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2019人教新版带风和带压气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课程引入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示意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船队进入30°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离开该海域后继续向西北航行,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后来,东南风逐渐减弱。进入赤道附近海域时,风平浪静。(1)30°S附近海域和赤道附近海域为何风力较小?(2)帆船队航行的30°S以北海域为何吹东南风?(3)南美洲南端的海峡为何风大浪高?思考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基本概念大气环流: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作大气环流。意义:大气环流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高一知识回顾局部地区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北半球高空的风向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假设情境一:地球海陆分布均一、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不自转。任务:1.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由于“热力因素”引起的大气环流呢?如果有,请在图中绘制出来。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模型的建立)90°N60°N30°N0°N北半球立体空间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假设情境一:地球海陆分布均一、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不自转。90°N60°N30°N0°N北半球立体空间示意图高压低压热冷高压低压结论:由于热力作用形成单圈环流。任务:1.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这种由于“热力因素”引起的大气环流呢?如果有,请在图中绘制出来。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模型的建立)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地球示意图赤道低压带高压低压高压高压热冷低压低压冷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任务:2.将上图中大气环流方向转绘到下图中。(在左侧立体空间内画出完整的大气环流,在灰色球面上画出地面气压带和风向)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假设情境二:地球海陆分布均一、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自转。30°N0°N北半球低纬度立体空间示意图任务:1.赤道上空的气流,还能到达极地上空吗?2.结合教材P48-49图3.10和文字内容,在下图绘制北半球低纬环流示意图并说明其形成过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模型的建立)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假设情境二:地球海陆分布均一、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自转。30°N0°N北半球低纬度立体空间示意图赤道低气压带高压热下沉气流副热带高气压带北风东北风南风西南风西风任务:1.赤道上空的气流,还能到达极地上空吗?2.结合教材P48-49图3.10和文字内容,在下图绘制北半球低纬环流示意图并说明其形成过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模型的建立)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假设情境二:地球海陆分布均一、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自转。任务:3.结合教材P49图3.10和文字内容,在下图绘制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并说明其形成过程。90°N60°N30°N北半球中纬高纬环流立体图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模型的建立)副热带高气压带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假设情境二:地球海陆分布均一、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自转。任务:3.结合教材P49图3.10和文字内容,在下图绘制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并说明其形成过程。90°N60°N30°N北半球中纬高纬环流立体图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南风东北风极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模型的建立)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任务:4.参考教材图3.10,将上面两图转绘到下图中,并标注气压带和风带名称。(先画北半球,再画南半球。)0°30°S90°S90°N60°S60°N30°N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任务:4.参考教材图3.10,将上面两图转绘到下图中,并标注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和名称。(先画北半球,再画南半球。)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0°60°S30°S副极地低压带90°S极锋极地高压带90°N副热带高压带30°N东北信风极锋60°N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盛行西风高纬环流中纬环流低纬环流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任务:5.参考教材内容,结合以上分析,填表总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成因和性质。名称 位置 成因 气流性质赤道低 气压带极地高 气压带副热带 高气压带副极地 低气压带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热力原因)极地地区终年接受的太阳辐射弱、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热力原因)南北纬30°附近高空的大气辐合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南北纬60°附近从极地高气压带吹来的极地东风,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来的中纬西风相遇,在60°纬度附近形成锋面-极锋。此处大气辐合上升,近地面形成相对的低气压带(动力原因)湿热冷干干热冷湿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名称 所在地区 成因 风向 气流性质信风带 北半球:南半球: 盛行 西风带 北半球:南半球: 极地 东风带 北半球:南半球: 低纬地区中纬地区高纬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西南)盛行西风(西北)极地东风(东北)极地东风(东南)干燥暖湿冷干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导入问题回顾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示意(1)30°S附近海域和赤道附近海域为何风力较小?(2)帆船队航行的30°S以北海域为何吹东南风?(3)南美洲南端的海峡为何风大浪高?空气以升降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不显著。南半球副高至赤道低压带之间,存在东南信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面积广阔,风力强。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假设情境三:地球海陆分布均一、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地球自转。任务:读图说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原因及规律。原因: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规律:①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②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小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幅度,大致移动5-10°。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模型的建立)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课堂练习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甲和乙位于地面,丙和丁位于高空。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各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 ( )A.乙、甲、丙、丁 B.甲、乙、丙、丁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2.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南风AC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课堂练习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工业革命前,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航海家们在多次航行中,发现在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风不经常来这里“做客”,帆船进入该海区无法航行,装满货物的帆船经常因等不到风,而被迫停留在海上好几周。随着时间的流逝,草料和淡水日渐不足,船上运往美洲的马匹相继死掉,船员不得不将其投进大海。因此,人们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1)“马纬度”属于哪个气压带或风带?(2)“马纬度”无风的原因是什么?(3)“马纬度”的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属于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气流堆积下沉,以垂直气流为主,故无风。不固定,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时课二第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复习回顾地球示意图赤道低压带高压低压高压高压热冷低压低压冷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情境一: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0°60°S30°S90°S极锋90°N30°N东北信风极锋60°N极地东风盛行西风情境二: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地球自转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复习回顾情境三:地球海陆分布均一+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自转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思考情境四:考虑地球实际海陆分布+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自转?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高一知识回顾热力环流——海陆风昼陆风海风夜海洋陆地海洋陆地低压高压高压低压高压低压高压低压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高一知识回顾热力环流——海陆风夏季冬季风夏季风冬季海洋陆地海洋陆地低压高压高压低压高压低压高压低压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高一知识回顾项目 陆地 海洋夏季 气温气压冬季 气温气压原因 高低高低低高低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假设情境四:考虑地球实际海陆分布、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地球自转。二、季风环流的形成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干燥冬季,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任务一:1.世界范围内,哪个纬度海陆分布差异最大?2.找出1月份北半球大陆上高压中心的位置,并读出高压中心数值。3.找出1月份北半球低压中心的位置,并读出低压中心数值。4.画出1月份东亚地区的风向,并判断风的性质。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假设情境四:考虑地球实际海陆分布、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地球自转。二、季风环流的形成任务二:1.找出7月份北半球大陆上高压中心的位置,并读出高压中心数值。2.找出7月份北半球低压中心的位置,并读出低压中心数值。3.画出7月份东亚地区的风向,并判断风的性质。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湿润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二、季风环流的形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季风环流(东亚最为典型)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二、季风环流的形成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二、季风环流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风移动季风环流(我国西南、东南亚、南亚)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二、季风环流的形成(列表总结)冬季风向(性质) 夏季风向(性质) 成因 分布东亚 季风南亚季风西北季风(干燥)东北季风(干燥)东南季风(湿润)西南季风(湿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亚洲东部我国西南及印度、中南半岛一带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三、季风的影响(拓展知识)回归线上的绿洲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三、季风的影响(拓展知识)有利: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人类文明发源地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三、季风的影响(拓展知识)不利:1.旱涝灾害频繁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三、季风的影响(拓展知识)不利:2.强盛的冬季风带来寒潮天气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课堂小结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三圈环流大气环流形成、特征及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近地面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课堂练习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读图,完成第1~3题。1.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C.7月 D.10月2.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少雨 B.温和多雨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3.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 )A.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北风B.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南风C.①东南风,②西南风,③东北风D.①西北风,②东北风,③东南风CCB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课堂练习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移动示意图,完成第4~5题。4.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5.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