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外国语学校 2024-1初二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5八上·杭州期末)亚运水上运动场馆的花园地下隐藏着雨水循环系统——地下“毛细血管”。雨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和土工布最后汇聚到回收系统,回收后可用作场馆用水。这种设计对水循环干预的主要环节是( )①增加地面下渗 ②改变水汽输送 ③增加降水 ④减少地表径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完成水的电解实验。下列关于电解水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左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左管内和右管内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了氢气和氧气D.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3.(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足够深的水槽中漂浮着一个水杯,此时杯口到水面的垂直距离为h,水槽底部到水面的垂直距离为H,若从水槽中取少量水倒入水杯中,则下列关于 h和H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h变小, H不变 B.h变大, H不变C.h变小, H变大 D.h变大, H变小4.(2025八上·杭州期末)我国研制的水下滑翔机“海燕—X”,将世界深海下潜最大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如图所示是水下滑翔机的模型,机身上搭载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进行收缩或膨胀.当油囊收缩时滑翔机下潜,当油囊膨胀时滑翔机上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翔机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B.油囊收缩过程中滑翔机所受的浮力逐渐减小C.油囊膨胀时滑翔机所受的浮力小于滑翔机的重力D.滑翔机下潜时排开水的重力大于上浮时排开水的重力5.(2025八上·杭州期末)已知20℃和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1.6克和63.9克。如图①中溶液是 时含有120克水的硝酸钾溶液,经过图示操作后得到32.3克硝酸钾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①中溶液和②中溶液均为4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40℃和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③中溶液恒温静置后,烧杯底部的晶体形状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6.(2025八上·杭州期末)盐场中经过长时间日晒往往会长出形状各异的“盐花”(主要成分为食盐)。盐花属于粗盐,如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①④②B.三次使用玻璃棒的目的均不同C.得到的食盐属于混合物D.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乙图中的④7.(2025八上·杭州期末)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离开地球时首先穿越大气的平流层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温度先降低后升高C.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D.空间站核心舱中,宇航员们不能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8.(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①和②是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取酒要经历的过程,要完成这两个过程,手指的操作分别是( )A.①摁住方孔②摁住方孔 B.①摁住方孔②松开方孔C.①松开方孔②摁住方孔 D.①松开方孔②松开方孔9.(2025八上·杭州期末)高压锅是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已知图甲的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72g。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大气压值取1.0×105Pa)A.该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为1.8×105PaB.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115℃C.可以通过减小限压阀的质量,来提高锅内水的沸点D.用该高压锅在高山上和山脚煮熟食物的效果一样的10.(2025八上·杭州期末)下列各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先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再从漏斗口向下吹气,移开手指后,乒乓球会立即下落B.图乙中,该图表示暖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C.图丙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D.图丁中,该图表示沿海地区夏季白天的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11.(2025八上·杭州期末)杭州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西北风4-5级,阵风6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11℃,明天早晨最低气温4℃,空气相对湿度50%。”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天晴”,说明本地区域气压较高B.“西北风”,说明风从东南方向吹来C.“气温4℃”,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D.“相对湿度50%”,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12.(2025八上·杭州期末)2024年11月24日杭州寒潮大风来袭,气温骤降。下列关于杭州天气、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杭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夏季主要受到从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影响C.冬季主要灾害性的天气除了寒潮,还有台风D.杭州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13.(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单侧光引起了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下列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茎在单侧光下向光生长是感性运动B.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均匀C.该茎A 处的生长素浓度比B 处高D.茎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14.(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⑤是性腺,能分泌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B.幼年时②分泌的激素不足会得侏儒症C.①是垂体,能分泌生长素促进人的生长发育D.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作用部位15.(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胰岛素B.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是胰岛C.该反射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D.应答性反应的刺激来自体内血糖浓度的升高16.(2025八上·杭州期末)两个人在一宗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测试他们的缩手反射结果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可知( )伤者 蒙眼测试 测试结果a 以针尖刺指尖 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b 以针尖刺指尖 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A.a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B.a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受损C.b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D.b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受损17.(2025八上·杭州期末)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B.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C.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D.先天性行为对动物的生存也有重要意义18.(2025八上·杭州期末)用电刺激小白鼠的下丘脑前部,可引起血管舒张和出汗等效应。若只破坏下丘脑前部,小白鼠在热环境中的散热反应能力丧失,但对冷环境的反应(寒颤、竖毛等)仍存在。若破坏下丘脑后部,则效果刚好相反。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持下丘脑前部和后部完整,才能使体温相对稳定B.下丘脑前部存在着散热中枢,而下丘脑后部存在着产热中枢C.要说明动物体温调节与下丘脑有关,需用不同的动物重复上述实验D.如果切除小白鼠的整个下丘脑,通过大脑皮层调节仍能继续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19.(2025八上·杭州期末)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植物具有向性运动,下列与之不同的是( )A.小麦幼苗受光影响,向着光生长B.蚕豆根受重力刺激,向地下生长C.郁金香受温度刺激,高温时开放D.葡萄卷须受到触碰,向竿棍缠绕20.(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U形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 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水、硝酸铵 B.水、氢氧化钠C.水、氯化钠 D.水、蔗糖21.(2025八上·杭州期末)下列选项中,甲、乙、丙和丁之间的关系与如图所示一致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A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B 溶液 溶质 溶剂 悬浊液C 台风 气象灾害 寒潮 洪水D 电源 电流 电路 电阻A.A B.B C.C D.D22.(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子B.皮毛和橡胶棒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C.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金属球向橡胶棒转移23.(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医院病房的呼叫系统简化电路图,要求当病人需要医护人员帮助时,可以按下自己床头的开关,这时护士站的电铃就会响起提醒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根据灯泡的亮灭就可以判断是哪位病人需要服务或者换药,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 B.C. D.24.(2025八上·杭州期末)某学生在做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B.开关接触不良C.小灯泡短路 D.灯泡的钨丝断了25.(2025八上·杭州期末)为了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某同学利用一只废旧的白炽灯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白炽灯的灯丝,小灯泡L的亮度慢慢变暗了;而在乙图中,闭合开关S后,用酒精灯加热废灯泡灯芯的玻璃柱至红热,小灯泡L慢慢变亮了。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说明灯丝是导体,它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乙图实验说明玻璃是绝缘体,加热后变成了导体C.甲乙两图实验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改变D.本实验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物质的导电性,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26.(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 R 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40cm,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棒 cd和MP(右端 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 小聪 小英 小亮A 表示数 I/A 0.20 0.15 0.12V 表示数U/V 2.0 3.0 3.6身高h/m 1.6 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 ab的中点位置,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电阻棒的总电阻是40ΩB.小聪的身高是 1.7m,小亮的身高是1.5mC.电阻R0有保护电路作用D.从理论上分析,该测量仪的身高测量范围是1.4-1.8m27.(2025八上·杭州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欧,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欧,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2.5欧~10欧 B.0欧~20欧 C.2.5欧~20欧 D.0欧~10欧28.(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滑动变阻器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滑片 P处于 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1.2AB.R2的最大阻值为10ΩC.R1的阻值为5ΩD.电源电压为4V29.(2025八上·杭州期末)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头、插座,插座中有一个孔是用来接地的。如果在你家中这个孔没有接地,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会增加B.人接触用电器外壳时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C.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会缩短D.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30.(2025八上·杭州期末)电工师傅常用一只标有“220V0.2A”的灯泡L0(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如图所示。当只闭合S、S1时L0不亮;当只闭合S、S2时,L0和 都呈暗红色;当只闭合S、S3时,L0正常发光。由此可以判断( )A.L1所在的支路短路 B.L2所在的支路断路C.L3所在的支路矫路 D.各支路均完好31.(2025八上·杭州期末)黄河壶口瀑布入选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1)黄河流过黄土高原后,混入了大量的泥沙,变得非常浑浊,形成了 (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2)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2.(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发明了一辆集照明、健身为一体的自行车。骑行时灯泡将会发光,骑行越快,灯泡亮度越亮。请回答以下问题:(1)骑行时的自行车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元件名称)。(2)灯泡亮度过大时我们会闭眼避免伤害,闭眼属于反射行为 ,完成反射所需的神经结构是 。(3)骑行自行车时,人体主要依靠脑结构中的 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33.(2025八上·杭州期末)“天气瓶”和“彩球温度计”是两款不同的现代居家饰品,都可以获知天气冷暖变化。(1)图甲为“天气瓶”,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瓶中晶体增多。由此推测瓶中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 。(2)图乙为“彩球温度计”,当温度降低到小球所标注的温度值时,该小球会浮起。某时,只有“20℃”、“18℃”的小球沉底,则此时的气温范围为 ℃。(3)图乙中漂浮的“24℃”小球重5克,则其所受浮力为 牛。(g取10牛/千克)34.(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明同学得到了如下关于A、B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温度(℃) 0 10 20 30 40溶解度(g) A 35 35.5 36 36.5 37B 6 10 18 36.5 50(1)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表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与氯化钠相似。35.(2025八上·杭州期末)某同学利用下图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值。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则R 的阻值为 Ω测量过程中突然电流表示数变为零,电压表仍有示数,出现此故障的原因是 。36.(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某款气敏“电阻型”酒精测试仪的工作电路,气敏电阻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电源电压为9V,R1是阻值为25Ω的定值电阻,R2是气敏电阻,其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酒精浓度(n)表示每100mL气体中含有酒精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压表示数为5V,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 mg。37.(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1是某科技小组为快递公司设计的分拣计数装置简化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当激光被遮挡时,计数器显示的电压增大,自动计数一次。(1)电路工作时,流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 。(2)R2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大致如图2中的 。(填序号)38.(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电阻: 。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 V 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 Ω。39.(2025八上·杭州期末)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建立猜想】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只,分成甲、乙、丙三组;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甲组 乙组 丙组切除甲状腺 ____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直接注入胃中【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1)本实验中乙组空白处如何处理?答: ;本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2)若要得出上述结论,则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3)根据实验结论,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 (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40.(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应称量 g氯化钠。 (2)若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2)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项目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D 量取所需水量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 准确读数41.(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请用字母表示)(3)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42.(2025八上·杭州期末)兴趣小组开展“彩灯带设计”的项目化活动,包括参数测定、灯带设计、改进优化三个环节;(1)【参数测定】小组成员购买了一款彩灯泡,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5A;为测定该彩灯泡正常工作所需电压,小组成员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2)【灯带设计】小组成员打算先将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如图丙),再将短灯带连接成长灯带,使长、短灯带均能在220V电压下安全工作,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①为确保安全,灯泡的电压不能超过其正常工作的电压,一条短灯带中至少要串联 个彩灯泡;②将短灯带连接成长灯带时,小组成员设计了I、II两种连接方案(如图丁),正确的方案是 (选填“I”或“II”);(3)【改进优化】小组成员欲利用闪泡代替彩灯泡,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闪泡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戊所示,金属片2常温下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变并与金属片1断开,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据图分析闪泡接入电路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43.(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 。改变电阻R的阻值,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1)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选填序号);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____(选填序号);A.10Ω 0.5A B.20Ω 1A C.50Ω 2A(4)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 ,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44.(2025八上·杭州期末) 在学习了电路的相关知识后,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制作了一个体重秤,图甲是其电路结构图,Ro为定值电阻,秤盘下方的电阻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大小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 保持不变, 电压表量程0~3V, 电流表量程0~0.6A;(1)现要将电表改装为体重显示屏,要求体重越大,电表示数越大;你会选择哪个电表进行改装 (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2)当 ,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站在体重秤上人的重力为 牛 (3)保持体重秤的结构和电表量程不变,若想增大称量范围,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有 。45.(2025八上·杭州期末) 小明和小聪分别做“测小灯泡电阻”和“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图甲所示是小明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U-I图象。小灯泡标有“2 V”字样。(1)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端(选填“a”或“b”)。(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 Ω。(3)同桌小聪在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 的阻值。但他发现电压表已经损坏而无法使用,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按丙电路图连接好实物电路;②闭合开关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③闭合开关 断开 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④写出R 的表达式: (电源电压恒定)。(4)小明认为小聪测得的定值电阻R 的阻值还不够精确,因为他没有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小聪也认为小明的实验结果不可靠,因为小明也没有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则小聪的分析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46.(2025八上·杭州期末)不同温度下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密度如表。温度 (℃) 0 20 40 60 80质量分数 11.7% 24% 39.0% 52.4% 62.8%密度 (g/cm3) 1.03 1.06 1.10 1.12 1.20(1)根据表格分析20℃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24%(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如图甲所示,有一重2.2牛的木块漂浮于某温度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已知此时木块浸没的体积为 问此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温度为多少 (3) 当温度改变时, 图甲中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断温度在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7.(2025八上·杭州期末) 小嘉同学利用假期参观酒厂,了解到白酒酿制和相关工艺流程、并知道了白酒“度数”的含义,于是决定和同学一起通过项目化学习,制作一个基于密度计原理测量白酒度数的仪器。(白酒的“度数”不是质量分数,而是体积分数,例如53°的白酒表示20℃时,100mL白酒中含有53mL酒精,)(1)如图所示为该项目化学习小组制作的测量白酒“度数”的仪器,制作时发现仪器不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2)已知该仪器的总体积为30cm3,若把它置于70°白酒中依然能漂浮于液面,则它的质量不能大小多少克 附:20℃时白酒“度数”与密度对照表白酒的度数/V 38° 53° 62° 65° 70°密度g/ mL. 0.951 0.924 0.905 0.898 0.886(3)标刻度时,须先将它置于水中,待该仪器稳定后,水面与A 处相平,此时A 处应标注的刻度为 g/cm3。48.(2025八上·杭州期末)“空气炸锅”因烹饪方便、无油无烟而深受大众喜欢。如图是某品牌空气炸锅及其工作的简易电路图。已知 空气炸锅有高温、中温、低温二挡,高温档时电路中总电流最大,低温档时电路中总电流最小。操作时可按食材要求选择适宜的温度。(1)当开关S1闭合, 开关S2连接 (选填“a”或“b”)时,处于中温档。(2)求空气炸锅处于低温档时,R2两端的电压。(3)家用普通插座的额定电流(正常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超过10A会烧坏插座,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炸锅”在高温档时能否接入插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解答】 ①根据题干可知,雨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和土工布最后汇聚到回收系统,说明增加了地面下渗,故①正确;②该系统没有改变水汽输送,故②错误;③该系统和降水关系不大,故③错误;④该系统增加了下渗,相对减少了地表径流,故④正确。则正确的是①④。故选B。2.【答案】A【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答】 A.根据图片可知,左管内气体的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正确;B.根据图片可知,右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不是质量比)约为1:2,故B错误;C.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故D错误。故选A。3.【答案】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沉浮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因为水杯漂浮于水面上,所以F浮1=G杯=ρ水gV排1,所以;当水槽中的水取一部分倒入水杯中,则F浮2=G水+G杯=ρ水gV排2,所以,此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水杯要下降,此时杯口到水面的垂直距离为h变小;因为水槽中的水取出的部分水为G水,则;所以V排1=V排2-V水即:水槽中的水面高度H不变。故选A。4.【答案】B【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油囊的作用分析滑翔机实现浮沉的原理;(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变化;(3)物体上浮时,浮力要大于自身的重力;(4)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解答】A、机身上搭载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进行收缩或膨胀,则油馕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能实现浮沉,故A错误;B、油囊收缩时,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小,水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滑翔机受到的浮力减小,故B正确;C、油囊膨胀时,滑翔机会上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滑翔机所受的浮力大于滑翔机的重力,故C错误;D、滑翔机本身的重力不变,上浮时滑翔机排开水的重力大于滑翔机的重力,下潜时排开水的重力小于滑翔机的重力,所以上浮时滑翔机排开水的重力大于下潜时排开水的重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5.【答案】C【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①中溶液是40℃时含有120克水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20g水,没有晶体析出,则①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32.3g硝酸钾固体,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②中溶质的质量为31.6g+32.3g=63.9g,为40℃时恰好饱和的溶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①中溶液是40℃时含有120克水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20g水,没有晶体析出,则①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32.3g硝酸钾固体,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②中溶质的质量为31.6g+32.3g=63.9g,为40℃时恰好饱和的溶液;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但②中溶质质量比③中多,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A错误;B.由A选项的解析,②中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①中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②中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③中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C正确;D.③中溶液恒温静置后,硝酸钾晶体不断溶解,溶液中的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不断结合生成硝酸钾晶体,保持动态平衡,由于硝酸钾溶液是饱和的,烧杯底部的晶体的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烧杯底部的晶体形状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C。6.【答案】D【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 根据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④②,故A正确不合题意;B.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B正确不合题意;C.得到的食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D.过滤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然后折成四分之一圆制成一个圆锥形,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情况是小于滤纸的半圆,则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乙图中的③,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D【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气温及其变化【解析】【分析】 太空环境具有低温、强辐射、失重、高真空等特点,航空器发射过程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解答】 飞船离开地球时首先穿越大气的对流层,而不是平流层,故A错误;随高度升高,大气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故B错误;太空中在地球大气层外,不能看到蓝色天空,故C错误;空间站核心舱中有失重现象,宇航员们不能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故D正确。故选D。8.【答案】B【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①中,摁住方孔,将汲酒器从酒中取出时,外界大气压强大于酒精产生的压强,则可以托住酒精不会流出。当汲酒器到达碗上方时,松开方孔,此时酒精液面上作用上大气压强,此时酒精产生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因此酒精会流出到碗中。故选B。9.【答案】B【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A.利用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得到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高压锅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与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之和;B.由图乙可查找高压锅内为最大压强时,对应的水的温度;C.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D.高山上气压较低,山脚处气压较高。【解答】 A.该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故A错误;B.由图乙可知,当该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为1.6×105Pa时,对应的水温为115℃,故B正确;C.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由A中的推导式可知,增大限压阀的质量,可以提高锅内水的沸点,故C错误;D.高山上气压较低,山脚处气压较高,由A中的推导式可知,高山上的最大压强小于山脚处的最大压强,则锅内水的最高温度不同,煮熟食物的效果不同,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C【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风【解析】【分析】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冷锋和暖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可做出判断;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根据水的比热容大,分析海面和陆地表面气温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风的方向。【解答】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暖锋与冷锋对天气的影响、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等,综合性强。A.从漏斗口向下吹气,此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因此移开手指后,乒乓球不会下落,故A错误;B.当冷锋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出现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暖锋过境时,暖气团在徐徐爬升过程中冷却、凝结产生连续降雨,并且雨区在锋前,故B错误;C.图丙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由于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会降低,因此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故C正确;D.图中表示的是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D错误。故选C。11.【答案】B【知识点】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解答】 低气压控制下天气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时多晴朗干燥天气,“明天晴”,说明本地区域气压较高,故A正确不合题意;“西北风”,说明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故B错误符合题意;“气温4℃”,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相对湿度50%”,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2.【答案】B【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解答】 杭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杭州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故B正确;台风主要在夏秋季节,故C错误;杭州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D错误。故选B。13.【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例如,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合欢、酢浆草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的刺激后张开或闭合,等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在重力影响下向下生长),等等。植物的感性和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解答】 A.茎在单侧光下向光生长是向性运动,故A错误;BC.单侧光促使植物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所以该茎A处的生长素浓度比B处低,故B、C错误;D.茎的向光性使生长在茎上的叶片更易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D。14.【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 图中的①是垂体,②是甲状腺,③是肾上腺,④是胰岛,⑤是性腺。【解答】 A.⑤是性腺,能分泌性激素促进性发育,故A正确;B.②是甲状腺,幼年时期它分泌的激素过少易患呆小症,故B错误;C.①是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而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故C错误;D.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没有导管;外分泌腺才有导管,故D错误。故选A。15.【答案】D【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 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是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解答】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胰岛,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故A错误;B.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胰岛是效应器,故B错误;C.该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为下丘脑,故属于非条件反射,故C错误;D.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叫做发射,该应答性反应的刺激来自体内血糖浓度的升高,故D正确。故选D。16.【答案】D【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 脊髓的功能:反射功能: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传导功能: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解答】 AB.如表所示:以针尖刺a的指尖,a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说明a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没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不完整(受损),故AB错误;CD.如表所示:以针尖刺b的指尖,b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说明b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或上行传导束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完整(没受损),故C错误,而D正确。故选D。17.【答案】C【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解答】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B.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的本领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如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学会走简单的“T”形迷宫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而脊椎动物如黑猩猩能利用箱子取香蕉吃,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为高等、复杂,故B正确不合题意;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因此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8.【答案】D【知识点】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 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解答】AD.因为下丘脑中具有调节体温的中枢,所以保持下丘脑前部和后部完整,才能使体温相对稳定,故A正确不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B.刺激下丘脑前部,出现出汗现象,说明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刺激下丘脑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说明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故B正确不合题意;C.要说明动物体温调节与下丘脑有关,需用不同的动物重复上述实验,以防出现偶然性,故C正确不合题意。故选D。19.【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 植物的向性运动指的是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向触性、向化性等。【解答】 A.小麦幼苗受光影响,向着光生长是植物的向光性,故A不符合题意;B.蚕豆根受重力刺激,向地下生长是植物的向地性,故B不符合题意;C.郁金香受温度刺激,高温时开放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故C符合题意;D.葡萄卷须受到触碰,向竿棍缠绕是植物的向触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答案】A【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分析】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说明是吸收了热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装置内压强减小,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会观察到a液面低于b液面,故B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U形管内a、b液面相平,故C错误;D.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U形管内a、b液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A。21.【答案】A【知识点】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解析】【分析】 根据图片可知,甲包括乙、丙、丁,且乙、丙、丁三者之间的并列关系。【解答】 A.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大脑、小脑、脑干为并列关系,故A正确;B.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但溶液与悬浊液是并列关系,故B错误;C.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和洪水等,寒潮、台风、洪水是并列关系,故C错误;D.电路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等,故D错误。故选A。22.【答案】B【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 A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得到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带正电;C.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当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解答】 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子,故A错误;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B正确;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负电荷(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验电器上,故电流的方向是从验电器的箔片到橡胶棒,故D错误。故选B。23.【答案】B【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由开关闭合后灯与电铃的工作情况,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从而解答。【解答】 由题意知,只要按下开关,电铃就会响起,说明电铃接在干路上,病人按下开关,对应病床的灯就会亮起,说明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且各灯之间是并联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答案】C【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解析】【分析】 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当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说明电压表测量的用电器发生短路。【解答】AB.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或开关接触不良时,整个电路断路,那么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故A、B不合题意;C.小灯泡短路时,电压表也被短路,则电压表没有示数,但是电流表仍然有示数,故C符合题意;D.灯泡的钨丝断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故D不合题意。故选C。25.【答案】A【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解答】 A.甲图实验说明灯丝是导体,它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B.乙图实验说明玻璃是绝缘体,加热后变成了导体,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甲、乙两图实验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改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D.本实验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物质的导电性,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26.【答案】B【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保护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ab的中点位置,根据公式可求滑动变阻器一半的电阻。【解答】 A.电阻棒的总电阻是,故A正确不合题意;B.已知总长为40cm,所以1cm的电阻为1Ω,小聪量身高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所以接入电路的长度为10cm,所以小聪的身高是160cm-20cm+10cm=150cm=1.5m,小亮量身高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所以接入电路的长度为30cm,所以小亮的身高是160cm-20cm+30cm=170cm=1.7m,故B错误符合题意;D.当滑片在a点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所以测量范围最大是160cm-20cm+40cm=180cm=1.8m,当滑片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0,所以测量范围最小时160cm-20cm=140cm=1.4m,故D正确不合题意;C.电阻R0有保护电路作用,故C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7.【答案】A【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与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6A,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别算出对应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解答】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与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当电流表示数为I1=0.6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那么电阻R1两端电压:U1=I1R1=0.6A×5Ω=3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U-U1=4.5V-3V=1.5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U大=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此时R1两端电压:U1'=U-U2max=4.5V-3V=1.5V,电路电流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电阻:。故选A。28.【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由图乙可知最小电流和电压表的示数,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出等式即可求出R1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电压。【解答】 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处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Imax=1.2A,即此时电流表示数为1.2A,故A正确不合题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U=ImaxR1=1.2A×R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Imin=0.4A,此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4V,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故B正确不合题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IminR1+U2=0.4A×R1+4V,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1.2A×R1=0.4A×R1+4V,解得:R1=5Ω,故C正确不合题意;所以电源电压:U=ImaxR1=1.2A×R1=1.2A×5Ω=6V,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9.【答案】B【知识点】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解析】【分析】对于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为了防止外壳带电,外壳要通过地线与大地相通。【解答】 当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火线漏电时,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故要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使电流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触电的发生。故选B。30.【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则检验灯泡接入后,正常情况下,它们的电压都小于额定电压,则亮度偏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当只闭合S、S1时L0不亮,说明L1支路断路,故A错误;B.当只闭合S、S2时,L0和L2都呈暗红色,那么此时检验灯泡L0和L2串联,说明L2支路正常,故B错误;CD.当只闭合S、S3时,L0正常发光,说明L3支路短路,此时检验灯泡直接并联在火线和零线之间,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1.【答案】(1)悬浊液(2)漏斗【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2)根据过滤所需仪器及其作用来分析。【解答】(1)泥沙难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是悬浊液;(2)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2.【答案】(1)电源(2)反射弧(3)小脑【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将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解答】(1)由题干可知,骑行时灯泡将会发光,骑行越快,灯泡亮度越亮,因此骑行自行车的速度越快,提供电能越多,因此骑行时的自行车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2)当灯泡的亮度进入人的眼睛,眼睛中的感受器才能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人闭眼,因此完成反射所需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3)小脑的作用是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因此骑行自行车时,人体主要依靠脑结构中的小脑来调节。故答案为:(1)电源(2)反射弧(3)小脑33.【答案】(1)减小(2)20℃~22℃(3)0.05【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1)晶体析出,说明溶解度减小,根据描述分析解答;(2)根据“ 当温度降低到小球所标注的温度值时,该小球会浮起 ”分析解答;(3)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进行计算。【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瓶中晶体增多,由此推测瓶中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2)当温度降低到小球所标注的温度值时,该小球会浮起。只有“20℃”、“18℃”的小球沉底,则温度大于“20℃”,另外分析可知“22℃”、“24℃”的小球上浮,则温度小于“22℃”,故此时的气温范围为20℃~22℃。(3)图乙中漂浮的“24℃”小球重5克,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F浮=G=mg=0.005千克×10牛/千克=0.05牛。34.【答案】(1)降温结晶(2)A【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1)如果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剧烈,那么可以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如果物质的溶解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那么可以使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2)“夏天晒盐”,其实就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海水蒸发较快,可以使盐尽快结晶。之所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晒盐,就是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物质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因此使其从溶液中析出,方法是:降温结晶。(2)根据表格可知,物质A在温度改变时溶解度几乎保持不变,因此A物质的溶解度与氯化钠相似。35.【答案】10;电阻Rx断路【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由图知,闭合开关,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根据分度值和指针位置可知其示数,知道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x的阻值;测量过程中突然电流表示数变为零,说明电路可能断路,而电压表仍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两极接通,据此分析电路故障。【解答】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32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x的阻值:;测量过程中突然电流表示数变为零,说明电路可能断路,而电压表仍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两极接通,则出现此故障的原因是电阻Rx断路。36.【答案】3;40【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1)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时R2的阻值,由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2)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由欧姆定律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算出R2的电阻,由图乙判断出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中每100mL中含有酒精的质量。【解答】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由图乙知,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即酒精浓度为0,此时气敏电阻R2的阻值为5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此时R1两端的电压 (即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电路的电流为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此时R2的阻值为由图乙知,此时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40毫克。37.【答案】(1)1:1(2)③【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解答;(2)在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R2的阻值变化,确定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规律即可。【解答】(1)根据图1可知,定值电阻R1与光敏电阻R2串联,则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即二者的电流之比为1:1;(2)根据图1可知,电压表与R2并联,测R2两端的电压。计数器的电压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此时R2的阻值增大,那么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小而增大,故选③。38.【答案】变大;不变;2【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A测干路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两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R2没有连入电路,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即通过R1的电流。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源的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R1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且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为支路R2上的电流I2。则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为:。39.【答案】(1)不作处理;每组只用一只小鼠做实验,导致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2)丙>乙>甲(3)促进【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根据“要得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的结论分析。(3)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人体几乎全部细胞,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答】 (1)由表格可知,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即甲状腺激素,因此乙组不作处理,为对照组。本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实验中每组只用一只小鼠做实验,导致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2)若要得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的结论,切除甲状腺的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较,耗氧量降低,而额外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较,耗氧量则会增加,因此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丙>乙>甲。(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因此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成年鼠的新陈代谢。40.【答案】(1)7.5;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2)D【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2)根据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分析;(3)根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分析。【解答】 (1)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2)称量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需要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3)A.称量时,不能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试剂,故A错误;B.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不能改变一定温度下氯化钠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故B错误;C.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是为了防止药品污染、腐蚀托盘,故C错误;D.量取所需水量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是为了准确读数,故D正确。故选D。41.【答案】(1)偏小(2)(3)甲【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 (1)注射器筒内有空气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若实验中摩擦较大,则测得的拉力F变大,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大。(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所受的大气压力相等。因活塞为圆柱体,所以活塞的横截面积可以通过公式来求出,最后利用压强的公式计算即可;(3)根据拉动甲、乙两个注射器的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计算出标准大气压所需要的拉力即可选择。【解答】(1)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那么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活塞的横截面积。则大气压强为:。(3)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为105Pa,当面积为2cm2,大气压力F=PS=105Pa×0.0002m2=20N,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42.【答案】(1)改变电路中电流从而使得小灯泡正常发光(2)19;II(3)ac【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从而使得小灯泡正常发光;(2)根据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答;(3)根据电路的通断选择合适的接线柱。【解答】 (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因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从而使得小灯泡正常发光;(2)①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用的是0-15V量程,分度值为0.5V,示数为12V,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将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根据串联电压规律知,串联的个数为,则取19个;②短灯带的正常工作电压是220V,要连成长灯带,必须把各个短灯带并联,才能正常发光,故选:Ⅱ。(3)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闪泡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戊所示,金属片2常温下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变并与金属片1断开,此时应该使得电路断开,因而连接ac接线柱,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电路重新接通。43.【答案】(1)(2)B(3)C(4)定值电阻断路【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而确定电压表的量程;(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据此分析解答;(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确定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从而确定变阻器的规格;(4)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解答】 (1)由图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V=IR=0.4A×5Ω=2V,因此电压表选用0~3V的量程与定值电阻并联,如图所示:;(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因此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电压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不变,故选B;(3)由图乙可知,实验中使用的定值电阻阻值最大为20Ω,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6V-2V=4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2×20Ω=40Ω,即所选择的变阻器不能小于40Ω,故选C;(4)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了。44.【答案】(1)电流表(2)1000(3)减小电源电压【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压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1)体重越大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R的阻值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2)当R0=20Ω,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图像确定此时的压力,从而可知人的体重;(3)保持体重秤的结构和电表量程不变,电压表量程0~3V,根据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时,所测体重最大;要增大称量范围,即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更大,其阻值更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可采取的改进方法。【解答】 由图甲可知,压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1)体重越大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R的阻值越小,则电路的总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越小,即电压表的示数越小,定值电阻R0的电压越大,故电流表可以作为显示屏;(2)当R0=20Ω,电压表的示数为UR=2V,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U-UR=6V-2V=4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乙图可知,此时压力F=1000N;根据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则站在体重秤上人的重力为1000N;(3)保持体重秤的结构和电表量程不变,电压表量程0~3V,根据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时,所测体重最大(即所测体重最大时,R0的电压保持3V不变);要增大称量范围,即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更大,其阻值更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分得的电压更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应减小电源电压。45.【答案】(1)b(2)4(3)(4)错误【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2)根据图象确定额定电压下的电流值,通过计算出灯泡的电阻值;(3)根据电压不变,根据定值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计算出电压值,然后根据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4)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为减小误差常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在测量灯泡的电阻时,由于灯泡的电阻与灯丝的温度有关,所以其阻值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求平均值。【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滑动变阻器的下面接了左端的a接线柱,所以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或右端,使其阻值最大;(2)由图乙可知,当U=2V时,I=0.5A,所以;(3)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x=U=I1R0,所以:;(4)小聪测量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其阻值是不变的,为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减小误差,通常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小明测量的是灯泡的电阻,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随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电阻是变化的,不能求其平均值。故小聪的分析是错误的。46.【答案】(1)小于(2)解:如图甲所示,有一重2.2牛的木块漂浮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则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G木=2.2N;由F浮=ρ液gV排可知,硝酸钾饱和溶液的密度;由表中信息可知,此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温度为40℃。(3)升高【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 (1)相同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较少,溶液的质量分数较小,据此结合表格数据进行分析;(2)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硝酸钾饱和溶液的密度,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此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温度;(3)由图象可知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先不断减小,且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溶液密度的变化,结合硝酸钾溶液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4%,而相同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较少,所以其质量分数小于24%。(3)由图象可知,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先不断减小,且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溶液的密度变大,由表中信息可知硝酸钾溶液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由此推断温度在升高。47.【答案】(1)增加铅粒质量(2)解:因为该仪器漂浮在液面,则F浮=G,当仪器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时,仪器的质量最大,则有:ρ液Vg=mg,则该仪器的最大质量为:m=ρ液V=0.886g/cm3×30cm3=26.58g。(3)0【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可以通过增加配重的方式减低重心,使其竖直漂浮在液体中;(2)根据物体沉浮条件了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该仪器的质量;(3)根据“度数”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1)制作时发现仪器不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说明此时配重较小,可以在下端增加增加铅粒质量;(3)标刻度时,须先将它置于水中,待该仪器稳定后,水面与A处相平,此时酒精含量为0,所以A处应标注的刻度为0。48.【答案】(1)a(2)解:空气炸锅处于低温挡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1+R2=55Ω+220Ω=275Ω,电路中的电流为:,则R2两端的电压为:U2=I2R2=0.8A×220Ω=176V。(3)解:高温挡工作时,电路的总电流:,所以“空气炸锅”在高温挡时可以接入插座。【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首先比较三种状态下总电阻的大小,再根据公式比较三种状态下总功率的大小即可;(2)当低温挡时,两个电阻串联,首先根据R总=R1+R2计算出总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总电流,最后根据U=IR计算R2两端的电压;(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高温挡工作时电路中的总电流,然后与10A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1)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断开、S2接a时,R1、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由可知,电路的总干路最小,空气炸锅处于低温挡;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空气炸锅处于高温挡;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只有R2自己工作,空气炸锅处于中温挡。1 / 1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外国语学校 2024-1初二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5八上·杭州期末)亚运水上运动场馆的花园地下隐藏着雨水循环系统——地下“毛细血管”。雨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和土工布最后汇聚到回收系统,回收后可用作场馆用水。这种设计对水循环干预的主要环节是( )①增加地面下渗 ②改变水汽输送 ③增加降水 ④减少地表径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水循环【解析】【分析】 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解答】 ①根据题干可知,雨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和土工布最后汇聚到回收系统,说明增加了地面下渗,故①正确;②该系统没有改变水汽输送,故②错误;③该系统和降水关系不大,故③错误;④该系统增加了下渗,相对减少了地表径流,故④正确。则正确的是①④。故选B。2.(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完成水的电解实验。下列关于电解水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左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左管内和右管内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了氢气和氧气D.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答案】A【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答】 A.根据图片可知,左管内气体的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正确;B.根据图片可知,右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不是质量比)约为1:2,故B错误;C.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故D错误。故选A。3.(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足够深的水槽中漂浮着一个水杯,此时杯口到水面的垂直距离为h,水槽底部到水面的垂直距离为H,若从水槽中取少量水倒入水杯中,则下列关于 h和H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h变小, H不变 B.h变大, H不变C.h变小, H变大 D.h变大, H变小【答案】A【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沉浮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因为水杯漂浮于水面上,所以F浮1=G杯=ρ水gV排1,所以;当水槽中的水取一部分倒入水杯中,则F浮2=G水+G杯=ρ水gV排2,所以,此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水杯要下降,此时杯口到水面的垂直距离为h变小;因为水槽中的水取出的部分水为G水,则;所以V排1=V排2-V水即:水槽中的水面高度H不变。故选A。4.(2025八上·杭州期末)我国研制的水下滑翔机“海燕—X”,将世界深海下潜最大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如图所示是水下滑翔机的模型,机身上搭载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进行收缩或膨胀.当油囊收缩时滑翔机下潜,当油囊膨胀时滑翔机上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翔机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B.油囊收缩过程中滑翔机所受的浮力逐渐减小C.油囊膨胀时滑翔机所受的浮力小于滑翔机的重力D.滑翔机下潜时排开水的重力大于上浮时排开水的重力【答案】B【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油囊的作用分析滑翔机实现浮沉的原理;(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浮力的变化;(3)物体上浮时,浮力要大于自身的重力;(4)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解答】A、机身上搭载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进行收缩或膨胀,则油馕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所以能实现浮沉,故A错误;B、油囊收缩时,排开的水的体积变小,水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滑翔机受到的浮力减小,故B正确;C、油囊膨胀时,滑翔机会上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滑翔机所受的浮力大于滑翔机的重力,故C错误;D、滑翔机本身的重力不变,上浮时滑翔机排开水的重力大于滑翔机的重力,下潜时排开水的重力小于滑翔机的重力,所以上浮时滑翔机排开水的重力大于下潜时排开水的重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B。5.(2025八上·杭州期末)已知20℃和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31.6克和63.9克。如图①中溶液是 时含有120克水的硝酸钾溶液,经过图示操作后得到32.3克硝酸钾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①中溶液和②中溶液均为4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40℃和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③中溶液恒温静置后,烧杯底部的晶体形状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答案】C【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 根据①中溶液是40℃时含有120克水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20g水,没有晶体析出,则①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32.3g硝酸钾固体,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②中溶质的质量为31.6g+32.3g=63.9g,为40℃时恰好饱和的溶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①中溶液是40℃时含有120克水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20g水,没有晶体析出,则①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32.3g硝酸钾固体,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②中溶质的质量为31.6g+32.3g=63.9g,为40℃时恰好饱和的溶液;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但②中溶质质量比③中多,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A错误;B.由A选项的解析,②中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①中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②中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③中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C正确;D.③中溶液恒温静置后,硝酸钾晶体不断溶解,溶液中的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不断结合生成硝酸钾晶体,保持动态平衡,由于硝酸钾溶液是饱和的,烧杯底部的晶体的质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烧杯底部的晶体形状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C。6.(2025八上·杭州期末)盐场中经过长时间日晒往往会长出形状各异的“盐花”(主要成分为食盐)。盐花属于粗盐,如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①④②B.三次使用玻璃棒的目的均不同C.得到的食盐属于混合物D.正确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乙图中的④【答案】D【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 根据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④②,故A正确不合题意;B.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B正确不合题意;C.得到的食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D.过滤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然后折成四分之一圆制成一个圆锥形,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情况是小于滤纸的半圆,则过滤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接近乙图中的③,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2025八上·杭州期末)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离开地球时首先穿越大气的平流层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温度先降低后升高C.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D.空间站核心舱中,宇航员们不能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答案】D【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气温及其变化【解析】【分析】 太空环境具有低温、强辐射、失重、高真空等特点,航空器发射过程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解答】 飞船离开地球时首先穿越大气的对流层,而不是平流层,故A错误;随高度升高,大气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故B错误;太空中在地球大气层外,不能看到蓝色天空,故C错误;空间站核心舱中有失重现象,宇航员们不能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故D正确。故选D。8.(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①和②是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取酒要经历的过程,要完成这两个过程,手指的操作分别是( )A.①摁住方孔②摁住方孔 B.①摁住方孔②松开方孔C.①松开方孔②摁住方孔 D.①松开方孔②松开方孔【答案】B【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①中,摁住方孔,将汲酒器从酒中取出时,外界大气压强大于酒精产生的压强,则可以托住酒精不会流出。当汲酒器到达碗上方时,松开方孔,此时酒精液面上作用上大气压强,此时酒精产生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因此酒精会流出到碗中。故选B。9.(2025八上·杭州期末)高压锅是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已知图甲的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72g。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大气压值取1.0×105Pa)A.该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为1.8×105PaB.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115℃C.可以通过减小限压阀的质量,来提高锅内水的沸点D.用该高压锅在高山上和山脚煮熟食物的效果一样的【答案】B【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A.利用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得到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高压锅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与限压阀对出气孔的压强之和;B.由图乙可查找高压锅内为最大压强时,对应的水的温度;C.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D.高山上气压较低,山脚处气压较高。【解答】 A.该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故A错误;B.由图乙可知,当该高压锅内的最大压强为1.6×105Pa时,对应的水温为115℃,故B正确;C.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由A中的推导式可知,增大限压阀的质量,可以提高锅内水的沸点,故C错误;D.高山上气压较低,山脚处气压较高,由A中的推导式可知,高山上的最大压强小于山脚处的最大压强,则锅内水的最高温度不同,煮熟食物的效果不同,故D错误。故选B。10.(2025八上·杭州期末)下列各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先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再从漏斗口向下吹气,移开手指后,乒乓球会立即下落B.图乙中,该图表示暖锋过境时,将会带来的天气变化是大风、降水、降温C.图丙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D.图丁中,该图表示沿海地区夏季白天的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答案】C【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风【解析】【分析】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根据冷锋和暖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可做出判断;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根据水的比热容大,分析海面和陆地表面气温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风的方向。【解答】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暖锋与冷锋对天气的影响、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等,综合性强。A.从漏斗口向下吹气,此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因此移开手指后,乒乓球不会下落,故A错误;B.当冷锋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出现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暖锋过境时,暖气团在徐徐爬升过程中冷却、凝结产生连续降雨,并且雨区在锋前,故B错误;C.图丙中,往盛有刚停止沸腾的水的烧瓶上浇冷水后,由于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会降低,因此烧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故C正确;D.图中表示的是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故D错误。故选C。11.(2025八上·杭州期末)杭州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西北风4-5级,阵风6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11℃,明天早晨最低气温4℃,空气相对湿度50%。”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天晴”,说明本地区域气压较高B.“西北风”,说明风从东南方向吹来C.“气温4℃”,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D.“相对湿度50%”,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答案】B【知识点】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解答】 低气压控制下天气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时多晴朗干燥天气,“明天晴”,说明本地区域气压较高,故A正确不合题意;“西北风”,说明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故B错误符合题意;“气温4℃”,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测量,故C正确不合题意;“相对湿度50%”,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2.(2025八上·杭州期末)2024年11月24日杭州寒潮大风来袭,气温骤降。下列关于杭州天气、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杭州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夏季主要受到从太平洋吹来的季风影响C.冬季主要灾害性的天气除了寒潮,还有台风D.杭州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答案】B【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解答】 杭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杭州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故B正确;台风主要在夏秋季节,故C错误;杭州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D错误。故选B。13.(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单侧光引起了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下列对植物向光性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茎在单侧光下向光生长是感性运动B.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均匀C.该茎A 处的生长素浓度比B 处高D.茎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例如,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合欢、酢浆草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的刺激后张开或闭合,等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在重力影响下向下生长),等等。植物的感性和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解答】 A.茎在单侧光下向光生长是向性运动,故A错误;BC.单侧光促使植物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所以该茎A处的生长素浓度比B处低,故B、C错误;D.茎的向光性使生长在茎上的叶片更易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D。14.(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⑤是性腺,能分泌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B.幼年时②分泌的激素不足会得侏儒症C.①是垂体,能分泌生长素促进人的生长发育D.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作用部位【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 图中的①是垂体,②是甲状腺,③是肾上腺,④是胰岛,⑤是性腺。【解答】 A.⑤是性腺,能分泌性激素促进性发育,故A正确;B.②是甲状腺,幼年时期它分泌的激素过少易患呆小症,故B错误;C.①是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而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故C错误;D.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没有导管;外分泌腺才有导管,故D错误。故选A。15.(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结合图示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胰岛素B.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是胰岛C.该反射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D.应答性反应的刺激来自体内血糖浓度的升高【答案】D【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 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是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解答】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胰岛,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故A错误;B.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胰岛是效应器,故B错误;C.该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为下丘脑,故属于非条件反射,故C错误;D.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叫做发射,该应答性反应的刺激来自体内血糖浓度的升高,故D正确。故选D。16.(2025八上·杭州期末)两个人在一宗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测试他们的缩手反射结果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可知( )伤者 蒙眼测试 测试结果a 以针尖刺指尖 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b 以针尖刺指尖 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A.a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B.a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受损C.b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受损D.b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一定没受损【答案】D【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 脊髓的功能:反射功能: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传导功能: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解答】 AB.如表所示:以针尖刺a的指尖,a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说明a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肯定没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不完整(受损),故AB错误;CD.如表所示:以针尖刺b的指尖,b立即缩手、但感觉不到疼痛,说明b的大脑皮层痛觉神经中枢或上行传导束受损,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完整(没受损),故C错误,而D正确。故选D。17.(2025八上·杭州期末)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B.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C.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D.先天性行为对动物的生存也有重要意义【答案】C【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解答】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B.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的本领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如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学会走简单的“T”形迷宫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而脊椎动物如黑猩猩能利用箱子取香蕉吃,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为高等、复杂,故B正确不合题意;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因此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8.(2025八上·杭州期末)用电刺激小白鼠的下丘脑前部,可引起血管舒张和出汗等效应。若只破坏下丘脑前部,小白鼠在热环境中的散热反应能力丧失,但对冷环境的反应(寒颤、竖毛等)仍存在。若破坏下丘脑后部,则效果刚好相反。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持下丘脑前部和后部完整,才能使体温相对稳定B.下丘脑前部存在着散热中枢,而下丘脑后部存在着产热中枢C.要说明动物体温调节与下丘脑有关,需用不同的动物重复上述实验D.如果切除小白鼠的整个下丘脑,通过大脑皮层调节仍能继续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答案】D【知识点】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 在寒冷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量,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增强细胞代谢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解答】AD.因为下丘脑中具有调节体温的中枢,所以保持下丘脑前部和后部完整,才能使体温相对稳定,故A正确不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B.刺激下丘脑前部,出现出汗现象,说明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刺激下丘脑后部,出现寒颤现象,说明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故B正确不合题意;C.要说明动物体温调节与下丘脑有关,需用不同的动物重复上述实验,以防出现偶然性,故C正确不合题意。故选D。19.(2025八上·杭州期末)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植物具有向性运动,下列与之不同的是( )A.小麦幼苗受光影响,向着光生长B.蚕豆根受重力刺激,向地下生长C.郁金香受温度刺激,高温时开放D.葡萄卷须受到触碰,向竿棍缠绕【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 植物的向性运动指的是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向触性、向化性等。【解答】 A.小麦幼苗受光影响,向着光生长是植物的向光性,故A不符合题意;B.蚕豆根受重力刺激,向地下生长是植物的向地性,故B不符合题意;C.郁金香受温度刺激,高温时开放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故C符合题意;D.葡萄卷须受到触碰,向竿棍缠绕是植物的向触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U形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 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水、硝酸铵 B.水、氢氧化钠C.水、氯化钠 D.水、蔗糖【答案】A【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分析】U型管内a、b液面相平,当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说明是吸收了热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装置内压强减小,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会观察到a液面低于b液面,故B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U形管内a、b液面相平,故C错误;D.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U形管内a、b液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A。21.(2025八上·杭州期末)下列选项中,甲、乙、丙和丁之间的关系与如图所示一致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A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B 溶液 溶质 溶剂 悬浊液C 台风 气象灾害 寒潮 洪水D 电源 电流 电路 电阻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解析】【分析】 根据图片可知,甲包括乙、丙、丁,且乙、丙、丁三者之间的并列关系。【解答】 A.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大脑、小脑、脑干为并列关系,故A正确;B.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但溶液与悬浊液是并列关系,故B错误;C.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和洪水等,寒潮、台风、洪水是并列关系,故C错误;D.电路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等,故D错误。故选A。22.(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子B.皮毛和橡胶棒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C.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金属球向橡胶棒转移【答案】B【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 A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得到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带正电;C.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当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解答】 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子,故A错误;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B正确;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的负电荷(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验电器上,故电流的方向是从验电器的箔片到橡胶棒,故D错误。故选B。23.(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医院病房的呼叫系统简化电路图,要求当病人需要医护人员帮助时,可以按下自己床头的开关,这时护士站的电铃就会响起提醒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根据灯泡的亮灭就可以判断是哪位病人需要服务或者换药,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 B.C. D.【答案】B【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由开关闭合后灯与电铃的工作情况,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从而解答。【解答】 由题意知,只要按下开关,电铃就会响起,说明电铃接在干路上,病人按下开关,对应病床的灯就会亮起,说明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且各灯之间是并联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2025八上·杭州期末)某学生在做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B.开关接触不良C.小灯泡短路 D.灯泡的钨丝断了【答案】C【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解析】【分析】 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当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说明电压表测量的用电器发生短路。【解答】AB.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或开关接触不良时,整个电路断路,那么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故A、B不合题意;C.小灯泡短路时,电压表也被短路,则电压表没有示数,但是电流表仍然有示数,故C符合题意;D.灯泡的钨丝断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为零,故D不合题意。故选C。25.(2025八上·杭州期末)为了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某同学利用一只废旧的白炽灯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白炽灯的灯丝,小灯泡L的亮度慢慢变暗了;而在乙图中,闭合开关S后,用酒精灯加热废灯泡灯芯的玻璃柱至红热,小灯泡L慢慢变亮了。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实验说明灯丝是导体,它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乙图实验说明玻璃是绝缘体,加热后变成了导体C.甲乙两图实验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改变D.本实验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物质的导电性,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答案】A【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解答】 A.甲图实验说明灯丝是导体,它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B.乙图实验说明玻璃是绝缘体,加热后变成了导体,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甲、乙两图实验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改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D.本实验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物质的导电性,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26.(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 R 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40cm,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棒 cd和MP(右端 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 小聪 小英 小亮A 表示数 I/A 0.20 0.15 0.12V 表示数U/V 2.0 3.0 3.6身高h/m 1.6 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 ab的中点位置,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电阻棒的总电阻是40ΩB.小聪的身高是 1.7m,小亮的身高是1.5mC.电阻R0有保护电路作用D.从理论上分析,该测量仪的身高测量范围是1.4-1.8m【答案】B【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保护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总电流,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ab的中点位置,根据公式可求滑动变阻器一半的电阻。【解答】 A.电阻棒的总电阻是,故A正确不合题意;B.已知总长为40cm,所以1cm的电阻为1Ω,小聪量身高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所以接入电路的长度为10cm,所以小聪的身高是160cm-20cm+10cm=150cm=1.5m,小亮量身高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所以接入电路的长度为30cm,所以小亮的身高是160cm-20cm+30cm=170cm=1.7m,故B错误符合题意;D.当滑片在a点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所以测量范围最大是160cm-20cm+40cm=180cm=1.8m,当滑片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0,所以测量范围最小时160cm-20cm=140cm=1.4m,故D正确不合题意;C.电阻R0有保护电路作用,故C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7.(2025八上·杭州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欧,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欧,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2.5欧~10欧 B.0欧~20欧 C.2.5欧~20欧 D.0欧~10欧【答案】A【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与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电流表示数最大为0.6A,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别算出对应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解答】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与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当电流表示数为I1=0.6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那么电阻R1两端电压:U1=I1R1=0.6A×5Ω=3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U-U1=4.5V-3V=1.5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U大=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此时R1两端电压:U1'=U-U2max=4.5V-3V=1.5V,电路电流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电阻:。故选A。28.(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滑动变阻器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滑片 P处于 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1.2AB.R2的最大阻值为10ΩC.R1的阻值为5ΩD.电源电压为4V【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由图乙可知最小电流和电压表的示数,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出等式即可求出R1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电压。【解答】 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处于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Imax=1.2A,即此时电流表示数为1.2A,故A正确不合题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U=ImaxR1=1.2A×R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Imin=0.4A,此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4V,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故B正确不合题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IminR1+U2=0.4A×R1+4V,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1.2A×R1=0.4A×R1+4V,解得:R1=5Ω,故C正确不合题意;所以电源电压:U=ImaxR1=1.2A×R1=1.2A×5Ω=6V,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9.(2025八上·杭州期末)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三孔插头、插座,插座中有一个孔是用来接地的。如果在你家中这个孔没有接地,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会增加B.人接触用电器外壳时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C.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会缩短D.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答案】B【知识点】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解析】【分析】对于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为了防止外壳带电,外壳要通过地线与大地相通。【解答】 当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火线漏电时,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故要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使电流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触电的发生。故选B。30.(2025八上·杭州期末)电工师傅常用一只标有“220V0.2A”的灯泡L0(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如图所示。当只闭合S、S1时L0不亮;当只闭合S、S2时,L0和 都呈暗红色;当只闭合S、S3时,L0正常发光。由此可以判断( )A.L1所在的支路短路 B.L2所在的支路断路C.L3所在的支路矫路 D.各支路均完好【答案】C【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则检验灯泡接入后,正常情况下,它们的电压都小于额定电压,则亮度偏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当只闭合S、S1时L0不亮,说明L1支路断路,故A错误;B.当只闭合S、S2时,L0和L2都呈暗红色,那么此时检验灯泡L0和L2串联,说明L2支路正常,故B错误;CD.当只闭合S、S3时,L0正常发光,说明L3支路短路,此时检验灯泡直接并联在火线和零线之间,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1.(2025八上·杭州期末)黄河壶口瀑布入选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1)黄河流过黄土高原后,混入了大量的泥沙,变得非常浑浊,形成了 (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2)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答案】(1)悬浊液(2)漏斗【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2)根据过滤所需仪器及其作用来分析。【解答】(1)泥沙难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是悬浊液;(2)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黄河水中的泥沙,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2.(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发明了一辆集照明、健身为一体的自行车。骑行时灯泡将会发光,骑行越快,灯泡亮度越亮。请回答以下问题:(1)骑行时的自行车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元件名称)。(2)灯泡亮度过大时我们会闭眼避免伤害,闭眼属于反射行为 ,完成反射所需的神经结构是 。(3)骑行自行车时,人体主要依靠脑结构中的 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答案】(1)电源(2)反射弧(3)小脑【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将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3)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解答】(1)由题干可知,骑行时灯泡将会发光,骑行越快,灯泡亮度越亮,因此骑行自行车的速度越快,提供电能越多,因此骑行时的自行车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2)当灯泡的亮度进入人的眼睛,眼睛中的感受器才能接受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人闭眼,因此完成反射所需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3)小脑的作用是调节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协调,因此骑行自行车时,人体主要依靠脑结构中的小脑来调节。故答案为:(1)电源(2)反射弧(3)小脑33.(2025八上·杭州期末)“天气瓶”和“彩球温度计”是两款不同的现代居家饰品,都可以获知天气冷暖变化。(1)图甲为“天气瓶”,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瓶中晶体增多。由此推测瓶中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 。(2)图乙为“彩球温度计”,当温度降低到小球所标注的温度值时,该小球会浮起。某时,只有“20℃”、“18℃”的小球沉底,则此时的气温范围为 ℃。(3)图乙中漂浮的“24℃”小球重5克,则其所受浮力为 牛。(g取10牛/千克)【答案】(1)减小(2)20℃~22℃(3)0.05【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 (1)晶体析出,说明溶解度减小,根据描述分析解答;(2)根据“ 当温度降低到小球所标注的温度值时,该小球会浮起 ”分析解答;(3)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进行计算。【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瓶中晶体增多,由此推测瓶中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2)当温度降低到小球所标注的温度值时,该小球会浮起。只有“20℃”、“18℃”的小球沉底,则温度大于“20℃”,另外分析可知“22℃”、“24℃”的小球上浮,则温度小于“22℃”,故此时的气温范围为20℃~22℃。(3)图乙中漂浮的“24℃”小球重5克,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它受到的浮力:F浮=G=mg=0.005千克×10牛/千克=0.05牛。34.(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明同学得到了如下关于A、B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温度(℃) 0 10 20 30 40溶解度(g) A 35 35.5 36 36.5 37B 6 10 18 36.5 50(1)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表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与氯化钠相似。【答案】(1)降温结晶(2)A【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解析】【分析】(1)如果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剧烈,那么可以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如果物质的溶解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那么可以使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2)“夏天晒盐”,其实就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海水蒸发较快,可以使盐尽快结晶。之所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晒盐,就是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物质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因此使其从溶液中析出,方法是:降温结晶。(2)根据表格可知,物质A在温度改变时溶解度几乎保持不变,因此A物质的溶解度与氯化钠相似。35.(2025八上·杭州期末)某同学利用下图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值。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则R 的阻值为 Ω测量过程中突然电流表示数变为零,电压表仍有示数,出现此故障的原因是 。【答案】10;电阻Rx断路【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由图知,闭合开关,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根据分度值和指针位置可知其示数,知道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x的阻值;测量过程中突然电流表示数变为零,说明电路可能断路,而电压表仍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两极接通,据此分析电路故障。【解答】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电阻Rx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其示数为0.32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x的阻值:;测量过程中突然电流表示数变为零,说明电路可能断路,而电压表仍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两极接通,则出现此故障的原因是电阻Rx断路。36.(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某款气敏“电阻型”酒精测试仪的工作电路,气敏电阻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电源电压为9V,R1是阻值为25Ω的定值电阻,R2是气敏电阻,其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酒精浓度(n)表示每100mL气体中含有酒精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压表示数为5V,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 mg。【答案】3;40【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1)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时R2的阻值,由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2)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由欧姆定律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算出R2的电阻,由图乙判断出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中每100mL中含有酒精的质量。【解答】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由图乙知,如果驾驶员没有喝酒,即酒精浓度为0,此时气敏电阻R2的阻值为5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此时R1两端的电压 (即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示数为5V时,电路的电流为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此时R2的阻值为由图乙知,此时驾驶员呼出的气体,每100mL中含有酒精40毫克。37.(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1是某科技小组为快递公司设计的分拣计数装置简化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当激光被遮挡时,计数器显示的电压增大,自动计数一次。(1)电路工作时,流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 。(2)R2的阻值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大致如图2中的 。(填序号)【答案】(1)1:1(2)③【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解答;(2)在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分析R2的阻值变化,确定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规律即可。【解答】(1)根据图1可知,定值电阻R1与光敏电阻R2串联,则流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即二者的电流之比为1:1;(2)根据图1可知,电压表与R2并联,测R2两端的电压。计数器的电压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此时R2的阻值增大,那么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小而增大,故选③。38.(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电路,电阻: 。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 V 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 Ω。【答案】变大;不变;2【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A测干路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两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R2没有连入电路,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即通过R1的电流。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源的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R1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且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为支路R2上的电流I2。则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为:。39.(2025八上·杭州期末)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甲状腺激素对成年鼠耗氧量影响”的研究。【建立猜想】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只,分成甲、乙、丙三组;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甲组 乙组 丙组切除甲状腺 ____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饲养14天 饲养14天 1次/天;共14天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直接注入胃中【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1)本实验中乙组空白处如何处理?答: ;本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2)若要得出上述结论,则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3)根据实验结论,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 (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答案】(1)不作处理;每组只用一只小鼠做实验,导致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2)丙>乙>甲(3)促进【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根据“要得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的结论分析。(3)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人体几乎全部细胞,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答】 (1)由表格可知,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即甲状腺激素,因此乙组不作处理,为对照组。本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实验中每组只用一只小鼠做实验,导致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2)若要得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的结论,切除甲状腺的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较,耗氧量降低,而额外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较,耗氧量则会增加,因此甲乙丙组老鼠的耗氧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丙>乙>甲。(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因此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成年鼠的新陈代谢。40.(2025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应称量 g氯化钠。 (2)若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2)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项目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D 量取所需水量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 准确读数【答案】(1)7.5;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2)D【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2)根据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分析;(3)根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分析。【解答】 (1)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5%=7.5g。(2)称量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的质量大于砝码的质量,需要减少氯化钠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3)A.称量时,不能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试剂,故A错误;B.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不能改变一定温度下氯化钠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故B错误;C.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是为了防止药品污染、腐蚀托盘,故C错误;D.量取所需水量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是为了准确读数,故D正确。故选D。41.(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 (请用字母表示)(3)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答案】(1)偏小(2)(3)甲【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解析】【分析】 (1)注射器筒内有空气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若实验中摩擦较大,则测得的拉力F变大,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大。(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所受的大气压力相等。因活塞为圆柱体,所以活塞的横截面积可以通过公式来求出,最后利用压强的公式计算即可;(3)根据拉动甲、乙两个注射器的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计算出标准大气压所需要的拉力即可选择。【解答】(1)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那么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可知,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活塞的横截面积。则大气压强为:。(3)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当大气压约为105Pa,当面积为2cm2,大气压力F=PS=105Pa×0.0002m2=20N,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42.(2025八上·杭州期末)兴趣小组开展“彩灯带设计”的项目化活动,包括参数测定、灯带设计、改进优化三个环节;(1)【参数测定】小组成员购买了一款彩灯泡,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5A;为测定该彩灯泡正常工作所需电压,小组成员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 ;(2)【灯带设计】小组成员打算先将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如图丙),再将短灯带连接成长灯带,使长、短灯带均能在220V电压下安全工作,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要求;①为确保安全,灯泡的电压不能超过其正常工作的电压,一条短灯带中至少要串联 个彩灯泡;②将短灯带连接成长灯带时,小组成员设计了I、II两种连接方案(如图丁),正确的方案是 (选填“I”或“II”);(3)【改进优化】小组成员欲利用闪泡代替彩灯泡,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闪泡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戊所示,金属片2常温下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变并与金属片1断开,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据图分析闪泡接入电路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答案】(1)改变电路中电流从而使得小灯泡正常发光(2)19;II(3)ac【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从而使得小灯泡正常发光;(2)根据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答;(3)根据电路的通断选择合适的接线柱。【解答】 (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因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电流从而使得小灯泡正常发光;(2)①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用的是0-15V量程,分度值为0.5V,示数为12V,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将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根据串联电压规律知,串联的个数为,则取19个;②短灯带的正常工作电压是220V,要连成长灯带,必须把各个短灯带并联,才能正常发光,故选:Ⅱ。(3)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闪泡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戊所示,金属片2常温下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变并与金属片1断开,此时应该使得电路断开,因而连接ac接线柱,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电路重新接通。43.(2025八上·杭州期末)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 。改变电阻R的阻值,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1)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选填序号);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____(选填序号);A.10Ω 0.5A B.20Ω 1A C.50Ω 2A(4)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6V ,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答案】(1)(2)B(3)C(4)定值电阻断路【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而确定电压表的量程;(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据此分析解答;(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确定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从而确定变阻器的规格;(4)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解答】 (1)由图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V=IR=0.4A×5Ω=2V,因此电压表选用0~3V的量程与定值电阻并联,如图所示:;(2)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因此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电压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不变,故选B;(3)由图乙可知,实验中使用的定值电阻阻值最大为20Ω,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6V-2V=4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2×20Ω=40Ω,即所选择的变阻器不能小于40Ω,故选C;(4)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了。44.(2025八上·杭州期末) 在学习了电路的相关知识后,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制作了一个体重秤,图甲是其电路结构图,Ro为定值电阻,秤盘下方的电阻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大小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 保持不变, 电压表量程0~3V, 电流表量程0~0.6A;(1)现要将电表改装为体重显示屏,要求体重越大,电表示数越大;你会选择哪个电表进行改装 (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2)当 ,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站在体重秤上人的重力为 牛 (3)保持体重秤的结构和电表量程不变,若想增大称量范围,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有 。【答案】(1)电流表(2)1000(3)减小电源电压【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压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1)体重越大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R的阻值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2)当R0=20Ω,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图像确定此时的压力,从而可知人的体重;(3)保持体重秤的结构和电表量程不变,电压表量程0~3V,根据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时,所测体重最大;要增大称量范围,即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更大,其阻值更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分析可采取的改进方法。【解答】 由图甲可知,压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1)体重越大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R的阻值越小,则电路的总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越小,即电压表的示数越小,定值电阻R0的电压越大,故电流表可以作为显示屏;(2)当R0=20Ω,电压表的示数为UR=2V,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U-UR=6V-2V=4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乙图可知,此时压力F=1000N;根据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则站在体重秤上人的重力为1000N;(3)保持体重秤的结构和电表量程不变,电压表量程0~3V,根据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时,所测体重最大(即所测体重最大时,R0的电压保持3V不变);要增大称量范围,即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更大,其阻值更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分得的电压更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应减小电源电压。45.(2025八上·杭州期末) 小明和小聪分别做“测小灯泡电阻”和“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图甲所示是小明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U-I图象。小灯泡标有“2 V”字样。(1)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端(选填“a”或“b”)。(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 Ω。(3)同桌小聪在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 的阻值。但他发现电压表已经损坏而无法使用,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按丙电路图连接好实物电路;②闭合开关S1,断开S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③闭合开关 断开 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④写出R 的表达式: (电源电压恒定)。(4)小明认为小聪测得的定值电阻R 的阻值还不够精确,因为他没有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小聪也认为小明的实验结果不可靠,因为小明也没有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则小聪的分析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答案】(1)b(2)4(3)(4)错误【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2)根据图象确定额定电压下的电流值,通过计算出灯泡的电阻值;(3)根据电压不变,根据定值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计算出电压值,然后根据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4)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为减小误差常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在测量灯泡的电阻时,由于灯泡的电阻与灯丝的温度有关,所以其阻值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求平均值。【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滑动变阻器的下面接了左端的a接线柱,所以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或右端,使其阻值最大;(2)由图乙可知,当U=2V时,I=0.5A,所以;(3)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x=U=I1R0,所以:;(4)小聪测量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其阻值是不变的,为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减小误差,通常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小明测量的是灯泡的电阻,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随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电阻是变化的,不能求其平均值。故小聪的分析是错误的。46.(2025八上·杭州期末)不同温度下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密度如表。温度 (℃) 0 20 40 60 80质量分数 11.7% 24% 39.0% 52.4% 62.8%密度 (g/cm3) 1.03 1.06 1.10 1.12 1.20(1)根据表格分析20℃时,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24%(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如图甲所示,有一重2.2牛的木块漂浮于某温度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已知此时木块浸没的体积为 问此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温度为多少 (3) 当温度改变时, 图甲中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断温度在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1)小于(2)解:如图甲所示,有一重2.2牛的木块漂浮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则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G木=2.2N;由F浮=ρ液gV排可知,硝酸钾饱和溶液的密度;由表中信息可知,此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温度为40℃。(3)升高【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 (1)相同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较少,溶液的质量分数较小,据此结合表格数据进行分析;(2)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硝酸钾饱和溶液的密度,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此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温度;(3)由图象可知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先不断减小,且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溶液密度的变化,结合硝酸钾溶液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4%,而相同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较少,所以其质量分数小于24%。(3)由图象可知,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先不断减小,且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溶液的密度变大,由表中信息可知硝酸钾溶液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由此推断温度在升高。47.(2025八上·杭州期末) 小嘉同学利用假期参观酒厂,了解到白酒酿制和相关工艺流程、并知道了白酒“度数”的含义,于是决定和同学一起通过项目化学习,制作一个基于密度计原理测量白酒度数的仪器。(白酒的“度数”不是质量分数,而是体积分数,例如53°的白酒表示20℃时,100mL白酒中含有53mL酒精,)(1)如图所示为该项目化学习小组制作的测量白酒“度数”的仪器,制作时发现仪器不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2)已知该仪器的总体积为30cm3,若把它置于70°白酒中依然能漂浮于液面,则它的质量不能大小多少克 附:20℃时白酒“度数”与密度对照表白酒的度数/V 38° 53° 62° 65° 70°密度g/ mL. 0.951 0.924 0.905 0.898 0.886(3)标刻度时,须先将它置于水中,待该仪器稳定后,水面与A 处相平,此时A 处应标注的刻度为 g/cm3。【答案】(1)增加铅粒质量(2)解:因为该仪器漂浮在液面,则F浮=G,当仪器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时,仪器的质量最大,则有:ρ液Vg=mg,则该仪器的最大质量为:m=ρ液V=0.886g/cm3×30cm3=26.58g。(3)0【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定,可以通过增加配重的方式减低重心,使其竖直漂浮在液体中;(2)根据物体沉浮条件了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该仪器的质量;(3)根据“度数”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1)制作时发现仪器不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说明此时配重较小,可以在下端增加增加铅粒质量;(3)标刻度时,须先将它置于水中,待该仪器稳定后,水面与A处相平,此时酒精含量为0,所以A处应标注的刻度为0。48.(2025八上·杭州期末)“空气炸锅”因烹饪方便、无油无烟而深受大众喜欢。如图是某品牌空气炸锅及其工作的简易电路图。已知 空气炸锅有高温、中温、低温二挡,高温档时电路中总电流最大,低温档时电路中总电流最小。操作时可按食材要求选择适宜的温度。(1)当开关S1闭合, 开关S2连接 (选填“a”或“b”)时,处于中温档。(2)求空气炸锅处于低温档时,R2两端的电压。(3)家用普通插座的额定电流(正常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超过10A会烧坏插座,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炸锅”在高温档时能否接入插座。【答案】(1)a(2)解:空气炸锅处于低温挡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R1+R2=55Ω+220Ω=275Ω,电路中的电流为:,则R2两端的电压为:U2=I2R2=0.8A×220Ω=176V。(3)解:高温挡工作时,电路的总电流:,所以“空气炸锅”在高温挡时可以接入插座。【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首先比较三种状态下总电阻的大小,再根据公式比较三种状态下总功率的大小即可;(2)当低温挡时,两个电阻串联,首先根据R总=R1+R2计算出总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总电流,最后根据U=IR计算R2两端的电压;(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高温挡工作时电路中的总电流,然后与10A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1)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断开、S2接a时,R1、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由可知,电路的总干路最小,空气炸锅处于低温挡;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空气炸锅处于高温挡;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只有R2自己工作,空气炸锅处于中温挡。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外国语学校 2024-1初二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外国语学校 2024-1初二年级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