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题组专项训练题组一 化学与生产生活1.(2023·江苏)我国提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体现了大国担当。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A.碳原子 B.二氧化碳C.碳元素 D.含碳物质【解析】 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是碳中和的核心,B正确。故选B。2.(2023·浙江)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铝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制作门窗框架B.氧化钙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剂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解析】 铝用于制作门窗框架,利用了铝的强度大、密度小、抗腐蚀等性质,A不正确;氧化钙易吸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可用作干燥剂,B正确;食品中含有的Fe2+等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且对人体无害,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C正确;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同时可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D正确。故选A。3.(2023·全国乙卷)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解析】 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使水变得澄清,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雪遇到盐而熔点降低并熔化,未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使用暖贴时,铁粉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是因为光被指示牌反射,D错误。故选C。4.(2023·湖北)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解析】 明矾净水的原理为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变澄清,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水快速制冰为物理变化,B正确;炖排骨汤时放点醋,可使骨头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此外,醋还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维生素被破坏,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茄子中存在一类叫“酚氧化酶”的物质,遇到氧气之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色的物质,反应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涉及化学变化,D错误。故选B。5.(2023·广东)科教兴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舟六号”为中国空间站送去推进剂Xe气,Xe是第ⅠA族元素B.火星全球影像彩图显示了火星表土颜色,表土中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2H与3H互为同位素D.“深地一号”为进军万米深度提供核心装备,制造钻头用的金刚石为金属材料【解析】 Xe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0族,A错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B错误;2H与3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互为同位素,C正确;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非金属材料,D错误。故选C。题组二 实验与元素化合物1.(2023·河北)《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粗食盐的一种制作过程:“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不涉及的操作是( )A.溶解 B.蒸发C.过滤 D.蒸馏【解析】 若将粗食盐在实验室提纯,需要将粗盐溶解,然后过滤除杂,接着蒸发结晶,不需要蒸馏,D正确。故选D。2.(2023·江苏,改编)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均正确的是( )A.制取Cl2 B.除去Cl2中的HClC.收集Cl2 D.吸收尾气中的Cl2【解析】 实验室制取氯气使用的是浓盐酸和MnO2反应,不能使用稀盐酸,A错误;除去Cl2中的HCl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注意长口进入便于充分吸收,B正确;氯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多功能瓶收集气体注意长进短出,C错误;对氯气的尾气处理应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水吸收效果不好,D错误。故选B。3.(2023·浙江)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属于弱电解质B.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C.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D.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解析】 氯化铁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铁离子和氯离子,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覆铜板,B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加热生成氯化铁,C正确;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FeCl3+3H2OFeCl3(胶体)+3HCl,D正确。故选A。4.(2023·全国甲卷,9)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的有( )①天平 ②温度计 ③坩埚 ④漏斗 ⑤容量瓶 ⑥烧杯 ⑦滴定管 ⑧酒精灯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C.②③⑦⑧ D.①⑤⑥⑧【解析】 粗盐提纯涉及的操作及使用的仪器有: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除杂、过滤(④漏斗、玻璃棒、⑥烧杯);蒸发结晶(蒸发皿、⑧酒精灯、玻璃棒)。配制0.100 0 mol·L-1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及使用的仪器是:称量(①天平)→溶解(⑥烧杯和玻璃棒)→移液(⑥烧杯、玻璃棒、⑤容量瓶)→定容(胶头滴管),B正确。故选B。5.(2022·广东卷)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2+和SO,所用试剂包括BaCl2以及( )A.Na2CO3、NaOH、HClB.Na2CO3、HCl、KOHC.K2CO3、HNO3、NaOHD.Na2CO3、NaOH、HNO3【解析】 粗盐提纯时,用NaOH除去Mg2+,用BaCl2除去SO,用Na2CO3除去Ca2+及多余的Ba2+,最后用盐酸除去多余的CO、OH-,A正确。故选A。题组三 阿伏加德罗常数(NA)1.(2022·河北)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9 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0.1NAB.1.2 g 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个数为0.1NAC.2.7 g 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的个数为0.1NAD.4.4 g C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中Na+的个数为0.1NA【解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3.9 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1×NA mol-1=0.05NA,A错误;镁在空气中燃烧无论生成氧化镁,还是氮化镁,镁均转化为镁离子,则1.2 g 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时,转移电子个数为×2×NA mol-1=0.1NA,B正确;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和氢气,则2.7 g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个数为××NA mol-1=0.15NA,C错误;4.4 g二氧化碳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0.1 mol碳酸钠,氢氧化钠足量,所得溶液中Na+的个数无法确定,D错误。故选B。2.(2023·北京)离子化合物Na2O2和CaH2与水的反应分别为①2Na2O2+2H2O===4NaOH+O2↑;②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CaH2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B.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C.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aH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D.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相同【解析】 Na2O2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CaH2中只有离子键而不含非极性键,A错误;①中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水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Na2O2由Na+和O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aH2由Ca2+和H-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C正确;①中每生成1个O2转移2个电子,②中每生成1个H2转移1个电子,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错误。故选C。3.(2023·海南)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g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B.5.6 g铁粉与0.1 L 1 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子数目为0.1NAC.常温常压下,2.24 L CO与1.12 L O2充分反应,生成的CO2分子数目为0.1NAD.7.1 g Cl2完全溶于1 L H2O所得溶液中,Cl2分子的数目为0.1NA【解析】 2.4 g即0.1 mol镁条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镁被氧化为+2价,故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A正确;5.6 g铁粉与0.1 L 1 mol·L-1的HCl溶液充分反应,Fe粉过量,则产生的氢气的分子数目为0.05NA,B错误;常温常压下,无法计算2.24 L CO与1.12 L O2的物质的量,生成的CO2分子数目无法计算,C错误;7.1 g Cl2完全溶于1 L H2O,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Cl2分子的数目小于0.1NA,D错误。故选A。题组四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2023·全国甲卷)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K层电子数相等,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质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W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C.Y与X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Z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弱酸【解析】 分析题干知,W为N,X为O,Y为Mg,Z为S。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半径:W>X,A错误;X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含有分子间氢键,Z的简单氢化物为H2S,不含氢键,所以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B错误;Y与X可形成MgO,为离子化合物,C正确;Z为S,硫的最高价含氧酸为硫酸,是强酸,D错误。故选C。2.(2022·湖南选考)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B.非金属性:Y>X>WC.Z的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解析】 由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可知,X、W形成4个共价键,Y形成2个共价键,Z形成1个共价键,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则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F元素、W为Si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C、O、F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O>F,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C、O、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C>Si,B正确;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C错误;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为铅元素,与硅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ⅣA族,故D正确。故选C。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