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3 3 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四)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云南践行“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传统无机材料B.千家万户用光伏,光伏发电的主要材质为C.绿色食品放心用,化学添加剂使用有严格标准规定D.清洁能源助交通,氢气燃料汽车利用电解水原理产生动力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B.甲基的电子式:C.丁二烯的结构简式:D.邻羟基苯甲醛氢键示意图:3.关于反应(未配平,的结构与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氧化产物仅是B.方程式配平后的系数为28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4.在化学实验时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瓶中的滴管用后需要清洗,再放到滴瓶中B.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温度计破损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5.分别向1 L 0.5 mol·L-1的Ba(OH)2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 B.ΔH1<ΔH2<ΔH3 C.ΔH1>ΔH2=ΔH3 D.ΔH1=ΔH2<ΔH36.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分子中仅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C.与酸或碱溶液反应都可生成盐 D.常温下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对应的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A 往溶液中加入片 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 的氧化能力比弱B 向某溶液中滴加苯,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有C 麦芽糖溶液与新制的悬浊液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麦芽糖属于还原糖D 向两支盛有等浓度等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 前者产生气泡速率快 的催化效果比好A.A B.B C.C D.D8.工业上用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硫酸不属于化工生产中的精细化学品B.的电子式为C.流程中①②为氧化还原反应,③④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室温下,为液体,为气体的原因是属于非极性分子9.部分含及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a物质的熔沸点高于a的原因涉及氢键B.浓的a溶液和浓的c溶液反应可以得到bC.工业上通过来制备D.对应的含氧酸为强酸,其酸酐为极性分子10.一种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立方晶胞参数为,晶体的密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最简化学式为B.晶体中与最近的距离为C.晶胞中B和C原子构成的多面体有12个面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1.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有机物,装置如图所示。a极、b极为惰性电极,双极膜中水会解离出和并向两极迁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电极接电源的正极B.b电极反应式为 6e +7OH →+5H2OC.每生成1mol,双极膜中有向a极迁移D.理论上电源提供双极膜中有发生解离12.如图所示的化合物J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同族,基态原子的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和的空间结构均为正四面体形B.化合物J中含有离子键、配位键、氢键C.具有强还原性,在过量中燃烧生成D.的第一电离能均比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13.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合成苯甲酸苯甲酯的反应机理如图(已知极易结合转化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中未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C.苯甲醛合成苯甲酸苯甲酯总反应方程式为2D.久置的苯甲醛含有少量苯甲酸能加快该反应速率14.室温下,将K2CO3溶液与过量CaSO4固体混合,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反应:B.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始终存在:C.600s时上层清液中存在: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下降的原因是二、解答题15.肼(),又称联氨,为无色油状液体,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是一种强极性化合物。与卤素、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作用能自燃,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实验室用氨和次氯酸钠反应制备肼()。制备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C中盛放漂白粉的仪器及仪器b的名称分别是 、 。(2)A装置制取的气体为 ,装置C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比例为 。(3)仪器a的作用是 ,装置B中制备肼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肼的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 。(5)取装置B中溶液于试管、加入适量稀硫酸振荡,置于冰水浴中冷却,试管底部得到硫酸肼的结晶、写出结晶的化学式: 。(6)测定产品中肼的质量分数:称取装置中溶液,加入适量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溶液,移取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 3滴淀粉溶液,用的碘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无毒气体产生。滴定终点平均消耗标准溶液,产品中肼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16.炼铜过程中产生的碱性渣,其主要成分为、、以及少量的(、、)。利用这种碱性渣提取高纯碲和粗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请回答以下问题:(1)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已知:和均具有一定的“两性”,性质类似于氧化铝。则“碱浸”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图下分别是温度和溶液浓度对碲浸出率的影响,则碱浸时的合适温度是 。实际生产中采用的溶液,而不用更大浓度溶液的原因是 。(4)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 。滤液中沉淀完全时,的最大值是 。(保留小数点后2位。某离子浓度低于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5)“电解溶液”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池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当阳极室产生(标况下)气体时,阴极室溶液质量减少 g。17.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位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开启长达半年的太空生活。空间站中设计如图生命保障系统,完成与的循环,从而实现的再生。(1)写出与具有相同空间结构的一种阳离子: 。(2)循环过程中,应该在反应器的前端维持较高温度,后端维持较低温度,原因是 ,燃料电池部分,通入甲烷的电极应该是电源的 。(3)由稳定态单质生成化合物的焓变叫做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表中为几种物质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物质标准摩尔生成焓 -393.51 -74.85 -241.82 0则反应 。(4)一定条件下,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决定反应速率的是第 步反应。(5)反应器中存在下列反应。I.II.恒温恒压条件下,和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的物质的量为,则反应II的平衡常数 (写出含有、的计算式;对于反应,,为物质的量分数)。其他条件不变,起始量增加到,达平衡时,,,平衡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18.一种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兼具抗肿瘤、细胞毒性等作用。化合物是调节剂合成的中间产物,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G的名称为 。(2)B→C的反应试剂和条件为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的结构简式为 。(5)F中有 个手性碳原子。(6)芳香族化合物I是A的同分异构体,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则符合条件的I有 种。参考答案1.C2.A3.D4.B5.B6.C7.C8.D9.D10.C11.B12.B13.D14.B15.(1) 二颈烧瓶或二口烧瓶 恒压滴液漏斗(2) 氨气(3) 将氨气通入装置B中,防止倒吸 或(4)在装置B、C之间加装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5)(6)16.(1)(2)(3) 80℃ 90℃ 当溶液浓度为时浸出率已很高,若再增大浓度浸出率没有明显提高,且会导致后续在调时消耗更多的硫酸,增加成本(4) 、(5) 3.617.(1)(2) 反应器的前端维持较高温度是保障合成甲烷的催化剂活性及反应速率,后端维持较低温度是燃料电池无需高温反应 负极(3)-164.98(4)4(5) 0.3918.(1) 酯基、碳溴键、碳碳双键 甲醇(2)、乙醇、加热(3)+BrCH2CH2Br+K2CO3→+2KBr+CO2↑+H2O(4)(5)3(6)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