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棉花姑娘 教案(2课时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棉花姑娘 教案(2课时打包)

资源简介

第18课 棉花姑娘(第1课时)
(
教学目标
)
1.认识“棉、姑”等生字和偏旁病字旁。会写“她、空”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角色心情,读好第1、第2自然段;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
(
教学重点
)
1.认识“棉、姑”等生字和偏旁病字旁。会写“她、空”等字。
2.体会角色心情,读好第1、第2自然段;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
(
教学难点
)
体会角色心情,读好第1、第2自然段;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
(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1.教师出示谜语: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大家越爱它。(棉花)
2.教师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棉花特点:颜色白白的。对照插图,观察“棉”字,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识记“棉”字。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棉”的认知。
教师:用棉花纺成的线叫——(棉线);用棉线织成的布是——(棉布)。再看看我们身上的衣服,很多都是棉布做成的。冬天到了,棉花的用处就更多了,我们可以穿——(棉衣、棉鞋),戴——(棉帽、棉手套),盖——(棉被)。
4.教师:今天,老师接到了棉花姑娘的求助信!(出示课题:棉花姑娘)她到底怎么了?我们去课文中了解一下吧!
(1)齐读课题。
提醒:“娘”字在“姑娘”一词中读轻声,单独读的时候,要读niáng。
(2)指名朗读课题。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将课文读准确。
②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③圈画出需要认识的生字。
2.学习生字。
mián gū niáng bìng tā zhì yàn bāng hài bié gàn jīng qí
棉  姑  娘  病  她  治  燕  帮  害  别  干  惊  奇
(1)检查字音。
①带拼音,教师指名让学生认读,相机正音。
点拨:“棉、燕、干”是前鼻音;“干”是多音字,在“树干、枝干、干活”等词中读gàn。
②学生开火车读。
③教师去掉拼音,指名让学生认读。
④男女生赛读。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鼓励学生独创识字方法。
点拨:
①借助形声字特点识记:姑、帮、惊。
②熟字换偏旁:浪—娘,他—她。
③加一加:木+帛=棉,氵+台=治。
④字理识记:燕,甲骨文 就像一只飞翔的燕子。
⑤组词识记:
病:生病、病房、治病。
害:害怕、害人、伤害。
别:别人、送别、别家。
干:干活、干部、树干。
奇:奇怪、好奇、惊奇。
在交流识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学习病字旁,积累带有病字旁的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自主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棉花姑娘怎么了?她盼来了哪些动物医生?最后她的病被谁治好了?读读课文,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要求:边读边画出动物医生的名字。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思考。
(2)同桌交流。
(3)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预设:
学生1: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蚜虫。
学生2:动物医生有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学生3:她的病最后被七星瓢虫治好了。
2.借助插图,梳理课文内容。
教师出示插图及句式提示,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棉花姑娘生病了,请(    )(    )和(    )帮她治病,可是他们都帮不了棉花姑娘,最后(    )治好了她的病。
(三)探究三:体会角色心情,读出情感,读好对话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读好词语“可恶”。
教师:(出示第一幅插图)图上的棉花姑娘耷拉着脑袋,很不开心,她怎么了?
学生:有蚜虫咬她,她生病了。
教师:是呀,你看她的叶子上有许多蚜虫,这些蚜虫伤害着她。棉花姑娘称他们为什么蚜虫?(出示第1自然段。)
学生:可恶的蚜虫。
教师:你喜欢这样的蚜虫吗?
学生:不喜欢。
教师:那就带着你对蚜虫的厌恶,读一读第一句话吧!
学生自主练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
(2)读好词语“盼望”。
教师:棉花姑娘又痛又痒,得多么难受啊!如果你是棉花姑娘,现在的你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医生快来救救我!
教师:我从你的话里听出了着急和难受,特别希望得到医生的帮助。棉花姑娘也是如此,“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请你想象自己是棉花姑娘,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吧!
教师指名让学生朗读并点评,指导句子的朗读停顿: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3)全班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出示第2自然段。
(1)读好棉花姑娘说的话。
①教师: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盼啊盼,终于盼到燕子来了,此时她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学生:希望燕子快点帮她治病。
②教师指导学生读棉花姑娘说的话。
回顾《动物王国开大会》中对“祈使句”的学习。关注“请”和“!”,读出充满请求的语气。
(2)读好燕子说的话。
①教师:燕子有没有答应棉花姑娘的请求?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燕子没有答应她。因为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不会捉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
②教师:当别人向你请求帮助,可你却帮不上忙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学生:感到抱歉、无奈。
③教师指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燕子说的话。
(3)同桌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读好棉花姑娘与燕子的对话。
(四)探究四:书写指导
出示:她、空、还、干、身、星、久。
1.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教师提醒学生“还”是半包围结构,“她”是左右结构,“空、星”是上下结构。
2.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4.班级内展示书写作品,师生评议。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认识“棉、姑”等生字和偏旁病字旁,会写了“她、空”等字;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棉花姑娘生病了,请求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帮她治病,可是他们都帮不了棉花姑娘,最后七星瓢虫治好了她的病。
课后任务
搜集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动物医生。第18课 棉花姑娘(第2课时)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2.了解不同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3.积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结构的短语。
(
教学重点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2.了解不同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3.积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结构的短语。
(
教学难点
)
1.了解不同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2.积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结构的短语。
(
教学过程
)
知识回顾
1.开火车读词语。
棉花 姑娘 治病 她们 燕子
帮助 害怕 别人 树干 惊奇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生:棉花姑娘生病了,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治病,可是他们都帮不了棉花姑娘,最后七星瓢虫治好了她的病。
3.教师过渡:上节课我们学到第2自然段,知道棉花姑娘请燕子帮忙治病,可燕子帮不上忙,因为他只会——(学生:捉空中飞的害虫。)看来,棉花姑娘还得继续找医生呢!棉花姑娘又找了谁呢?我们继续来看吧!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学习第3、第4自然段,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1.回顾第2自然段。
教师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师生进行角色扮演,合作读好棉花与燕子的对话。
2.合作学习第3、第4自然段。
(1)合作学习。
①用不同颜色的线分别画出棉花姑娘及动物医生说的话。
②与同桌分角色扮演,体会角色心情,读出恰当的语气。
③角色互换,相互指导。
(2)教师巡视,相机引导学生体会棉花姑娘“着急、痛苦”的心情、啄木鸟和青蛙“抱歉、无奈”的心情,进而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3)教师指名让学生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共同点评。
点拨:棉花姑娘请求帮忙时说的祈使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并且随着被拒绝次数的增多,棉花姑娘的心情越来越急切,语气也要有所变化。
3.师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读好第2~4自然段。
教师小结:从这三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原来燕子只会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只会捉——(学生: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只会捉——(学生:田里的害虫)。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过程中先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情境进行角色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角色心情,从而调整朗读对话的语气。
(二)探究二: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的表达效果
1.出示最后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快来看看,棉花姑娘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
学生: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
2.体会词语说一遍与连说两遍的不同。
教师:这里有两个词语,“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为什么“碧绿”和“雪白”要连说两遍呢?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词语说一遍与连说两遍的不同。
(2)教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对比朗读,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的表达效果。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教师小结:通过对比朗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词语连说两遍,可以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3.拓展说话。
教师: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也会将一个词语连说两遍来形容某个事物的特点呢?(出示:“金黄金黄的树叶”“火红火红的花”“粉嫩粉嫩的花”“乌黑乌黑的手”)请你也思考一下,说一说吧!
提示:学生如果回答得比较吃力,教师可以给出提示。如,( )的太阳,( )的水。
预设:
学生1:火红火红的太阳。
学生2:冰凉冰凉的水。
学生3:瓦蓝瓦蓝的天空。
(三)探究三:读好对话,拓展科学常识
教师:棉花姑娘的病是怎么治好的呢?我们来看第5自然段。
出示第5自然段。
1.理解词语“惊奇”。
(1)教师:棉花姑娘为什么感到“惊奇”呢?
学生:一群圆圆的小虫子飞来,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
(2)教师:对呀,棉花姑娘请了那么多动物医生都帮不了忙,这些小虫子却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吃惊(感到奇怪,很好奇)。
教师:让我们用“惊奇”的语气读一读棉花姑娘说的话吧。
2.认识七星瓢虫,读好对话。
(1)教师:这些小虫子原来是七星瓢虫呀!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呢?
学生: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叫我们七星瓢虫。
(2)出示七星瓢虫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七星瓢虫的外貌。
(3)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男生读七星瓢虫的话,女生读棉花姑娘的话,教师读旁白。
3.拓展学习。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能够帮助棉花姑娘的动物医生是——(学生: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可以吃哪里的害虫呢?(学生:叶子上的)
教师:不同的动物医生会吃不同的害虫,就像不同科室的医生主治不同的疾病。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医生?它们最擅长捕食什么害虫?分享一下吧!
预设:
学生1:蜻蜓。它们捕食空中的苍蝇、蚊子等害虫。
学生2:壁虎。它们夜间常出现在灯光照射的墙壁上、屋檐下或电线杆上,捕食蚊、蝇、飞蛾等害虫。
学生3:螳螂。它们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它们的食物有棉蚜虫、红铃虫、玉米螟、菜螟、菜青虫、金龟子、苍蝇、蚱蜢等几十种害虫的成虫和幼虫,它们还是蝗虫的天敌。
教师小结:大自然里有许多害虫,它们吃草叶,啃庄稼,传播病菌……不过好在有一群动物医生时刻战斗着,消灭害虫,保卫森林、田野,保护动植物甚至人类。我们也要保护这些动物医生们哟!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读好了文中角色的对话;了解不同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积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结构的短语。虽然这些动物捕食不同的昆虫,但它们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有益的动物。
课后任务
读一读《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类图书,找找还有哪些益虫、益鸟,并想想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