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四中、十六中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四中、十六中中考三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峰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其形成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风力堆积 C.板块碰撞 D.板块张裂
3.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温比周围低,是低温中心 B.乙地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小
C.丙地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D.气温分布大致西高东低
4.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
A.南美洲北部 B.北美洲中部 C.撒哈拉以南非洲 D.大洋洲东南部
5.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A.巴西 B.印度 C.澳大利亚 D.中国
6.蒙古是我国北面的陆上邻国。读图,下列关于蒙古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受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C.地处北亚的内陆国 D.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7.印度农业生产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季风不稳定易导致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寒潮 C.水旱 D.火山喷发
8.下列对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大西洋 B.矿产资源贫乏
C.独占世界最大的岛屿 D.畜牧业发达
9.世界上有“咖啡王国”之称的国家是( )
A.法国 B.巴西 C.泰国 D.俄罗斯
10.南极地区的象征是( )
A.北极熊 B.红猩猩 C.袋鼠 D.企鹅
1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寒带 B.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C.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D.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12.我国有众多的地理分界线,下列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相符的是( )
A.人口地理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13.下列行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绿色出行 B.“光盘”行动 C.垃圾分类回收 D.过度消费
14.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从广种薄收向优质高产转变,主要依靠( )
A.科学技术 B.交通 C.管理 D.市场
1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明显。下列关于各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耕地多为旱地
B.南方地区河网密布,主要发展河谷农业
C.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冬寒夏凉,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16.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下列不属于北京的是( )
A.中华门 B.颐和园 C.南锣鼓巷 D.明十三陵
17.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全国,其优势是( )
A.人口众多 B.地处亚热带
C.矿产资源丰富 D.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18.黑河是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读黑河流域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最终注入的海是居延海 B.黑河大致自南向北流,流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
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黑河的水位较高 D.黑河流域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只能发展畜牧业
19.“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位于( )
A.横断山区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昆仑山脉
20.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下列不属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是(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二、综合题(共30分)
21.(7分)读亚洲略图,回答问题。

(1)A是 半岛,它是世界最大的半岛,该半岛所在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但 资源匮乏。
(2)B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该国家水旱灾害频繁,其主要原因是 季风不稳定。
(3)C是 河,其流向大致是 ,其西侧的地形区是 。
22.(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的农产品生产大国。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15℃~25℃是咖啡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
材料二:图1为美国本土部分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巴西咖啡树种植区分布示意图。
(1)美国本土位于七大洲中的 洲,巴西位于南美洲。
(2)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带是 带,这里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对牛奶、咖啡等饮品需求量大,但是美国本土位于五带中的 带,不适宜咖啡树种植,需要从巴西等国家进口咖啡豆。
(3)赤道穿过巴西 部,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五带中的热带,热量 ,适宜咖啡树生长。巴西种植咖啡树选择的地形区是 。
(4)巴西的首都是 ,地处内陆,而港口分布在东部 洋沿岸,便于咖啡豆出口,从而给巴西带来大量外汇。
23.(8分)下图为长江、黄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 高原,自 向 流,注入太平洋。
(2)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多峡谷,落差大, 资源丰富;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得宽阔平坦,水流 ,泥沙淤积旺盛,河床抬高,形成“ ”。
(3)读图可知,长江沿岸四个城市中,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是( )。
A.重庆 B.武汉 C.南京 D.上海
(4)“ ”工程的西线方案计划将长江上游丰富的水资源引入黄河,以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24.(7分)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甲 山。
(2)黄河流经上、中游分界点A 后,进入乙 高原。乙高原东起丙 山,在这里常见的传统民居是 。
(3)黄河流经桃花峪后进入丁 平原,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 ”。
答案
1-5 ACACD 6-10 DCDBD 11-15 ACDAD 16-20 ADCBD
21.(1) 阿拉伯 水 (2) 印度 西南 (3) 叶尼塞 自南向北 西西伯利亚平原
22.(1)北美 (2) 乳畜 北温 (3) 北 充足 巴西高原 (4) 巴西利亚 大西
23.(1) 青藏 西 东 (2)水能 缓慢 地上河 (3)D (4)南水北调
24.(1)巴颜喀拉 (2)河口 黄土 太行 窑洞 (3)华北 地上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