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二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课标 要求 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2.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3.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思维导图
答案标签 ①本质属性 ②本质属性 ③本质属性 ④范围 ⑤不相容 ⑥断定 ⑦断定 ⑧性质 ⑨关系 ⑩选言 真实 结构 严密 换质位 三段论 一般性 完全 内在联系
易错明辨
1.大类是小类的种,小类是大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种分为几个属的逻辑方法。()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
3.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4.甲认识乙,从对称性角度看,这个判断属于对称关系。()
5.选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是基于“同时存在”的推理。()
6.相容选言推理有肯定否定式。()
7.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都是正确的推理结构。()
8.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9.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继运用。()
10.类比推理推出的结论与前提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核心考点一 准确把握概念
知|识|整|合
整合点1 明确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内涵
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
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
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 简例
相容 关系 全同关系 A:司马迁 B:《史记》的作者
种属关系或 属种关系 或 B:动物 A:马 或 A:哲学 B:中国哲学
交叉关系 A:中学生 B:球迷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A:正式代表 B:非正式代表
反对关系 A:输 B:赢
整合点2 明确概念的方法
1.明确内涵的方法
(1)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
(3)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
(4)下一个正确定义的具体要求
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遵循必要的逻辑规 则 a.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商品就是劳动产品 b.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如:恒星是不动的星 c.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哲学不是文学 d.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2.明确外延的方法
(1)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3)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
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a.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b.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 c.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3.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命|题|探|究
命题点1 概念的基本特征
【对点金题 】 [概念的两大属性](2025·四川联考)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由此可见,概念( )
①来源于被反映的对象,具有主观性 ②经过思维改造和加工,具有客观性 ③抽象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 ④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具有概括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概念从这两个字就可以得出其两个基本特征:①概,言其概括性;②念,就是有了人的思想观念在里边言其主观性。
(2)词语与概念的关系:①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词语也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②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对点金题 】 (2024·湖北卷)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对点金题 】 (2025·浙江联考)在政治课上,围绕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哲学部分的内容,某班展开了关于概念外延的讨论。下列组合中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 B C D
A.S:哲学——P:马克思主义哲学
B.S:古代朴素唯物主义——P: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S:唯物主义——P:唯心主义
D.S: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价值观
分清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区别 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即彼,非彼不一定即此
联系 二者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
命题点2 明确概念的方法——定义的逻辑规则
【对点金题 】 (2025·山东调研)相声是一种以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讽刺丑恶、反映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说唱曲艺。相声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原是模拟别人的言行,后来逐渐发展为单口、对口、群口三种表演形式。对于“相声”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声的外延和内涵共同规定了这一曲艺的本质属性
B.说唱曲艺是属概念,与种差一起构成了定义项
C.相声与“像生”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出同一概念
D.对口相声与单口相声在概念外延上是矛盾关系
【对点金题 】 (2025·江苏模拟)下定义时,应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循环定义、否定定义、比喻定义、定义过宽或过窄。对以上各种错误定义举例正确的是( )
①循环定义: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 ②比喻定义:教师职业是神圣的 ③否定定义: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 ④定义过宽:作家是指写诗歌的一类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点金题 】 (2025·北京质检)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定义正确,运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 ②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③形式主义者就是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对点金题 】 (2025·天津模拟)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明确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划分的方法,将一个概念的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来达到准确把握概念外延的目的。下列选项符合划分规则的是( )
①选票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 ②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③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④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核心考点二 正确运用判断
知|识|整|合
整合点1 简单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区 别 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构成 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的项;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项;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项;④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的项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项;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项;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项
规则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量”与“质”都准确无误 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联系 都属于简单判断,都直接由概念构成;把握事物性质是弄清事物间关系的基础,理清事物间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整合点2 复合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构成 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包含前件和后件,后件依赖前件而成立
联结词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相容:“或者……或者……” 不相容:“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充分条件:“如果……那么……”;必要条件:“只有……才……”;充要条件:“……当且仅当……”
逻辑性质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①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②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①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②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③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命|题|探|究
命题点1 判断
【对点金题 】 [判断的基本特征](2025·沧州模拟)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判断的基本特征有( )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②有真假之分 ③来源于社会实践 ④对认识对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对点金题 】 [正确认识判断的类型](2025·辽宁质检)以下判断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内容 类型
①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全称肯定判断
② 美国不是“民主样板” 特称否定判断
③ 《长津湖》不仅赢得了票房,也赢得了口碑 相容选言判断
④ 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命题点2 正确认识性质判断
【对点金题 】 [正确认识性质判断的结构形式](2025·山西模拟)对于“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这一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有制”具有“国民经济的主体”的性质,因而该判断为性质判断 ②“公有制”为该判断的量项 ③“国民经济”是该判断的谓项 ④“是”表示该判断的联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对点金题 】 [准确适用性质判断要注意的问题](2025·浙江调研)某君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君傻了:“我错在哪儿 ”此君请客失败启示我们运用性质判断要注意( )
A.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B.要准确地使用量项
C.要准确地使用联项
D.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命题点3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对点金题 】 [正确认识关系判断的结构形式](2025·黑龙江模拟)下列关于关系判断“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的逻辑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该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②该判断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 ③“原告”“被告”分别为第一、第二关系者项 ④“反控”是关系项,“有的”“某些”都是量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对点金题 】 [关系判断的类型](2025·秦皇岛模拟)下列关系判断正确的有( )
①小明是小丽的同学——反对称关系 ②小华是小李的邻居——对称关系 ③小刘认识小孙,小孙认识小赵——非传递关系 ④小刘认识小孙,小孙认识小赵——反传递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命题点4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对点金题 】 (2025·黑龙江模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时指出:“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既要回望来时路,牢记金砖国家为什么出发;又要一起向未来,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该判断( )
①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性质 ②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③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④是真的,要求其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命题点5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对点金题 】 (2025·保定模拟)“要么你说错了,要么我听错了”与“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下列关于这两个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具有不同的联结项,相同的选言支
B.前者为相容选言判断,后者为不相容选言判断
C.如果后者为真,前者一定为真
D.二者具有相同的联结项,不同的选言支
命题点6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对点金题 】 (2024·江西卷)在游戏闯关环节,方方和圆圆收到了一张卡片和四个文物锦囊。若编钟可得,则完成任务要借助的锦囊是( )
A.
B.
C.
D.
【对点金题】 (2024·湖北卷)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有如下约定:只有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猪八戒才能回高老庄。下列哪种情况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违背了他们之间的约定( )
A.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
B.沙和尚没有回流沙河,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
C.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和沙和尚也去了高老庄
D.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
六种复合判断的真值表
p q p并 且q p或 者q 要么p, 要么q 如果p, 那么q 只有p, 才q 当且仅 有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假 假 假 真 真 真
注意: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要是前后件均假,假言判断就真。
核心考点三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知|识|整|合
整合点1 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1.含义
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
2.构成
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
3.种类
(1)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整合点2 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1.演绎推理的含义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力求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2.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2)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整合点3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含义 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叫换质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
举例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含义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叫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举例 有些书法家是画家,所以,有些画家是书法家
3.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示例
全称肯 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所有的猫(周延)都是动物(不周延)
全称否 定判断 周延 周延 所有的塑料(周延)不是金属(周延)
特称肯 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有些动物(不周延)是猫(不周延)
特称否 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有些参会教师(不周延)不是青岛人(周延)
单称肯 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这个三角形(周延)是等腰三角形(不周延)
单称否 定判断 周延 周延 3(周延)不是偶数(周延)
整合点4 三段论推理
1.三段论的含义
这里讲的三段论是性质判断三段论。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2.三段论的结构
(1)人们把结论中的谓项叫作“大项”,把结论中的主项叫作“小项”,把在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叫作“中项”。
(2)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3.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规则 错误 举例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四概念”的错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小丽是廉洁的,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小说是文学作品,(不周延)诗歌不是小说。所以,诗歌不是文学作品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双否前提”的错误 豹子不是老虎,猫不是豹子,所以,猫……
整合点5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联言推理的含义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联言推理的推理方法
推理方法 示例
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农村需要改革,城市也需要改革,所以,农村和城市都需要改革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既要防止“左”,也要防止“右”,主要是防止“左”
整合点6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选言推理的含义
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选言推理的正确推理方法
推理方法 示例
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肯定式: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①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一个哲学家要么是唯物主义者,要么是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所以,黑格尔不是唯物主义者。(肯定否定式)
整合点7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2)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1)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p,才q。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1)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当且仅当p,则q。
(2)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p q 当且仅有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4.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要是前后件均假,那么假言判断就真。这一点是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如果拘泥于某个具体的例子,反而可能想不明白。
命|题|探|究
命题点1 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对点金题 】 [含义](2023·湖北卷)某校举办教职工健康长跑比赛,分男女两组记名次。赛后,赵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钱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第三。”孙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最后。”李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师所言属实,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 )
A.李、钱、赵、孙 B.钱、李、赵、孙
C.李、赵、钱、孙 D.李、钱、孙、赵
【对点金题 】 [种类](2025·江苏模拟)根据推理的思维进程,演绎推理是从 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 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 的推理( )
A.一般到个别 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一般或个别到个别
B.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个别 个别到个别
C.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个别 一般到一般
D.一般到个别 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个别
命题点2 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对点金题 】 (2024·浙江卷6月)古代逻辑学家墨子曾讨论过有效推理中的词项周延规则。他说:“乘马,不待周(周:全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墨子·小取》)以下推理中,符合该规则的是( )
A.他热爱登山,因此,他至少登过一座山
B.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
C.他驯过马,因此,他可能驯过烈马
D.他不尊重长者,因此,长者不被他尊重
【对点金题 】 (2025·合肥联考)小明说,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下列选项与该三段论所违背的逻辑规则相同的是( )
A.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
B.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小丽是廉洁的,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C.和尚都剃光头,和尚都吃素,所以,剃光头的都吃素
D.生活不是童话,童话中有大灰狼,生活中也有大灰狼
命题点3 换质位推理
【对点金题 】 (2025·天津调研)为了使表达更为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下面关于性质判断的换质或换位推理对应正确的有( )
①真金是不怕火炼的,所以,怕火炼的不是真金(换质推理) ②有些中学生是球迷,所以,有些球迷是中学生(换位推理) ③所有无神论者都不是宗教信徒,所以,所有宗教信徒都是有神论者(换位推理) ④死记硬背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死记硬背是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换质推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换质、换位推理结论真假情况一览表
前提 换位后结论一定为真 换质后结论一定为假
所有S 都是P 有的P是S 所有S都不是P;所有P都不是S;有的S不是P;等等
所有S都 不是P 所有的P都不是S 有的S是P;有的P是S;等等
有的S是P 有的P是S 所有的S都不是P;所有的P都不是S;等等
有的S不是P — 所有的S都是P等
命题点4 三段论推理
【对点金题 】 (2024·安徽卷)人才是第一资源。若以“所有人才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为大前提,“所有科技工作者是人才”为小前提,按照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
A.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是科技工作者
B.所有科技工作者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
C.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不是科技工作者
D.所有科技工作者不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
三段论推理的特殊情况:①前提有一否定,结论必须否定;②两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③前提有一特称,结论必须为特称。
命题点5 联言推理
【对点金题 】 (2025·贵州调研)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努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家长的努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因此,学生优异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家长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上述推理( )
①属于联言推理 ②属于选言推理 ③前提和结论都是真的 ④属于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命题点6 选言推理
【对点金题 】 (2023·湖南卷)为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某班开展学雷锋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慰问福利院老人”。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 )
①参观雷锋纪念馆,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②只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③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④只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命题点7 假言推理
【对点金题 】 (2024·甘肃卷)某球队拟选派队员参加省运会,初步人选是小丁和小韩。对于最终人选的确定,甲、乙、丙三位教练意见如下,甲: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乙:假如不选小韩,那么选小丁;丙: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下列选项中,能同时满足三位教练意见的是( )
A.选小韩不选小丁 B.选小丁不选小韩
C.小丁与小韩都选 D.小丁与小韩都不选
核心考点四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知|识|整|合
整合点1 归纳推理的种类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 别 前提 某类认识中的每个对象 某类认识中的部分对象
结论范围 未超出前提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的范围
结论与前 提的联系 必然的 或然的
联系 二者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
整合点2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1)求同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例:夏神探接到一起报案,小神村有四户人家中毒,经调查发现,甲、乙、丙、丁四户人家晚饭的材料各有不同、就餐地点各有不同、就餐时间各有不同,但是都饮用了村口的井水,故夏神探得出一个结果,井水是四户人家中毒的原因。
(2)求异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例:某医院想进行突破肌肉力量的H型药物的推广,为治疗效果进行了实验,挑选两组力量相当、年龄相当的土拨鼠,实验组土拨鼠吃了此类药物,对照组土拨鼠没有吃此类药物,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土拨鼠力量指数突破50%,而对照组土拨鼠力量指数无明显变化。故该医院得出结论,H型药物对突破力量有作用。
(3)共变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例:社会报告显示,睡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5岁青少年睡眠时间为8.5小时,20岁青少年睡眠时间为7小时,25岁青年睡眠时间为6小时,据此,报告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4)剩余法: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例如:天文学中海王星的发现就是运用了剩余法。1846年前,天文学家观察到,天王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时,有四处发生偏离,他们已知,三处偏离是因为受到了其他已知行星的引力所致,而另一处偏离原因不明。于是,科学家们认定,剩下的该处偏离也应是另一未知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根据这一假定,天文学家们运用天体力学理论,计算了未知行星的轨道。结果于1846年9月3日,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在与计算相差不到一度之处发现了这颗未知行星——海王星。
整合点3 类比推理的方法
1.类比推理的方法
(1)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2)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2.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
(1)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
(2)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3)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3.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使人们富于联想,获得创造性的启发或灵感。
(2)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3)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命|题|探|究
命题点1 归纳推理的种类
【对点金题 】 (2024·北京卷)消费价格调查,俗称采价,是获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源头数据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数据质量。关于电影票的采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哪 儿采 电影院、购票网站等可购买电影票的场所或平台
选择哪 些场次 选择当月排片场次多、观影人数多的热门电影,至少选择1部3D电影、1部2D电影,如当期无3D电影,可选择不同类型的2D电影代替
如何采价 及计算 每旬采集1次,每月共采集3次(其中至少包括两次周末)。尽量选择黄金时间段的场次,每月3次价格采集结束后,计算均价
①推理的前提只涉及部分调查对象,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 ②采价的场次越多,类比的根据就越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③采价分析了观察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了演绎推理,其结论具有必然性
④科学设计CPI采价方案,采集数据并加以分析,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命题点2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对点金题 】 (2024·重庆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实事求是,是兴党兴国的充分必要条件
②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违背实事求是就会陷入形而上学 ③对坚持实事求是与兴党兴国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根源于对经验教训的归纳推理 ④对治党兴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归纳推理,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对点金题 】 (2025·辽宁模拟)实验用0.01摩尔/升的醋酸溶液25毫升装入烧杯,用测定溶液导电性的装置检测三种不同温度下醋酸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结果发现:0 ℃时,通电,灯泡暗淡。50 ℃时,通电,灯泡比较明亮。100 ℃时,通电,灯泡明亮。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温度与电流的强弱具有因果关系。如下表所示:
场合 相关因素 结果
1 醋酸溶液、导电装置、0 ℃ 暗淡
2 醋酸溶液、导电装置、50 ℃ 比较明亮
3 醋酸溶液、导电装置、100 ℃ 明亮
材料所体现的归纳推理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求同求异并用法
【对点金题 】 (2025·黑龙江模拟)某商场的40英寸电视机连续被盗,经过现场勘验后,发现一共丢了5台40英寸的电视机。经过公安人员的调查,抓获了4名盗窃分子,这4名盗窃分子都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是他们都声称自己仅仅盗走了一台电视机,并且都已将赃物交出。公安人员调查发现他们都只进行了一次盗窃,而且是单独作案,电视机非常沉,盗窃分子不可能一次盗走两台电视机。公安人员得出结论:还有另外的盗窃者盗走了第五台电视机。公安人员得出结论运用了什么逻辑方法( )
A.剩余法 B.求异法
C.求同法 D.求同求异共变法
命题点3 类比推理的方法
【对点金题 】 [方法一](2025·湛江调研)奥恩布鲁格医生对一位病人并未诊出什么严重疾病,但病人很快就死了,解剖尸体后发现其胸膛积满脓水。医生反复琢磨类似病例该如何诊断,后受他父亲常用手指叩击木质酒桶,倾听发出的声音以判断木桶中的酒量这一举动的启发,他反复探索,终于发明了“叩诊”这一医疗方法。奥恩布鲁格医生运用的是( )
①演绎推理,力求从真实的前提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不完全归纳推理,试图从考察的部分情况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③类比推理,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得出新的结论 ④一种或然推理,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方面有其自身的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类比≠比较:①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②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2)类比≠比喻:①类比不同于比喻,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但是,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②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对点金题 】 [方法二](2025·秦皇岛模拟)下列对类比是在对象之间比“什么”分析正确的有( )
①由叩击木桶,凭声音估计桶内酒量,到用叩诊法——性质 ②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结构 ③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功能 ④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比较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必然推理
归纳推理 从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完全归纳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类比推理 从一般到一般或从个别到个别 或然推理
(2024·新课标卷T23)某市就地铁客流高峰时段调价举行听证会。有人认为,如果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就能减轻客流压力。从逻辑的角度看,假设上述观点成立,以下判断必定为假的是( )
A.只有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才能减轻客流压力
B.虽然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但是不能减轻客流压力
C.即使不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也能减轻客流压力
D.如果要减轻客流压力,那么要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
第一步 分析材料 明认知 ①题干材料讲的是“如果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就能减轻客流压力”这一观点成立;②以这一观点成立为前提,要求选出判断必假的一个题肢;③读材料可知,这一观点为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
第二步 干肢对照 定答案 故选B。
1.本专题在高考命题和备考中的地位——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高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特别青睐以本单元知识进行命题。在2024年全国高考各省试卷中,每一套试卷均以不同形式命制了本专题的考题,足有26个之多。这启示我们在备考时:①特别强调要理解到位,而且一定要达到特别熟练的程度,本专题考题难度较高,考场上时间又紧,只有既已深刻理解又能熟练运用才能做到不慌张不紧张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②从宏观和微观两端发力,宏观上本专题包括:概念、判断 、推理,从这三个方面逐层细化走向微观,对每一个小知识点都要细细品味深入理解,并通过平时的听课和练习不断提升实战能力。
2.本专题(本册书)高考试题的最大特点——实践性实用性非常高。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哲学文化,都可以用本专题所学进行分析,这就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要密切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国家的方针政策,学透知识学会应用。
1.(2024·广东卷T16)第33届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在巴黎举行。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并不是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但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①所有优秀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 ②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优秀运动员 ③有些优秀运动员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 ④有些优秀运动员不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北京卷T6)“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某中学开设了植物栽培、面点制作、陶瓷修复、三维打印等劳动课程。就课程参与情况,下列说法合乎逻辑的是( )
①由“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为假,能推出“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 ②由“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 ③由“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为假,能推出“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 ④关于植物栽培课的学生能否在“劳动最美丽”展示活动中获奖,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山东卷T1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七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不得有下列行为: …… (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 (四)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 …… 第三十八条 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根据以上法条,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所以甲有侵占和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 ③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款的行为
④除非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否则不能适用第三十八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湖南卷T15)受蜻蜓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在公元前500年就制作了会飞的竹蜻蜓,古代科学家通过研究竹蜻蜓,提出了关于旋翼的制造原理,后来苏州巧匠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飞车,通过脚踩踏板驱动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让飞车离地一尺多高,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由此可见( )
①从蜻蜓到竹蜻蜓运用了模拟方法 ②从竹蜻蜓到飞车运用了比较推理 ③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了类比推理 ④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的推理内在逻辑是必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专题二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思维导图 易错明辨
易错明辨
1.× 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2.× 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3.×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4.× 甲认识乙,但是乙有可能认识甲,也有可能不认识甲,这个判断属于非对称关系。
5.×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是基于“同时存在”的推理。
6.× 相容的选言推理有否定肯定式,不能用肯定否定的形式。
7.×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8.× 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9.× 求同求异并用法不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继运用,它是通过两次类似求同法,然后再用类似求异法得出结论。
10.× 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考点整合 命题探究
核心考点一
对点金题1 D 解析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被反映的对象,①错误。概念需要发挥思维的作用,需要经过思维改造和加工,具有主观性,而不是具有客观性,②错误。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可见,概念抽象出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概念概括了一类事物的共性,具有概括性,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对点金题2 D 解析 “冻雨”与“雨淞”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叫“冻雨”,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淞”,A项错误。“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是全同关系,B、C两项错误。“雨淞”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项正确。故选D。
对点金题3 D 解析 概念图A表示全同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者外延不同,A项错误。图B表示矛盾关系,即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种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属于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还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属于反对关系,B项错误。图C表示反对关系,即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矛盾关系,C项错误。图D表示属种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价值观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种关系,D项正确。故选D。
对点金题4 B 解析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相声的内涵规定了这一曲艺的本质属性,A项错误。属概念“说唱曲艺”是指被定义项“相声”的属概念。“以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讽刺丑恶、反映生活为主要内容”是种差,即属概念“说唱曲艺”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B项符合题意。相声与“像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C项错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则二者是矛盾关系。如果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则是反对关系。相声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表演形式,对口相声与单口相声在概念外延上是反对关系,D项错误。故选B。
对点金题5 A 解析 下定义时,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用被定义概念来说明,违反这条规则,就犯了同语反复即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符合循环定义,①正确。“教师职业是神圣的”这句话是描述了教师职业的特征,并未给出定义,②错误。当强调有些事物的特殊属性正好在于缺乏某种属性时,往往需要从缺乏这种属性方面揭示该事物的特殊性质,这样形成的定义就是否定定义,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符合否定定义,③正确。“作家是指写诗歌的一类人”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④排除。故选A。
对点金题6 C 解析 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没有揭示人的本质特征,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排除。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正确。“形式主义者”与“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属于“同语反复”,违反了“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逻辑规则,③错误。“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这一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没有准确揭示“艺术”的本质属性,④正确。故选C。
对点金题7 B 解析 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还有弃权票,①符合题意。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故该选项划分多出子项,②错误。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故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③不符合题意。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④符合题意。故选B。
核心考点二
对点金题1 A 解析 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有真假之分是判断的基本特征,①②正确。选项③说的是判断的来源,不是判断的基本特征,③排除。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④错误。故选A。
对点金题2 B 解析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量项“一切”属于全称,联项“是”为肯定,因此属于全称肯定判断,①正确。美国不是“民主样板”,量项“美国”属于单称,因此属于单称否定判断,②错误。《长津湖》不仅赢得了票房,也赢得了口碑,属于联言判断,③错误。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间正道”的必要条件,因此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④正确。故选B。
对点金题3 D 解析 “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一个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性质判断,①正确。“公有制经济”为该判断的主项,这是个单称判断,没有量项,②错误。“国民经济”是该判断的谓项的说法错在没认识到“国民经济的主体”才是谓项,③错误。“是”为联项,④正确。故选D。
对点金题4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性质判断要注意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避免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该君请客吃饭中语言使用不当,“唉,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两句话断定过量,量项对主项的限定过大,最终错误使用量项,所有客人都走了;所以此君请客失败启示我们运用性质判断要注意要准确地使用量项,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对点金题5 B 解析 “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这一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其中“反控”是关系项,“有的”“某些”都是量项,①④正确。②指性质判断而非关系判断,排除。该判断中,“被告”为第一关系者项、“原告”为第二关系者项,③错误。故选B。
对点金题6 C 解析 小明是小丽的同学,那么,小丽也是小明的同学,属于对称关系,①错误。小华是小李的邻居,那么,小李也是小华的邻居,属于对称关系,②正确。非传递关系指的是对任意的元素A、B、C来说,若元素A与元素B有某关系并且元素B与元素C有该关系,则元素A与元素C可能有该关系,也可能没有该关系,因此,小刘认识小孙,小孙认识小赵,小刘可能认识小赵,也可能不认识,属于非传递关系,③正确。“小刘认识小孙”与“小孙认识小赵”没有必然关系,没有反传递关系,④错误。故选C。
对点金题7 C 解析 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简单判断;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既要回望来时路,牢记金砖国家为什么出发;又要一起向未来,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不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而是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①错误,③正确。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②正确。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材料是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④错误。故选C。
对点金题8 A 解析 “要么……要么……”和“或者……或者……”是不同的联结项;这两个判断中的“你说错了”和“我听错了”是选言支,所以二者的选言支是相同的,A项符合题意,D项错误。“或者……或者……”可以用来表达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所以前者为不相容选言判断,后者为相容选言判断,B项错误。如果后者为真,则选言支“你说错了”和“我听错了”至少有一个为真,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选言支“你说错了”和“我听错了”都是真的,则前者不为真,C项错误。故选A。
对点金题9 D 解析 “贾湖骨笛”中“欲得玉印,须得编钟”,如果想得到玉印,就得有编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编钟,不能必然的推出一定有玉印,A项不选。“木牍和玉印不可兼得”即不可以同时有木牍和玉印,不能必然的得出没有木牍一定有玉印的结论,可以两者都没有,B项不选。“如果玉印可得,则编钟不可得”可知如果有了玉印,就不能有编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否后必否前,而题干中说编钟可得,因此玉印不可得,C项不选。玉壶冰琴中说“只有木牍可得,玉印才不可得”,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而由材料可知,编钟和木牍不可兼得,而编钟可得,则木牍不可得,否前必否后,这时可以获取玉印,D项正确。故选D。
对点金题10 C 解析 只有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猪八戒才能回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是猪八戒回高老庄的必要条件。其逻辑结构是否定前件,必然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必然肯定前件。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后件假,因此前件不一定,所以孙悟空回了花果山并没有违背三个人约定,A项不选。沙和尚没有回流沙河,如果孙悟空回了花果山,前件真,但是后件不一定,因此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并未违背三个人的约定,B项不选。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后件真,则前件真,孙悟空和沙和尚也去了高老庄否定了前件,所以违背了三个人的约定,C项入选。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后件真,则前件一定真,孙悟空回了花果山不违背三个人的约定,D项不选。故选C。
核心考点三
对点金题1 A 解析 根据“赵老师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和“孙老师是男子组的最后”可以推断孙老师是全校最后,D项排除。根据“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和“李老师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第二是女老师,但是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所以钱老师的成绩位于李老师之后。故李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一个到达终点,钱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二个到达终点,B、C两项排除。根据四位老师所言分析,可以得出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李、钱、赵、孙,A项正确。故选A。
对点金题2 A 解析 人们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即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推理,即从个别到一般;类比推理,即从一般到一般或从个别到个别,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对点金题3 B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不必需骑一切马才算骑马,只要有骑过马,就可以说骑马了。但是必需不骑一切马,才算不骑马。”这里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周延),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对象的部分(不周延)。“热爱登山”表达的是对登山这项运动的热爱,不能表示他至少登过一座山,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可知“他不吃鱼”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他必需不吃一切鱼,才算“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B项符合题意。只要他训过任何一种马,就可以说“他驯过马”,故他可能驯过烈马,有可能没有驯过烈马,C项不符合题意。按照题干规则,“他不尊重长者”可以推出“他不尊重一切长者”,而不是“长者不被他尊重”,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对点金题4 C 解析 题干违背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白头翁”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鸟,在小前提中指头发白了的老翁,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必然推出结论,该句犯了“四概念”的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在推理中,“廉洁的”属于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结论不能必然推出,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前提中“剃光头”是不周延的,但在结论中周延了,所以违背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C项符合题意。题干违背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违背了“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的规则,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对点金题5 B 解析 换质推理是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换位推理是将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叫换质位或换位质。真金是不怕火炼的,所以,怕火炼的不是真金,联项由“是”改为“不是”,谓项由“不怕火炼的”改为“怕火炼的”,这是换质推理,而且主项和谓项位置互换,因此是换质位推理,①错误。有些中学生是球迷,所以,有些球迷是中学生,主项“中学生”和谓项“球迷”位置互换,因此是换位推理,②正确。所有无神论者都不是宗教信徒,所以,所有宗教信徒都是有神论者,联项由“不是”改为“是”,主项“无神论者”和谓项“宗教信徒”位置互换,因此是换位质推理,③错误。死记硬背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死记硬背是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联项由“不是”改为“是”,谓项由“正确的学习方法”改为“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是换质推理,④正确。故选B。
对点金题6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三段论的大项为“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小项为“科技工作者”,中项为“人才”,若“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是科技工作者”为结论,前提中的大项和小项与结论中的大项、小项不匹配,A项不选。根据材料可知,该三段论的大项为“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小项为“科技工作者”,中项为“人才”,若“所有科技工作者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为结论,在该三段论中,大项、小项、中项各出现两次,而且,结论和大前提中的大项“具有某种特长的人”都没有断定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不周延的,结论和小前提中的小项“科技工作者”都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在大前提中中项“人才”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所以该三段论符合规则,B项正确。若“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不是科技工作者”为结论,前提中的大项和小项与结论中的大项、小项不匹配,C项不选。若“所有科技工作者不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为结论,在大前提中大项“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没有断定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不周延的,在结论中大项“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D项不选。故选B。
对点金题7 B 解析 上述推理中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分别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他们同时存在,是一个联言推理。组成这个推理的每个联言支都成立,所以,这个联言推理的结论也成立,①③正确。上述推理属于联言推理,不属于选言推理,②排除。上述推理中没有把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所有因素都列出来,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④排除。故选B。
对点金题8 A 解析 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一定不能慰问福利院老人,③排除。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以此为依据进行推理可以得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排除④。根据男生的观点,参观雷锋纪念馆,可能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也可能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女生的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以慰问福利院老人,①正确。根据女生的观点,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男生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能参观雷锋纪念馆,也可能不参观雷锋纪念馆,②正确。故选A。
对点金题9 B 解析 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有效式为否定后件一定能否定前件,即选小韩一定选小丁,因此选小韩不选小丁不能满足甲教练的意见,A项排除。甲教练的意见: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选小丁属于否定前件,不一定能否定后件,即小韩可选可不选,满足甲教练要求;乙教练的意见:假如不选小韩,那么选小丁。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选小丁属于肯定后件,前件不一定,因此可选可不选小韩,满足乙教练要求;丙教练的意见: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这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选小丁不选小韩属于肯定否定式的有效推理式,符合丙教练要求,B项正确。丙教练的意见: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这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小丁与小韩都选不能同时为真,C项排除。丙教练的意见: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这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必有一个选言支为真,小丁与小韩都不选不能同时为假,D项排除。故选B。
核心考点四
对点金题1 B 解析 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只涉及其部分对象,因此前提不必然推出结论,是或然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①正确。采价的场次越多类比的根据就越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这是类比推理的规则,材料中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类比推理,②错误。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材料中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③错误。该采价方案从地点、场次、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采集数据并加以分析,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④正确。故选B。
对点金题2 B 解析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归纳推理的方法,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否则就会误党误国,从判断的角度看,这属于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即坚持实事求是是兴党兴国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从推理的角度看,这是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对治党兴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的不完全归纳推理,①④正确。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违背实事求是就会陷入唯心主义,②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坚持实事求是与兴党兴国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根源于实践,③错误。故选B。
对点金题3 C 解析 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中其他因素不变,只有温度的变化导致结果的改变,体现了探索因果关系的“共变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对点金题4 A 解析 剩余法是指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公安人员调查发现他们都只进行了一次盗窃,而且是单独作案,电视机非常沉,盗窃分子不可能一次盗走两台电视机。公安人员得出结论:还有另外的盗窃者盗走了第五台电视机。公安人员得出结论运用了剩余法,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对点金题5 D 解析 医生根据他父亲常用手指叩击木质酒桶发出的声音判断木桶中的酒量这一举动。反复探索,终于发明了“叩诊”这一医疗方法,这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方面有其自身的价值,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类比推理,不是演绎推理,也不是不完全归纳推理,①②排除。故选D。
对点金题6 B 解析 叩诊法类比了凭声音估计桶内酒量,体现了类比事物的性质;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类比了事物产生的条件,①④正确。听诊器类比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类比了事物的功能,②错误。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类比了蜘蛛结网,体现了类比事物的结构,③错误。故选B。
品鉴真题 感悟真谛
1.C 解析 题干中“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这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优秀运动员是不周延的;而选项中“所有优秀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这里的优秀运动员是周延的,概念外延不当扩大,不能必然推出,①排除。题干中“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是一个性质判断,进行换位推理可得出“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参赛运动员”,再结合“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可以推断出“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优秀运动员”,②符合题意。“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并不是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是三段论的两个前提,由于这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所以其结论一定是否定的,据此可推出“有些优秀运动员不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③排除,④符合题意。故选C。
2.A 解析 “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属于相容选言判断,当且仅当它的所有选言支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才为假,即“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①正确。“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不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特称否定判断不能换位,②排除。“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属于联言判断,其中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时,它就为假,即“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时,它就为假,③正确。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④不选。故选A。
3.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描述,如果有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那么相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及时予以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这说明“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离开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一定不予制止和处罚,故“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不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必要条件,①正确。相容的选言判断为真,其中一个选言支为假,则其他选言支至少有一真,而不能得出其他选言支全部为真。已知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同时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只能得出甲有侵占或者破坏行为,而不是侵占和破坏行为,②错误。第三十七条的第四款行为是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对此进行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应该是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款的行为,③正确。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除非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否则不能适用第三十八条,此判断把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当作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必要条件,④错误。故选B。
4.A 解析 受蜻蜓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制作出会飞的竹蜻蜓,这一过程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功能,运用了模拟的方法,①正确。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这一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是必然推理,③正确,④错误。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②错误。故选A。(共160张PPT)
专题二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课
标
要
求
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2.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3.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考点整合 命题探究
品鉴真题 感悟真谛
内容
索引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思维导图 易错明辨
核心考点三
核心考点四
1
①本质属性
②本质属性
③本质属性
④范围
⑤不相容
⑥断定
⑦断定
⑧性质
⑨关系
答案标签
真实
结构
严密
换质位
三段论
一般性
完全
内在联系
⑩选言
1.大类是小类的种,小类是大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种分为几个属的逻辑方法。( )
辨析 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 )
辨析 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3.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
辨析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
4.甲认识乙,从对称性角度看,这个判断属于对称关系。( )
辨析 甲认识乙,但是乙有可能认识甲,也有可能不认识甲,这个判断属于非对称关系。
5.选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是基于“同时存在”的推理。( )
辨析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是基于“同时存在”的推理。
6.相容选言推理有肯定否定式。( )
7.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都是正确的推理结构。( )
辨析 相容的选言推理有否定肯定式,不能用肯定否定的形式。
辨析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都是错误的推理结构。
8.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
9.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继运用。( )
辨析 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辨析 求同求异并用法不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继运用,它是通过两次类似求同法,然后再用类似求异法得出结论。
10.类比推理推出的结论与前提之间具有必然联系。( )
辨析 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2
核心考点一 准确把握概念
1.概念的内涵
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
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整合点1
明确概念的基本特征
知|识|整|合
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
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 简例
相容 关系 全同关系 A:司马迁
B:《史记》的作者
种属关系或 属种关系 或 B:动物
A:马
或
A:哲学
B:中国哲学
交叉关系 A:中学生
B:球迷
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A:正式代表
B:非正式代表
反对关系 A:输
B:赢
1.明确内涵的方法
(1)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
(3)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
整合点2
明确概念的方法
(4)下一个正确定义的具体要求
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a.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商品就是劳动产品
b.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如:恒星是不动的星
c.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哲学不是文学
d.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2.明确外延的方法
(1)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3)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
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a.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b.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
c.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3.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命|题|探|究
命题点1 概念的基本特征
【对点金题 】 [概念的两大属性](2025·四川联考)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由此可见,概念( )
①来源于被反映的对象,具有主观性 ②经过思维改造和加工,具有客观性 ③抽象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 ④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具有概括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被反映的对象,①错误。概念需要发挥思维的作用,需要经过思维改造和加工,具有主观性,而不是具有客观性,②错误。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可见,概念抽象出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概念概括了一类事物的共性,具有概括性,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
29
(1)概念从这两个字就可以得出其两个基本特征:①概,言其概括性;②念,就是有了人的思想观念在里边言其主观性。
(2)词语与概念的关系:①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词语也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②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对点金题 】 (2024·湖北卷)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
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
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
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
“冻雨”与“雨淞”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叫“冻雨”,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淞”,A项错误。“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是全同关系,B、C两项错误。“雨淞”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项正确。故选D。
解析
【对点金题 】 (2025·浙江联考)在政治课上,围绕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哲学部分的内容,某班展开了关于概念外延的讨论。下列组合中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S:哲学——P:马克思主义哲学
B.S:古代朴素唯物主义——P: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S:唯物主义——P:唯心主义
D.S: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价值观
概念图A表示全同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者外延不同,A项错误。图B表示矛盾关系,即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种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属于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还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属于反对关系,B项错误。图C表示反对
解析
关系,即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矛盾关系,C项错误。图D表示属种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价值观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种关系,D项正确。故选D。
解析
分清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区别 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即彼,非彼不一定即此
联系 二者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
命题点2 明确概念的方法——定义的逻辑规则
【对点金题 】 (2025·山东调研)相声是一种以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讽刺丑恶、反映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说唱曲艺。相声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原是模拟别人的言行,后来逐渐发展为单口、对口、群口三种表演形式。对于“相声”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声的外延和内涵共同规定了这一曲艺的本质属性
B.说唱曲艺是属概念,与种差一起构成了定义项
C.相声与“像生”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出同一概念
D.对口相声与单口相声在概念外延上是矛盾关系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相声的内涵规定了这一曲艺的本质属性,A项错误。属概念“说唱曲艺”是指被定义项“相声”的属概念。“以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讽刺丑恶、反映生活为主要内容”是种差,即属概念“说唱曲艺”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B项符合题意。相
解析
声与“像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C项错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则二者是矛盾关系。如果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则是反对关系。相声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表演形式,对口相声与单口相声在概念外延上是反对关系,D项错误。故选B。
解析
【对点金题 】 (2025·江苏模拟)下定义时,应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循环定义、否定定义、比喻定义、定义过宽或过窄。对以上各种错误定义举例正确的是( )
①循环定义: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 ②比喻定义:教师职业是神圣的 ③否定定义: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 ④定义过宽:作家是指写诗歌的一类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定义时,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用被定义概念来说明,违反这条规则,就犯了同语反复即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符合循环定义,①正确。“教师职业是神圣的”这句话是描述了教师职业的特征,并未给出定义,②错误。当强调有些事物的特殊属性正好在于缺乏某种属性时,往往需要从缺乏这种属性方面揭示该事物的特殊性质,这样形成的定义就是否定定义,鹅不是被称为鸡的家禽,符合否定定义,③正确。“作家是指写诗歌的一类人”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④排除。故选A。
解析
【对点金题 】 (2025·北京质检)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定义正确,运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 ②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③形式主义者就是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没有揭示人的本质特征,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排除。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正确。“形式主义者”与“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属于“同语反复”,违反了“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逻辑规则,③错误。
“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这一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没有准确揭示“艺术”的本质属性,④正确。故选C。
解析
【对点金题 】 (2025·天津模拟)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明确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划分的方法,将一个概念的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来达到准确把握概念外延的目的。下列选项符合划分规则的是( )
①选票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 ②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③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④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还有弃权票,①符合题意。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故该选项划分多出子项,②错误。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故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③不符合题意。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④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
2
核心考点二 正确运用判断
整合点1
简单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知|识|整|合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区别 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构成 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的项;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项;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项;④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的项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项;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项;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项
区别 规则 ①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②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量”与“质”都准确无误 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联系 都属于简单判断,都直接由概念构成;把握事物性质是弄清事物间关系的基础,理清事物间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事物性质的认识
整合点2
复合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构成 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包含前件和后件,后件依赖前件而成立
联结词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相容:“或者……或者……” 不相容:“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充分条件:“如果……那么……”;必要条件:“只有……才……”;充要条件:“……当且仅当……”
逻辑性质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①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②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①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②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③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命|题|探|究
命题点1 判断
【对点金题 】 [判断的基本特征](2025·沧州模拟)判断是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判断的基本特征有( )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②有真假之分 ③来源于社会实践 ④对认识对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有真假之分是判断的基本特征,①②正确。选项③说的是判断的来源,不是判断的基本特征,③排除。如果
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④错误。故选A。
解析
【对点金题 】 [正确认识判断的类型](2025·辽宁质检)以下判断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内容 类型
①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全称肯定判断
② 美国不是“民主样板” 特称否定判断
③ 《长津湖》不仅赢得了票房,也赢得了口碑 相容选言判断
④ 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量项“一切”属于全称,联项“是”为肯定,因此属于全称肯定判断,①正确。美国不是“民主样板”,量项“美国”属于单称,因此属于单称否定判断,②错误。《长津湖》不仅赢得了票房,也赢得了口碑,属于联言判断,③错误。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间正道”的必要条件,因此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④正确。故选B。
解析
命题点2 正确认识性质判断
【对点金题 】 [正确认识性质判断的结构形式](2025·山西模拟)对于“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这一判断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有制”具有“国民经济的主体”的性质,因而该判断为性质判断 ②“公有制”为该判断的量项 ③“国民经济”是该判断的谓项 ④“是”表示该判断的联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一个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性质判断,①正确。“公有制经济”为该判断的主项,这是个单称判断,没有量项,②错误。“国民经济”是该判断的谓项的说法错在没认识到“国民经济的主体”才是谓项,③错误。“是”为联项,④正确。故选D。
解析
【对点金题 】 [准确适用性质判断要注意的问题](2025·浙江调研)某君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君傻了:“我错在哪儿 ”此君请客失败启示我们运用性质判断要注意( )
A.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B.要准确地使用量项
C.要准确地使用联项 D.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根据所学知识,运用性质判断要注意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避免主项和谓项配合不当、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该君请客吃饭中语言使用不当,“唉,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两句话断定过量,量项对主项的限定过大,最终错误使用量项,所有客人都走了;所以此君请客失败启示我们运用性质判断要注意要准确地使用量项,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
命题点3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对点金题 】 [正确认识关系判断的结构形式](2025·黑龙江模拟)下列关于关系判断“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的逻辑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该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②该判断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 ③“原告”“被告”分别为第一、第二关系者项 ④“反控”是关系项,“有的”“某些”都是量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有的被告反控某些原告”这一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其中“反控”是关系项,“有的”“某些”都是量项,①④正确。②指性质判断而非关系判断,排除。该判断中,“被告”为第一关系者项、“原告”为第二关系者项,③错误。故选B。
解析
【对点金题 】 [关系判断的类型](2025·秦皇岛模拟)下列关系判断正确的有( )
①小明是小丽的同学——反对称关系 ②小华是小李的邻居——对称关系 ③小刘认识小孙,小孙认识小赵——非传递关系 ④小刘认识小孙,小孙认识小赵——反传递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明是小丽的同学,那么,小丽也是小明的同学,属于对称关系,①错误。小华是小李的邻居,那么,小李也是小华的邻居,属于对称关系,②正确。非传递关系指的是对任意的元素A、B、C来说,若元素A与元素B有某关系并且元素B与元素C有该关系,则元素A与元素C可能有该关系,也可能没有该关系,因此,小刘认识小孙,小孙认识小赵,小刘可能认识小赵,也可能不认识,属于非传递关系,③正确。“小刘认识小孙”与“小孙认识小赵”没有必然关系,没有反传递关系,④错误。故选C。
解析
命题点4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对点金题 】 (2025·黑龙江模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时指出:“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既要回望来时路,牢记金砖国家为什么出发;又要一起向未来,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该判断( )
①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性质 ②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③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④是真的,要求其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叫简单判断;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既要回望来时路,牢记金砖国家为什么出发;又要一起向未来,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不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而是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①错误,③正确。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
解析
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②正确。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材料是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④错误。故选C。
解析
命题点5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对点金题 】 (2025·保定模拟)“要么你说错了,要么我听错了”与“或者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下列关于这两个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具有不同的联结项,相同的选言支
B.前者为相容选言判断,后者为不相容选言判断
C.如果后者为真,前者一定为真
D.二者具有相同的联结项,不同的选言支
“要么……要么……”和“或者……或者……”是不同的联结项;这两个判断中的“你说错了”和“我听错了”是选言支,所以二者的选言支是相同的,A项符合题意,D项错误。“或者……或者……”可以用来表达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通常用“要么……要么……”来表达,所以前者为不相容选言判断,后者为相容选言判断,
B项错误。如果后者为真,则选言支“你说错了”和“我听错了”至少有一个为真,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选言支“你说错了”和“我听错了”都是真的,则前者不为真,C项错误。故选A。
解析
命题点6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对点金题 】 (2024·江西卷)在游戏闯关环节,方方和圆圆收到了一张卡片和四个文物锦囊。若编钟可得,则完成任务要借助的锦囊是( )
“贾湖骨笛”中“欲得玉印,须得编钟”,如果想得到玉印,就得有编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编钟,不能必然的推出一定有玉印,A项不选。“木牍和玉印不可兼得”即不可以同时有木牍和玉印,不能必然的得出没有木牍一定有玉印的结论,可以两者都没有,B项不选。“如果玉印可得,则编钟不可得”可知如果有了玉印,就不能有编钟,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否后必否前,而
解析
题干中说编钟可得,因此玉印不可得,C项不选。玉壶冰琴中说
“只有木牍可得,玉印才不可得”,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而由材料可知,编钟和木牍不可兼得,而编钟可得,则木牍不可得,否前必否后,这时可以获取玉印,D项正确。故选D。
解析
【对点金题 】 (2024·湖北卷)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有如下约定:只有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猪八戒才能回高老庄。下列哪种情况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违背了他们之间的约定( )
A.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
B.沙和尚没有回流沙河,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
C.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和沙和尚也去了高老庄
D.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
只有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猪八戒才能回高老庄,孙悟空回了花果山或沙和尚回了流沙河是猪八戒回高老庄的必要条件。其逻辑结构是否定前件,必然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必然肯定前件。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后件假,因此前件不一定,所以孙悟空回了花果山并没有违背三个人约定,A项不选。沙和尚没有回流沙河,如果孙悟空回了花果山,前件真,但是后件不一定,因此猪八戒没有回高老庄并未违背三个人的约定,B项不
解析
选。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后件真,则前件真,孙悟空和沙和尚也去了高老庄否定了前件,所以违背了三个人的约定,C项入选。猪八戒回了高老庄,后件真,则前件一定真,孙悟空回了花果山不违背三个人的约定,D项不选。故选C。
解析
六种复合判断的真值表
p q p并且q p或者q 要么p,要么q 如果p,那么q 只有p,才q 当且仅有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假 假 假 真 真 真
注意: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要是前后件均假,假言判断就真。
2
核心考点三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1.含义
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
2.构成
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
整合点1
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知|识|整|合
3.种类
(1)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2)形式逻辑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的角度,将推理分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
整合点2
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1.演绎推理的含义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是力求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
2.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1)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如果前提虚假,由前提推出的结论就不能保证真实可靠。
(2)推理结构正确。如果推理结构不正确,也就是说,前提和结论的逻辑联系方式是错误的,那么,尽管前提真实,也不能保证推出正确的结论。
1.性质判断换质推理
整合点3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含义 性质判断换质推理,又叫换质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
②改变前提判断的质,即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
③找出与前提判断的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判断的谓项
举例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所以,所有金属都不是不导电的
2.性质判断换位推理
含义 性质判断换位推理,又叫换位法。它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
规则 ①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
②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
举例 有些书法家是画家,所以,有些画家是书法家
3.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
判断种类 主项 谓项 示例
全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所有的猫(周延)都是动物(不周延)
全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所有的塑料(周延)不是金属(周延)
特称肯定判断 不周延 不周延 有些动物(不周延)是猫(不周延)
特称否定判断 不周延 周延 有些参会教师(不周延)不是青岛人(周延)
单称肯定判断 周延 不周延 这个三角形(周延)是等腰三角形(不周延)
单称否定判断 周延 周延 3(周延)不是偶数(周延)
1.三段论的含义
这里讲的三段论是性质判断三段论。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整合点4
三段论推理
2.三段论的结构
(1)人们把结论中的谓项叫作“大项”,把结论中的主项叫作“小项”,把在结论中不出现而在前提中出现两次的那个项叫作“中项”。
(2)三段论的大项和小项在前提中并没有直接发生联系,只是分别和中项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中项这个媒介,大项和小项才有了一定的联系,构成了三段论的结论。
3.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规则 错误 举例
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四概念”的错误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小丽是廉洁的,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大项不当扩大”或“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小说是文学作品,(不周延)诗歌不是小说。所以,诗歌不是文学作品
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 “双否前提”的错误 豹子不是老虎,猫不是豹子,所以,猫……
整合点5
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联言推理的含义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联言推理的推理方法
推理方法 示例
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农村需要改革,城市也需要改革,所以,农村和城市都需要改革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既要防止“左”,也要防止“右”,主要是防止“左”
整合点6
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选言推理的含义
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2.选言推理的正确推理方法
推理方法 示例
相容的选言推理 否定肯定式: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合语法的,所以,这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实际,或是不合逻辑
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①肯定否定式: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否定肯定式: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一个哲学家要么是唯物主义者,要么是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所以,黑格尔不是唯物主义者。(肯定否定式)
整合点7
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2)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p q 如果p,那么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真
假 假 真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1)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只有p,才q。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p q 只有p,才q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
(1)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当且仅当p,则q。
(2)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与其前、后件真假之间的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
p q 当且仅有p,则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4.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要是前后件均假,那么假言判断就真。这一点是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上的。如果拘泥于某个具体的例子,反而可能想不明白。
命|题|探|究
命题点1 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对点金题 】 [含义](2023·湖北卷)某校举办教职工健康长跑比赛,分男女两组记名次。赛后,赵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钱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第三。”孙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最后。”李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师所言属实,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 )
A.李、钱、赵、孙 B.钱、李、赵、孙
C.李、赵、钱、孙 D.李、钱、孙、赵
根据“赵老师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和“孙老师是男子组的最后”可以推断孙老师是全校最后,D项排除。根据“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和“李老师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第二是女老师,但是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所以钱老师的成绩位于李老师之后。故李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一个到达终点,钱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二个到达终点,B、C两项排除。根据四位老师所言分析,可以得出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李、
钱、赵、孙,A项正确。故选A。
解析
【对点金题 】 [种类](2025·江苏模拟)根据推理的思维进程,演绎推理是从 的推理,归纳推理是从 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从 的推理( )
A.一般到个别 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一般或个别到个别
B.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个别 个别到个别
C.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个别 一般到一般
D.一般到个别 个别到一般 一般到个别
人们依据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即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推理,即从个别到一般;类比推理,即从一般到一般或从个别到个别,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解析
命题点2 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
【对点金题 】 (2024·浙江卷6月)古代逻辑学家墨子曾讨论过有效推理中的词项周延规则。他说:“乘马,不待周(周:全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墨子·小取》)以下推理中,符合该规则的是( )
A.他热爱登山,因此,他至少登过一座山
B.他不吃鱼,因此,他不吃任何鱼
C.他驯过马,因此,他可能驯过烈马
D.他不尊重长者,因此,长者不被他尊重
材料的意思是“不必需骑一切马才算骑马,只要有骑过马,就可以说骑马了。但是必需不骑一切马,才算不骑马。”这里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周延),一个是断定了所反映对象的部分(不周延)。“热爱登山”表达的是对登山这项运动的热爱,不能表示他至少登过一座山,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可知“他不吃鱼”断定了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他必需不吃一切鱼,才算“他不吃鱼”,因
解析
此他不吃任何鱼,B项符合题意。只要他训过任何一种马,就可以说“他驯过马”,故他可能驯过烈马,有可能没有驯过烈马,C项不符合题意。按照题干规则,“他不尊重长者”可以推出“他不尊重一切长者”,而不是“长者不被他尊重”,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析
【对点金题 】 (2025·合肥联考)小明说,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我不是班干部,所以,我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下列选项与该三段论所违背的逻辑规则相同的是( )
A.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
B.优秀干部都是廉洁的,小丽是廉洁的,所以小丽是优秀干部
C.和尚都剃光头,和尚都吃素,所以,剃光头的都吃素
D.生活不是童话,童话中有大灰狼,生活中也有大灰狼
题干违背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白头翁”这个概念在大前提中指鸟,在小前提中指头发白了的老翁,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必然推出结论,该句犯了“四概念”的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在推理中,“廉洁的”属于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结论不能必然推出,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前提中“剃光头”是不周延的,但在结论中周延了,
解析
所以违背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C项符合题意。题干违背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违背了“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的规则,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解析
命题点3 换质位推理
【对点金题 】 (2025·天津调研)为了使表达更为适当和灵活,我们常常对一些性质判断的形式结构进行变换。下面关于性质判断的换质或换位推理对应正确的有( )
①真金是不怕火炼的,所以,怕火炼的不是真金(换质推理) ②有些中学生是球迷,所以,有些球迷是中学生(换位推理) ③所有无神论者都不是宗教信徒,所以,所有宗教信徒都是有神论者(换位推理) ④死记硬背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死记硬背是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换质推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换质推理是把肯定判断变为否定判断,把否定判断变为肯定判断。换位推理是将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互换。将换质法和换位法结合起来,叫换质位或换位质。真金是不怕火炼的,所以,怕火炼的不是真金,联项由“是”改为“不是”,谓项由“不怕火炼的”改为“怕火炼的”,这是换质推理,而且主项和谓项位置互换,因此是换质位推理,①错误。有些中学生是球迷,所以,有些球迷是中学生,主项“中学生”和谓项“球迷”位置互换,因此是换位推理,
解析
②正确。所有无神论者都不是宗教信徒,所以,所有宗教信徒都是有神论者,联项由“不是”改为“是”,主项“无神论者”和谓项“宗教信徒”位置互换,因此是换位质推理,③错误。死记硬背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死记硬背是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联项由“不是”改为“是”,谓项由“正确的学习方法”改为“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是换质推理,④正确。故选B。
解析
换质、换位推理结论真假情况一览表
前提 换位后结论一定为真 换质后结论一定为假
所有S都是P 有的P是S 所有S都不是P;所有P都不是S;有的S不是P;等等
所有S都不是P 所有的P都不是S 有的S是P;有的P是S;等等
有的S是P 有的P是S 所有的S都不是P;所有的P都不是S;等等
有的S不是P — 所有的S都是P等
命题点4 三段论推理
【对点金题 】 (2024·安徽卷)人才是第一资源。若以“所有人才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为大前提,“所有科技工作者是人才”为小前提,按照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
A.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是科技工作者
B.所有科技工作者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
C.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不是科技工作者
D.所有科技工作者不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
根据材料可知,该三段论的大项为“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小项为
“科技工作者”,中项为“人才”,若“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是科技工作者”为结论,前提中的大项和小项与结论中的大项、小项不匹配,A项不选。根据材料可知,该三段论的大项为“具有某种特长的人”,小项为“科技工作者”,中项为“人才”,若“所有科技工作者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为结论,在该三段论中,大项、小项、中项各出现两次,而且,结论和大前提中的大项“具有某种特长的人”都没有断定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不周延的,结论和小前提中的小
解析
项“科技工作者”都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在大前提中中项“人才”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所以该三段论符合规则,B项正确。若“所有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不是科技工作者”为结论,前提中的大项和小项与结论中的大项、小项不匹配,C项不选。若“所有科技工作者不是具有某种特长的人”为结论,在大前提中大项“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没有断定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不周延的,在结论中大项“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断定了其全部的认识对象,是周延的,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D项不选。故选B。
解析
29
三段论推理的特殊情况:①前提有一否定,结论必须否定;②两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③前提有一特称,结论必须为特称。
命题点5 联言推理
【对点金题 】 (2025·贵州调研)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努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家长的努力;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因此,学生优异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家长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上述推理( )
①属于联言推理 ②属于选言推理 ③前提和结论都是真的 ④属于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述推理中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分别存在,而在结论中断定他们同时存在,是一个联言推理。组成这个推理的每个联言支都成立,所以,这个联言推理的结论也成立,①③正确。上述推理属于联言推理,不属于选言推理,②排除。上述推理中没有把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所有因素都列出来,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④排除。故选B。
解析
命题点6 选言推理
【对点金题 】 (2023·湖南卷)为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某班开展学雷锋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慰问福利院老人”。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 )
①参观雷锋纪念馆,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②只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③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并慰问福利院老人 ④只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不参观雷锋纪念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全班女生:要么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要么慰问福利院老人。这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一定不能慰问福利院老人,③排除。全班男生:如果不参观雷锋纪念馆,就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以此为依据进行推
解析
理可以得出:不参观雷锋纪念馆,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参观雷锋纪念馆,排除④。根据男生的观点,参观雷锋纪念馆,可能参加环保志愿服务,也可能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女生的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以慰问福利院老人,①正确。根据女生的观点,慰问福利院老人,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根据男生观点,不参加环保志愿服务,可能参观雷锋纪念馆,也可能不参观雷锋纪念馆,②正确。故选A。
解析
命题点7 假言推理
【对点金题 】 (2024·甘肃卷)某球队拟选派队员参加省运会,初步人选是小丁和小韩。对于最终人选的确定,甲、乙、丙三位教练意见如下,甲: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乙:假如不选小韩,那么选小丁;丙: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下列选项中,能同时满足三位教练意见的是( )
A.选小韩不选小丁 B.选小丁不选小韩
C.小丁与小韩都选 D.小丁与小韩都不选
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有效式为否定后件一定能否定前件,即选小韩一定选小丁,因此选小韩不选小丁不能满足甲教练的意见,A项排除。甲教练的意见:假如不选小丁,那么也不选小韩。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选小丁属于否定前件,不一定能否定后件,即小韩可选可不选,满足甲教练要求;乙教练的意见:假如不选小韩,那么选小丁。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选小丁属于肯定后件,前件不
解析
一定,因此可选可不选小韩,满足乙教练要求;丙教练的意见: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这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选小丁不选小韩属于肯定否定式的有效推理式,符合丙教练要求,B项正确。丙教练的意见: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这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小丁与小韩都选不能同时为真,C项排除。丙教练的意见:要么选小丁,要么选小韩。这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必有一个选言支为真,小丁与小韩都不选不能同时为假,D项排除。故选B。
解析
2
核心考点四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整合点1
归纳推理的种类
知|识|整|合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区别 前提 某类认识中的每个对象 某类认识中的部分对象
结论范围 未超出前提的范围 超出了前提的范围
结论与前提的联系 必然的 或然的
联系 二者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
(1)求同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例:夏神探接到一起报案,小神村有四户人家中毒,经调查发现,甲、乙、丙、丁四户人家晚饭的材料各有不同、就餐地点各有不同、就餐时间各有不同,但是都饮用了村口的井水,故夏神探得出一个结果,井水是四户人家中毒的原因。
整合点2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2)求异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例:某医院想进行突破肌肉力量的H型药物的推广,为治疗效果进行了实验,挑选两组力量相当、年龄相当的土拨鼠,实验组土拨鼠吃了此类药物,对照组土拨鼠没有吃此类药物,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土拨鼠力量指数突破50%,而对照组土拨鼠力量指数无明显变化。故该医院得出结论,H型药物对突破力量有作用。
(3)共变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例:社会报告显示,睡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5岁青少年睡眠时间为8.5小时,20岁青少年睡眠时间为7小时,25岁青年睡眠时间为6小时,据此,报告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4)剩余法: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例如:天文学中海王星的发现就是运用了剩余法。1846年前,天文学家观察到,天王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时,有四处发生偏离,他们已知,三处偏离是因为受到了其他已知行星的引力所致,而另一处偏离原因不明。于是,科学家们认定,剩下的该处偏离也应是另一未知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根据这一假定,天文学家们运用天体力学理论,计算了未知行星的轨道。结果于1846年9月3日,天文学家用望远镜在与计算相差不到一度之处发现了这颗未知行星——海王星。
1.类比推理的方法
(1)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模拟方法是一种类比推理方法。
(2)从思维的角度说,类比推理既可以在对象的要素和结构之间进行类比,也可以在对象的功能之间进行类比,还可以从导致对象某种功能的条件方面进行类比。
整合点3
类比推理的方法
2.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
(1)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
(2)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3)前提中确认的属性不应该有与结论相互排斥的属性。
3.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使人们富于联想,获得创造性的启发或灵感。
(2)类比推理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3)在日常论证说理中,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命|题|探|究
命题点1 归纳推理的种类
【对点金题 】 (2024·北京卷)消费价格调查,俗称采价,是获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源头数据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数据质量。关于电影票的采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哪儿采 电影院、购票网站等可购买电影票的场所或平台
选择哪些场次 选择当月排片场次多、观影人数多的热门电影,至少选择1部3D电影、1部2D电影,如当期无3D电影,可选择不同类型的2D电影代替
如何采价及计算 每旬采集1次,每月共采集3次(其中至少包括两次周末)。尽量选择黄金时间段的场次,每月3次价格采集结束后,计算均价
①推理的前提只涉及部分调查对象,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 ②采价的场次越多,类比的根据就越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③采价分析了观察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了演绎推理,其结论具有必然性 ④科学设计CPI采价方案,采集数据并加以分析,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只涉及其部分对象,因此前提不必然推出结论,是或然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①正确。采价的场次越多类比的根据就越多,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这是类比推理的规则,材料中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类比推理,②错误。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材料中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③错误。该采价方案从地点、场次、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采集数据并加以分析,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④正确。故选B。
解析
命题点2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对点金题 】 (2024·重庆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实事求是,是兴党兴国的充分必要条件 ②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违背实事求是就会陷入形而上学 ③对坚持实事求是与兴党兴国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根源于对经验教训的归纳推理 ④对治党兴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归纳推理,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归纳推理的方法,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否则就会误党误国,从判断的角度看,这属于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即坚持实事求是是兴党兴国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从推理的角度看,这是运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对治党兴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的不完全归纳推理,①④正确。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违背实事求是就会陷入唯心主义,②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坚持实事求是与兴党兴国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根源于实践,③错误。故选B。
解析
【对点金题 】 (2025·辽宁模拟)实验用0.01摩尔/升的醋酸溶液25毫升装入烧杯,用测定溶液导电性的装置检测三种不同温度下醋酸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结果发现:0 ℃时,通电,灯泡暗淡。50 ℃时,通电,灯泡比较明亮。100 ℃时,通电,灯泡明亮。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温度与电流的强弱具有因果关系。如下表所示:
场合 相关因素 结果
1 醋酸溶液、导电装置、0 ℃ 暗淡
2 醋酸溶液、导电装置、50 ℃ 比较明亮
3 醋酸溶液、导电装置、100 ℃ 明亮
材料所体现的归纳推理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求同求异并用法
共变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材料中其他因素不变,只有温度的变化导致结果的改变,体现了探索因果关系的“共变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解析
【对点金题 】 (2025·黑龙江模拟)某商场的40英寸电视机连续被盗,经过现场勘验后,发现一共丢了5台40英寸的电视机。经过公安人员的调查,抓获了4名盗窃分子,这4名盗窃分子都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是他们都声称自己仅仅盗走了一台电视机,并且都已将赃物交出。公安人员调查发现他们都只进行了一次盗窃,而且是单独作案,电视机非常沉,盗窃分子不可能一次盗走两台电视机。公安人员得出结论:还有另外的盗窃者盗走了第五台电视机。公安人员得出结论运用了什么逻辑方法( )
A.剩余法 B.求异法
C.求同法 D.求同求异共变法
剩余法是指我们考察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果已知它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就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公安人员调查发现他们都只进行了一次盗窃,而且是单独作案,电视机非常沉,盗窃分子不可能一次盗走两台电视机。公安人员得出结论:还有另外的盗窃者盗走了第五台电视机。公安人员得出结论运用了剩余法,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解析
命题点3 类比推理的方法
【对点金题 】 [方法一](2025·湛江调研)奥恩布鲁格医生对一位病人并未诊出什么严重疾病,但病人很快就死了,解剖尸体后发现其胸膛积满脓水。医生反复琢磨类似病例该如何诊断,后受他父亲常用手指叩击木质酒桶,倾听发出的声音以判断木桶中的酒量这一举动的启发,他反复探索,终于发明了“叩诊”这一医疗方法。奥恩布鲁格医生运用的是( )
①演绎推理,力求从真实的前提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不完全归纳推理,试图从考察的部分情况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③类比推理,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得出新的结论 ④一种或然推理,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方面有其自身的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医生根据他父亲常用手指叩击木质酒桶发出的声音判断木桶中的酒量这一举动。反复探索,终于发明了“叩诊”这一医疗方法,这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在帮助人们获取新知识方面有其自身的价值,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类比推理,不是演绎推理,也不是不完全归纳推理,①②排除。故选D。
解析
29
(1)类比≠比较:①比较的目的在于认识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但不是推理;②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2)类比≠比喻:①类比不同于比喻,类比和比喻都以比较为基础,但是,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目的在于得出新知识;②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目的在于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认识对象。
【对点金题 】 [方法二](2025·秦皇岛模拟)下列对类比是在对象之间比“什么”分析正确的有( )
①由叩击木桶,凭声音估计桶内酒量,到用叩诊法——性质 ②由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到听诊器的发明——结构 ③由蜘蛛结网,到不需要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功能 ④由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叩诊法类比了凭声音估计桶内酒量,体现了类比事物的性质;人工培育珍珠,到人工生产牛黄,类比了事物产生的条件,①④正确。听诊器类比儿童刮木听声的游戏,类比了事物的功能,②错误。在深水处建筑桥墩的吊桥类比了蜘蛛结网,体现了类比事物的结构,③错误。故选B。
解析
比较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 必然推理
归纳推理 从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完全归纳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
类比推理 从一般到一般或从个别到个别 或然推理
3
真题 (2024·新课标卷T23)某市就地铁客流高峰时段调价举行听证会。有人认为,如果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就能减轻客流压力。从逻辑的角度看,假设上述观点成立,以下判断必定为假的是( )
A.只有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才能减轻客流压力
B.虽然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但是不能减轻客流压力
C.即使不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也能减轻客流压力
D.如果要减轻客流压力,那么要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
第一步 分析材料 明认知 ①题干材料讲的是“如果在地铁客流高峰时段提高票价,就能减轻客流压力”这一观点成立;②以这一观点成立为前提,要求选出判断必假的一个题肢;③读材料可知,这一观点为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
第二步 干肢对照 定答案
第二步 干肢对照 定答案
故选B。
1.本专题在高考命题和备考中的地位——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高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特别青睐以本单元知识进行命题。在2024年全国高考各省试卷中,每一套试卷均以不同形式命制了本专题的考题,足有26个之多。这启示我们在备考时:①特别强调要理解到位,而且一定要达到特别熟练的程度,本专题考题难度较高,考场上时间又紧,只有既已深刻理解又能熟练运用才能做到不慌张不紧张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②从宏观和微观两端发力,宏观上本专题包括:概念、判断 、推理,从这三个方面逐层细化走向微观,对每一个小知识点都要细细品味深入理解,并通过平时的听课和练习不断提升实战能力。
2.本专题(本册书)高考试题的最大特点——实践性实用性非常高。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哲学文化,都可以用本专题所学进行分析,这就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要密切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国家的方针政策,学透知识学会应用。
1.(2024·广东卷T16)第33届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在巴黎举行。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并不是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但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①所有优秀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 ②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优秀运动员 ③有些优秀运动员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 ④有些优秀运动员不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干中“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这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优秀运动员是不周延的;而选项中“所有优秀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这里的优秀运动员是周延的,概念外延不当扩大,不能必然推出,①排除。题干中“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获得宝贵经验”是一个性质判断,进行换位推理可得出“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参赛运动员”,再结合“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可以推断出“有些能获得宝贵经验的是优秀运动员”,②符合题意。“所有参赛
解析
运动员都是优秀运动员,并不是所有参赛运动员都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是三段论的两个前提,由于这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所以其结论一定是否定的,据此可推出“有些优秀运动员不能打破个人最好成绩纪录”,③排除,④符合题意。故选C。
解析
2.(2024·北京卷T6)“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某中学开设了植物栽培、面点制作、陶瓷修复、三维打印等劳动课程。就课程参与情况,下列说法合乎逻辑的是( )
①由“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为假,能推出
“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 ②由“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 ③由“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为假,能推出“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 ④关于植物栽培课的学生能否在“劳动最美丽”展示活动中获奖,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属于相容选言判断,当且仅当它的所有选言支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才为假,即“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①正确。“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不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特称否定判断不能换位,②排除。“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属于联言判断,其中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时,它就为假,即
解析
“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时,它就为假,③正确。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④不选。故选A。
解析
3.(2024·山东卷T1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七条 任何公民和组织……不得有下列行为:
……
(二)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
(四)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
……
第三十八条 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对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根据以上法条,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所以甲有侵占和破坏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 ③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款的行为 ④除非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否则不能适用第三十八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根据材料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描述,如果有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那么相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及时予以制止,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这说明
“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离开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一定不予制止和处罚,故“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不是“适用
解析
第三十八条”的必要条件,①正确。相容的选言判断为真,其中一个选言支为假,则其他选言支至少有一真,而不能得出其他选言支全部为真。已知甲因违反第三十七条第四款受到处罚,同时甲没有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行为,只能得出甲有侵占或者破坏行为,而不是侵占和破坏行为,②错误。第三十七条的第四款行为是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对此进行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应该是如果第三十八条未适用于甲,那么说明甲没有第三十七条第四
解析
款的行为,③正确。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是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除非有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否则不能适用第三十八条,此判断把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行为当作适用第三十八条的必要条件,④错误。故选B。
解析
4.(2024·湖南卷T15)受蜻蜓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在公元前500年就制作了会飞的竹蜻蜓,古代科学家通过研究竹蜻蜓,提出了关于旋翼的制造原理,后来苏州巧匠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飞车,通过脚踩踏板驱动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让飞车离地一尺多高,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由此可见( )
①从蜻蜓到竹蜻蜓运用了模拟方法 ②从竹蜻蜓到飞车运用了比较推理 ③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了类比推理 ④从竹蜻蜓到直升机运用的推理内在逻辑是必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受蜻蜓飞翔的启发,中国人制作出会飞的竹蜻蜓,这一过程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功能,运用了模拟的方法,①正确。竹蜻蜓传入欧洲后,为研制现代螺旋桨、直升机提供了灵感,这一过程运用了类比推理,但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不是必然推理,③正确,④错误。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方法,不是推理,②错误。故选A。
解析核心微练(三十六)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5·阳江模拟)假设A、B为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示表示如下。下列选项描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 B C D
①A“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和B“毕业班全体师生” ②A“海南省的城市”和B“海口市” ③A“我校的教师队伍”和B“我校全体教职员工” ④A“河北省”和B“北京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5·云南质检)人们常说,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细胞出了毛病,机体就会产生故障。同样,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下列是同学们在学习概念的相关知识时产生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山东省与威海市——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属种关系 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继承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 ④悲观主义者就是悲观地对待人生的人——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重庆模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长期以来,西方知识界将自身现代化经验标定为人类社会唯一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从逻辑角度看,“现代化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西方式现代化”,该观点( )
①犯了把属种关系理解为全同关系的错误
②未遵循逻辑规则,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错误
③没有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子项
④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思维具有不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湖北模拟)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对下面三段论推理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小丽是中国人,所以,小丽是勤劳勇敢的——“四概念”的错误 ②班干部都有集体荣誉感,班干部都是党员,所以,党员都有集体荣誉感——“中项不周延”错误 ③班干部都要有集体荣誉感,小刘不是班干部,所以小刘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小项不当扩大”错误 ④乡镇企业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这个工厂不是乡镇企业,因此,这个工厂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必然结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2025·深州调研)某中学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在一次竞聘中,张三落选了,事后,张三进行了自我反思。他的结论是:“落选的原因或者是自己年龄大了,或者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者是自己的人缘不好。”下列对这一结论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如果张三落选的原因是年龄大了,则意味着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和人缘不好 ②如果张三落选的原因不是年龄大了,那就是能力不够或者人缘不好 ③张三如果能力够强或人缘够好,就一定能竞聘成功 ④只要“年龄大了”“能力不够”“人缘不好”有一个为真,该判断就为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5·天津调研)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土壤之中,蕴含于人民群众广泛认同、高度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在顺应时代、符合民意的历史逻辑中蓬勃发展。上述判断( )
①只有组成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 ②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③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可以断定属于真判断 ④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性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7.(2025·河南模拟)“只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据此推断,下列是假判断的有( )
①如果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②即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不一定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③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④如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2025·北京调研)甲、乙、丙、丁四人相约参加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开幕式活动,对话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甲:只要当天不下雨,我和丙就要去参加桃花节活动。 乙:只有当天不下雨,我和丁才能去参加桃花节活动。 丙:我和甲至少有一人带摄影器材。 丁:要么是我带摄影器材,要么是乙带摄影器材。
①当天下雨了,所以甲和丙肯定没去参加桃花节活动 ②乙和丁去参加桃花节活动了,所以当天肯定没下雨 ③甲当天带了摄影器材,所以丙一定没有带摄影器材 ④乙当天没有带摄影器材,所以丁一定带了摄影器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湖北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据此,下列推理能够成立的是( )
①用自己的手攥紧了中国种子,就一定能够端稳中国饭碗 ②端稳了中国饭碗,意味着中国种子一定攥紧在自己的手 ③没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一定不能端稳中国饭碗 ④没有端稳中国饭碗,一定是自己的手没有攥紧中国种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5·枣庄调研)小童感觉自己左腮下部有疼痛感,食欲不佳。医生观察小童的左腮下部,皮肤外表没有什么异样;扁桃体也没有红肿现象,用高温蒸煮杀菌过的筷子轻点扁桃体,也没有疼痛感,蘸取几粒盐轻点扁桃体,也没有疼痛感,即判断扁桃体没有发炎。第二天,小童再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发现他左腮下部略有肿大,又听小童说班上有学生得了流行性腮腺炎而停课回家休息,随即判断小童很可能是此病。后来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此推理运用的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11.(2025·广东调研)研究表明,枪虾合上巨螯的那一瞬间,大约能够产生190~210分贝的声响,比真实的枪声响得多,枪虾的名字就得于此。科学家设想,既然枪虾能够依靠小小的巨螯产生超强的冲击波和数千度的高温,那么人类造一把更大更强的“枪”,或许能够依靠这种方式实现核聚变。目前这一想法已经付诸实践,研究人员已造了两个巨大的发射装置。这一实现核聚变的思路( )
①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 ②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 ③研究和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其功能
④运用的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5·南通调研)声和光有不少属性相同——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由此推出:既然声有波动性质,那么光也有波动性质。这是一个正确的类比推理。要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就必须( )
①要找相同的对象进行比较 ②在前提中多找两个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 ③在前提中要抓住两个对象的本质属性 ④在两个对象间多运用比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3.(2025·浙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王、小张、小李一起上街。他们走到一电影院门前,看到买票的人排成很长的队。小王立即提议说:“我们看电影吧,今天的电影一定很好看。”“你怎么知道 ”小张问。“你看好多人买票哦,如果买票的人很多,电影就一定好看。”小王说。小张接着说:“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买票的人不多,电影就不好看了 ”小王说:“我可没有这个意思。”这时小李插话了,他对小张说:“小王确实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说‘只有买票的人不多,电影才不好看’。”
(1)从材料中找出两个不同的假言判断并说明其类型。
(2)谁正确理解和转述了小王的意思 请说明理由。
14.(2025·湖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必将造福世界。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历史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后先后纷纷称霸或图谋称霸。据此,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任何国家都不例外,中国也不例外。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有关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知识,判断西方学者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核心微练(三十六)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1.B 解析 假设A、B为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有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图①是全同关系,而A“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和B“毕业班全体师生”,A班的教师和B班的教师可能有交叉关系,也有可能是全异关系,①错误。图②表述的A和B属于属种关系,“海南省的城市”与“海口市”是属种关系,A“海南省的城市”包含B“海口市”,②正确。图③是种属关系,A“我校的教师队伍”包含在B“我校全体教职员工”里面,A和B属于种属关系,③正确。“河北省”“北京市”的外延完全不同,二者是全异关系,而图中表示的A和B是交叉关系,④错误。故选B。
2.C 解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悲观主义者就是悲观地对待人生的人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②④符合题意。山东省与威海市从定义的外延看属于全异关系,①说法错误。继承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犯了“多出子项”的错误,③说法错误。故选C。
3.B 解析 现代化有多种道路,而不仅仅只有西方式现代化,“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是属种关系,题干观点犯了把属种关系理解为全同关系的错误,①正确。西方知识界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现代化,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而不是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错误,②错误。中国式现代化也是现代化的一种方式,因此题干观点没有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子项,③正确。同一律要求思维具有确定性,矛盾律要求思维具有一致性,④说法错误。故选B。
4.D 解析 大前提中的中国人是一个集体概念,小前提中的中国人是一个个体概念,所以该三段论犯了“四概念”错误,①入选。结论中的小项是周延的,而在前提中的小项是不周延的,所以该三段论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②不选。结论中的大项是周延的,而在前提中的大项是不周延的,所以该三段论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③不选。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否定的前提,无法必然的得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④入选。故选D。
5.C 解析 相容的选言推理不能靠肯定部分选言支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所以,如果张三落选的原因是年龄大了,并不一定意味着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和人缘不好,①排除。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断定“选言支至少一真”。根据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提出相容的选言推理的两条规则:第一,否定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第二,不能靠肯定部分选言支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落选的原因或者是自己年龄大了,或者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者是自己的人缘不好”,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所以,如果张三落选的原因不是年龄大了,那就是能力不够或者人缘不好,这属于否定肯定式的应用,②正确。张三如果能力够强或人缘够好,但是年龄大了,也不一定竞聘成功,③错误。“落选的原因或者是自己年龄大了,或者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者是自己的人缘不好”,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断定“选言支至少一真”。所以,只要“年龄大了”“能力不够”“人缘不好”有一个为真,该判断就为真,④正确。故选C。
6.A 解析 材料对于雷锋精神的阐述是一个联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只有当各个支判断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①②正确。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但是不能说其一定为真,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③说法错误。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不是简单判断,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7.D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只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一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据此可知,①②判断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否定前件,即“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可以否定后件,③为假判断,符合题意。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肯定前件,即“如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件的情况不一定发生,④为假判断,符合题意。故选D。
8.C 解析 甲:“只要当天不下雨,我和丙就要去参加桃花节活动”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否定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后件的推理是错误的,①不选。乙:“只有当天不下雨,我和丁才能去参加桃花节活动”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肯定了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②入选。丙:“我和甲至少有一人带摄影器材”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因而甲当天带了摄影器材,那么丙有可能带了摄影器材,有可能没有带摄影器材,③不选。丁:“要么是我带摄影器材,要么是乙带摄影器材”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因此乙当天没有带摄影器材,所以丁一定带了摄影器材,④入选。故选C。
9.C 解析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②③正确。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有效式是否定前件式,肯定前件无法必然的肯定后件,①不选。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有效式是肯定后件式,否定后件,无法必然的否定前件,④不选。故选C。
10.D 解析 求同法是指所考察的现象在几个场合中出现,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情况可能就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A项不符合题意。求异法是指所考察的现象在一种场合出现,在另一种场合不出现,而这两种场合只有一种情况不同。这个不同的情况,可能就是被考察现象出现的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共变法是指在其他相关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一现象可能就是另一现象的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剩余法是寻求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之一,基本内容是:已知复合因素(A,B,C,D)是复合现象(a,b,c,d)的原因,又已知B是b的原因,C是c的原因,D是d的原因,那么剩下的A就是a的原因,D项符合题目归纳推理的过程。故选D。
11.B 解析 研究表明,枪虾合上巨螯的那一瞬间,大约能够产生190~210分贝的声响,比真实的枪声响得多。科学家设想,人类造一把更大更强的“枪”,或许能够依靠这种方式实现核聚变。这一实现核聚变的思路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研究和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其功能,①③正确。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是归纳推理方法,本题是类比推理,排除②。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④错误。故选B。
12.B 解析 “在前提中多找两个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在前提中要抓住两个对象的本质属性”都是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条件,②③入选。“要找相同的对象进行比较”属于归纳推理,而且类比不同于比较,①排除。在两个对象间多运用比喻不一定会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而且类比不同于比喻,④排除。故选B。
13.答案 (1)小王:如果买票的人很多,电影就一定好看。(或小张:如果买票的人不多,电影就不好看。)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小李:只有买票的人不多,电影才不好看。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2)小李正确理解和转述了小王的意思。小王的判断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其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或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的推理规则,可以推出“买票的人多,电影好看”或“电影不好看,买票的人不多”。小李的判断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或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的推理规则,可以推出“电影不好看,买票的人不多”或“买票的人多,电影好看”,这符合小王的意思。
解析 (1)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你看好多人买票哦,如果买票的人很多,电影就一定好看。”小王说。小张接着说:“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买票的人不多,电影就不好看了 ”→可联系教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效信息②:这时小李插话了,他对小张说:“小王确实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说‘只有买票的人不多,电影才不好看’。”→可联系教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2)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如果买票的人很多,电影就一定好看→可联系教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其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或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的推理规则,可以推出“买票的人多,电影好看”或“电影不好看,买票的人不多”。有效信息②:只有买票的人不多,电影才不好看→可联系教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或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的推理规则,可以推出“电影不好看,买票的人不多”或“买票的人多,电影好看”,这符合小王的意思。
14.答案 ①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所以由前提推导出的结论也具有或然性,即结论不一定正确可靠。西方学者根据西方少数几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后称霸世界的前提推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即结论不一定正确可靠。所以,西方学者的观点犯了“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②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所以由前提推导出的结论也具有或然性,即结论不一定正确可靠。西方国家与中国在国家性质、文化传统、外交政策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行类比,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解析 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历史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后先后纷纷称霸或图谋称霸。据此,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任何国家都不例外,中国也不例外→西方学者根据西方少数几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后称霸世界的前提推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即结论不一定正确可靠。所以,西方学者的观点犯了“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有效信息②:历史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后先后纷纷称霸或图谋称霸。据此,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任何国家都不例外,中国也不例外→西方国家与中国在国家性质、文化传统、外交政策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行类比,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共39张PPT)
核心微练(三十六)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2025·阳江模拟)假设A、B为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示表示如下。下列选项描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 B C D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①A“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和B“毕业班全体师生” ②A“海南省的城市”和B“海口市” ③A“我校的教师队伍”和B“我校全体教职员工” ④A“河北省”和B“北京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假设A、B为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有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图①是全同关系,而A“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和B“毕业班全体师生”,A班的教师和B班的教师可能有交叉关系,也有可能是全异关系,①错误。图②表述的A和B属于属种关系,“海南省的城市”与“海口市”是属种关系,A“海南省的城市”包含B“海口市”,②正确。图③是种属关系,A“我校的教师队伍”包含在B“我校全体教职员工”里面,A和B属于种属关系,③正确。“河北省”
“北京市”的外延完全不同,二者是全异关系,而图中表示的A和B是交叉关系,④错误。故选B。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2.(2025·云南质检)人们常说,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细胞出了毛病,机体就会产生故障。同样,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下列是同学们在学习概念的相关知识时产生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山东省与威海市——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属种关系 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继承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 ④悲观主义者就是悲观地对待人生的人——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悲观主义者就是悲观地对待人生的人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②④符合题意。山东省与威海市从定义的外延看属于全异关系,①说法错误。继承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犯了“多出子项”的错误,③说法错误。故选C。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3.(2025·重庆模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长期以来,西方知识界将自身现代化经验标定为人类社会唯一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从逻辑角度看,“现代化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西方式现代化”,该观点( )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①犯了把属种关系理解为全同关系的错误 ②未遵循逻辑规则,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错误 ③没有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子项 ④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思维具有不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现代化有多种道路,而不仅仅只有西方式现代化,“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是属种关系,题干观点犯了把属种关系理解为全同关系的错误,①正确。西方知识界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现代化,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而不是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错误,②错误。中国式现代化也是现代化的一种方式,因此题干观点没有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子项,③正确。同一律要求思维具有确定性,矛盾律要求思维具有一致性,④说法错误。故选B。
解析
4.(2025·湖北模拟)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对下面三段论推理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小丽是中国人,所以,小丽是勤劳勇敢的——“四概念”的错误 ②班干部都有集体荣誉感,班干部都是党员,所以,党员都有集体荣誉感——“中项不周延”错误 ③班干部都要有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集体荣誉感,小刘不是班干部,所以小刘用不着有集体荣誉感——“小项不当扩大”错误 ④乡镇企业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这个工厂不是乡镇企业,因此,这个工厂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必然结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大前提中的中国人是一个集体概念,小前提中的中国人是一个个体概念,所以该三段论犯了“四概念”错误,①入选。结论中的小项是周延的,而在前提中的小项是不周延的,所以该三段论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②不选。结论中的大项是周延的,而在前提中的大项是不周延的,所以该三段论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③不选。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否定的前提,无法必然的得出结论,结论为否定,当且仅当前提中有一否定,④入选。故选D。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5.(2025·深州调研)某中学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在一次竞聘中,张三落选了,事后,张三进行了自我反思。他的结论是:“落选的原因或者是自己年龄大了,或者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者是自己的人缘不好。”下列对这一结论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如果张三落选的原因是年龄大了,则意味着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和人缘不好 ②如果张三落选的原因不是年龄大了,那就是能力不够或者人缘不好 ③张三如果能力够强或人缘够好,就一定能竞聘成功 ④只要“年龄大了”“能力不够”“人缘不好”有一个为真,该判断就为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相容的选言推理不能靠肯定部分选言支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所以,如果张三落选的原因是年龄大了,并不一定意味着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和人缘不好,①排除。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断定“选言支至少一真”。根据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提出相容的选言推理的两条规则:第一,否定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第二,不能靠肯定部分选言支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落选的原因或者是自己年龄大了,或者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者是自己的人缘不好”,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所以,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如果张三落选的原因不是年龄大了,那就是能力不够或者人缘不好,这属于否定肯定式的应用,②正确。张三如果能力够强或人缘够好,但是年龄大了,也不一定竞聘成功,③错误。“落选的原因或者是自己年龄大了,或者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者是自己的人缘不好”,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断定“选言支至少一真”。所以,只要“年龄大了”“能力不够”“人缘不好”有一个为真,该判断就为真,④正确。故选C。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6.(2025·天津调研)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土壤之中,蕴含于人民群众广泛认同、高度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在顺应时代、符合民意的历史逻辑中蓬勃发展。上述判断( )
①只有组成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
②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③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可以断定属于真判断
④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性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材料对于雷锋精神的阐述是一个联言判断,属于复合判断,只有当各个支判断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①②正确。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但是不能说其一定为真,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③说法错误。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不是简单判断,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7.(2025·河南模拟)“只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据此推断,下列是假判断的有( )
①如果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②即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不一定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③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④如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只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一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前件真,后件不一定真。据此可知,①②判断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否定前件,即“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可以否定后件,③为假判断,符合题意。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中,肯定前件,即“如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件的情况不一定发生,④为假判断,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①当天下雨了,所以甲和丙肯定没去参加桃花节活动 ②乙和丁去参加桃花节活动了,所以当天肯定没下雨 ③甲当天带了摄影器材,所以丙一定没有带摄影器材 ④乙当天没有带摄影器材,所以丁一定带了摄影器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8.(2025·北京调研)甲、乙、丙、丁四人相约参加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开幕式活动,对话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甲:只要当天不下雨,我和丙就要去参加桃花节活动。
乙:只有当天不下雨,我和丁才能去参加桃花节活动。
丙:我和甲至少有一人带摄影器材。
丁:要么是我带摄影器材,要么是乙带摄影器材。
甲:“只要当天不下雨,我和丙就要去参加桃花节活动”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否定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后件的推理是错误的,①不选。乙:“只有当天不下雨,我和丁才能去参加桃花节活动”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肯定了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②入选。丙:“我和甲至少有一人带摄影器材”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因而甲当天带了摄影器材,那么丙有可能带了摄影器材,有可能没有带摄影器材,③不选。丁:“要么是我带摄影器材,要么是乙带摄影器材”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因此乙当天没有带摄影器材,所以丁一定带了摄影器材,④入选。故选C。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9.(2025·湖北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据此,下列推理能够成立的是( )
①用自己的手攥紧了中国种子,就一定能够端稳中国饭碗 ②端稳了中国饭碗,意味着中国种子一定攥紧在自己的手 ③没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一定不能端稳中国饭碗 ④没有端稳中国饭碗,一定是自己的手没有攥紧中国种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②③正确。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有效式是否定前件式,肯定前件无法必然的肯定后件,①不选。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有效式是肯定后件式,否定后件,无法必然的否定前件,④不选。故选C。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0.(2025·枣庄调研)小童感觉自己左腮下部有疼痛感,食欲不佳。医生观察小童的左腮下部,皮肤外表没有什么异样;扁桃体也没有红肿现象,用高温蒸煮杀菌过的筷子轻点扁桃体,也没有疼痛感,蘸取几粒盐轻点扁桃体,也没有疼痛感,即判断扁桃体没有发炎。第二天,小童再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发现他左腮下部略有肿大,又听小童说班上有学生得了流行性腮腺炎而停课回家休息,随即判断小童很可能是此病。后来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此推理运用的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求同法是指所考察的现象在几个场合中出现,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相同的。这种相同情况可能就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A项不符合题意。求异法是指所考察的现象在一种场合出现,在另一种场合不出现,而这两种场合只有一种情况不同。这个不同的情况,可能就是被考察现象出现的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共变法是指在其他相关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发生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一现象可能就是另一现象的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剩余法是寻求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之一,基本内容是:已知复合因素(A,B,C,D)是复合现象(a,b,c,d)的原因,又已知B是b的原因,C是c的原因,D是d的原因,那么剩下的A就是a的原因,D项符合题目归纳推理的过程。故选D。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1.(2025·广东调研)研究表明,枪虾合上巨螯的那一瞬间,大约能够产生190~210分贝的声响,比真实的枪声响得多,枪虾的名字就得于此。科学家设想,既然枪虾能够依靠小小的巨螯产生超强的冲击波和数千度的高温,那么人类造一把更大更强的“枪”,或许能够依靠这种方式实现核聚变。目前这一想法已经付诸实践,研究人员已造了两个巨大的发射装置。这一实现核聚变的思路( )
①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 ②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 ③研究和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其功能 ④运用的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研究表明,枪虾合上巨螯的那一瞬间,大约能够产生190~210分贝的声响,比真实的枪声响得多。科学家设想,人类造一把更大更强的“枪”,或许能够依靠这种方式实现核聚变。这一实现核聚变的思路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是依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的推理,研究和模仿了生物的构造及其功能,①③正确。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是归纳推理方法,本题是类比推理,排除②。类比推理属于或然推理,不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推理,④错误。故选B。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2.(2025·南通调研)声和光有不少属性相同——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由此推出:既然声有波动性质,那么光也有波动性质。这是一个正确的类比推理。要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就必须( )
①要找相同的对象进行比较 ②在前提中多找两个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 ③在前提中要抓住两个对象的本质属性 ④在两个对象间多运用比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在前提中多找两个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在前提中要抓住两个对象的本质属性”都是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的条件,②③入选。“要找相同的对象进行比较”属于归纳推理,而且类比不同于比较,①排除。在两个对象间多运用比喻不一定会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而且类比不同于比喻,④排除。故选B。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二、非选择题
13.(2025·浙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王、小张、小李一起上街。他们走到一电影院门前,看到买票的人排成很长的队。小王立即提议说:“我们看电影吧,今天的电影一定很好看。”“你怎么知道 ”小张问。“你看好多人买票哦,如果买票的人很多,电影就一定好看。”小王说。小张接着说:“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买票的人不多,电影就不好看了 ”小王说:“我可没有这个意思。”这时小李插话了,他对小张说:“小王确实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说‘只有买票的人不多,电影才不好看’。”
(1)从材料中找出两个不同的假言判断并说明其类型。
(2)谁正确理解和转述了小王的意思 请说明理由。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小王:如果买票的人很多,电影就一定好看。(或小张:如果买票的人不多,电影就不好看。)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小李:只有买票的人不多,电影才不好看。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2)小李正确理解和转述了小王的意思。小王的判断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其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或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的推理规则,可以推出“买票的人多,电影好看”或“电影不好看,买票的人不多”。小李的判断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或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的推理规则,可以推出“电影不好看,买票的人不多”或“买票的人多,电影好看”,这符合小王的意思。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你看好多人买票哦,如果买票的人很多,电影就一定好看。”小王说。小张接着说:“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买票的人不多,电影就不好看了 ”→可联系教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效信息②:这时小李插话了,他对小张说:“小王确实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说‘只有买票的人不多,电影才不好看’。”→可联系教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2)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如果买票的人很多,电影就一定好看→可联系教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其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或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的推理规则,可以推出“买票的人多,电影好看”或“电影不好看,买票的人不多”。有效信息②:只有买票的人不多,电影才不好看→可联系教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或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的推理规则,可以推出“电影不好看,买票的人不多”或“买票的人多,电影好看”,这符合小王的意思。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14.(2025·湖北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必将造福世界。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历史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后先后纷纷称霸或图谋称霸。据此,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任何国家都不例外,中国也不例外。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有关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知识,判断西方学者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①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所以由前提推导出的结论也具有或然性,即结论不一定正确可靠。西方学者根据西方少数几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后称霸世界的前提推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即结论不一定正确可靠。所以,西方学者的观点犯了“轻率概括”(或
答案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②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所以由前提推导出的结论也具有或然性,即结论不一定正确可靠。西方国家与中国在国家性质、文化传统、外交政策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行类比,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答案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有效信息①:历史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后先后纷纷称霸或图谋称霸。据此,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任何国家都不例外,中国也不例外→西方学者根据西方少数几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后称霸世界的前提推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即结论不一定正确可靠。所以,西方学者的观点犯了“轻率概括”(或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有效信息②:历史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后先后纷纷称霸或图谋称霸。据此,西方学者认为“现代化国家必然称霸”是历史兴衰的规律,任何国家都不例外,中国也不例外→西方国家与中国在国家性质、文化传统、外交政策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行类比,犯了“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
解析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3
4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