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 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测( )历史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填写在“ 答题卡” 上,答案答在试卷上 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 答题卡” 并交回。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分)注意事项:1.每 题选出答案后, 2B铅笔把“ 答题卡” 上对应的信息点涂 。2.本卷共 25题,每题 2分,共 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最符合题意。1. “ 秦朝以前,官吏和私 的印章均可称玺, 秦朝,只有天 的印才能叫玺, 且 制作,群 不敢再 。” 这 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以 制玺、天 专有 B. 收藏 玺、天 喜好 C.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 天 尊、皇权 上2. 史料记录了 晋时 崇和国舅王凯 富的故事,下图的“ 晋墓壁画” 反映了贵族欣赏乐器演奏的画 。 者反映出 晋王朝灭亡原因之 是( )A. 皇族为争权夺利,内战不休,引发“ 王之乱”B. 被统治者揭竿 起,反抗暴政C. 皇帝暴病 亡D. 统治集团内部 活奢侈腐化3. 中国古代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 亚、 洲等地 “ 海上丝绸之路” , 促进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 化交流。 汉时期,这条航线最远到达( )A. 来半岛和 六甲海峡 B. 孟加拉湾沿岸C 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4. 下列 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第 1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A 秦始皇 B. 陈胜 C. 汉武帝 D. 班超5. 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 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 推 和改进犁耕 B. 推 选种、育种等 较先进的 产技术C. 普遍种植双季稻 D. 稻采 育秧移栽技术6. 们常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政权曾在洛阳定都的有( )① 周 ②曹魏 ③ 晋 ④东晋 ⑤北魏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②④ D.②④⑤7. 乾隆皇帝说: “ 天朝物产丰盈, 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 ” 。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 的政策是A. 重农抑商 B. 盐铁官营 C. 闭关锁国 D. 对外贸易8. 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 ,“ 举 则秋千巧笑” ,荡秋千已 分普及,还出现了“ 秋千” ,把跳 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 花样跳 ” 。材料从侧 反映了A. 经济重 南移最终完成 B. 宋词元曲 泛流 C. 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 都市 活丰富多彩9. 北宋建 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 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 杯酒释兵权” 这 典故对应的是( )A. 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B. 解除禁军 级将领的兵权C. 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D. 派 担任地 官10. 1950年 地改 是新中国建国后的 次深刻的社会变 。下列各项中与 地改 不相符的是( )A. 废除了中国 2000多年的封建 地制度B. 解放了 产 ,促进农业 产迅速发展C. 巩固了 政权D. 建 了社会主义 地公有制11. 《反分裂国家法》规定“ 以和平 式实现祖国统 ,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 的诚意,尽最 的努 ,实现和平统 、” 实现祖国和平统 的前提是( )A. 个中国 B. “ 国两制” C. 实现“ 三通” D. 互补互利12. 1919年 6 《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 潮始由学 罢课,继由商 罢市,近 将有劳动 同盟罢 。初因 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 ,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 为要求条件。”第 2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明①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②学 是运动的先锋③ 已经举 浩 罢 ④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 新 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 亥 命相 ,就其作 ,主要“ 新” 在( )A. 传播了资产阶级 主、平等思想 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 绝对肯定了 化的先进性 D. 深 研究和传播了 克思主义14. 《 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 个 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 ,这个 族 被逼到 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 法继续保持下去。第 ,还要 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 ,就可以改变 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世纪中国 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 《 关条约》和公 上书 B. 《 丑条约》和 亥 命C 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D. 《 丑条约》和戊戌变法15. 泽东曾对 位外国友 说:“ 1927年, 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 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 鸡来!” 对“ 孵出 鸡来” 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发动了反抗国 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B. 揭开了创建 军队、建 农村 命根据地的序幕C. 制定了建 抗 族统 战线的 针D. 完成了红军 征的战略转移16.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莱特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 从晋 到东海海岸,从 河畔到 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 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 ,战 是炽热 情的。” 这次战役是( )A. 台 庄战役 B. 枣宜会战 C. 百团 战 D. 武汉会战17. 献纪录 《 近 泽东》中有这样 个情节:在 柏坡村的 院 ,警卫员给 泽东梳头时拔下 根 发, 泽东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战役, 了 根头发,值得!” 这时的中国 解放军 ( )A. 粉碎了国 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 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 取得了战略性 决战的胜利 D. 攻克了中华 国的 都南京18. 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 纱 。初期, 有 发展; 战期间, 进 步发展; 战后,纱 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 纱 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 族 业B. 甲午战后中国 族 业得到进 步发展第 3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C. 近代的中国 族 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D. 张謇挣来的钱 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19. 这场战争“ 是中国 站起来后屹 于世界东 的宣 书” “ 拼来了 河 恙、家国安宁” 其伟 意义主要在于A. 巩固了新 的 政权 B. 打败了美国侵略者C.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提升战略威慑 量20. 1955年 11 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 粮票,1993年 2 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 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A. 社会 产关系的变化 B. 所有制形式的变化C. 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 产品分配 式变化21. “ 王 吉药 ” 在 1956年实 公私合营,改称“ 王 吉联合制药 ” ;1968年, 改名为“ 州中药九 ” 。这 的“ 州中药九 ” 是A. 资本主义企业 B. 公私共有企业C. 社会主义企业 D. 中外合资企业22. 罗 帝国灭亡之后, 欧城市衰落了,经过 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作为 业和商业中 的城市, 欧城市重新兴起于 ( )A. 9 世纪 B. 10世纪 C. 13 世纪 D. 15世纪23. “中世纪晚期, 欧 地关系的变化和 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 业 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 貌。”这 变化主要表现在A. 租地农场和 场的出现 B. 垦殖运动和 作坊的出现C. 庄园经济和家庭 业出现 D. 庄园经济和 场的出现24. 1789年以前,“ 英国的 三个殖 地已爆发了 场 命,将启蒙运动的学说付诸 动。” 这场“ 命” 的领导 应是A. 克伦威尔 B. 伏尔泰 C. 华盛顿 D. 拿破仑25. 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 个 抽出 属丝,另 个 拉直,第三个 切断,第四个 削尖,第五个 打磨顶部做出头…… 这种 法,做 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 18个单独的操作 序。” 亚当· 斯密描述的这 产制度是( )A. 场制度 B. 现代 制度C. 作坊制度 D. 家庭 产制度第Ⅱ卷 材料题(共 50分)第 4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本 题共 3 题,其中 26题 18分,27题 14分,28题 18分)26. 历史上 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 类社会经济 化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两宋时期,中国的海上航 技术、海外贸易, 以前有了更 的发展。宋代,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元朝经常同四 汗国联系,太 发展陆上与海上的贸易,把亚欧 陆、海上陆上,连成 ,极 地促进了东 交通和 化交流。交通运输更加发达, 员往来更加频繁, 化交流更加密切。———阎崇年《御窑千年》材料 :以电 的 泛使 为显著特征由于英国 业的 跃发展,提 的第 次 业 命同时在美国和德了商品对殖 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 国发 , 体交通运输使世界各地要求, 由于新式交通 具的使 , 的 产、流通和消费紧密地联结在英国得以 辟新市场和新殖 地。 起。——范 澜《中国近代史》 ——李南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材料三:全球化是 流、物流、信息流、资 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流转、交汇、组合。交通运输的发展 步步扩展了 类的活动范围,没有更 范围内的交流就不会有全球化的产 和发展…… 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平在 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某个国家全球化程度的 低及在全球化经济中的优劣势。——摘编 宋天 等著《交通运输与科技 命》(1)根据材料 ,概括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特点及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不得照抄原 )(2)根据材料 及所学知识,列举英国、美国和德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 新(三个国家各举 例)并归纳其共同影响(不得照抄原 )(3)根据材料三,简述交通运输在全球化发展中的重要性。27. 千年 变局,更新求 存。初三某历史兴趣 组在研读陈旭麓先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书时,做了三张书摘。阅读书摘,回答问题。书摘 :以新卫旧洋务运动……因模仿 部分 器物 异于传统, 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 难以挣脱传统……其核 或主导的东 可归为 端:( )在这个过程中所建 的 批近代军事 业和 业;( )……第 5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书摘 :破旧 新经过庚 (注:1900年)以来 多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 命、改良、 变和清廷的 我挽救之间终于作出了 的选择。 命派以 往 前之 …… 了数千年帝政之命。书摘三:除旧布新新 化运动使中国 从以孔 儒家为轴 的传统 化的束缚下挣脱出来……他们 扬科学和 主精神……书摘四:推陈出新……五四运动使 克思主义在 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 。(1)书摘 中“ 以新卫旧” 的洋务运动的原因是什么?(2)书摘 “ 破旧 新” 所指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该事件如何体现出“ 破旧 新” ?(3)书摘三“ 除旧布新” 的新 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4)书摘四“ 推陈出新” 中,为什么说“ 五四运动……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 。”(5)综合四张书摘,概括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程。28. 世界历史进程中,曾出现 些以“ 新” 命名的事件、事件产 “ 新” 的影响,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 于 1921年采取了“ 新经济政策” ,这 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 们被准许在公共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 可以经营 商店和 。农 和新商 都能雇佣劳动 ,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 是暂时的退却,“ 后退 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 斯塔夫 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 :20世纪 8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 直对罗斯福新政持批评态度,认为罗斯福并没有放弃他的阶级属性,罗斯福新政的 的仍是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师教学 书》材料三: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们急切地期待 出 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 12 ,中共 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摘 部编版《中国历史》 年级下册材料四:邓 平的南 谈话,进 步解放了 们的思想,推动改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 新第 6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阶段。——摘 部编版《中国历史》 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 指出,“ 新经济政策” 到底“ 新” 在哪 ?你认为列宁所说的“ 后退 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的含义是什么?(2)“ 罗斯福新政” 之“ 新” 指什么?对材料 所述观点,你 否赞同?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材料三中“ 们急切地期待 出 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是什么道路?(4)材料四在“ 推动改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 新阶段” 过程中,对经济体制进 了怎样的调整?(5)了解“ 新经济政策” 、“ 罗斯福新政” 及中国改 的相关内容后,你有什么感悟?第 7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2024——2025学年度第 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测( )历史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填写在“ 答题卡” 上,答案答在试卷上 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 答题卡” 并交回。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分)注意事项:1.每 题选出答案后, 2B铅笔把“ 答题卡” 上对应的信息点涂 。2.本卷共 25题,每题 2分,共 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最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第 8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答案】A【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C【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C【21题答案】【答案】C【22题答案】【答案】B【23题答案】【答案】A【24题答案】【答案】C【25题答案】【答案】B第Ⅱ卷 材料题(共 50分)第 9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本 题共 3 题,其中 26题 18分,27题 14分,28题 18分)【26题答案】【答案】(1)特点:海陆并举;交往频繁;范围 泛;以商贸为主原因: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统治区域的变化;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重视海路贸易等(2) 新:英国:斯蒂芬森发明 ,开创铁路时代美国:莱特兄弟发明 机(或福特发明汽 产流 线)德国:本茨发明汽 等共同影响:密切了世界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推动了殖 扩张等(3)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 步步扩展了 类的活动范围;发达的交通运输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交通运输发展反映了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的优势和劣势等。(回答 点即可,2分)【27题答案】【答案】(1)原因:内忧:内部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抗;外患:外部 临列强的侵扰(2)指导思想:三 主义;体现: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 了中华 国(或建 了 主共和制度,或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族 主 命)(3)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 ,掀起了 股思想解放的潮流。(4)五四运动是中国旧 主主义 命 向新 主主义 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 族追求 族独 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 程碑意义(5)历程:近代中国向 学习的探索,从器物层 到制度层 再到思想层 不断深 ,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 定的作 (或从学习 先进技术,到学习 政治制度,再到学习 思想 化,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 定的作 )【28题答案】【答案】(1)新: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含义:局部恢复资本主义,不是要在苏俄发展资本主义, 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2)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预和指导观点 :赞同。理由:因为罗斯福新政的根本 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 定的阶级局限性。观点 :不赞同。理由:因为罗斯福新政后,美国经济缓慢复苏, 活得到改善,在 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 盾。(3)道路:具有中国特 的社会主义道路。第 10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4)调整:由计划经济体制调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感悟: 切从实际出发,任何政策的出台都应符合本国国情,(或符合 的利益、符合经济规律),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 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第 11 /共 1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