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海底世界》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紧扣课题提出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具体、生动、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藏,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最后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给学生留下一个整体的深刻印象。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经常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并愿意与人交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教学设想 本文以问题开头,结尾作答,相互呼应。本课教学就可以从课文开头和结尾切人,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重点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细读第二至六自然段,体会文章是如何表现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但须注意不要把每一段对号人座,什么内容是表现景色奇异的,什么内容是表现物产丰富的。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第四、五自然段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落实课后练习第二题的要求。核心素养点位 人文素养: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两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和润” 滋生点 有爱 有趣 生慧 育德 以学生的思练评为主线 教师的导标导学润德润用为辅。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各有各的" "差异很大",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 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教学重点 与难点 1.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教法、学法 表格梳理 随文识字 品读词语 多种形式的朗读 自主探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润学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六环五维)教师活动 (导、组、参、润) 学生活动 (学、思、练、评)环节一:复习导入、激趣导思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上节课我们潜入海底听到了海底奇妙的声音,你知道吗海底的动物更是有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探究新知、导思学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根据学习提示完成以下内容。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共学激思,指导朗读 ----- 1.探讨共学,本段的中心句 2.描写动物它们的活动方法 3.体会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设计思路:) 以问题引导探究,让学生在信息重组、比较分析、多向开放、合理想象、自由质疑的提问和情境中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的、更活跃的探究平台。 问题的解决,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又能激起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不断钻研,在良性循环中,最终形成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 了解了四种动物的活动方法你能把他们总结到表格里吗? 环节三:应用拓展、评练提升 技能发展、练评体验--- 1.海底动物活动的方法真有趣,海底的植物又如何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完成自学提示单:引导学生感受海底植物的特点。 3.观察4-5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设计思路:) 此环节由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找出中心句,到抓住关键字词,逐步深入理解中心句的作用和内涵,学习要求明确,体现了学习的梯度。 环节四:启思小结、润德润趣 或悟得评学、润德润思---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丽多彩,景色如此奇异,物产如此丰富。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有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充分地表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 延伸兴趣,拓展阅读 【设计思路】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将阅读的兴趣延伸至课外。拓展阅读的广度。引导学生多角度了解大海,真正达到科普的目的。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首尾呼应展示奇妙 思考提示:(2分钟时间) 本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描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的活动方是什么? 竟学: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关键词是什么? 有哪几种动物请学生说说自己觉的有趣的活动方式。鼓励学生表达所想。 体会“免费的长途旅行”。的表达效果。 思考那么多的海底动物,作者为什么就列举了这几种?(因为这些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很有特点,具有代表性。) 自主学习 1.找一找第五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关键句) 2.第5自然段写了植物哪些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怎么体现的? 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语文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在领略了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如果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海洋知识,可以通过查资料,阅书籍等方式, 推荐阅读《海底两万里》 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提炼关键信息 汇报成果 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海底动物及其活动方法的特点,在全班汇报。 海参、 梭子鱼、 乌贼和章鱼、 贝类 重点理解“反推力” “免费的长途旅行”。 学生感受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有趣,体会写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取课文信息。 依据第五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主完成自学提示单。 抓住“色彩多种多样”体会颜色的丰富。找出海底中最小的、最大的植物,体会海底植物形态各异,差异大的特点。 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设想 我想去海底和小鱼游玩。 生:我想看看美丽的珊瑚。 生:我太喜欢海底世界! 生:海底真美妙。我长大了一定要当科学家,研究更多生物。 激发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板书设计 23 海底世界 声音:各种各样 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植物:差异大 矿物:丰富 作业设计 (分层分类) 1. 我是小作家:我们的校园很美丽。 运用本课已学的写作方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我们的校园很美丽. 2.才能展示:搜集资料,绘制一期以“奇妙世界”为主的主题绘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