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思考题】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船队进入30° 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炎热少雨。离开该海域后,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进入赤道附近海域时,风平浪静。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 哪段航程最为轻松 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制作并观察三圈环流模型,描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地理实践力)2.归纳和总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区域认知)学习目标热冷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低压高压地面受冷,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两地之间产生气压梯度促使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温故而知新热力环流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意义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0°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90°单圈环流北半球假设条件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思考:请画出极地地区与赤道地区之间的环流状况,并将极地与赤道地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表述清楚。三圈环流的形成2三圈环流的形成2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暖气流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锋假设条件太阳直射赤道地表均一思考:若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试着画出大气环流状况。动力因素热力因素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0°30°N60°N90°N30°S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这样赤道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①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0°30°N60°N90°N30°S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压带。②副热带高压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0°30°N60°N90°N30°S赤道低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北流的一支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高空时偏转成了西风。以北半球为例0°30°N60°N90°N30°S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东北信风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一部分向南流向赤道低压带,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③东北信风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a.低纬度环流圈的形成0°30°N60°N90°N30°S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一个低纬度环流圈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0°30°N60°N90°N30°S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盛行西风东北信风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压带向北流出的气流,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④盛行西风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0°30°N60°N90°N30°S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盛行西风东北信风北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少,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⑤极地高压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0°30°N60°N90°N30°S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盛行西风东北信风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⑥极地东风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0°30°N60°N90°N30°S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盛行西风东北信风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盛行西风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气流之上,形成一个相对的低压带,称为副极地低压带。极锋⑦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0°30°N60°N90°N30°S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盛行西风东北信风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副极地低压带从副极地低压带上升的气流在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从而形成了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圈极锋b.中纬度环流圈的形成c.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锋气压带的形成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锋全球气压带的形成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锋风带的形成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这样,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气压带和风带七个气压带的分布和成因气压带 分布 成因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原因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原因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热力原因气压带和风带六个风带的分布和风向风带 分布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极地东风带 60°~90° 东北风 东南风中纬西风带 30°~60° 西南风 西北风低纬信风带 0°~30° 东北风 东南风《视频:三圈环流》①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气压带风带的气候特征1.气流垂直运动与天气状况②下沉气流往往天气晴朗气压带 中心气流 降水量多少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少 雨多 雨少 雨多 雨下 沉↓上 升↑下 沉↓上 升↑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高温多雨高温少雨温和多雨酷寒少雨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高温少雨温和多雨寒冷少雨东北信风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盛行西风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气流遇冷)极地东风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气流遇热)填 图完成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麦哲伦带领的帆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船队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风大浪高。船队进入30°S附近海域时,平静无风,炎热少雨。离开该海域后,沿途一直吹着东南风。 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进入赤道附近海域时,风平浪静。麦哲伦 (1480-1521年)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麦哲伦环球航行1.麦哲伦船队哪段航程是逆风航行 2.哪段航程最为轻松?3.为什么船队在经过30°S附近海域时十分艰难 麦哲伦船队航行至南美洲南端的海峡时受盛行西风影响,船队逆风航行。船队航行至东南信风带时,顺风航行,这段航程最为轻松。思考航行至30°S附近海域时,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平静无风,加之天气炎热,航行十分艰难。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60°30°0°30°60°90°90°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假设条件地表均一思考: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怎样运动?热量最高的地方是固定的吗?气压带、风带该如何运动?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60°30°0°30°60°90°90°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假设条件地表均一思考: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怎样运动?热量最高的地方是固定的吗?气压带、风带该如何运动?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60°30°0°30°60°90°90°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假设条件地表均一思考: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怎样运动?热量最高的地方是固定的吗?气压带、风带该如何运动?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60°30°0°30°60°90°90°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假设条件地表均一思考: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怎样运动?热量最高的地方是固定的吗?气压带、风带该如何运动?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带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60°30°0°30°60°假设条件地表均一思考: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怎样运动?热量最高的地方是固定的吗?气压带、风带该如何运动?90°90°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移动规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移动幅度:气压带、风带年移动幅度约10个纬度。方法技巧“<”号法识记风带的分布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素养培优2021年1月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完成无接触外港补给、穿越“魔鬼西风带”、冰区航行等任务到达长城站。“魔鬼西风带”是指位于南纬40°至60°之间的西风带,因其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浪较大,在此行船危险系数较高,也有“咆哮西风带”之称。问题:1.[地理实践力]依据气压带、风带分布特点,在下图适当的位置中用“→”画出“魔鬼西风带”风向。答案:问题:2.[综合思维]分析“魔鬼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答案: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大,多狂风巨浪;地处温带,多气旋活动,雨雪多。问题:3.[综合思维]“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到达长城站后,判断队员们看到的五星红旗飘向,并说明原因。答案:飘向:西北方向。原因:长城站地处南半球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甲地位于副热带高压带 D.乙地位于赤道低压带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 )A.A B.B C.C D.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压,一定是由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B.乙地为低压,一定是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C.甲地为高压,乙地为低压D.甲地为低压,乙地为高压CBC在地球表面系统中,大气环流驱使热量从低纬向高纬传输,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大气环流输送的热量包括潜热与显热(指大气增温、降温过程中不发生固、液、气状态转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纬度大气温差引起显热传递)。下图为全球经向热量输送潜热输送通量(指单位时间经过某断面的热量)多年平均值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北半球热量输送通量的纬度分布及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潜热向南方输送,气流垂直辐合上升B.20°附近潜热输送通量小,大气水汽呈现亏缺C.40°附近总通量达到峰值,海面热量盈余最多D.50°附近显热输送通量大,中纬环流影响明显5.南半球10°附近潜热输送通量为正值,主要影响因素是( )A.盛行风向 B.锋面气旋C.洋流流向 D.海气温差DA谢谢观看BUSINES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