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1-3题
语文课本为我们开启了一段学习的旅程。在旅途中,我们欣赏了《紫藤萝瀑布》,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遮住了盘虬(A )卧龙般的枝干;走进《驿路梨花》,我们聆听瑶族老人和哈尼小姑娘讲述众人默默修qì(B )小屋,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的故事;诵读《爱莲说》,我们培养如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情操;我们跟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五”遨游太空,处苍穹,俯瞰祖国大地;我们感动于南极探险队疲惫不堪的躯体被凛(C)冽的寒风吞 shì(D),他们却依 然保持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甲)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 ;又可以走进自然, ;还可以感受亲情, ;更可以了解社会, 。(乙)一幅幅“美景”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感叹。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及画线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qióng B.茸 C.lǐng D.噬
2.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甲画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欣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世百态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3.文中乙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仿照例句,把你对“孝”的理解表达出来。(4分)
材料:感动中国人物——磐安语文老师陈斌强,用一条布带将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紧紧绑在自己身上,从磐安县城的家中,骑着电瓶车,赶往30公里以外的学校上班,多年来,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陈斌强就这样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感动了金华城,感动着整个中国。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 。
5.主题班会中,在“践行孝道”环节,同学们关于李叔叔的做法,展开了讨论。李叔叔每月按时给他母亲生活费,但是对老人总没有好脸色。小文同学认为李叔叔的做法不是孝顺,请从下列关于“孝”的论述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依据。( )(3分)
A.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B.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C.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D.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6.语文老师布置“吟古诗,话英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5分)
古诗中有英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表现了木兰身跨战马,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① ,一览众山小”展现了杜甫欲登泰山绝顶时心怀天下、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② , ”体现了龚自珍虽然脱离官场,至死依然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③ , ”,是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铮铮誓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杜牧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做新时代的杰出少年。做好自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是英雄。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0分)
雅韵对联传千古,墨香楹联映华章。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7-9题。
①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其格式早已定型,讲究很多,非常严谨,不仅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当,而且要结构相称,节律相谐。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作品集《笠翁对韵》,就从简到繁地教授了对一、二、三、五、七乃至十一字对的方法。如: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等。
②说起来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实际上却是古代语言教习的基本功。过去童子拜塾师或进学堂,要习声律、对对子,有课后作业,也有当堂属对。文思敏捷的学生,就像武功精进的练家子,见招拆招,应对裕如,妙语天成,珠联璧合,同时也为日后赋诗填词做文章淬炼了出口成章的修辞才华。据说,铁嘴铜牙的纪晓岚年轻时,有人给他出了个刁钻古怪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略加思索,就对出了下联“鹦有雌雄都叫哥”。
③而老百姓生活中最熟悉的对联, 自是春联。写春联、贴春联,是年味的一个载体,也是人们祝福美好生活的一个方式。除夕这天,人们再忙也要趁天黑之前,将福字和对联贴到大门上。贴对联本身不是技术活,却也有讲究,首先必须分清哪是上联贴右边,哪是下联贴左边。这就涉及对句的平仄问题。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韵律格式,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不懂其中门道的人家,需向明白人问清楚了,做上标记,贴反了就会闹笑话。
④作为传统文化样式,对句不仅见诸诗词歌赋及章回小说的回目,而且呈现于亭台楼阁,不论是大雅之堂,还是寻常巷陌,到处都能瞥见它们成双入对的身影。过去的铺面都会挂带有自己营业特点的楹联:(甲)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乙)如“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丙)如“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连(丁)也有妙联,如“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⑤对联喜庆,百姓乐见,适于多种场合。老宅东厢房梁柱上,曾贴着“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楹联。从横批“上梁大吉”可以看出,那是建造厢房时请人拟写的。节庆期间的门楣或厅堂上,对联就更为常见了。即便我们进庙宇观瞻,迎面而来的门柱上,也多半会有楹联。在古装戏曲或影视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才子佳人应景作对的桥段。《红楼梦》中有一场彰显贾宝玉才华的重头戏,其中就有他为“沁芳亭”拟的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至于在掌故类笔记文中,有关巧对的逸闻就更多了。
——节选自王兆贵《话说对联》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联要求对仗工整,不仅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当,而且要结构相称,节律相谐。
B.纪晓岚的下联“鹦有雌雄都叫哥”是当堂属对,符合“仄起平收”的韵律格式。
C.④段(甲)(乙)(丙)(丁)处的内容分别为:商号、酒馆、药店、理发店。
D.对联常在房屋建造和节假庆典时期被使用,其他场合不常见。
8.关于王兆贵《话说对联》这篇说明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的对联文化,作者分别从对联的特点、历史渊源、应用场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B.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先介绍了对联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再讲述其历史背景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对联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C.文章中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如纪晓岚对对联、老宅东厢房楹联等例子)、打比方(如②段将“文思敏捷的学生”比作“武功精进的练家子”)等,使得说明更加生动具体。
D.第⑤段中,划横线句子中的“多半”是“大部分”的意思,是说迎面而来的门柱上都会有楹联,删掉也不影响文意。
9.根据第③段内容,下列哪一项是春联正确的张贴方式,并结合文章说说理由。 (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阅读下面得文字,完成10-13题。
玉簪花的花瓣是星星做的
麦淇琳
①故事的开始发生在青花镇,三十六崎巷,玉簪花开时。
②那一年,我14岁,素锦13岁。我们两家的距离仅隔着四扇窗。
③“三十六崎巷”位于和平码头的高地,因巷口有三十六级陡峭的阶梯而得名。小巷的中间地段有一座小花棚,栽种着一些花花草草。盛夏,玉簪花开了,叶脉分明的绿叶在风中婆娑着,六片雪白修长的花瓣转着几点鹅黄的花蕊,一朵挨着一朵,摇摇欲飞。像雪,像船,像古代女子头上的玉簪。
④一日傍晚,门外的天空出现一片黑云。巷外响起杂乱的脚步声,有人低低嘟囔着:“这天怕是要下雹子啊,快走快走。”
⑤我琢磨着花棚里的玉簪花,抛下一句“妈,我去看看花棚”,便一溜烟跑出去了。
⑥狂风中,洁白的玉簪花像烟一样在花棚里浮动,像是要飞走了似的。一个身穿紫色衣裳的女孩在花棚边徘徊。是素锦。我问她:“你怎么也在这里?”素锦嗓音轻柔地说:“我担心下雹子会把玉簪花砸碎了,我们一起给花棚加块塑料布吧。”我惊喜道:“好,我们快一点。”
⑦那个傍晚并没有下雹子,只是下起了一阵暴雨。我直问母亲:“暴风雨会把玉簪花毁掉吗?”母亲一愣,说:“你可别小看了玉簪花,它本就是生长在小径沟渠里的野花,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捡来一朵,栽在花棚里,它就贱贱地长,呼啦啦地长成了一大片。”
⑧我安下心来,第二天再去看花棚。我们加的那块塑料布并没起作用,它被一场暴雨吹打得不知去向,但玉簪花却没有凋零、破碎,仍然生机勃勃地站立在风中。后来,我始终认为,十四岁的当年,和之后所有岁月我与素锦长久的友谊,是始于素锦在暴风雨过后的一场大病。
⑨那场大病成为素锦人生的分水岭,她从一个动辄吟唱着“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的无知少女,变成青花镇有名的放羊诗人。
⑩只是,大病的后遗症是可怕的,素锦再也无法流利地说一句话,唱一首歌,她变得口齿不清,脚步蹒跚,双手颤抖。这样的她,在班级里无疑是与众不同的。有时,素锦的随便一个动作,都能引起同学的嘲笑,她渐渐变得郁郁寡欢。但素锦很快振作了起来,她把所有时间用在读书上,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丰子恺的《人间情味》,还有木心、徐志摩和舒婷的诗歌集。
那天傍晚,素锦的母亲骑自行车接她放学,一路上母亲试探地问:“要不,咱们还是辍学吧,回家帮妈妈放羊。”素锦知道,母亲只是不想她受别人的冷眼,但她想学习,想做个有用的人,让母亲过上好日子。那一刻,素锦完全没有想到,命运早已毫无预告地安排好一切。
一个普通的夜晚,素锦的父亲消失了,桌子上留着一张纸条,上边写着:“对不起,我走了,好好照顾素锦。”
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素锦的父亲负责去集市里卖水果,母亲在家里务农,放羊。如今父亲悄然离去,母亲一天天叹气,素锦深邃的眼睛里蒙着一层雾,她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好了,退学,我要去山上放羊。”母亲突然抱紧她,泪水直流。
打那以后,我常在晨曦斜照的山坡上,看见素锦一边放羊,一边看舒婷的诗。有时,素锦读诗给我听:“一朵初夏的蔷薇,划过波浪的琴弦,向不可及的水平远航……”
闲极无聊时,素锦也写诗:“羊只一朵一朵,像移动的白云,像地里绽放的玉簪花,它们跑向山岗,跑向天空,躲进诗行里,每一片花瓣都是星星做的。于是我就想着要敞开,把草地上的羊只赶起来,让希望与饱满靠得更近。”
小巷的人们打趣她:“素锦,你写诗做什么?能卖几个钱?”素锦微笑着说:“诗歌是无用之用。没有诗歌,我就是无数人中的一个。因为诗歌,我仍然是无数人中的一个。但我的内心揣满了星星。”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读高一的时候,素锦的一首小诗登上了青花镇晚报副刊的版面。过了两年,素锦在纯文学诗刊上发表的诗歌获得了一个全国性大奖,轰动了文坛。我很好奇,素锦很文静,单薄,像春天刚发芽的小树,却有那么大能量,写了那么多好诗。
我高中毕业去外地求学,临行前,我陪素锦放了一天羊。那天我才知道,三十六崎巷花棚的玉簪花是素锦种的。素锦说:“我们每个人都带着卸不去的生活的盔甲,但是玉簪花会为我们铺开洁白的花地,让我们心中洋溢着柔软的力量,朝着光亮的方向勇敢地走下去。”
《本草纲目》中关于玉簪花的记载,说它:“柔茎如白菘,叶脉清晰,茎上花朵长二三寸,未开时如白玉搔头簪形,中吐黄蕊,根叶可解一切毒。”一句话说透了玉簪花的品性,凡俗,不起眼,却又如满天繁星,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某个深夜,我在微信跟素锦聊到人生方向时,突然明白了:你所爱的就是你所成的,你只需想到这一个纯粹的字,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一遍遍将爱完成。那么,火海自清凉,人生得自在。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 段引用《本草纲目》的记载,表明玉簪花平凡却有它自己的价值。
B.小说通过对比写了“我”与素锦不同的人生经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C.小说语言细腻灵动而有诗意,以旁观者视角娓娓道出素锦成长的故事。
D.小说开篇点题,结尾作者以“你所爱的就是你所成的”感悟点明主旨。
11.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狂风中,洁白的玉簪花像烟一样在花棚里浮动,像是要飞走了似的。
12.请谈谈小说以“玉簪花的花瓣是星星做的”为标题的妙处。(4分)
13.小语同学读完本文,用语文课本里的这句话做批注。(4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
结合本文,请你谈谈素锦与玉簪花分别遭遇到哪些不幸,再说说你对宗璞这句话的理解。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①。
老子②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③落寒汀④。
【注】①勒铭:刻上铭文。东汉窦宪大败匈奴,追击至燕然山,把铭文刻写在巨石上,记载这次成功。②老子:诗人自称,犹言老夫。③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④汀:小洲。
14.结合下面的诗句,比较《泊秦淮》和《夜泊水村》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4分)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②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18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
(2)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故:
(3)及鲁肃过寻阳 及:
16.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下列选项中加点的称谓语属于爱称的一项是( )(3分)
A.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D.公亦以此自矜
1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8.阅读【甲】【乙】两文,补全下面的内容。(4分)
“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 ”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 ”的缺陷。它们均具有方便实用、造价低廉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名著阅读(8分)
根据研读《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风骨成果,完成下面的任务。
19.祥子买车经历了“三起三落”,保尔也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请你连一连。(4分)
《骆驼祥子》
《钢铁怎样炼成的》 A第一次死里逃生 ①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 B第二次死里逃生 ②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 C第三次死里逃生 ③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部受伤并感染斑疹伤寒 D第四次死里逃生 ④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
20.两篇选文都用了环境描写,请你任选一处分析其作用。(4分)
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红色渐渐的与灰色融调起来,有的地方成为灰紫的,有的地方特别的红,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又待了一会儿,红中透出明亮的金黄来,各种颜色都露出些光;
《骆驼祥子》第三章节选(节选)
暴风雪咆哮不止,猖狂了一夜。车站上那间破房子根本存不住热气,虽然通宵生着火,大家还是从里到外都冻透了。
第二天清晨上工,雪深得使人迈不开步,而树梢上却挂着一轮红彤彤的太阳,碧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柯察金的小队在清除自己地段上的积雪。直到这时保尔才体会到,严寒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那件旧上衣一点也不保暖,脚上那只旧套鞋老往里灌雪,好几次掉在雪里找不到。另一只脚上的靴子也随时有掉底的危险。由于睡在水泥地上,他脖子上长了两个大痈疮。托卡列夫把自己的毛巾送给他做了围巾。
瘦骨嶙峋的保尔两眼熬得通红,他猛烈地挥动大木锨铲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三、作文(50分)
2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的开头。作者被一树繁茂旺盛的紫藤萝瀑布所吸引,不由得驻足观赏。在观赏中,有作者的所见、所忆、所悟……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经历?是什么让你停住了脚步?是一树繁花一棵小草,还是一种社会现象,抑或是你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未曾发现的秘密?
请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作为作文的开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抒写你的所见、所思与所悟。
要求:(1)作文内容积极向上。(2)题目自拟。(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答案】1.D 2.B 3.一幅幅“美景”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答案】4.示例一:孝是设身处地的理解, 孝是直接行动的付出。示例二:孝是知恩顺意的回报,孝是春去秋来的坚持。示例三:孝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孝是春夏秋冬的陪伴。
5.B
6.【答案】会当凌绝顶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答案】7.D 8.D 9.B上联:巳岁迎春花开早
下联:蛇年纳福喜报多
横批:户纳千祥
(1)格式:横批的文字书写为从左到右,所以A,B项保留,C,D项排除
(2)对联的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所以排除A项
内容:对联还要讲究仄起平收,上联最后一个字“早”属于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多”属于平声。
【答案】10.B
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玉簪花比作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狂风中玉簪花轻盈、摇曳的姿态,表现了玉簪花的柔弱。
12.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玉簪花的花瓣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玉簪花的美丽和闪耀,同时也暗示了素锦的内心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就像星星一样闪耀。此外,标题还与文章结尾素锦说的话相呼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3.素锦遭遇的不幸:素锦在大病后留下了后遗症,口齿不清,脚步蹒跚,双手颤抖,在班级里受到同学的嘲笑,变得郁郁寡欢;后来父亲又悄然离去,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得不退学放羊。
玉簪花遭遇的不幸:玉簪花生长在小径沟渠里,是一种野花,容易被人忽视;在暴风雨中,它的塑料布被吹走,可能会受到摧残。
对宗璞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中会遇到各种不幸和挫折,但生命是永恒的,不会因为这些不幸而停止。就像素锦和玉簪花一样,虽然遭遇了不幸,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素锦通过诗歌找到了内心的希望和力量,玉簪花虽然平凡,但也在自己的位置上绽放着美丽。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相信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
14.【答案】相同点:都抒发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以及对当权者昏庸的不满。
不同点:《泊秦淮》中诗人借“后庭花”的典故,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愤慨与对国家的忧虑;《夜泊水村》中“无再青”饱含陆游对青春难在、壮志难酬的伤感与悲愤,“新雁落寒汀”中有闲居山野的落寞与悲愁。
【答案】15. 覆盖。 因此,所以。 到,等到。
16.C
17.(1)自古书籍文契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
(2)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18.活 缣贵而简重
【答案】19.A 第一次死里逃生 ③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腿部受伤并感染斑疹伤寒
B 第二次死里逃生 ①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重伤,右眼失明。
C 第三次死里逃生 ④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
D 第四次死里逃生 ②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
20.(骆驼)景物描写,烘托了天亮时霞光满天的特点,渲染了阳光照射下宁静祥和的氛围,在文段中用来表 现祥子带着骆驼从大兵手中逃脱后欢快的心情。
(钢铁)景物描写,表现了暴风雪的猛烈,渲染了筑路时天气的寒冷与阴沉,突出筑路工作的艰辛。
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