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要下雨了》教案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教学目标1.会认“腰、阴”等生字,会写“这、看”等生字。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自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体会小动物说话时的心情。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读准生字字音。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动物说话时的心情。教学准备多媒体、相关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夏天,经常会下雷阵雨,在下雨前天气有什么变化,我们有什么感觉?(课件出示乌云密布、打雷闪电的图片)看到这些,你们知道将会怎样?(要下雨了)你们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听到了雷声;因为我看到乌云密布;因为我看到闪电了) (板书课题:要下雨了)让学生齐读课题,区分“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是说雨没有下,快要下了;“下雨了”表示已经下雨了)二、视频播放播放课文朗读视频三、初读识字1.识记生字,读通课文。要求学生轻声自读课文,遇到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要对照拼音多读几遍。(1)学生自由拼读,识记生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偏旁归类识字、字理识字、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生字。(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3)学生集体读、开火车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注意“阴、沉、面、闷”是前鼻音,“忙、空”是后鼻音。2.订正以下字的读音:割(ɡē)闷(mēn)捉(zhuō)3.认识两个多音字:运用:(1) 表示“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无着落,无成效,无结果”“天空”等时,读kōnɡ,如,空话、落空、空气; 表示“使空,腾出来”“闲着的,没被利用的”“没被占用的时间或地方”时,读kònɡ,如,空格、空地。(2)例句:这闷(mēn)热的天气,让人感到有些烦闷(mèn)。4.词语对对碰。反义词:低——高 直——弯潮湿——干燥 捉——放近义词:连忙——急忙 潮湿——湿润5.词语解释。【阴沉沉】状态词。形容天色或脸色等阴暗。【潮湿】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空】没被占用的时间或地方。【闷】因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透透气】指呼吸新鲜空气。【连忙】赶紧;急忙。【轰隆隆】形容雷声、爆炸声、机器声等。四、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生字及田字格。这 看 鱼 面 问 加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字的写法。这:半包围结构,先内后外。(1)“文”的一捺变为长点。(2)短横起笔低稍往上斜,往左下折,形成尖角,而后面的折撇要写得自然圆转。看:(1)第一笔是平撇,第四笔撇从竖中线起笔。(2)“目”的第二笔起笔在横中线上。鱼:(1)斜刀头从竖中线起笔,横撇止于竖中线。(2)中间的“田”字上宽下窄,最后一笔长横要长而有力,托起整个字。面:(1)独体字。(2)第一笔横要短。(3)第二笔撇从中线起笔。问:(1)半包围结构。(2)门字框横要平,竖要直。框稍写大些,为“口”留出空间。(3)口”与门字框四边间距均衡。加:左右宽窄基本相等。(1)右半部分“口”起笔比“力”的横折钩略低。(2)且左右两部分不能分得太开。4.教师讲解:“问”“加”的生字里都有“口”,但“口”在不同的位置,书写时也有所不同,同学们写的时候要注意区分。“鱼”是象形字,斜刀头是“鱼头”,“田”就是“鱼身”,最后的一笔长横就是“鱼尾巴”。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学生描红、仿写,教师适时点评。五、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不准的字音。3.注意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要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呢、呀、吗”要读得轻些,读出语气。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六、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在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和小蚂蚁)(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小白兔和小燕子、小鱼、小蚂蚁之间分别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小组讨论。3.课件出示问题的答案,教师讲解。七、课堂小结多幸运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就被大雨淋湿了。在我们的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的消息呢?大家课下想一想。八、课后任务1.巩固复习本节课中的生字。2.将本节课学习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让学生知道“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三种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2.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知道生活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教学重点了解“燕子低飞、鱼出水面、蚂蚁搬家”三种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及其形成原因。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1.教师指导完成课后第三题,看图片说一说小兔子在回家路上的经过。2.课件出示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读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要下雨了)要下雨了,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都忙碌起来了,想知道它们在干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动物王国里看看吧。二、课文精读(一)学习第1自然段。1.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2.你有没有遇到天阴沉沉的时候?当时的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阴沉沉”)(二)学习第2~7自然段。1.燕子低飞。(1)当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的时候它看见了小燕子,下雨前的小燕子在干什么?为什么?(2)指导学生朗读小兔子和小燕子之间的对话。(3)学生总结燕子低飞的原因,教师补充相关资料。(4)体会小白兔的心理: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它相信了吗?你是从书上哪句话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吗?)2.小鱼出水。(1)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鱼之间的对话。(3)学生总结小鱼出水的原因。(4)体会小白兔的心理: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它相信了吗?你是从书上哪句话知道的?(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3.小组合作学习,照上面的方法学习蚂蚁搬东西的部分。(三)学习第8、9自然段。1.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出示:加快步子)他一边跑还一边喊什么?(引读“妈妈,妈妈,要下雨了!”)2.正在这时,“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1)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哗”字的意思是突出雨势之大。(2)指导朗读“真的”,原来燕子、小鱼和蚂蚁说得没错,“真的”是要下雨了。齐读第9自然段。三、课文小结通过《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下雨前会出现三种现象:燕子低飞、小鱼出水和蚂蚁搬家。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希望同学们可以像小白兔那样多观察身边的事物,看到不明白的现象积极地询问别人,还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这样你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四、舞台剧表演1.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课本剧练习。2.学生到讲台进行课本剧表演。3.师生点评。五、课后任务想想小白兔回家会和兔妈妈说些什么?兔妈妈会说些什么?下节课我们找同学来说一说。六、板书设计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