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卷04(成都专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卷04(成都专用)(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考 | 地理学科
备战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卷04(成都专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近二十年来,科学家对北极海冰、植被和格陵兰冰川进行了监测,发现北极海冰持续缩减,格陵兰冰盖快速融化,植被绿化加速,夏季尤为明显。读图北极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科考站,该站经纬度是( )
A.11°56’E,78°55’N B.11°56’S,78°55’E
C.11°56’S,78°55’W D.11°56’W,78°55’N
2.导致近20年北极冰雪与植被分布发生快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展极地旅游 B.开发极地资源 C.全球气候变暖 D.开展极地科考
3.一般情况下,选在6月至9月进行北极考察( )
A.地质灾害相对较少 B.生物活动比较活跃
C.能提供丰富淡水资源 D.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
王先生和朋友到内蒙古草原拍摄风景,大雪中与朋友走散。由于没有地面网络信号和朋友失联。王先生通过华为手机发出北斗卫星消息成功获救。下图是救援队收到的求救信息。完成下面4-5小题。
4.图中,对救援队成功找到王先生最有帮助的信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的丙信息,体现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 )
①实时导航功能②精确授时功能③快速定位功能④位置报告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年元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凭借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冲上顶流,其中来自广西南宁11个“砂糖橘”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勇闯哈尔滨”,萌化全网。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关于“砂糖橘”小朋友所在省级行政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B.所在地区耕地类型主要为旱地
C.南侧濒临黄海 D.位于我国黑河—腾冲线以北
7.“冷资源”带动“热经济”,哈尔滨的火爆可以( )
A.带动石油的开采 B.改善空气质量
C.带动旅游业发展 D.解决人口问题
雄安新区的定位是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为解决“大城市病”提供中国方案,建设绿色智慧新城。读下图,完成下面8-9小题。
8.北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城市病”不包括( )
A.用水紧张 B.交通拥堵 C.多沙尘暴 D.住房困难
9.设立雄安新区,北京可产生的最大效益是( )
A.工业发展 B.环境改善 C.功能增加 D.GDP增加
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是我国西部的经济强省。结合四川省地形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下列有关四川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位于长江的上游,水能资源丰富②地势东高西低
③西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④攀枝花位于成昆线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四川省经济发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发达
B.矿产丰富,省内经济发展平衡
C.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肉、禽类生产基地
D.旱涝、地震、滑坡等灾害对经济影响大
12.四川省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包括( )
①茶馆是重要休闲、社交场所②变脸是川剧的特技
③四合院是当地的传统民居④彝族同胞在康定跑马山上举办转山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实现了规模总量的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以强大的实力推动我国由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结合珠江三角洲工业机器人企业分布图和工业机器人工作场景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南部,下列城市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是( )
A.佛山 B.东莞 C.深圳 D.广州
14.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工业机器人有助于( )
①降低企业初始建厂资金支出②增加普通工人就业机会③提高工业生产效率④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珠江三角洲地区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 )
A.高端人才的培养 B.石油资源的输入
C.城镇化速度加快 D.远洋航海的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在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同时,不断扩大省际能源合作,其中江苏省对口援助青海省建设能源基地,持续推进“青电送苏”工程,从2016年至2021年累计送电量已超过33亿千瓦时。下图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结合图文信息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东南部最多
B.造成日照时数差异主要因素是降水
C.甲可开发清洁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
D.江苏省能源结构得到调整,减轻大气污染
17.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分布着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其主要价值突出表现在( )
A.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B.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C.可为发展工业提供用地 D.可大量建立旅游景区,供游人游玩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暑假期间来到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开展研学活动。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制作了研学记录小卡片,并绘制了景迈山垂直景观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研学小组在传统村落中可以看到的特色建筑景观是( )
A. B.
C. D.
19.造成景迈山古茶林区与耕地水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海拔高度
20.“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当地( )
①茶文化传承与保护②文旅产业发展③景迈山景观形象提升④耕地水田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冬奥会比赛项目中,室外举行的雪上项目约占70%,天气会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发挥。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如图为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米兰气候统计图和滑雪场图。据此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
A.中部海拔200米以下地区 B.东部海拔200-1000米山区
C.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 D.南部海拔200-1000米山区
22.第25届米兰冬奥会选择在2月举办,其原因是该时段气候( )
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23.欧洲西部能成为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主要是因为( )
①地处高纬度,终年严寒 ②北部、南部为山地,坡度适宜
③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 ④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实力雄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一种古代汲水工具——桔。它利用杠杆原理来汲水,十分省力。桔井井灌工程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在我国南方某地使用。图为桔槹汲水图及该地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拗(ào)井主要分布于平原 B.该地地势周围较低,中间较高
C.该区域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D.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东南方向
25.桔槔汲水,水顺沟入田,再渗入地下,回流入井,构成了完整的生态水循环。当地古石碑刻文:“天大旱,地特丰”,其原因是( )
①光照充分,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②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养分积累
③水井提供了丰富且稳定的水源
④热量充足,农作物的生长期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数据表明:黄土高原覆盖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纵横交错的沟壑多达27万条,曾被联合国认为:该地区无药可救,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现如今,曾经的千沟万壑,早已绿意尽染;曾经的荒漠沙地,早已生机勃勃。黄土高原历史性地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
材料二:黄土高原位置图和黄土高原某生态建设示意图
(1)图中阴影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它位于我国第 级阶梯,该高原东起甲 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2分)
(2)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充满了浓郁的“黄土风情”,如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1分)
(3)读材料一,曾经的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 ,现在的黄土高原历史性地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是因为大力实施了 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分)
(4)材料二读黄土高原某生态建设示意图,①②③三处中采取的治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1分)
(5)第二组实验,说明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是植被越 (“稠密”或“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带走了大量泥沙,使其成为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2分)
27.【对比探究融贯东西】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中国第五次、中国大陆第四次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9月23日晚,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组合名为“江南忆”,它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读成都所在成渝经济区与杭州所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探究一:区域位置——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与君共饮长江水
(1)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其中重庆市是长江与其支流嘉陵江交汇处的城市,河运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尽得江海之利。试分析长江三角洲位置优越性的体现。(3分)
探究二:湿热气候——“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独钓寒江雪”
(2)成渝经济区位于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试比较杭州与成都一月份气温高低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2分)
探究三:工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综合性工业基地
(3)长三角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渝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渝经济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二点)(2分)
油纸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古典油纸伞制作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寓意竹报平安;纸做伞面,涂刷桐油防水,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
(4)很多外国运动员喜欢并购买这油纸伞,分析油纸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从油纸伞的功能、材料任选一方面来分析(3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粤港合作绘新篇区域协同促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深召开。
【聚优势·展宏图】
我国正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1)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中,以博彩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是 。(1分)
(2)粤港澳大湾区最独特的发展优势是 。(3分)
【借科技·促发展】
随着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加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契机,有利促进了港澳稳定繁荣。
(3)被誉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受益最显著的产业是( )(1分)
①建材行业②信息产业③物流业④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对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4分)
【强合作·焕新生】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位置条件优越。但港澳自然资源匮乏,通过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由“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发展到“粤港合作模式”,形成新的空间载体参与全球竞争。
(5)“粤港合作模式”的诞生,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试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分)
29.【研学旅行】为了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态文明,某中学组织开展以“走进美丽山村,探寻未来发展”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研学前——看地图识地形
为了解地形特征,同学们搜集到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C处山体部位名称 。(1分)
(2)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是5厘米,不考虑地面起伏,计算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1分)
研学中——赏美景悟文化
同学们分组沿①、②两条路线登上A山峰,俯瞰寂静村落,潺潺流水。
(3)如果是你,你将选择哪一条路线,并结合等高线特点说明理由 。(2分)
(4)登上山峰后,同学们发现丁村的炊烟向甲村方向飘,请判断此时的风向是 。(1分)
(5)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分析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分)
研学后——提建议谋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地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积极开发旅游业,助力乡村发展。
(6)请你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3分)
30.2024年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正式开启。某中学学生以“走进亚洲,了解亚洲”为主题进行学习。下方甲图示意中亚位置,下方乙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和苏门答腊岛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2024年3月31日,一列中亚班列从江西南昌启程驶往中亚,与以往只到达某个单一国家不同,这是首趟会途经中亚五国并根据需求卸载货物的中亚班列。现在,中亚成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过境通道、东西方经济的纽带,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频繁。
(1)中亚地区距海遥远,加之地形阻挡,降水 (多/少)。当地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 。(2分)
(2)通过中亚班列,中亚各国可以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有 。(选两项,只填序号)。(1分)
①石油②汽车③家用电器
(3)请说明中亚班列建设运营的意义 。(2分)
棕榈油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它是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出的。油棕树是一种喜高温、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生产国。
(4)苏门答腊岛的地势特点是 ,岛上村镇分布的特点是 。(2分)
(5)简析印度尼西亚油棕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D C D A C C B C B A C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B A D A D B D A D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8分)(1) 二 太行山(2分)
(2)窑洞(1分)
(3) 支离破碎 植树造林(2分)
(4)②(1分)
(5) 稀疏 含沙量(2分)
27.(10分)(1)长江入海口,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海港较多。(3分)
(2)成都一月份气温比杭州一月份气温高,造成这差异主要是地形。(2分)
(3)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2分)
(4)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因为南方气候湿热,盛产竹子;伞面涂刷桐油防水,因为南方多雨。(3分)
28.(12分)【答案】(1)澳门特别行政区(1分)
(2)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便于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中国南方海岸线的中心位置,是连接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3分)
(3)D(1分)
(4)有利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联系与协作;缩短珠江口东西两岸运输距离,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内联系;增强粵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珠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4分)
(5)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联系便利;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内地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内地制造业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3分)
29.(10分)(1)山脊(1分)
(2)15(1分)
(3)选择路线①,原因: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难度小,比较省力,但路线长,比较费时。选择路线②,原因: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登山难度较大,比较费力,但路程短,比较省时。(2分)
(4)西北风(1分)
(5)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2分)
(6)①开发特色旅游产品;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④加强宣传推广。(3分)
30.(10分)(1)少 高山冰雪融水(2分)
(2)②③(1分)
(3)缩短了中国与欧洲的路程,提高了运输的效率;促进沿线各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区域物资、人员流动,带动沿线各国商品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沿线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国际合作。(言之有理即可)(2分)
(4) 西南高东北低(或西高东低) 沿海、沿河流分布(或沿河流分布)(2分)
(5)纬度低,热量丰富;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排水条件好;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等等。(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