B、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在地幔深处,处于熔融状态C、岩浆主要发源地在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岩浆活动只能在地下,不能出露于地表过关训练板块运动返回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1、地球表层岩石圈由 大板块组成;2、板块不断运动,在______层上形成大陆 ;3、板块与板块 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4、地球上的两大地震火山带是: 地震带 和 火山地震带。六漂移交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环太平洋软流变质岩(大理岩)三). 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褶皱地质作用内力作用断层背斜向斜地垒地堑?地震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第二课时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二、外力作用1.风化2.侵蚀3.搬运4.沉积5.固结成岩外力作用的五个环节:1、风化:岩石被破坏,化整为零。物理风化:温度变化(热胀冷缩)、水(冰劈、冻融)、化学风化:氧化作用、酸性物质的腐蚀生物风化:植物根系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风化作用机械风化示意热胀冷缩动物的挖掘作用植物根系的作用(花岗岩母质)2、侵蚀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干旱区、地势高的地区:多风力侵蚀(风蚀)例如我国的_______地区湿润区:多流水侵蚀、溶蚀例如我国的_______地区高寒山区:冰川侵蚀例如:海岸地带:海水侵蚀例如:西北南方(1).风力侵蚀:风蚀城堡(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地貌魔鬼城火焰山(2)流水侵蚀:沟谷(V形谷)、黄土高原河流上、下游形状的区别?V型谷分布在流水侵蚀强烈的河流上游的山区;︺形“宽谷” 分布在地势平坦、流速较慢的河流下游长江三峡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丹霞地貌溶洞喀斯特地貌---流水(化学)侵蚀海浪侵蚀作用(3)冰川侵蚀:峡湾、U形谷冰川地貌-U形谷角峰——冰川侵蚀作用3.搬运: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转移离开原来位置。风沙丘陡缓4.沉积作用:(1)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高原沙垄(2)流水沉积:沉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沉积平原----山麓沉积扇小结:流水的沉积作用在不同的位置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在山口处形成冲积扇,在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形成沿岸沉积平原喀斯特地貌---流水(化学)沉积石帘石 柱石 笋石钟乳喀斯特地貌——流水化学沉积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化学)沉积请思考?先大后小冰川沉积有顺序吗 没有流水和风力沉积顺序 流水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同一条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沉积物颗粒大小有何变化?同一河段在垂直方向,由上至下沉积物有何变化?冰川沉积作用: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5、固结成岩——沉积岩沉积岩:有层理、化石小结: 2.3.2、外力作用1、风化作用:温度变化、水、生物的影响下的破坏作用2、侵蚀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3、搬运作用:在风、流水、冰川等作用下,经风化和侵蚀后的碎屑物质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4、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小结: 外力地貌类型:侵蚀 堆积风力流水冰川雅丹地貌、戈壁、风蚀蘑菇、洼地沙丘、黄土高原瀑布、沟谷,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U形谷等等略说出下列地形地貌的名称、成因:⑤ ⑥ ⑦ ⑧⑨ ⑩ ⑾ ⑿褶皱:内力作用风蚀蘑菇:外力作用三角洲:外力(流水堆积)作用断层:内力作用喀斯特地貌:外力(流水)作用断层:内力作用喀斯特地貌:外力(流水)作用火山:内力作用(岩浆喷出活动)花岗岩球状风化壳:外力作用丹霞地貌:外力(流水机械冲刷)作用沙丘:外力(风力堆积)作用冲积扇:外力(流水堆积)作用典例:世界上大多数山脉:褶皱山脉—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极少部分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典例:渭河平原、宁夏平原等: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内力作用—地堑成谷,外力作用—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平原)典例:三峡、科罗拉多大峡谷等: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内力抬升,同时外力(流水)侵蚀形成)。典例:华山、泰山、庐山等: 断块山(内力作用—地垒成山)下列选项与右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A当堂训练再回首: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类 能量来源 主要的表现形式 内、外力关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内力使地表高低不平,外力使地表趋于平坦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元素衰变释放的热能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能1.解释下列地理现象:1).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2).华北平原土层深厚:2.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外力作用对于地表形态的变化发展的影响是同等的B.内力作用比较剧烈,外力作用比较缓和C.华山、庐山、泰山的形成,都与断层构造有关D.在地貌上,只有背斜才能形成山脉3、下列地貌形成能反映内外力共同作用的是A、喜马拉雅山 B、黄土高原C、背斜成谷 D、向斜成谷过关训练3C下图是两幅地貌示意图,回答6--7题。4.甲乙两图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 D、岩浆活动5.甲图中峡谷的成因是A、断裂下陷 B、地壳上升,河流下切C、冰川侵蚀 D、流水溶蚀内外力共同作用6.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B.②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形成C.③景观中,风力侵蚀是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D.④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读四幅地貌景观图片,回答6题。7、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化、侵蚀 B、搬运、堆积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8、下列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崇明岛 B、东非大裂谷C、黄土高原 D、黄河三角洲请思考以下的三个案例:1)、 “稳如泰山”这个成语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是否恰当?2)、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3)二千万年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约2万米,可珠峰海拔只有8848.13米,这是为什么?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隆升出露(有化石)岩石圈物质的循环岩浆岩浆岩冷凝重熔再生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熔重变质岩变质作用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熔重用变质作(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 ,B ,C ,D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 ,又到新的 形成。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四种物质(三大类岩石)当堂训练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冷却凝固岩浆 岩石 岩浆小结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知识整合能力提升ABDC①②③④1.假如图示为地质循环,A是岩浆,则B是:________C、D可能是 、 。2.假如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循环,A是海洋,则D是: 。其中①②③④表示:① ② ③ ④ 。人类活动对 环节影响较大。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径流,增加 径流, 。3.假如图示为大气环流的中纬环流圈,则A、D分别是:A 压, D 压 。①表示 风。沉积岩 变质岩陆地径流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地表径流地表地下副极地低副热带高西岩浆岩当堂训练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质作用长期作用的结果,塑造着地球的表面形态。读图回答4--5题:甲乙丙丁4.有关内力和外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主要塑造高低起伏B.外力作用主要导致海陆变迁C.乙地因内力侵蚀成谷D.丁处火山爆发时只受外力作用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质作用长期作用的结果,塑造着地球的表面形态。读图回答4--5题:甲乙丙丁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景观可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B.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与图中乙地相同C.丁地低洼,宜建水库D.开采石油应在丙处打钻井试分析下列地貌的成因:1.夏威夷群岛 2.北美五大湖3.富士山 4.V形谷(长江三峡)5.U形谷、角峰、冰斗 6.桂林山水7.大理岩 8.泥石流9.东非大裂谷 10.东欧平原冰碛丘陵11.埃及狮身人面破损 12.冲积扇13.地上河 14.台湾海峡属于内力作用有:外力作用有:1 、 3 、 7、 9、 142 、 4、 5、 6、8、10、 11 、 12 、1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内力作用板块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地震: 结构、分布外力作用主要外力典型地貌流水风冰川海浪侵蚀、堆积地貌本节知识总结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边界类型地貌判断、 应用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关系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地质作用玄武岩花岗岩(大理岩)岩浆岩变质岩(有化石)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主要环节板块运动返回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请读图说出世界两大主要的地震带 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 1. 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A.跑向教室外B. 蹲在地上C. 在老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避震测试:2.在教室外怎样避震?A.往家跑B. 在建筑物高度2倍距离外避震C. 向教学楼里跑,寻求老师的帮助3. 在影剧院如何避震?不要慌乱,就地避震,趴在座椅旁B. 集中到没有座椅的地方C. 不顾一切向外跑4.在商场或书店中如何避震?A.远离高大的货架或书架B. 躲在高大的货架或书架之间C. 往电梯跑,赶快乘电梯下楼5. 在楼上的教室中遭遇地震了怎么办 A.马上往楼下跑B. 坐在座位上喊人救助C. 在教室内墙角或课桌旁蹲下6. 在野外避震时应该怎么做 A.避开山崖、陡峭的山坡、山脚等地B. 在水库边避震C. 在山谷中避震7. 如果在地震、台风、洪涝灾害中,身体被塌倒的建筑物压住怎么办?(多选)A.使用明火告知他人来营救B.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C.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D. 敲击水管求救8. 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如何避震?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B. 避开高大建筑物C. 迅速返回室内D. 避开过街桥、立交桥9.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安全避险的地方有:(多选)A.阳台 B. 桌子底下C. 开间小的卫生间 D. 墙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