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考 | 地理学科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卷02(成都专用)(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一秦岭站正式开站。右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分布。完成下面1-2小题。1.秦岭站的经纬度大致是( )A.74°S,164°E B.74°S,164°W C.74°N,164°E D.74°N,164°W2.下列关于中国五大科考站叙述正确的是( )A.昆仑站位于东半球 B.秦岭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C.秦岭站濒临大西洋 D.五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用手机打开某电子地图,我们一般会看到一个带三角尖的小图标,它能让你知道自己当前所在的位置,也会告诉你当前面对的方向(方法:面对、正向水平持手机,三角尖指示你当时行走的方向)。下图是小明同学去“达利世纪酒店”的步行导航截屏,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3.此时小明面对行走的方向是( )A.面朝东北 B.面朝西北 C.面朝东南 D.面朝西南4.小明要去达利世纪酒店向走的方向应该是(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读世界各洲人口数(2021)及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19)统计图,完成下面5-6小题。5.读图可知,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非洲 B.大洋洲 C.亚洲 D.南美洲6.据图推测,欧洲人口增长率状况带来的影响有( )①资源短缺、交通压力大②劳动力短缺③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④人口老龄化严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地理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走遍世界,寻访特色民居”的模拟旅游活动。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特色民居及寻访特色民居旅游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7-9小题。7.该次模拟旅游活动( )A.途经了七个大洲 B.起点位于大洋洲C.跨越了地球的五带 D.跨越了高中低纬度8.寻访路线中( )A.甲地全年高温多雨,斜顶木屋便于排水 B.乙地终年炎热干燥,墙厚窗大利于隔热C.丙地河湖稀少,草木茂盛就地取材 D.丁地终年严寒,圆顶冰屋防寒保暖9.居住在甲地的人们( )A.多信仰犹太教,属于黑色人种 B.多信仰佛教,属于黄色人种C.多信仰基督教,属于白色人种 D.多信仰伊斯兰教,属于白色人种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为我国六大茶类。下图是我国黑茶主要分布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10.图中黑茶与所在省区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老青茶—湖南 B.茯茶—山西C.六堡茶—广西 D.边茶—重庆11.图中黑茶,除去茯茶、六堡茶外,集中分布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12.图中普洱茶所在地形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势坦荡,一望无际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比重发生了一些变化。图(a)、图(b)分别为2013年、2019年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13.对比2013年,关于我国2019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草地占比增加 B.水域占比减少C.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减少 D.林地占比增加14.我国耕地的占比虽略有变化,但总体占比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A.耕地产出效益低 B.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C.我国山地多,平地少 D.人们对耕地的需求量少西成高快,从西安出发,穿过秦岭,抵达成都。读西成高铁示意图,完成下面15-17小题。15.西成高铁( )A.穿越了东北平原 B.经过了半干旱区C.土地类型为水田 D.连接秦、蜀两省16.从地形角度看,西成高铁施工难度高的原因是( )A.地形崎岖,起伏大 B.高原雪山多冻土C.穿越广袤的沙漠 D.跨越不同的气候区17.西成高铁修建的意义不包括( )A.节约两地通行时间 B.促进两地交流合作C.减轻京广高铁的压力 D.沿线居民出行便利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6日开幕,各展园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建筑设计独具匠心。下图为本次世园会主会场建筑物——锦云楼。据此完成下面18-19小题。18.成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优势条件有( )①气候适宜②园艺业发达③光照强烈④矿产资源丰富⑤基础设施完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19.锦云楼“斜顶大窗”的建筑风格适应了成都气候特点中的( )A.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温和 D.全年多雨下图示意北京部分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20-22小题。20.根据地势可以推断出北京市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西南流向东北C.自东南流向西北 D.自南流向北21.为保护和开发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在遗产内部建酒店、宾馆,大力发展旅游业②限制每天门票销售数量,避免游客过于集中③采取封闭措施,完全禁止游客进入文化遗产④进行保护性修缮,尽量不改变文化遗产原貌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2.北京地区虽然河流较多,但因为人口众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仍大量缺水,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是( )A.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B.实施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C.增强节水意识,减少本地动植物种类 D.防治水体污染,实施跨流域调水小宁一家人计划去露营,下图图为该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3-25小题。23.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A.350米 B.150米 C.100米 D.450米24.请你帮助小宁选出最适宜露营的天气( )A. B. C. D.25.请你在图中为小宁家选择一处支帐篷的地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都不适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0分)材料一: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下图为西北地区示意图。(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1分)(2)甲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活在甲盆地的人们,天越旱越盼望见到太阳,主要原因是: 。(2分)(3)海南海口的梓涵同学去新疆旅游后,觉得新疆的苹果特别好吃,想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一棵苹果树,这样就可以吃到美味的苹果了。你觉得他的想法可以实现吗? 请说明理由 (符合题意即可)。(3分)材料二:甘肃育种基地、四川育种基地、海南种基地是我国三大国家育种基地。其中甘肃的河西走廊素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果等对外制种基地。(4)甘肃的河西走廊育种基地背靠 山,与四川育种基地相比有利于种子生长突出的气候条件是 (符合题意即可)。(3分)27.辛勤耕耘,守护大国粮仓。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图2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小麦种植条件](1)小麦集中分布在我国 和 。(填地形区名称)(2分)(2)说明上述地区适合种植小麦的自然条件。(2分)① ② ③ ④[因时因地播种]冬小麦指秋季播种、次年6月份左右收获的品种,但冬小麦在低于-12℃的低温时也会被冻死。春小麦指夏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品种。图3为齐齐哈尔和石家庄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3)齐齐哈尔适合种植 小麦,石家庄适合种植 小麦。(2分)[科学灌溉助稳产](4)春季华北地区小麦种植区需水量大,农民一般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主要原因是 。(2分)(5)长期开采地下水的危害是 。请你为农业节水献计献策: 。(2分)28.优质原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总书记专门听取了重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汇报。他说,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材料二 2024年4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考察了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总书记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三 成渝地区示意图和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景观图。【位置分布】(1)成渝地区位于 的上游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省的东部和 (简称)的大部分。(2分)(2)结合上图,分析成渝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1分)【区域联系】(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模式中“双城”是指 市和重庆市,两地相距300多千米,但轨道交通来往仅需一个多小时,主要得益于 的发展。(2分)(4)请分析重庆成为国际物流枢纽的主要优势。(2分)【经济发展】(5)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成渝地区更适合发展的电力工业类型是 发电。(1分)(6)有人认为成渝地区应重点发展重工业,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结合上图说出理由。(2分)29.小明同学暑假从上海出发,乘坐沪昆高铁到贵州、云南游玩。他在日记中写到:“来到贵州,发现这里有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很多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山寨村民,都从大山深处逐渐搬迁出来,把原来的山寨开发成旅游景点……贵州和云南真是凉爽呀!”。图是沪昆高铁所经省市图。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探究一: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1)沪昆高铁从上海到昆明,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经过的B 山是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的分界山脉。(2分)(2)上海的游客坐高铁去游览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瀑布水量最大、最为壮观的季节是 。分析其原因 。(3分)探究二:昆明对外的铁路运输(3)图中A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该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是 ,是沪昆高铁与南北向铁路干线 线相交汇的城市。(3分)探究三:西南地区的民风民俗(4)泼水节是生活在我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族的盛大节日。泼水节期间,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2分)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该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截至2024年2月7日,累计发送旅客2787万人次;货物运输3256万吨,其中跨境货物突破731万吨,运输能力不断攀升,带动区域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效应明显,成为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安全高效的国际黄金大通道。图1为中老铁路图及老挝琅勃拉邦气候统计图。【发展之路】长期以来,老挝仅有长约3.5千米的铁路。中老铁路的开通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运输成本下降约40%。(1)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 (临海、内陆)国, 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2)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到老挝首都 (万象、曼谷)。它的开通使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成本 (升高、降低),市场竞争力 (增强、减弱)。(3分)(3)老挝琅勃拉邦位于 (河流)沿岸,该河流最终注入 (大洋)。(2分)【绿色之路】中老铁路是一条与山川同美的绿色铁路。沿途车站建筑风格鲜明,一些车站的候车厅使用了玻璃屋顶。老挝琅勃拉邦车站采用“人”字形屋顶设计(图2),屋顶陡峭,屋檐宽大。(4)玻璃屋顶设计可以充分利用 ,节省电力。(1分)(5)说明老挝琅勃拉邦车站“人”字形屋顶与气候的关系。(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A B D A D D D C C A D D C D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A C D A A B D C B A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1)干旱(1分)(2)该地区的主要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2分)(3)不可以 新疆的苹果好吃是因为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且苹果属于温带作物,海口位于热带(符合题意即可)。(3分)(4) 祁连 降水稀少,光照条件好,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气候干燥,有利于种子的晾晒(符合题意即可)(3分)27.(10分)(1)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2分)(2) 平原 地势平坦开阔 温带季风气候 肥沃(2分)(3) 春 冬(2分)(4)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2分)(5)形成地下漏斗;地面沉降 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培育抗旱小麦品种 (2分)28.(10分)(1)长江 渝(2分)(2)沿河流、铁路线分布(1分)(3) 成都 交通运输(2分)(4)重庆濒临长江,水路运输便利;铁路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2分)(5)水力(1分)(6)同意;成渝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利于重工业发展。不同意;工业耗能高、污染重,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分)29.(10分)(1)云贵高原 雪峰(2分)(2)夏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3分)(3)赣 南昌 京九线(3分)(4)傣(2分)30.(10分)(1) 内陆国 交通(2分)(2)万象 降低 增强(3分)(3)湄公河 太平洋(2分)(4)太阳能(1分)(5)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较多,“人”字形屋顶陡峭,便于排水;旱季时光照强,屋檐宽大,又有利于遮阳。(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