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十)(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十)(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
注意事项:1.本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Fe-56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盖后,瓶口形成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盐酸
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开始时,要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C.检验氢气纯度,试管口向上移近火焰
D.测定食醋的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空隙
B 向锌粒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 金属均能与酸反应产生H2
C 将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 合金的硬度往往比其成分金属大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氧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
5.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分别鉴别两组物质:①C、CuO,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能选用的试剂是(  )
A.O2 B.NaOH溶液 C.铁片 D.稀H2SO4
6.某同学为验证酸碱中和反应,按照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最终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C.该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D.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减小
7.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稀盐酸(H2SO4) 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
B O2(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干燥
C CaCO3(CaO) 高温煅烧
D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8.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
A.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可推测水的化学式为H2O
B.向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可推测样品已变质
C.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氧元素
D.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可推测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弱
9.为比较Fe3+和Cu2+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实验有如下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②若图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甲>乙,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好;③实验中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④滴加FeCl3或CuSO4溶液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则FeCl3或CuSO4是过氧化氢催化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小木块和小石块,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小木块燃烧,小石块不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B 将活性炭加入红棕色NO2气体中 红棕色消失 活性炭与NO2发生化学反应
C 向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是CuSO4溶液
D 将碘单质放入足量的水中 碘单质不溶解 碘单质不溶于任何溶剂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2.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
B.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实验③:反应后总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实验④: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太极洞有“东南第一洞”的美誉,坐落于安徽省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E%89%E5%BE%BD%E7%9C%81 / 526353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_blank )长江以南的宣城广德市,因“洞面有纹,类太极图”而得名,明代大文学家冯梦龙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6%AF%E6%A2%A6%E9%BE%99 / 539840 fromModule=lemma_inlink" \t "_blank )把太极洞誉为“天下四绝”之一。
太极洞为石灰岩溶洞,长5.4公里,由上洞、下洞、水洞、旱洞组成。而且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构成一个险峻壮观、神奇绚丽的大洞天。洞内的石笋和石钟乳玲珑别透,洁白晶莹,造型似狮似猴,类虎类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你是否会想:这些石笋和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减小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石笋和钟乳石相连时形成了石柱。
(1)写出钟乳石和石笋形成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溶洞中形成钟乳石和石笋的过程容易使溶洞附近的地下水硬度_________ (“增大”或“减小”)。检验地下水硬度的简便操作是_________。
(3)近年来,游客掰断钟乳石带出景区的新闻频出,为保护溶洞我们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
14.(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
(2)用相同装置分别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图1中的_________(填字母)作发生装置,其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___(任写一点)。
(3)按图2进行实验,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试管中,观察到_________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5.(6分)在完成“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常温下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酸钾和氯化钾均易溶于水)
(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步骤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步骤③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
(4)洗涤滤渣可除去滤渣中的杂质是_________。
(5)对滤液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16.(6分)化学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对家用除湿盒进行了如下探究。
【资料信息】
◆吸湿区内黑色颗粒是活性炭,白色颗粒是初中化学中一种常见物质。◆使用一段时间后,集水区内有大量液体和少量固体,且气温越低固体越多。
【知识应用】除湿盒内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利用了其_________性。
【提出问题】白色颗粒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1:氧化钙;猜想Ⅱ:氢氧化钠;猜想Ⅲ:氯化钙。
猜想依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在空气中容易_________水分。
【交流讨论】从安全性考虑,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_________,所以否定了猜想Ⅱ。
【进行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依据实验得出结论:白色颗粒是氯化钙。
(1)步骤②的现象是_________。
(2)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写一个)。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
【拓展交流】同学们查阅到氯化钙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CaCl2 59.5 65.0 74.5 100 116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1)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化钙的方法是_________,集水区内“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_________。
(2)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对集水区内物质的处理建议是_________。
17.(5分)高碳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组成 含碳量 用途
Fe、C 0.6%﹣1.5% 制作工具、弹簧等
为测定某高碳钢弹簧样品含碳量是否符合标准,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向装置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称量,示数如图1;再加入5.65g样品粉末,待反应不再产生气泡后鼓入干燥的空气排尽氢气,立刻称量,示数如图2。
(1)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含碳量是否符合标准。(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参考答案
1.D
2.D【解析】氯化铵与熟石灰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A正确;浓盐水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盖后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瓶口形成白雾,B正确;硫和氧气点燃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所以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正确;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D错误。
3.D【解析】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不能使用盐酸溶液(具有腐蚀性),A错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B错误。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防止氢气逸出,故试管口要向下,C错误。测定食醋的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D正确。
4.B【解析】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空隙),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空隙),A正确;向锌粒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不是金属均能与酸反应产生H2,金属铜就不能与酸反应产生H2,B错误;由于合金的硬度往往比其成分金属大,所以将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C正确;因为纯氧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氧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D正确。
5.D【解析】①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固体逐渐减少;CuO不与氧气反应,可以鉴别;②稀H2SO4、Na2CO3溶液都不与氧气反应,无法鉴别,A错误。①C、CuO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法鉴别;②稀H2SO4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Na2CO3溶液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法鉴别,B错误。①C、CuO都不和铁反应,无法鉴别;②稀H2SO4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Na2CO3溶液与铁不反应,可以鉴别,C错误。①C和硫酸不反应;CuO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可以鉴别;②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可以鉴别,D正确。
6.B
7.B【解析】足量的硝酸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A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所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干燥,B正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C错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D错误。
8.B【解析】电解烧杯中的水,两电极均产生气泡,在未验证两个气体生成物的情况下,无法推测水的组成元素和化学式,A错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泡产生,若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正确;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含有氢元素,因为是和氧气发生反应,所以氧元素不一定来自可燃物,C错误;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银白色固体,说明铜能置换出银单质,推测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D错误。
9.C 10.A 11.A
12.A【解析】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说明纸被腐蚀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腐蚀性,A正确;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该实验不能说明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B错误;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总质量减小,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从烧杯中逸出,未被称量,C错误;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错误。
13.(1)CaCO3+H2O+CO2=Ca(HCO3)2或Ca(HCO3)2=CaCO3+H2O+CO2↑ (2)增大 采集少量地下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3)不买卖钟乳石(合理即可)
14.(1)锥形瓶 (2)B CaCO3+2HCl=CaCl2 +CO2↑+H2O 可以定量收集二氧化碳或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收集的二氧化碳更纯净或防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合理即可) (3)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或红墨水进入左侧试管(合理即可)
15.(1)2KClO32KCl+3O2↑ (2)物理变化 (3)过滤 (4)氯化钾 (5)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而使液滴飞溅
16.【知识应用】吸附
【作出猜想】吸收
【交流讨论】腐蚀性
【解释与结论】(1)溶液颜色仍为紫色 (2)CaC12+2Na2CO3=CaCO3↓+2NaCl(合理即可)
【拓展交流】(1)冷却结晶 温度低,溶解度变小,析出的固体变多 (2)回收再利用(如浇花、冲马桶等合理即可)
17.(1)完全消耗铁
(2)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150.00g+5.65g-155.45g=0.20g
解:设5.65g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x 0.20g
x=5.6g
该样品的含碳量=
0.9%在0.6%~1.5%之间,经测定,该弹簧样品含碳量符合标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