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课标要求: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兴隆洼遗址郑州商城遗址武昌汉口鸟瞰图融通导图一 村落的产生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易·系辞下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墨子· 辞过》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思考1:人类居住形态如何演变?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农业出现并发展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有大量原始村落遗址思考2:村落最早出现在哪里?还有哪些地区存在村落?思考3:综合三处遗址,村落有哪些功能?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为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条件和保障,也为集体活动提供便利。二 集镇的出现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集聚古代集镇的雏形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聚居地繁荣一定地域内经济中心维护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财富和人身安全,筑垒设防形成集镇思考2:中国集镇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时期 发展过程 具体表现原始社会末期 雏形 手工业者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宋以前 形成两宋 发展元朝明清 进一步 发展①出现工商业者经营和定居的集镇②有些集镇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集镇进一步发展,出现专业分工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工商业集镇主要为军事目的而设置集镇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 ——《新唐书·兵志》浙江崇德石门镇浙江嘉善干家窑镇江苏吴江盛泽镇思考1:如何区分集镇和村落?【历史纵横】汉口镇的兴起明朝初年,汉口只是一片与汉阳城紧紧相连的荒滩,人迹罕至。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成为天然的避风良港。各处商民在此建房造屋,商船也来此停泊,市场开始出现。明朝末年,汉口已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汉口镇的兴起使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到了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汉口镇的市场规模更加扩大,商业分工也日趋繁细,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衣服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名铺。思考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汉口崛起的优势条件?思考4:以汉口镇为例,说明集镇的作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工商业繁荣;专业化程度高①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沟通城乡,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三 城市的产生思考2:早期城市出现在哪里?BC3500-BC3100,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地区出现城市世界上主要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一批早期城市思考1:什么是城市?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市,买卖所之也。”政治+军事经济1、中国古代的城市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郑州商城遗址思考3:以郑州商城为例,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分为哪些区域?宫殿区、手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思考4:商朝城市布局有何特点?商朝的城市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思考5:周朝城市布局如何发展?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不同等级各有定制体现礼制,突出王权尊卑2、西方古代的城市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思考6:古希腊城市有何功能?商业行政宗教防御行政防御宗教商业古罗马阿庇亚大道遗址古罗马城供水系统思考7:古罗马城市有何特色?城市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思考8:中世纪时的城市有什么新变化?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城镇村落 集镇 城市经济人口规模功能手工业、商业较多较大经济、军事手工业、商业多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农业较少较小经济经济越来越多元人口越来越众多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复杂三者关系:村落为集镇、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集镇、城市的出现也带动了村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产物;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四 世界各地的民居地区 自然环境 建筑材料 建筑特点两河流域古埃及思考1:读p59,完成西亚、北非地区民居概况表格。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黏土、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木材墙壁相贴,结构相同,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泥和木材。木桩搭框架,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椰子叶铺成屋顶房屋留有小洞或栅栏式的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防晒保温1、西亚、北非地区民居2、中国民居思考2:结合教材,分析下列两组住宅形态的环境特点。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用树木营巢地势高亢干燥的地方挖穴而居干栏式民居地上建筑王公已下,凡有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唐会要 舆服上》思考3: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民居的建筑特点。设计理念: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住宅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建筑结构: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建筑结构:砖木结构开始普及代表:思考4:明朝之后,中国民居有什么发展?北方:窑洞、四合院;南方:徽派民居、福建土楼3、古希腊罗马民居古希腊罗马古罗马后期扩建了更多房间和列柱庭院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为核心中庭左右是小房间和陈放家史、祖先塑像的凹室与入口相对的是正屋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公元3世纪,人口剧增,住房紧缺,多层楼板叠加组合成集体住宅4世纪,罗马城中大量复合式公寓思考5:这些集体住宅供谁使用?百姓和外来人员北美大平原:游猎生活→圆锥形帐篷亚马孙雨林:刀耕火种→圆形公共居所4、美洲印第安人的民居思考6:世界各地民居为何呈现不同的形态?陕西窑洞四合院徽派民居福建永定土楼湘西吊脚楼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由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古代人类的居住形式与环境世界各地的民居生产力发展农业出现筑屋定居村落产生集镇出现农业手工业分离商业发展城市产生政治、经济、军事多种功能两河流域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美洲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小结从村落到城市的演进,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产物;也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进程;也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