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
阅读鉴赏园
《赵州桥》节选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净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②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读选段①画出相关句子。
(1)“这种设计”是怎样的设计?用“ ”画出相关词句。
(2)“这种设计”有哪些优点?用“ ”画出相关词句。
2.选择题,把这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相应的括号中。
(1)选段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赵州桥的?( )
A.长度、宽度、桥身设计 B.长度、宽度、建筑材料、桥身设计
C.长度、宽度、拱形桥洞 D.长度、宽度、桥墩、桥身设计
(2)选段②中划横线的句子让我们想起( )这个成语。
A.形态各异 B.有声有色 C.活灵活现 D.活蹦乱跳
3.读选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话的大意。
选段①:
选段②:
阅读。
海底世界(节选)
①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②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4.照样子,写两个词语。
窃窃私语
5.选文从 、 两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
6.细读第②自然段,作答下列小题。
(1)用“ ”画出本段的关键句。
(2)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填序号)
作者围绕关键句写了:海参( );
梭子鱼( );
乌贼和章鱼( );
贝类( )。
①能喷水后退 ②行进发出声音 ③运动慢
④速度快 ⑤常在窃窃私语 ⑥能巴在船底“旅行”
读短文,完成习题。
剃头大师(节选)
①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②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③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7.在正确读音下面打“√”。
一绺头发(lǚ liǔ) 眼神差(chà chā) 受刑(xín xínɡ)
8.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老掉牙:
耿耿于怀:
9.“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
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了 。
10.短文中的“害人精”指的是 ,这样称呼的原因是 。
课内阅读。
①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 突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②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飞过 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11.把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抄写下来。
12.照样子,写词语。
轻悠悠
13.用文中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4.吹起来的肥皂泡是怎样的?
15.读读这一选段,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漏(节选)
①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②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③老虎 贼,贼 老虎,跑哇,跑哇, 老虎筋都快断了, 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跑着跑着,雨大了起来。
④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
16.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A.骑着 B.累得 C.颠得 D.驮着
17.“房上的东西”指( ),“毛乎乎的东西”指( )。
A.老虎 B.贼 C.漏
18.关于复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复述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B.复述故事就是背诵文章
C.梳理故事主要内容有利于按顺序复述
19.其实让老虎和贼都害怕的“漏”实际上是 。
阅读与鉴赏。
燕子(节选)
①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 )的小燕子。
②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③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20.根据课文内容将第1自然段补充完整。
21.选文第1自然段抓住了 、 、 的主要特征,勾画了小燕子的 ,写出了小燕子的特点。
22.边读边想象画面,给选文第2自然段取个名字: 图。
23.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写出了春天到来时 的景象。
24.选文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燕子 时的样子。“斜飞”一词写出了燕子的 ,“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写出了燕子 。
25.联系全文,说说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内阅读。
蜜蜂(节选)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26.根据选文内容,给下面的实验过程排序。(填序号)
①放飞蜜蜂 ②在蜜蜂身上做了白色记号
③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④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
⑤捉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 → → →
27.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我”抓了二十只蜜蜂进行了实验。
B.“我”通过实验证明蜜蜂因飞得太低而看不到家。
C.“我”之所以“走了四公里路”是为了了解蜜蜂是否认得回家的路,而路程远可以让实验更准确。
28.选文中加点的词语“大概”说明 ,体现了法布尔 的科学态度。
课内阅读。
我们奇妙的世界(节选)
①你看天空的珍藏——
②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③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④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⑤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⑥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⑦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29.选文中画“ ”的句子把“群星闪烁”比作“ ”,让极普通的事物美了起来。
30.我们从“ 、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选文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写天空的。
31.选文是从 和 两个方面把景物写生动、具体的,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天空的 。
轻松阅读。
三层楼
①我五周岁就上了学,大人们都夸我聪明,同学们都爱跟我玩,一个叫小鸽的成了我的“卫兵”,她比我还大两岁。一次,她说想要剪头,我自告奋勇地要给她剪。
②那时,我们常听那些大姑娘说剪“三层楼”,我俩也想赶赶时髦儿。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咔嚓、咔嚓剪起来,这儿留一溜儿,向上剪一溜儿……“三层楼”大功告成。有这样的杰作,我很得意。
③没料到,不幸的事儿发生了。她的家里人看到她的头,把她狠狠地吵了一顿。我妈吵我,她家人还说,“小孩子不懂事,算了。”后来她的哥哥为此给她剃了个光头。此后,她上学总在头上披件褂子,我也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这个说“你开个理发馆吧”,那个说“我想剪头,请你这个高手吧”。我听了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32.结合上下文,文中“把她狠狠地吵了一顿”中“吵”的意思就是 。
33.读全文,“我”的心情变化是: →
34.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都在批评、责备“我”。
B.大家通过说反话的形式对“我”表达善意的嘲笑。
35.联系全文,以“三层楼”为题是因为( )
A.既吸引读者目光,又照应文中的“发型”
B.卖关子,吊胃口,故作神秘
阅读(一)
荷花(节选)
①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②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36.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看似是重复描写,实际上是为了表现 。
37.下列对片段中画“ ”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被施了魔法,穿上了雪白的衣裳,真的变成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我”看荷花看入了神,感觉和荷花融为一体,好像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
C.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美丽及“我”对荷花的喜爱。
3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片段第①自然段中的“画家”指的就是荷花。 ( )
②片段主要表现了“我”在欣赏荷花时快乐的心情。( )
③因为“我”站在荷花池中的时间很久了,所以能听懂蜻蜓和小鱼的话。( )
39.还有谁会过来,又会告诉“我”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轻松阅读。
美丽的晚霞
①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它的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②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晚霞。这景象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③我出神地望着,眼睛蒙眬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身强体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④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当我回到现实中时,晚霞已经消失。
40.在短文中找到并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硬——( ) 出现——( )
41.“我”在“梦幻的世界”里看到了哪些事物?
4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
(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呆了”的意思。( )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这句话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
(3)本文中所描写的景象都是“我”在梦中见到的。( )
阅读。
《赵州桥》(选段)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净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3.选段是围绕“ ”这句话展开描写的。
44.围绕关键句,作者是依次从哪儿个方面写的?请你排一排。
①设计巧 ②跨度大 ③桥身长 ④桥面宽 ⑤全石料
( ③ )—( )—( )—( )—( )
45.文中加点字“拱形”中的“拱”意思是( )
A.向外钻或顶
B.肩膀向上耸
C.建筑上呈弧(hú)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端底。
46.“这种设计”好在哪里?请在选段中找出相关语句,画上“﹏﹏﹏”。
对比阅读
花钟(节选)
①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在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②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湿度和温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有趣的生物钟(节选)
①黎明时分,鸟儿在枝头用歌声迎来初升的太阳;夜幕降临,睡了一天的懒猫突然精神焕发,伸出利爪扑向在黑暗处盗窃的老鼠:午夜,蜘蛛在墙角、树杈忙碌地编织着它的罗网。牵牛花在早晨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紫茉莉在下午绽开了笑脸,夜来香在晚间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走进绚丽多姿的生物世界,我们会发现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许多生物的活动是按着昼夜的节律周期进行的。
……
②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即使环境突然改变,它仍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有人把招潮蟹放在完全黑暗、没有潮汐、没有温度变化的水族箱里长达35天之久,它仍能按照被捕地点的潮汐节律来改变身体的颜色,而且每天的变化都推迟50分钟。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
47.选文(一)和选文(二)中第1自然段各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抄写在答题卡横线上。
48.选文(一)中我们知道不同花开花的时间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与什么有关?
49.阅读短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打“×”,写在答题卡横线上。
(1)从“含笑一现”这个词说明昙花开花时间很短。( )
(2)植物开花只和温度、湿度、光照有关系。( )
(3)即使环境突然改变,生物节律仍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 )
(4)生物的昼夜节律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 )
50.仿照文中拟人化的写法,写一写秋天田野里的景物吧。
秋天,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玉米 ;高粱 ,棉花 。
轻松阅读。
碧螺春(节选)
①( )说观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 )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
②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将一小撮碧螺春茶放入瓷杯中。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柔,一枪一旗,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散四周……
5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52.用“_________”画出总领全文的句子。
53.本文中用来描写碧螺春香味的词有:
54.从作者的描绘中,你觉得品尝碧螺春茶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轻松阅读。
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 (yìn)□ 的体形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大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余食物,它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大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鲫在大海中乘船周游,既能省力气,又能靠着船或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55.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56.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一举两得:
57.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后退——( ) 长久——( ) 遥远——( )
58. 乘的“船”指的是
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大餐,这个“大餐”是指 。
轻松阅读。
童年生活
①冰心4岁时,随父母迁居山东烟台。冰心常常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小衣服,佩戴短刀,跟着父亲学打枪、骑马。黄昏后,他们就在船上参观,夜晚又来到旗台上看星星。蔚蓝的天空,辽阔的大海,陶冶着她幼小的心灵。
②冰心虽然是个终日贪玩、天真活泼的孩子,但同时她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她4岁时就开始跟母亲认字,6岁进私塾。堂屋的对联,墙上的字画,包括果脯的商标纸,都是她最初的“课本”。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成了她最好的精神食粮。7岁的冰心可以自己拿起《三国演义》来看,看完“三国”,她又读了《水浒传》《聊斋志异》,整天手不释卷。11岁时,她已读完了《西游记》《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等书。这时,她还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跟老师学习作诗。老师要她先学对对子,当老师出了上句“鸡唱晓”时,她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对出了“鸟鸣春”;老师又出了“榴花照眼花”,她对以“柳絮笼白衣”,老师常赞赏她才思敏捷。此后,她除了课堂上做文章外,课余时间就自己作诗,请老师修改。后来当父亲与朋友开诗社时,她也跟着去旁听,从不肯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
③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文学熏陶,最终使她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
59.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手不释卷:
不假思索:
60.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61.冰心成为一位著名作家的原因是( )
A.冰心天真活泼的性格
B.冰心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
C.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文学熏陶,以及她聪明好学的性格
阅读理解。
赏梅
①初春,正是赏梅的大好时节,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公园,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②公园大门前的小山坡上,有一片梅林。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③进门不远,便是大明堂。在草坪的东北处,有一株宋梅,四周用石栏围着。这株古梅,饱经风霜,树皮已成了铁黑色。树枝苍硬弯曲,枯枝已经不少,但枝头却稀稀落落地开着一些梅花,看来它并不服老,像要显示出自己生命不息的顽强意志。
④穿过大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花瓣层层叠叠,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从文中摘抄两个优美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3.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饱”字的字义有:①足足地,充分;②满足;③饱满;④满足了食量。
(1)饱经风霜( )
(2)一饱眼福( )
64.文中共写了 、 、 这三种梅花,它们各自的特点是: ; ; 。(填序号)
A.花瓣饱满,使人振奋 B.片片白雪,洁白无瑕 C.饱经风霜,意志顽强
65.在文章结尾的横线处补上总结全文的一句话。
轻松阅读。
云朵面包
①清晨,我从梦中醒来。睁眼一看,窗外正下着雨。爸爸上班去了,我叫醒弟弟,穿上黄色的雨衣,一起走到屋外。我们想,今天,会发生一些奇妙的事情吧!
②“咦,这是什么呀?”树枝上挂着一朵小小的云朵。于是,我把弟弟架在肩膀上,我们要把白云拿下来。回到家,我和弟弟小心翼翼地把云朵捧在手上,递给妈妈。妈妈将云朵放进大碗,倒入牛奶和水,放入酵母和糖,先轻轻地揉成大面团,再揉得小小的、圆圆的,放进烤箱。“再等45分钟就烤好了,这是今天的早餐哟!”
③啊,这甜甜的、软软的云朵面包就要烤好了!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品尝美味的云朵面包,那该多幸福啊!不一会儿,厨房里飘来阵阵清香,妈妈轻轻地打开烤箱。啊!烤好了,香气腾腾的云朵面包,忽忽悠悠地飘了出来!云朵面包忽忽悠悠地飞过小猫的嘴边,小猫张大嘴巴咬住了一个,三口两口就吃了起来,随即便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
④我和弟弟也赶紧吃了云朵面包,没想到我们竟然也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弟弟兴奋地叫道:“姐姐,我们飞得好高好高啊!”
66.现实生活中,云朵和面包之间的联系是( )
A.都有甜甜的牛奶味 B.都是又轻又软
C.都是香气腾腾 D.都能吃
67.文中的“我”是 (A.一位男孩 B.一位女孩)。
68.文中哪些想象非常有意思?列举三条。
69.在等待妈妈烤云朵面包的漫长的45分钟里,“我”会做些什么?“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轻松阅读。
换尾巴
①小袋鼠长着一条又粗又硬的尾巴,它觉得自己的尾巴长得太难看了。小兔子长着一条又软又短的尾巴,它嫌自己的尾巴短,不好看。
②于是,它俩碰到一起,高高兴兴地换了尾巴。
③小袋鼠在林子里一蹦一跳地找东西吃,忙了一个上午,现在该坐下来歇会儿了。哎呀,真糟糕!小袋鼠跌了个大跟头。小袋鼠原来的尾巴又硬又长,和两条后腿一起撑在地上,正好形成一张“三角凳”。可是现在,它换了尾巴后,就不能坐了。小袋鼠急得团团转,真想马上找到小兔子把尾巴换回来。
④小兔子呢,带着长尾巴到林子里玩,突然碰到一只大灰狼。小兔子拼命地跑啊,跑啊,可是大尾巴拖在后面沉沉的,老是跑不快。换了尾巴的小兔子马上就要被大灰狼追上了。突然,从林子里跳出一只兔子,它一边跑一边冲着大灰狼喊:“喂,笨狼!快来追我呀!”噢,原来是兔妈妈。兔妈妈飞快地跑着,引开了大灰狼。
⑤小兔子躲在树后,难过地低着头,心里对这条长尾巴失望极了:讨厌的长尾巴,差点儿要了我的命!原来的尾巴多好啊,轻轻的,软软的,跑起来可真带劲儿啊!对,真正有用的才是最美的。我找小袋鼠去!
⑥小袋鼠和小兔子找到对方,迫不及待地换回了自己的尾巴。从那以后,它们都不觉得自己的尾巴难看了。
70.第三自然段的“三角凳”是指( )
A.三角形的凳子
B.小袋鼠的尾巴和两条后腿一起支撑着它坐下
71.小袋鼠和小兔子换尾巴是因为( )
A.它们觉得自己的尾巴不好看
B.它们觉得换了尾巴会变强大
72.小袋鼠和小兔子互换了尾巴后遇到了什么麻烦?用“ ”画出来。
阅读。
纸的发明<节选>
①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②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成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弄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使又好用的纸。③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73.选段是围绕第 (填序号)句话来写的,借助这句话,我知道选段主要讲了 。
74.蔡伦造纸的原料主要是 等。
75.根据选段内容,找出描造纸动作的词语,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 ( )→ ( )→捞→晒
76.不属于这种造纸方法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是( )
A.原料容易得到 B.价格便宜 C.可以大量制造 D.制造出的纸用途广泛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页,共15页
第15页,共15页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参考答案
1.(1)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净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只画第二句也可)
(2)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 B C 3. 赵州桥非常雄伟。 赵州桥非常美观。
4. 源源不断 津津有味 5. 海底的声音 海里动物的活动方法 6.(1)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2)③ ④ ① ⑥
7.liǔ chà xínɡ 8. 陈旧。文中指老师傅的推剪用的时间很久,有点陈旧。 形容不愉快的事放在心里,难以排解。文中指小沙不理解为什么要付双倍的钱给老师傅。 9. 拟人 推剪很旧,经常夹住小沙的头发,小沙很痛苦 10. 老剃头师傅 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时让他很痛苦,剃完头还要付双倍的钱
11.突然 飞过 12. 红彤彤 绿油油 13.天空中的云朵是那么洁白,那么柔软,那么飘逸,那么迷人。 14.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有五色的浮光在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扇得太急,会拉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15.轻悠悠地飘过花园,落在娇艳的牡丹花瓣上;或者飘过小溪,停在碧绿的荷叶上。
16.D A B C 17. B A 18.B 19.漏雨
20.乌黑 轻快有力 剪刀 可爱的活泼 21. 羽毛 翅膀 尾巴 外形 22.春光燕子 23. 比喻 拟人 万物光彩夺目、生机勃勃 24. 飞行 飞行姿势 飞得十分快 25.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之情。
26. ⑤ ③ ④ ② ① 27.C 28. 这是作者的推测 严谨
29.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30. 清晨 一天结束了 黑夜 31. 颜色 形状 奇妙
32.责骂 33. 得意 羞愧 34.B 35.A
36.这一池的荷花,每一朵都很美 37.A 38. × √ × 39.青蛙跳过来,告诉我清晨捉虫的快乐。
40. 柔和 消失 41.龙、森林、大树、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42.(1)√ (2)√
43.赵州桥非常雄伟。 44. ④ ⑤ ② ① 45.C 46.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7.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走进绚丽多姿的生物世界,我们会发现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许多生物的活动是按着昼夜的节律周期进行的。 48.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49. √ × √ × 50. 像金色的棒槌,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如同火红的火炬,高高地挺立在田野中,展示着秋天的热情和活力 像天空中的白云,轻柔地飘落在田野间,为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纱
51.如果 那么 52.如果说观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 53.清香扑鼻、浓郁 54.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散四周。
55., —— 。 56.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说明 靠着船周游,既省力气,又免受敌害侵袭。 57. 前进 短暂 附近 58. 鲨鱼、海龟、鲸等大型海洋动物。 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余食物
59.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60.冰心虽然是个终日贪玩、天真活泼的孩子,但同时她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小姑娘。 61.C
62. 洁白无瑕 生命不息 63. ① ② 64. 白梅 宋梅 红梅 B C A 65.啊!超山的梅是美丽的,诱人的。
66.B 67.B 68.①云朵挂在树枝上。②妈妈用云朵做面包。③吃完云朵面包,“我们”会飘起来。 69.“我”会不停地催问妈妈面包烤好没有。“我”的心情是既激动又紧张,很希望云朵面包快快烤好。
70.B 71.A 72.可是现在,它换了尾巴后,就不能坐了。
换了尾巴的小兔子马上就要被大灰狼追上了。
73. ①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及其优势。 74.树皮、麻头、破布。 75. 浸 捣烂 76.D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